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TGPXB)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23
《化学与生活》教案贡献宙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1.1.1 空气质量报告【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方法;2、知道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
3、通过有关大气污染知识的学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方法,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
【教学难点】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
【教学方法】讨论总结法。
【教学过程】[自学导案什么叫空气污染指数?人们常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来表示空气的质量。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中、和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对人类健康越。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空气中、和等物质的含量偏,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阅读与思考2]什么叫臭氧层?臭氧层受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界90%的臭氧集中在离地面15~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它是由氧气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而生成的。
臭氧层能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光中的伤害,是“生命卫士”。
臭氧层受损的主要原因是的使用和排放。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原子,促进臭氧的分解,其反应方程式为。
[导入]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将开始化学选修课程的学习,《化学与生活》这门课程主要从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具体问题入手,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本课程分为三个专题,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专题1的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的第一部分空气质量报告。
[板书]1.1.1 空气质量报告[引出以下几个问题:1.公布空气质量报告有什么意义?2.空气质量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相互之间关系如何?3.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他们对空气质量分别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1.目前我国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定期公布各地的空气质量报告,不仅可以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乃至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还可以促使各地环保部门及时掌握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化学与生活》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路一、教材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单元主要内容的要求和界定如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包括:1.知道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内容,知道空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方法;2.了解温室效应原理和主要的温室气体,知道地球表面气温上升的原因,知道遏制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措施;3.认识煤脱硫的化学原理,了解汽车尾气的净化方法和静电除尘原理;4.知道居室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了解居室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5.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并提出治理意见。
其核心内容为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治理,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从知识层次上,本单元的认知性学习目标大部分在“了解”和“知道”层次上。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主要关注学生体验性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形成环保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内容上,本单元内容学生相对比较熟悉,认知性的知识以介绍为主即可掌握,而且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对本部分内容认知要求较低,非智力层次即社会责任感要求较高,而学生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参差不平,正需要这样的引导和分析,所以设置适当的情境,进行符合学生学情的教育更显重要。
三、教学设计思路鉴于上述分析,本单元教学采取如下策略:1.教学方式:采取“设置问题情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相互讨论→学生总结→教师点拨、指导”的方式2.教学内容:(1)先结合情境进行基础知识梳理,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从污染物的产生、危害、预防、治理等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看问题的科学态度,同时注意适当拓展知识,引导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关注学生体验性学习。
除了通过问题情境分析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学生调查、查阅网络、报刊资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专题1 洁净安全生活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方法,知道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2、了解温室效应原理和主要的温室气体,知道地球表面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知道遏制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措施3、掌握燃煤脱硫的化学原理,了解汽车尾气的净化方法和静电除杂原理,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居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4、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思路5、通过有关大气污染知识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大气污染的治理教学方法:讨论、分析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你知道吗】电视、报刊、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报告。
你知道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是什么吗?学生活动【阅读】P2一、空气质量报告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包含、、等内容。
(学生填空)【学生讨论】SO2、NO2、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填入P3交流和讨论的表格内(不全的可以补充)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复习】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都涉及哪些反应?Ph〈 7的雨水就是酸雨?(学生填空)(1)酸雨是pH值小于_________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露、雹、霰)的总称。
[讲解]酸雨形成原因:(2)酸雨形成原因:2 SO2+O2 2 SO3 SO3+H2O=H2SO4SO2+H2O=H2SO3 2H2SO3+ O2 2H2SO4 2NO+O2=2NO2 2NO2+H2O=HNO3+HNO2(3)酸雨危害(教师讲解)(4)如何防止酸雨【过渡】既然有危害,那我们能否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治理这些污染物呢?二、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的概念(学生填空)大气中的、及等温室气体允许部分太阳辐射(短波辐射)透过并到达地面,使地球表面温度;同时,这些温室气体又能吸收从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使热量留在大气层内,仅让很少的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宇宙空间,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进一步,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CO2加剧温室效应(学生填空)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加剧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知识点归纳(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
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 N2+2CO2
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方法,知道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
2.了解温室效应原理和主要的温室气体,知道地球表面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知道遏制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措施。
3.掌握燃烧脱硫的化学原理,了解汽车尾气的净化方法和静电除尘原理,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室内的主要污染物,了解居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空气质量的了解,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化石燃料的使用。
2、通过学习大气污染的治理,增强环保意识,增加生活常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关大气污染知识的学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1.1空气质量报告教学重点: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方法,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
教学方法:讨论总结法【导入】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将开始化学选修课程的学习,《化学与生活》这门课程主要从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具体问题入手,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本课程分为三个专题,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专题1的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的第一部分空气质量报告。
【板书】§1.1.1 空气质量报告【投影】展示一份近期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报告:1.公布空气质量报告有什么意义?2.空气质量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相互之间关系如何?3.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他们对空气质量分别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1.目前我国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定期公布各地的空气质量报告,不仅可以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乃至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还可以促使各地环保部门及时掌握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空气质量报告由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等级、首要污染物等内容组成,其中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等级之间的关系见课本P2表1-1。
【阅读】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页“检索咨询”,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方法。
专题1: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质量报告内容、方法、主要污染物及危害;2、知道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3、知道主要居室污染物了解甲醛、一氧化碳、氡对人体危害;4、增强环保、自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自主性。
教学重点:空气质量报告、温室效应、居室污染物、污染治理教学难点:一些常识性知识记忆。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教学用具: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表、小磁铁。
教学过程【前言】一、师生认识。
二、学习计划:今年9月1日至明年3月15日共六个半月,去掉中秋节、国庆节、元旦、寒假、星期日等不足5个月。
期中考试时学完《化学与生活》,复习完必修1之专题一,期末考试前复习完必修1、2。
下学期综合练习不足两个星期。
【鼓劲】《化学与生活》在必修1、2基本都见过了。
相当于复习,易学,一节课一个单元。
小高学都能过关。
A可加分;B 似无用实为将来可能用时心理优势。
三、学法要求:1、靠自己、主动学、长期学。
(做好笔记)2、打基础、多练习、勤复习。
【问】网捕鸟靠网还是靠孔(答:分不开)* 学化学价值:一为高考小高考,二为科学素养生活常识,三为上大学可能用。
* 处理好人际关系。
生-师、生-生、生-家、生-社会、生-己。
专题1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讨论气、液、固三类物质)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问题1】讨论空气首先要给它诊断一下好坏,诊断的指标有哪些?报告怎么写?一、空气质量报告:【归纳】只测三类污染物,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报告污染大的。
其它的量少、偶然性大,未报告。
每天定点、定时测定空气污染物浓度,然后用公式计算转化为指数。
指数小质量好。
污染指数大的是首要污染物。
【学生】①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pH值怎么变?酸性变大变小?为什么?【问题2】CO2未列入空气质量报告,CO2是有害还是有益的?【学生】光合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