《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64.61 KB
- 文档页数:13
学前健康教育教案
《学前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常洗澡、保持膳食均衡等。
3.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及功能,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4.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
1. 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身体部位及功能介绍
3. 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4. 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论自己的健康相关经验。
2. 讲解:老师简单介绍身体部位及功能,并展示相关模型、图片等教具,让学生一起进行认知。
3. 游戏:玩“找身体部位”游戏,学生根据老师说出的身体部位
在自己身体上标记,并解释它的功能。
4. 活动:学生进行洗手、刷牙、修剪指甲等实际操作,老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指导他们正确的生活方式。
5. 综合训练:老师请学生分组表演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更多的卫生知识。
四、教学反馈
1. 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积极的学生并帮助被动的学生改进。
2. 提醒:老师告诉学生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好卫生习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3. 班会:学校可以组织班会或者家长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讨论关于健康的话题,提高健康意识。
通过《学前健康教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篇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根据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未来保证试点的顺利进行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教学实施设计方案。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
共4学分、72学时。
本课程在生理学、心理学知识基础上,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有较深入与全面的了解,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等课程的指导下,使学生初步掌握儿童健康教育领域内基本理论,通过课程实践,加强学生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主要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建议一览表教学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概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学前儿童营养教育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学前儿童体育学前儿童环境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时总数网上教学 3面授辅导 3专题案例研讨练习作业 1实践课内学时教学小计712 3 3173 2 2 2 1 3 104 3 3 2 195 6 72 3 22 3 22 2 21 1 13 10 93 108 2 202 202 121 83 1210 722.本课程教材的编制思路及特点健康是维系生命的永恒话题,新时期下,培养儿童健康的行为习惯尤为迫切,本课程是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业务水平而开设的,它的内容既保持了传统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论,又紧紧结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也与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紧密联系的。
文字教材编写依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把对学前儿童教育健康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阐述和理解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际问题的分析结合起来,侧重对学生组织能力、活动能力的培养方面。
学前健康教育标题:学前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学前健康教育是指针对幼儿园和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进行的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学前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意识,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营养健康、口腔健康、运动健康、心理健康和安全健康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学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营养健康1.1 儿童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
1.2 饮食习惯养成: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和挑食。
1.3 饮食安全教育:教育儿童选择安全食品,避免食物中毒和过敏反应。
二、口腔健康2.1 牙齿清洁:教育儿童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预防龋齿和口腔疾病。
2.2 饮食对牙齿的影响:介绍食物对牙齿的影响,避免过多食用含糖食品。
2.3 定期口腔检查:鼓励家长带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问题。
三、运动健康3.1 儿童运动量:指导儿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
3.2 室外活动: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3.3 安全运动:教育儿童运动时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四、心理健康4.1 情绪管理:教育儿童正确处理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4.2 自我认知:帮助儿童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4.3 社交技能: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交适应能力。
五、安全健康5.1 安全意识培养:教育儿童安全知识,避免受到伤害。
5.2 交通安全:教导儿童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出行安全。
5.3 预防意外伤害:教育儿童避免意外伤害,如火灾、溺水等。
结语:学前健康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教师应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学前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加健康、快乐的下一代。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代码: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16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4学时)学分:先修课程:面向对象:开课院系(室):一、课程教学目标1. 本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能够帮助引导学前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对儿童身心健康有更全面的认识。
让学生能够从身心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各种健康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2. 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一)知识目标课程目标1: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正确认识学前儿童健康活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能够获得正确的对幼儿园各项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设计及实践引导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于健康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掌握对学前儿童活动的引导和帮助。
(三)素质目标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观念。
3.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2.课程内容2.课程内容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2、3)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内涵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对象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标志重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及意义教学内容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支撑课程目标1、2、3)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注意问题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重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教学内容3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支撑课程目标1、2、3)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2)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3)学前儿童身体疾病的保健及预防重点:1)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教学内容4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支撑课程目标1、2、3)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学前儿童身体心理教育的组织形式重点:1)学前儿童心理保健教育的内容教学内容5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支撑课程目标1、2、3)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标2)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方法3)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设计重点:1)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6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支撑课程目标1、2、3)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含义、原则、内容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评价方案的编制重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内容(二)教学建议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除了常用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采用参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并利用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参考资料:1、欧新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版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3、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版4、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版5、李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版课时:26学时周学时:4学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知识结构:理论知识15%+实践能力5%成绩匹配:考试总成绩(20%)=平时成绩5%+期末成绩15%平时成绩(5%)=教案设计期末成绩(15%)=笔试平时成绩的5分考核学生掌握教学技能的水平,具体匹配如下:5分:教案目标设计合理,表述具体明确,活动过程连贯,适宜幼儿接受;说课条理清晰。
4分:教案目标设计较为合理,表述较具体明确,活动过程较连贯,适宜幼儿接受;说课条理较清晰。
3分:教案目标设计一般,表述含糊,活动过程不连贯,适宜幼儿接受;说课条理性较差。
2分:教案目标设计不合理,表述不具体明确,活动过程不连贯,不适宜幼儿接受;说课条理不清晰。
职业标准:育婴师教学目标:本课程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际和课程设置出发,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使学生获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般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能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知识,设计、实施及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教育内容纲要:理论教学第一章概论教学目的: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及学前教育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初步探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以便解决健康教育和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一、现代健康观二、医学模式的演变和幼儿园保健模式的更新三、健康教育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模式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关系密切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的任务和内容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的任务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四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一、基本研究方法二、系统分析法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目标的表述;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麦少美、孙树珍主编,2005年版辅修班复习资料第一章健康概述第一节健康教育★一、健康的含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健康教育的含义我国有关专家一般都认为,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健康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科学。
健康教育首先是健康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它的核心就是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自我和群体的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营造一种全民范围的健康意识。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一、幼儿健康教育的含义★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核心目标而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它的关键是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
二、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三、幼儿健康的标志幼儿健康的标准应该是指幼儿各器官、各组织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良好,没有身心疾病或缺陷,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身体健康1.生长发育良好,体形正常,身体姿势端正2.机体对内、外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体能发展良好(二)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我国的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主要从动作、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衡量幼儿的心理健康,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有以下六个标志。
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发展正常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5.性格特征良好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三)良好的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课程对象: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工作者、相关研究人员课程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和作用幼儿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其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既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学前儿童生存与发展、幸福与快乐的基石。
适宜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全面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游戏、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平行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书关注当前国家相关政策,紧扣《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育策略等内容,以期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构建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一般思路,提高他们的健康教育素养,进而维护和增强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2.课程设计思路本书主动汲取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长期积累的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遵循以往教材编写的思路,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分为身心保健和身体锻炼两部分,并从生活常规教育、饮食营养教育、身体认识与保护教育、安全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等方面讨论其特点和教育策略。
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尊重、理解、包容幼儿的个体差异,愿意支持并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2.知识目标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各级目标、组织形式和教育原则,识别不同健康教育内容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一、引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这个阶段,儿童正在发展他们的身体和认知能力,他们的健康状况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提供指导,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有序地传达给学生。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帮助学前儿童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供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等。
2. 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能做出明智的食物选择。
3.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如何处理轻微受伤等。
4. 培养儿童的身体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5. 培养学前儿童正确的卫生习惯,如正确使用纸巾、清洗玩具等。
6.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管理能力。
7. 培养学前儿童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8. 培养学前儿童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三、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 介绍五大类食物的重要性及每类食物的特点。
-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
-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识别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
- 培养学前儿童喜爱水果和蔬菜的习惯。
2. 清洁与个人卫生- 指导学前儿童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机。
- 培养学前儿童刷牙和漱口的习惯。
- 强调学前儿童用纸巾遮嘴和鼻以防止传染疾病的传播。
-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自己清洗玩具和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
3. 身体锻炼与健康促进- 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 指导学前儿童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预防肌肉不适。
- 提倡学前儿童养成每天户外活动的习惯,增加体力消耗。
4. 急救知识- 教授学前儿童如何应对轻微受伤,如擦伤、扭伤等。
- 培养学前儿童拨打急救电话的能力,并认识急救员的作用。
- 教授学前儿童如何处理他人呼吸困难或休克等急救情况。
5. 人际关系与情感管理- 培养学前儿童与人相处的基本礼貌和沟通技巧。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大纲(2014年2月)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选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4学分,课程学时数72。
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主要阐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发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介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活动设计及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自理教育、体育、安全教育等;探讨如何评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以发挥评价的应有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
三、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学》后续课程:暂无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8课时)一、教学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规律和原则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二、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三、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一、传授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树立健康态度和信念三、培养健康行为和习惯第四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和原则难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8课时)一、教学要求1、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2、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一、制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分类目标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一、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要求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难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8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2、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一、生活化二、游戏化三、综合化四、可操作性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途径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一、什么是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难点: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很好地融入到活动的设计中去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8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前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