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 二 三 四
首页
课前篇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著名水利工程 (1)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先民兴修水利的艰难历程。 (2)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兴修了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3)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4)西域地区兴建的坎儿井,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灌溉工程。 2.水利经验的积累 中国古代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5-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 二 三 四
首页
课前篇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自主思考右图反映的是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名为“五谷丰登,六 畜兴旺”。“五谷”和“六畜”一起出现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什 么?
提示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6-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4-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 二 三 四
首页
课前篇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一、农业的起源 1.来源 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2.产生 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 3.地域差别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 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 播中相互交融。 4.结构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 点。猪、马、牛、羊、鸡、狗即“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
-9-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 二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