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习题答案
三、课文中写景的语句有: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 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些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 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
二、作者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 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 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从深层理解来说,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 这是一句情思隽永、富含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 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慢慢地”“稳 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 稳重;“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 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é������)累赘
铺 (������ū)铺垫 (������ù)铺子
基础知识梳理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3.辨字形
嫩(������è������)嫩芽 歧(������í)分歧
懒(������ǎ������)懒惰 岐(������í)岐山
蹲(������ū������)蹲下 粼(������í������)水波粼粼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重难知识探究
(2)尊重生命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 路,小路有意思。”“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 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 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这里描写作者在面对一边是老, 一边是幼的矛盾冲突中,所体现出的爱幼更尊老的精神是难能可贵 的,读后让人敬仰之意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