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排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句式排列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句式排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排列句子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句式排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句式排列在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句式排列的技巧。
2. 句式排列在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句子成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句式排列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句式排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15分钟)1. 讲解句式排列的定义:句式排列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将句子成分进行合理的组合,使句子表达清晰、连贯、有逻辑性。
2. 讲解句式排列的技巧:a.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句子成分。
b. 按照空间顺序排列句子成分。
c. 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句子成分。
d. 注意句子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实例,让学生分析句子成分和句式排列的正确性。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对实例进行句式排列。
四、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句式排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句式排列能力。
五、句式排列在写作中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句式排列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运用句式排列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六、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句式排列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句式排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了句式排列的知识,并在实例分析和练习中提高了句式排列能力。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要及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句式排列能力。
三上句子排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增强句子间的连贯性。
二、教学内容:1. 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对句子进行排序。
2. 句子排序的方法:抓关键词、中心句、逻辑关系等。
3. 句子排序的实践练习:提供若干句子,学生进行排序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句子排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句子排序练习。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排序心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若干句子,用于实践练习。
2. 准备教学PPT,展示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案首页:三上句子排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增强句子间的连贯性。
教学内容:1. 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对句子进行排序。
2. 句子排序的方法:抓关键词、中心句、逻辑关系等。
3. 句子排序的实践练习:提供若干句子,学生进行排序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句子排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句子排序练习。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排序心得。
教学准备:1. 准备若干句子,用于实践练习。
2. 准备教学PPT,展示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句子排序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句子排序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讲解排序方法:讲解抓关键词、中心句、逻辑关系等排序方法。
句子排序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根据语境和逻辑关系进行句子排序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句子排序技巧的讲解和运用。
2. 培养学生根据语境和逻辑关系进行句子排序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2. 学生英语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句子排序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句子排序。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进行句子排序的?Step 2: 讲解句子排序技巧1. 向学生讲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如:关注时间、地点、人物等。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
Step 3: 练习句子排序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在纸上完成句子排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Step 4: 答案解析1. 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2. 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句子排序技巧。
Step 5: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学生合作完成一组句子排序练习。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练习题。
Step 6: 总结和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句子排序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句子排序技巧,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Step 7: 作业布置1. 给学生发放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作业内容包括句子排序练习和写作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句子排序技巧、练习句子排序、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句子排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句子排序技巧。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句子排序教案嗨,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好好讲讲句子排序这个事儿。
这就像是在玩拼图游戏,不过拼的不是图片,而是句子呢!一、句子排序是啥?我先问你们个问题哈。
你们有没有玩过那种把打乱的东西重新组合成原样的游戏呀?句子排序就有点像这个。
比如说,给你一堆词语或者小句子,你得把它们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让它们变成一个通顺、合理的大句子。
这就好比是把散落在地上的珠子,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起来,变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小小的魔法师,那些杂乱无章的词语和句子就是你的魔法材料。
你得运用你的魔法,也就是你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把它们整理得井井有条。
这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哦!二、为啥要学句子排序?这时候可能有同学要问了,老师,我们为啥要学这个呀?哎呀,这用处可大了去了!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如果句子的顺序乱七八糟的,就像你盖房子,把砖头乱放一样,那房子能结实吗?能好看吗?肯定不能呀!句子排序正确了,你的作文读起来就会流畅自然,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水缓缓地流着,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再比如说,当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如果里面的句子排序有问题,那你读起来是不是就觉得很别扭,就像走路的时候老是被小石子绊倒一样?学会句子排序,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别人写的文章,也能让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让别人轻松读懂。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三、句子排序的小窍门那咱们现在就来说说句子排序的小窍门吧。
首先呢,找关键信息。
就像你在一群人里面找你的好朋友一样,你得先找到那个最特别的标志。
在句子里,可能是表示时间的词,像“早上”“晚上”“昨天”之类的;也可能是表示地点的词,比如说“学校”“家里”“公园里”。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哈。
有这么几个句子:“他走进教室。
”“早上。
”“开始认真地读书。
”“小明。
”那你们看,“早上”这个表示时间的词就是个关键信息,它应该放在最前面。
然后是“小明”,因为这是人物,接下来就是“他走进教室”,最后是“开始认真地读书”。
这样连起来就是“早上,小明走进教室,开始认真地读书。
初中句子排序公开课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句子排序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逻辑关系等方法来排序句子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句子排序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解释句子排序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句子排序题型。
二、讲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15分钟)1. 抓关键词:引导学生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来判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2. 中心句:教学生找出句子中的中心句,为中心句排序,再根据中心句来排序其他句子。
3. 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
4. 时间顺序:教学生根据时间顺序来排序句子,注意时间状语和时间词。
三、实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子排序技巧来排序。
2. 引导学生讨论并解释他们的排序方法和思路。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一些注意事项。
四、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句子排序。
2.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让学生反馈他们对句子排序的理解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句子排序的重要性和基本技巧。
2. 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句子排序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进一步学习欲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句子排序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句子排序的理解和困惑。
3. 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句子排序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实例和练习题:提供一些句子排序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句子排序技巧。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句子排序的相关知识。
初二排列句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排列句子。
2. 能够识别并正确排列句子的顺序。
3. 学会使用适当的连词连接句子。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句子排列的规律和方法。
2. 学会使用适当的连词来连接句子。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教科书教材相关练习题;2. 教具:黑板、白板、书写笔;3. 其他:小组活动的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新知识,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排列句子吗?为什么要学习排列句子?”2. 探究学习(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句子的排列来引导学生探究句子排列的规律和方法。
教师可以将几个乱序的句子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按照特定的规律将句子排列成通顺的文章。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词的使用。
3. 讲解规律(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句子排列的规律和方法,例如按照时间顺序、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列。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来说明每种排列规律,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示例的排列。
4. 练习巩固(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给出几个乱序的句子,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排列规律将句子排列成通顺的文章。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并在学生完成后进行集体展示和讨论。
5. 进一步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排列句子的方法来编写自己的故事或文章。
教师可以提供话题或素材,让学生自由发挥,并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句子排列的规律和方法,并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句子排列的正确性。
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在写作中使用适当的连词来连接句子,使文章更加连贯。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练习题,并在课后自主编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的文章,要求使用排列句子的方法,文章要通顺、连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示范、讲解、练习、拓展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排列句子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三上句子排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常用的句子排序方法和技巧。
3. 针对不同类型的句子排序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句子排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来理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句子排序的练习材料。
2. 准备一些辅助教学工具,如黑板、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句子排序小游戏,引发学生对句子排序的兴趣,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常用的句子排序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材料,让学生独立进行句子排序练习。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思路,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些句子,并进行排序练习。
2. 引导学生思考句子排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文章写作、故事讲述等。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寻找其他相关的练习材料进行拓展训练。
九、教学反思: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2.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进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过程:补充和说明:练习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独立进行句子排序练习。
教师应确保练习题目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以覆盖不同的排序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以便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句子排序的教案1、语句的排序题型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句子排序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②分析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③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选项。
④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2、方法技巧: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①空间关系: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
②时间关系: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到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到彼。
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⑤思维规律: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
做题时一定要准确的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期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3、答题步骤:①把握基本内容。
首先应该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表明层次的语句。
②初步分层归类。
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
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③连缀排列顺序。
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
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
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④检查调整确定。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
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
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四、举例阐明:(《中考复习指导》31页第六题)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句子排序教案第一篇:句子排序教案语句排序专项复习一、剖析例题明确解题策略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例一:①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②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③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④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⑤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在使人难忘的是毛竹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你完成排序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二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吟诗作对了。
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你完成排序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三①《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
②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
③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
④《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
⑤这种怃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郭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③①⑤ C.③①②⑤④ D.④①②⑤③ 你完成排序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四①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②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③然而事实不会这样。
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⑤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排列句子复习课学习目标:1、掌握排列句子的步骤:粗读、细读、精读、朗读、品读。
2、了解排列句子的方法: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
3、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语言感知水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一:练习导入( 5)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半空中降落下来。
( 2)中午凛冽的寒风刮了起来。
(4)黄昏时分,风停了,下起鹅毛般大雪。
(1 )清早晴朗的天空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 3)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二:找一个同学先说一下,你做这道题的思路。
(1)粗读知大意(写的是下雪前、天气变化)(2)细读找顺序(细读每一句、找顺序的关键词语;句子联系之间的词语),这是按时间为顺序。
(3)精读巧排列(4)默读做检查(顺序是否正确,句意是否畅通)不正确的顺序做调整。
(5)品读找体会(品:1、华丽的词语。
铅色的阴云;晴朗的填空;雾蒙蒙的天空2、优美的感情)三:这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除了这还有按空间顺序排列的、或者叫按地点转移、( 4 )湖当中,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几只游船在上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 2 )湖岸边,垂柳成行,知了叫个不停,一阵微风吹过,好凉爽啊!( 6 )青龙湖的景色可真美啊!( 1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青龙湖去玩。
( 3 )在湖边的浅水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游泳,嬉戏,玩得很开心。
( 5 )举目远眺,隐隐约约地望得见一抹青山和山下的一座大塔。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2)在一次实验中,贝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电流接通或断开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音。
(5)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3)这一偶然的发现,让贝尔产生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设想:也许可以用电流来传送人的声音!(1)贝尔希望做科学实验。
(4)从此,贝尔和电器技师沃特森合作,开始研究、设计电话。
事情起因:贝尔喜欢做科学实验。
在一次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事情经过:这一偶然的发现,让贝尔产生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设想,并开始研究、设计电话。
句子排序【复习内容】句子排序【考纲要求】1.重新排列句序,使句子连贯,附合逻辑。
2.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将语段补充完整,使上下文衔接顺畅。
命题趋势: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主观排序。
【考点导学】一、排序主要要求:语言连贯1.围绕一个中心,保持统一的话题。
2.安排好句子的先后顺序。
3.注意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的过度和衔接。
4.注意语意和语气保持一致。
二、梳理语句的方法1.句子的组合一般有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2.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或方面来阐述中心句的,再按内在的逻辑联系加以梳理。
3.也可借助关联词、代词和总括性的词语来帮助分析。
三、例题(完成下列各题,找出规律、方法)1.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我们该,,,,努力成为信念坚定、知识丰厚、脚踏实地、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
①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②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③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④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A. ①②③④B. ③②④①C. ④③②① D. ①③④②2.排列下面语句,使之成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一个人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敏锐。
②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做笔记则能使人精确。
③因此,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④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A. ②③①④B. ③①④②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④①3.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一段话,写出你排列的句序。
①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
②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
③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的近似于无。
④在中国画中,浓的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
⑤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寻思。
句子排序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句子排序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
2. 运用句子排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运用句子排序的能力。
2. 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句子排序。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句子成分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句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二、讲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15分钟)1. 讲解句子排序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介绍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a. 按照时间顺序排序。
b. 按照空间顺序排序。
c. 按照逻辑顺序排序。
d. 按照重要性排序。
3. 举例讲解每个技巧的应用。
三、练习句子排序(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答案,讨论排序技巧的应用。
四、应用句子排序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一篇短文,找出其中的句子顺序错误。
2. 引导学生运用句子排序技巧,改正句子顺序错误。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句子排序技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句子排序的方法呢?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拓展句子排序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句子排序技巧,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句子排序的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运用句子排序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句子排序技巧,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句子排序教案教案:句子排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语义逻辑和语法结构,正确排序一组乱序的句子。
2. 学生能够理解句子排序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一组乱序的句子,每组包含4-6个句子,涉及不同主题和语法结构。
2. 黑板或白板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话题 (5分钟)教师可以引入一个简单的话题,例如“我的一天”或“我喜欢的运动”,与学生们进行简短的讨论,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Step 2: 创造语境 (10分钟)教师将展示一组乱序的句子,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这些句子的意义和逻辑关系。
例如,如果话题是“我的一天”,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乱序句子:A. 我早上七点起床。
B. 我去洗漱。
C. 然后我吃早餐。
D. 最后我去上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讨论这些句子的顺序,根据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Step 3: 学生合作排序 (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组乱序的句子。
学生们需要合作,根据语义逻辑和语法结构,尽可能准确地排序这些句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例如连接词、时间序词和逻辑线索,帮助学生们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Step 4: 组内学生展示 (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排序结果,并以口头形式解释他们的排序原因。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讨论不同排序的可能性,以及为什么某些排序更合理或更自然。
Step 5: 教师总结和讲解 (10分钟)教师对学生们的排序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可以解释正确的句子排序原因,并对常见的错误排序进行分析和纠正。
教师还可以强调句子排序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重要性,以及语言的逻辑和连贯性。
Step 6: 练习 (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额外的乱序句子,要求学生们再次进行排序。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合作,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结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句子,涉及复杂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以帮助学生们提高排序的能力。
Step 7: 反思和复习 (5分钟)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反思这个活动的效果和难点,解决可能出现的疑惑和困惑。
小升初总复习错乱句子排列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句子排列的基本技巧,提高句子排序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语境、逻辑关系、关键词等方法判断句子顺序的能力。
3. 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小升初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1. 句子排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句子排列的常见技巧和策略。
3. 错乱句子排列的典型题型及解题方法。
4. 针对不同题型的练习和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错乱句子排列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句子排列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句子排列的基本概念、技巧和策略。
3. 练习:提供一些错乱句子排列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练习。
4. 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解题心得,分享经验。
5. 总结:总结句子排列的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句子排列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错乱句子排列题型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错乱句子排列的练习题库。
2. 阅读材料,提供语境支持。
3. 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4. 学生作业和测试卷,用于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题讲解句子排列的技巧。
2.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情境教学法,提供真实语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句子排列技巧的掌握情况。
2. 讲解新的错乱句子排列题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解答。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互相批改练习,讨论解题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句子排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句子排序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句子排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
3. 能够运用句子排序技巧,提高写作质量。
教学重点:1. 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
2.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句子排序技巧。
教学难点:1. 句子排序技巧的灵活运用。
2. 写作中句子排序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相关句子排序的练习材料。
2. 写作实践的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句子排序知识,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句子排序的心得。
2. 提问:句子排序在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讲解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10分钟)1. 时间顺序: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2.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变换的顺序进行排序。
3.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
4. 重要性顺序:按照事物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给出一个句子排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分析学生的答案,讲解正确的排序方法和技巧。
四、写作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素材,尝试运用句子排序技巧进行写作。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复习中学到的句子排序技巧。
2. 提问:如何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句子排序技巧?教学延伸:1. 让学生收集一些优秀的文章,分析其中的句子排序技巧。
2. 组织一次写作比赛,要求参赛作品必须运用句子排序技巧。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写作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句子排序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于句子排序技巧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同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句子排序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句子排列顺序推荐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句子排列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句子排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句子排列的技巧。
2. 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句子排列的技巧的运用。
2. 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句子排列的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练习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句子排列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句子排列的认识和体会。
二、教学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句子排列的基本技巧,如:关注句子开头和结尾的关键词,寻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2.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句子排列的技巧的运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将其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句子排列的练习题。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找出正确的句子排列顺序。
3.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句子排列的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家长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排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中抽取一些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并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句子排列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并运用这些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初中排列句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句子排列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3. 通过对句子排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句子排列的技巧。
2.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1. 句子排列的逻辑性。
2. 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
教学准备:1. 相关句子排列的练习材料。
2. 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句子排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句子排列的基本技巧,如:关注句子开头的词语、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2.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句子排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他们对句子排列技巧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句子排列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运用所学句子排列技巧,提高写作质量。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句子排列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尝试用所学句子排列技巧进行描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句子排列的基本技巧,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条理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句子排列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课后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语言表达连贯之句子排序
授课教师:何远超
授课班级:高三(15)班
授课时间:2014年9月26日早自习
授课课题:语言表达连贯之句子排序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连贯的基本知识和题型;
2、探析排序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探析排序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排序题解题思路的探寻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概述
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连贯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句子排序类;二是补写修改类。
二、走近真题
排序题题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选择排序型,打乱的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排好,考生选出正确的答案
即可。
例:2014广东卷)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答案】D
2、一类是嵌入式排序型,从一个语段中抽出几个句子,打乱顺序,要求考生排出正确的语序进行还原,抽出的这几个句子可以是连贯的,也可以是间隔的。
例:2014新课标卷Ⅰ)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三、解答排序题的技巧
•1、关注语言标志,确立相邻句子,由化整为零到化零为整。
•一个语段的几个句子总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意,几个句子总有先后之分。
句子被打乱以后,我们可以先化整为零,从一些特殊的语言
标志入手,较快地找到紧密相邻的句子。
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组合,最
后化零为整,确定所有句子的正确语序。
•嵌入式排序型,还要注意打乱顺序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紧邻关系,保证话题内容的一致性。
•这些语言标志通常有重复出现的词语,关联词语、代词、副词、句式或结构等。
•
•例:根椐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 。
------ 。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 。
------- 。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
摆在眼前一样-----。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
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
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2、关注语段的时空顺序或逻辑顺序。
一个语段有时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展开的;
有时是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展开的,如由远(近)及近(远),由外(内)到内(外),由上(下)到下(上),等等;
•有时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事理顺序来展开的,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因到果,由现实到联想、想象,由现象到本质,等等
•
•例: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
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地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④②③①⑤ B.④②③⑤①
•C.⑤③①②④ D.⑤③①④②
•小结:从以上得知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
•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
•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
•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
•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
•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
•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
•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
•确证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
•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
•确守内容上的前后照应。
•现把语言连贯之排序类型题目的做题思路及方法总结为“排序题三字经”
如下:
•排序题,并不难;通读题,前后看;
•有代词,往前串;同话题,连一连;
•找顺序,时空间;逻辑题,思维变;
•内容上,要映现;排完了,先浏览;
•不通顺,再换换;对答案,笑开颜
四、牛刀小试
•1、08四川卷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格,。
,,,。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⑥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答案:D
•2、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便到了“贵妃池”
建筑群
•②湖面平如明镜,亭台倒影,垂柳拂岸
•③下午,我们来到华清池,只见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
•④往后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
•⑤进了大门就看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分列左右
•⑥湖东岸是宜春殿,西岸是九曲回廊,北岸是以飞霜殿为主体的三座建筑,其中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
• A.①③⑤⑥②④ B.③⑤①④②⑥
• C.①③⑤⑥④② D.③⑤④②⑥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