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轮到四轮--清风文集
- 格式:docx
- 大小:27.81 KB
- 文档页数:2
重难点16 诗歌的比较阅读题型一比较诗歌形象(意境)题型二比较诗歌语言题型三比较诗歌表达技巧题型四比较诗歌感情态度总结:鉴赏原则:整体把握,寻同辨异解题方法:1.审题关键:“同”“异”“同和异”2.答题指向:比较点——寻同辨异3.答案层次:分值、分布2022年全国甲乙卷,诗歌鉴赏的简答题,考查的都是比较阅读试题。
【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一般从“求同”、“求异”或“求同和异”三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
【比较类型】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
(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天睡舟尾,横一孤笛”。
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
(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
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望”……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天津卷)州歌(其六)》汪元量问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一、【河南省洛阳市一中2023届高三11月调研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唐】皮日休家资是何物?积快列梁梠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②,犹胜凡俦侣。
醉清风(散文诗)类别:现代诗歌作者:红尘逍遥发表日期:2011-9-14 22:14:51编者按:语言自然清新,情感真挚,意境绵延。
1清风,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生是死,死也是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本无生与死,何来是生还是死。
何为来?何为去?既无头来也无尾,又无手来也无脚。
天地虽阔,却无迹可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世上本无生生死死,缘何还要分来来去去,无生无死,无死无生,不来不去,不去不来,来是去,去亦是来。
人生如清风一样,何必执著于红尘里的来去,人世中的生死。
来去一阵风,生死只一回。
2一生能有几回醉,红尘无“醉”,情亦无“醉”,到底谁“醉”谁无“醉”?心醉乎?神醉乎?女人无“醉”那男人“醉”,男人无醉是否就无醉,可是世间万物,总有一物有“醉”。
仙无醉,神也无醉;老无醉,少也无醉;你无醉,他也无醉,那只有我“醉”。
一切都无醉,我“醉”了又何妨,醉得像夏夜的雨露、秋天中的清风,飘逸逍遥。
3一不当心,枉入红尘,这么一来就若许年,那山花已枯萎,海也枯石也烂。
人虽未老,壮志难凌云,几度浮沉,数载漂泊,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天高地厚,云海碧波夜夜心,策马西风已断头。
那断头处,尽是残花败柳。
红尘半盏青灯,载不动心中尘埃,空留遗恨到苍天。
茫茫天地,是去还是留?去留本无意,何不观天下,尽风流?4说不尽的轮回,道不明的因果。
恰逢中秋月圆之际,月未明,心未死。
朦胧的月光,似云似雾,时而云山,时而雾海,月圆之圆夜,佳人遥遥无期。
如此良辰美景,尽如此这般飘零,人未醉,情未续,月未明,天涯人空断肠。
月圆月不圆,只因轮回,该圆自然圆,不该圆自然也不圆,圆由心生,圆由心灭。
圆与不圆,在心不在月,心不圆月不会圆,心圆月更圆。
佛渡有缘,无缘渡与不渡,都是无缘,有缘何须再渡,渡与不渡都是有缘,何来渡与不渡?5天有天道,仙有仙道,神亦有道;魔有魔道,正有正道,人亦有道。
人非草木,草木亦非人,那何为人?何又为草木?物是物,万物亦是物。
万物本一体,何来道与不道,道是不道,不道就是道,心才有道,“心道”才是道。
2021中考语文阅读训练—苏辙关联选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苏辙晚年卜居颍昌,作为元祐旧党独自生存于党禁环境之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但又并未真正远离朝政。
在矛盾心境中,苏辙愈加体悟颜子的处世观念,追求孔颜之乐,追求内心真正的自适与自足,将生命的价值建立在对“无假于外”的人生道德境界的追求中。
苏辙于少年读书时便对颜子“箪食瓢饮”之乐有所思索,但涉世尚浅,不能理解颜子以贫苦为乐的缘由。
元丰年间坐苏轼乌台诗案谪居筠州,对此有了进一步领悟:颜子并非主动追求以贫贱为乐,而是内心之乐使自己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安然自适,这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相通。
因内心自足,故不以简朴的生活为忧,而乐在其中,超越人生之有限。
苏辙将这种境界表述为“无假于外”:盖古之君子不用于世,必寄于物以自遣。
阮籍以酒,嵇康以琴,阮无酒,嵇无琴,则其食草木而友麋鹿有不安者矣。
独颜氏子饮水啜菽,居于陋巷,无假于外而不改其乐,此孔子所以叹其不可及也。
苏辙晚年对孔颜之乐的追求,与他的卜居心境关联密切。
苏辙曾官至尚书右丞,元祐期间,他的政见朝廷多有采纳,政绩突出,可以说,政治生活是他一生的重心。
而至晚年,作为元祐党人,苏辙言:“盖予之遭遇者再,皆古人所希有,然其间与世俗相从,事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少年喜文章,中年慕功名。
自从落江湖,一意事养生。
’在他七十三岁所作《管幼安画赞并引》中,苏辙赞赏“功业不加于人”的管幼安“处乱而能全”“知时”,认为这样的人是“天之逸民”。
因此,苏辙晚年对孔颜之乐的思索与体悟实际是卜居心境中的一种调适方式。
在《论语拾遗》中,苏辙对“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一则进行阐释:其他学生或日往或月往,唯有颜子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虽未至于终身不违仁,若颜子无死,必能达至终身不违仁的境界;既以仁为家,所以欲仁而仁斯至,寓居于仁,自然无假于外。
苏辙追求的精神境界正是如此。
这即是苏辙晚年在特殊生存环境下建构人生价值的方式。
2014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加强2、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图1(汉)坐而论道图2(宋)站议时政图3(清)跪受笔录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3、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B.专制统治的加强C.思想控制的加强D.文化专制的强化4、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统治的加强B.文化专制的加强C.思想控制的强化D.近代化因素萌发5、下列措施中属于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有:①明太祖废除丞相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④缔结“澶渊之盟”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①明太祖废除丞相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如图,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8、从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这一过程表明A.君权日益加强B.地方权力过大C.君权日益衰弱D.丞相权力增大9、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以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雍正帝时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丞相B.增设特务机构C.迁都北京D.设立军机处10、明太祖授权下列哪一机构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A.锦衣卫B.三司C.军机处D.六部11、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03 标点符号【复习任务】近几年高考,穿插性的考核标点符号,主要考核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其中引号、破折号等是考核的重点,试题一般为选择题。
试题都在详细的语境中考核,选文多和传统文化、社会热点、生活常识相关,和其它的考点混搭命题。
2024年高考假如考核标点符号,还会在详细的语境中考核,采纳选择题的方式,集中考核某一种标点的作用,重点留意引号、冒号、省略号、括号、破折号的用法。
也要留意一些标点符合惯用的错误用法。
特殊留意,要用18年新的规范用法,不要用旧的版本。
【考点解密】【典例1·引号用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至白露,由于温差较大,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合成水珠。
为什么形容露水是“白”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古代中国人依据五行思索世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秋露依据秋天所属的白色,而被称为“白露”。
有俗语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白露之后,气温降低,不再适合蚊子繁殖,蚊子数量骤减,几乎无影无踪。
蚊虫“嘤嘤嗡嗡”的叫声从人们的耳边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蟋蟀“唧唧唧唧”的声音。
夜幕的草叶下秋虫浅吟低唱,清风、朗月、虫鸣,别具风味。
人们认为白露季节的露水有特殊的功效,可明目,降燥,美容。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此外,民间在白露季节有“收清露”“喝白露茶”的习俗。
白露这个节气还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节气,有诗经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缠绵;有杜甫笔下“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的深深思念;有白居易“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的萧瑟。
文中多处运用了引号,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B.有俗语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C.民间在白露季节有“收清露”“喝白露茶”的习俗。
考点二十九读写结合与教考衔接——突破高考作文题(原卷版)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柳宗元笔下郭橐驼的种树诀窍,细细思忖,又何尝不是育人之法呢?其实,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以“种树”喻“育人”,如成语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俗语也说“小树要砍,小孩要管”。
作为青年的你对此有何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赤壁的明月与清风让贬谪黄州的苏轼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荷塘的月色与荷香让“心里颇不宁静”的朱自清偷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让残疾而困顿的史铁生领悟到生命的活力……在人生旅途中,总会有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让人心生感慨并难以忘怀。
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示?请你以“带你走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纷繁芜杂。
身处其中,有些青年方向迷失,目标缺席,“佛系”“躺平”;有些青年志向远大,但半途而废,人生“停摆”……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从古代先贤的智慧中获得人生启迪,如《老子》中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学之道》中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
对“始”和“终”的认识影响着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态度,甚至是事情的结果。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在批判“送去主义”的同时,提出了“拿来主义”的积极主张。
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人也确实从国外拿来了不少精华。
但是,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抱有刻板印象,不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明白我们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洋思到永威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由一所薄弱的民办学校变成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项项一流的品牌学校,成为全国闻名的河南省教育名片。
到永威学校培训、考察的教育工作者骆驿不绝,中国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河南省教科所多次在永威学校主办课改研讨会,《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权威教育报刊多次报道永威经验。
其实,永威学校的变化并没有什么奥秘,主要是因为:我坚持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能够遵循规律,求真务实。
下面,我如实向诸位汇报,我从洋思到永威的实践和体会,说的尽是心里话,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教。
正确的选择: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2006年7月,当了24年洋思中学校长的我第三次向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政府递交报告,恳请退休。
8月10日上午,终于得到批准。
当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许多往事涌上心头:我冒风险,拼性命,筹集资金1.2亿元,决战130天,快速建成7万多平方米的校舍,2 005年8月下旬,把洋思中学从污染较重的化工开发区,搬进了泰兴市政府对门的新城区,使学校完成了一次重大转型……我激流勇退,两袖清风,轻轻松松,无忧无虑,问心无愧,但是,我的命运早就和洋思中学连在一起,怎么舍得离开?我忍不住流泪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退休后继续无私地为洋思中学锦上添花。
谁知,事与愿违。
过了一个星期,我应邀到河南沁阳讲学。
沁阳市教育局长魏振江得知我刚退休,当场邀请我加盟沁阳永威学校。
学校董事长任太平先生几次从河南赶到江苏,登门请我出任校长。
我左右为难。
后来,江苏省几位老领导开导我,亲朋好友也都支持我,8 6岁的父亲激动地说:“你大胆地去吧,我在家自力更生,不用你担心!”同时我想到,永威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是一个新的平台,我若加盟,可以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推广到高中、小学,求得新的突破,实现自己未遂的愿望,就含着泪,带着老伴,告别亲友,由江苏省的名校——洋思中学,来到永威学校。
专题五语句的扩展高考试题2014年高考扩展语句22.(2014年高考湖北卷,22)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
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
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
(4分)解析:本题有两幅图,一幅是画家画笔下奔跃的骏马,一幅是书法家笔下形神兼备的“马”字。
它们共同展示了奔马的形象,结合这两幅图,发挥想象用文字来描写即可。
注意题干对字数、修辞等方面的要求。
答案:(示例一)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
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
(示例二)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
21.(2014年高考天津卷,21)《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限80~100字。
(7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答本题,考生首先应针对“空巢老人”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指出“空巢老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说明针对该问题社会及子女该如何做等,然后分析论证该看法或做法。
答案:(示例)对于“空巢老人”,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有时比物质赡养更重要。
许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他们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20.(2014高考四川卷,20)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6分)“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名著、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此题名著考查是一个亮点,同时结合语言表达、修辞运用则是一个难点。
考生要结合有关名著的核心内容,围绕“和”的内涵去丰富、诠释,组织语言时还要顾及主题、修辞、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小说专题训练------如何统摄全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父瓷张建春那年冬天,雪特别大,迷迷茫茫地封了门。
天黑下来,祖父去收门,见场地下沿,有一个黑黑的影子躺在地下,在雪地里特别戳眼,祖父冒雪走向前去,是一个倒卧的人。
祖父并不吃惊,那年头饿殍不鲜见。
祖父还是低下身子,用冻得麻木的手探了探倒卧人的鼻息。
还有口气!这倒让祖父大吃一惊。
祖父一把拖起了倒卧的人,向家门拽去。
雪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犁痕。
不用说是饿坏了。
祖母看了祖父一眼,再望了眼倒卧的人,忙去缸里抓米,先抓一把,想了想,又添了一把,赶紧生火熬米汤,火在灶洞里急急地舔。
祖父也忙,忙着把倒卧的人抱起,平放在床上,不忘给他盖上家中唯一的一床薄絮。
米汤熬好了,祖父撬开倒卧人的牙关,祖母把米汤一勺勺倒进他的口中。
倒卧的人喉结蠕动,一碗米汤灌下去,倒卧的人长长嘘了一口气,哦——醒了。
祖父和祖母互望了一眼,他们也饥肠辘辘,但还是会心地笑了。
倒卧的人开口了:我叫羊,多谢了!祖父回了句:哦,羊朋友。
再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羊朋友摸摸周身,把手指向门外。
祖父明白了,走进黑了的雪地,拎回了一个蓝花布包袱。
羊朋友一把搂进了怀里,搂得紧紧的。
羊朋友在祖父家住了三天,祖母还是天天熬米汤,一顿,两把米,先紧了羊朋友吃。
朋友也不客气,一口气喝一碗,再一口气喝一碗。
喝完了,再紧紧搂着包袱。
第四天早展,羊朋友不见了,门口的雪地上的脚印深深地通向了大路。
羊朋友走了,祖父发现堂屋的桌子上多了个青花瓷瓶。
祖父早发现,羊朋友搂着的包袱里是个瓷瓶。
瓷瓶留下了,蓝花的包袱带走了。
祖父望着雪地,野外一片白茫茫,不见个尽头。
瓷瓶戳在桌子上,冷冷地泛着光亮。
祖父自言自语;放这吧,存着,存着呢。
祖父年轻时走南闯北,知道青花瓷瓶的分量。
祖父也因此指望着羊朋友回头。
羊朋友没有再回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不在了?能吃饱饭了。
祖父开始谋划,将家中的土墙草顶的房子翻建了,这是祖父的一个梦想。
从二轮到四轮--清风文集
这是我的恩师的文章,他马上就要出书了。他的网名叫清风,在论坛上很有名的,文章
也写得很不错。希望大家喜欢!
不久,我很快实现了我的汽车梦,不过这回我不买日本货了。我相信国产的汽车工业
如今也差不到哪里去了,而且修理方便。于是房子一脱手,第二天我就买了一辆"奇瑞"风云
四代。
如今我的汽车载着我的梦想开在上班的路上,开在青山绿水之间,开在辽阔的海边……
萧山人牛啊!我看到报纸上说今年四轮上牌超过二轮上牌的,光2005年汽车上牌的就
有一万六千多辆,怪不得大家总觉得萧山的路造得不够宽。
我在早个两年也算是有车一族了,在我的单位里,很多人都买了汽车,虽然不是什么名
牌车,可我们工薪阶层买得起汽车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啊!真想不到,我们这代人还能开上
汽车。要是早个三十年,这家里有汽车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啊!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二十来岁,那时候要买一辆新的自行车是多少的难,难在没有钱,
还没有车可买。我记得在1973年,我家终于买起了一辆永久牌51型的自行车。那是一个秋
天,当这辆闪闪发光的永久牌骑到家里的时候,真高兴得晚上都睡不着,好多天的晚上我拉
着了电灯看这辆"宝马"。
在农村的漫长岁月中,我骑着它卖菜到临安,卖瓜到杭州,驮着被包到江边围垦。我驮
着我的未婚妻游西湖,这辆自行车在我的生命中有着无比重要的位置。它既是交通工具,也
是衡量一个家庭实力的标志,那时候我们沙地上人有这样一句话,"借车情愿借老婆"。
在骑自行车的岁月中,我老是在傻想,什么时候有不用力可以自己走的车子,当时我将
这个想法告诉我的伙伴时,他们说我一定是疯了,哪有这样的东西,不用骑自己会走?除非
有个神仙推你。
话说到了八十年代的后期,我们惊奇地看到了摩托车,真是神奇极了,只要脚一蹬,这
屁股里就冒出烟来,还像飞似的快。当时听说我公社有一个人的哥哥在外轮上当海员的,从
国外带来了这辆神奇的车--叫摩托车的。在那时一般人连想都不敢去想,谁买得起呀!
到了九十年代,这摩托车悄悄地进入了市场,一些早富的人骑着这个屁股里冒烟的家伙
招摇过市,这是个身份的像征和经济实力的显示啊!可我们工薪阶层只有不到一百元的工资,
以为这样的高档商品还遥遥无期的。有一次我去了一个远房表兄处做客,他是个建筑的小包
头,看到我还在骑自行车,就笑我道:"怎么还在骑这个东西,人家都在屁股冒烟了!"我说
哪里可与你相比,我们这些年一共才存了千把元的钱。他又和我说:"我有一辆刚换下来的
雅马哈,别人两千都不卖,你要的话就算一千好了。当时他已经骑上新式的电起动了。只要
一按开关,这马达就响,再也不用像兔子那样蹬着后腿了。
我和妻子商量了一番,觉得这个表兄确实是看得起我们的,别的好多人都想得到他这辆
车呢,我们假如不要也真得不识抬举了。老婆真是个好老婆,这样让丈夫挣面子。过了几天
我们就将这辆二手车推进了家门,当时我单位里还没有人有摩托车的,都纷纷来看稀奇。这
摩托车啊真是个好东西,只要加上一点油就跑得飞似的快,还不管顺风逆风。
骑着这"雅马哈"没几年,好多的摩托车又上市了,最高档的要数"铃木王"和"本田王"了,
一些有钱的主,骑着它威风凛凛,再看看自己的小车真得有些寒碜了。在这些年里,我们的
工资长得很快,我又有一手修理的绝活,当我家有了上万元的存款后,我们就计划换辆摩托
车了。当时最吃香的就是"铃木王"了,这个日本原产的车子,不但样子好,还非常适合中国
的道路。
瓜沥的摩托车销售是最好的,这主要是沙地里的人会挣钱,还有就是虚荣心强,只要一
个人有了好东西别人就会跟着上。我在1995年的秋季,终于买上了一辆崭新的"铃木王",
说实在的,这回绝对没有像七十年代买永久牌自行车那时的激动。因为这时候有钱的人已经
开上汽车了,骑摩托车已经不稀奇的了。
骑摩托车整整骑了十多年,二00一年的八月二十四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我的这辆车
刚在住宅下面的楼梯下放了不到半个小时,下楼时这车子就不翼而飞了,当我寻转了各个角
落,理智就告诉我,这车被偷了!我赶快报警,警察带着我一路追踪,可不见了任何的踪影。
有的东西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贵,这辆车跟随了我五年多,行程五万多公里,从来没
有出过什么大的毛病。
我说过骑过摩托车的人,都不想再骑自行车了,被盗之后,我又买了一辆低档的摩托车,
心里想如果再被盗,心里也好受些。可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汽车时代就在眼前了。
我是个爱赶时髦的人,在九七年就考出了驾照,因为我想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进入家庭
是一定的。
说来也正巧,在二00二年,我的老家被征迁了,有关部门给我家分了新地基,还得了
一些赔款可以建新房子了。我这些年在镇上也住得烦了,一是摩托车被盗,二是手机被盗,
三是遇到了不该遇到了麻烦,刚好有这个机会,我还是回到我的老家去。造好的新房,多么
宽敞,我何必还要保留那一套住房呢?可我的妻子心疼这城里的房子,吵着不肯将它卖了,
可我为了实现我的轿车梦,就做工作说:"一个国家经济结构要调整,我们一个家庭也同样
要调整,我们从小就住在农村,是不习惯城里生活的……"到后来大男子主义一套,卖了!
这些年,商品房飞似的涨,我买进的二手房到卖掉刚好赚了一倍。
脱手之后,我很快实现了我的汽车梦,这回我不买日本货了。我相信国产的汽车工业如
今也差不到哪里去了,而且修理方便。于是房子一脱手,第二天就买了一辆"奇瑞"风云四代。
如今我的汽车载着我的梦想开在上班的路上,开在青山绿水之间,开在辽阔的海边……
想不到年到半百成了有车一族,实现了多年的轿车梦。当然副驾驶座位是妻子的专利,
有一次我们从福建海边旅游回来,我不禁感慨道,这么远的路,几个小时就到家了……
今年我的儿子也买了一辆,他的车当然比我的要好得多,一份人家二辆轿车,要是在过
去的年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可如今都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