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戏剧
- 格式:ppt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13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精选5篇)幼儿小班戏剧表演篇1一、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我国传统的戏剧脸谱,感受戏剧脸谱的.色彩、图案和造型的美。
2.体验自己动手绘画脸谱的乐趣,萌发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以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3.养成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态度。
二、准备。
1.课前欣赏京剧《五台山》。
2.脸谱剪纸作品6-8幅,京剧音乐CD。
3.各色油彩,毛巾,调色碟,围裙,袖套,镜子。
三、过程。
(一)、欣赏活动。
1.幼儿边听京剧音乐,边自由欣赏各种脸谱作品。
2.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中的色彩,图案和造型,着重引导幼儿注意色彩中色块的表现,图案中对称花纹的表现,造型中角色表情的表现。
(二)、操作活动。
1.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两人一组,共用一套操作材料,互为同伴设计一幅脸谱。
(2)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不要把油彩涂到五官内。
2.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用色,创设花纹,敢于表达自己的设计意愿。
(2)提醒幼儿运用对称、夸张的手段进行表现。
三、评价:1.幼儿先自选自述脸谱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
2.老师点出幼儿作品中对称图案,夸张色彩,精彩造型的特色表现。
四、延伸活动。
幼儿把脸上的油彩印在宣纸上,让全班幼儿互相参观、欣赏。
幼儿小班戏剧表演教案篇2设计意图:1、幼儿午睡醒来,帮助幼儿活动手指,锻炼幼儿小肌肉;2、并为午点准备安静活动。
活动目标:1、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2、促进小肌肉的发展3、说儿歌配动作,使手口协调。
活动准备:1.自制纸手指套若干、小红花12朵;2.了解手指游戏的作用。
活动过程:一、认识手指:1、师问: "小朋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2、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
3、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记住手指的名字。
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4、出示手指套,每个幼儿一个指套,玩"手指戴帽游戏。
《幼儿戏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如戏剧的种类、角色等。
2. 培养幼儿对戏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戏剧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合作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戏剧的基本概念:介绍戏剧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2. 戏剧的角色:介绍演员、导演、编剧等不同角色及其作用。
3. 戏剧表演技巧:学习语音、表情、肢体语言等表演技巧。
4. 戏剧欣赏:观看幼儿戏剧表演,学会欣赏和评价。
5. 创作戏剧:分组创作简单的幼儿戏剧,并进行表演。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戏剧的基本概念、角色和表演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表演,让幼儿学习。
3. 观看法:组织幼儿观看戏剧表演,培养欣赏能力。
4. 实践法:分组创作和表演戏剧,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戏剧表演视频、戏剧道具等。
2. 场地:教室或表演厅。
3. 材料:剧本、角色卡、表演道具等。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戏剧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幼儿在戏剧表演中的表现。
3. 幼儿对戏剧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4. 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计划:第一周:戏剧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学习戏剧的定义和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的戏剧,如童话剧、音乐剧等第二周:戏剧的角色认识学习演员、导演、编剧等角色的职责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第三周:戏剧表演技巧学习学习语音、表情、肢体语言等表演技巧进行表演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第四周:戏剧欣赏与评价观看幼儿戏剧表演视频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戏剧表演第五周:创作与表演分组创作简单的幼儿戏剧进行戏剧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七、教学活动:1. 戏剧知识竞答:设置有关戏剧的问题,让幼儿抢答。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乐趣。
3. 表演技巧练习:学习语音、表情、肢体语言等表演技巧,并进行练习。
4. 观看戏剧表演:组织幼儿观看戏剧表演视频,培养欣赏能力。
5. 创作与表演:分组创作戏剧,并进行表演,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举例论述幼儿戏剧的特征
幼儿戏剧是指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对象,通过戏剧形式来开展
教育和娱乐活动。
幼儿戏剧具有以下特征:
1. 角色扮演:幼儿戏剧鼓励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自己的想
法和情感。
他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如动物、家庭成员、职业人士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戏剧提供了一个拓展幼儿想象力和创
造力的平台。
他们可以自由地构建场景、编写对话和设定情节,从而
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
3. 合作与协作:幼儿戏剧是一个需要共同参与和合作的活动。
在演出过程中,幼儿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角色扮演和对话,培养
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4. 表达情感:幼儿戏剧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的途径。
通过扮演
不同的角色和情节设定,幼儿可以通过戏剧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
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5. 教育与娱乐融合:幼儿戏剧不仅提供了一种娱乐的形式,还
可以融入教育内容。
通过创造故事情节,可以将各种知识点、道德价
值观等教育元素融入其中,使幼儿在娱乐中得到教育。
综上所述,幼儿戏剧具有角色扮演、想象力和创造力、合作与协作、表达情感以及教育与娱乐融合等特征,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全面发
展的学习和娱乐平台。
幼儿戏剧名词解释幼儿戏剧是指幼儿在玩耍和表演中通过戏剧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的一种活动。
它结合了儿童的游戏特点和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情节编排、动作表达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戏剧的名词解释如下:1. 角色扮演:幼儿在戏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来感知和理解角色的特征和心理状态,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
2. 情节编排:在戏剧中,幼儿通过创造性地编排各种情节和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故事叙述能力。
3. 动作表达: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意义,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舞蹈等,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感知能力。
4. 舞台表演:在幼儿戏剧中,通常需要一个舞台来进行表演,幼儿需要在舞台上行走、站立、唱歌、说话等,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舞台意识。
5. 剧本创作:幼儿戏剧中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剧本或故事情节,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编写剧本、发挥创造才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6. 社交合作:幼儿戏剧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幼儿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协调和沟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7. 观察参与:幼儿在观看和参与他人表演时,可以观察和体验到不同的戏剧形式和表演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8. 情感表达:幼儿戏剧是幼儿表达情感和体验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和情节表演,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9. 主题表演:幼儿戏剧的表演内容通常以幼儿感兴趣的主题为背景,如家庭、自然、社会等,通过角色扮演和情节编排,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和表达,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10. 创新创意:幼儿戏剧培养幼儿的思维活跃和创造力,通过幼儿的创新和创意,可以创造出有趣和有意义的戏剧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
总结:幼儿戏剧是一种融合了戏剧艺术和幼儿游戏的活动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情节编排、动作表达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简述幼儿戏剧的特点
幼儿戏剧的特点
一、动作性强:
幼儿戏剧注重动作的表达,它有助于增加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感和热情,让他们可以在戏剧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丰富表现手段,有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节奏性强:
幼儿戏剧注重情节的叙述,将故事的发展节奏分为快慢节奏来构筑戏剧,不仅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的情绪,而且能够帮助幼儿在情节的发展中获得表现的机会,更能帮助他们把故事中的情节吸收进自己的内心。
三、情感性强:
幼儿戏剧的情感性是决定幼儿戏剧的最重要因素,它可以帮助幼儿感受戏剧中人物的心情,帮助其改变自己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幼儿戏剧能够达到的价值。
- 1 -。
简述幼儿戏剧的特点
幼儿戏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表演的戏剧活动。
幼儿戏剧具有以下特点:
1. 自由性
幼儿戏剧是一种自由的表演形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自由创作和表演。
在幼儿戏剧中,没有固定的剧本和角色,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的角色和情节。
2. 想象力
幼儿戏剧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表演形式,幼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节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戏剧中,幼儿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如动物、植物、人物等,创造出各种奇妙的情节和故事。
3. 合作性
幼儿戏剧是一种合作性的表演形式,幼儿需要在表演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场戏剧表演。
在幼儿戏剧中,幼儿需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完成表演。
4. 情感表达
幼儿戏剧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形式,幼儿可以通过表演来表达自己
的情感和感受。
在幼儿戏剧中,幼儿可以扮演各种角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
5. 教育性
幼儿戏剧是一种教育性的表演形式,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语言、思维、情感和社交能力。
在幼儿戏剧中,幼儿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学会创造和想象,提高思维能力;需要学会合作和尊重他人,提高社交能力。
幼儿戏剧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发展的表演形式。
通过幼儿戏剧的表演,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提高语言、思维、情感和社交能力。
同时,幼儿戏剧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戏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幼儿对戏剧的兴趣。
2. 通过戏剧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戏剧基本概念:介绍戏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戏剧特点:讲解戏剧的语言、动作、情感和场景等特点。
3. 戏剧欣赏:分析经典幼儿戏剧作品,让幼儿体验戏剧的魅力。
4. 戏剧创作:引导幼儿创作简单的戏剧剧本,培养幼儿的创意思维。
5. 戏剧表演:组织幼儿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戏剧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法:展示经典戏剧作品,让幼儿感受戏剧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幼儿创作戏剧剧本,组织戏剧表演。
4. 互动法:鼓励幼儿提问、讨论,增强课堂活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戏剧教材、图片、视频等资源。
2. 准备戏剧表演所需的道具、服装等物品。
3. 安排合适的表演场地。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戏剧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估幼儿在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的表现,检验他们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 收集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安排:1. 教学周期:本教案共需10个课时,每个课时40分钟。
2. 课时分配:第1-2课时:介绍戏剧基本概念和特点第3-4课时:讲解戏剧欣赏方法,分析经典幼儿戏剧作品第5-6课时:引导幼儿进行戏剧创作第7-8课时:组织幼儿进行戏剧表演排练七、教学步骤:1. 第1-2课时: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戏剧作品,引发幼儿对戏剧的兴趣。
讲解:介绍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幼儿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
互动:鼓励幼儿提问、讨论,加深对戏剧的理解。
2. 第3-4课时:引入:讲解戏剧欣赏的方法,让幼儿学会如何欣赏戏剧作品。
分析:分析经典幼儿戏剧作品,让幼儿体验戏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