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定稿)精讲复习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79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和操作规范一、个人防护: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入实验室前,所有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面罩、护目镜和防护靴等。
根据实验室的等级和实验的特性,选择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2.洗手和消毒:进入实验室前和实验结束后,所有人员都必须洗手并使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这有助于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气密性储存:所有实验物质必须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泄露和传播。
特别是对于具有生物危险性的物质,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气密性储存。
4注意个人卫生: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吃东西、不喝水、不抽烟等。
这将有助于防止口腔、鼻腔和眼睛等面部区域受到污染。
5.急救培训:所有实验室人员都应接受急救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并提供必要的急救援助。
二、操作规范:1.准确操作:在进行各种生物学实验时,实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任何误操作或不当操作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安全事故。
2.实验前评估:在进行新的实验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评估实验物质的生物危险性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防护措施: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生物安全柜、化学橱、通风设备等。
确保实验物质不会泄漏到周围环境中,并防止自身受到污染。
4.避免交叉污染:在进行多个实验时,必须避免交叉污染。
实验人员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注意洗手、更换手套、清洗实验器械等,确保不同实验之间不发生物质的交叉污染。
5.废物处理:实验结束后,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正确处理。
对于具有生物危险性的废物,必须采用安全的方法进行灭活处理,防止废物泄漏或传播。
以上仅是一些基本的个人防护和操作规范,实际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验要求进行具体的规范制定和执行。
同时,实验室人员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指导,以保持对个人防护和操作规范的持续认知和遵守。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一)个人防护1. 个人防护装备概念●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指为防止或减少外来伤害,保护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装置。
●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涉及众多领域,如:军人防护装备、劳动防护装备、卫生防护装备、抢险救援防护装备、航空救生装备等。
●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是指设立物理屏障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受到工作场所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各种器材和用品。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1)正确的配备、科学规范的使用。
(2)不能代替规范合格的实验室工程,不能没有严格的行政管理,也不能缺乏熟练的工作技能。
2. 个人防护装备的实施(1)管理人员:提供装备、指导或培训正确使用、发现新的危险因素及时报告并及时调整、确保缺损装备的及时更换。
(2)实验人员:参加必要培训、按要求正确使用装备、出现损坏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管理人员。
(3)生物安全办公室:对实验场所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决定是否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保存危险性评估资料。
向管理人员提供有关装备的使用、保管、清洁等方面的培训及相关技术指导。
(二)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和使用原则:●个人防护装备涉及防护部位主要包括:眼睛、头面部、躯体、手足、耳(听力)及呼吸道。
(1)眼睛防护装备:●所有易发生潜在眼睛损伤,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引起的损伤,或有潜在粘膜吸附危险时,必须采取眼睛防护措施。
●除操作者外临时进入实验室人员也应采取相同防护措施。
实验室在提供具体器材的基础上还应配备洗冲眼装置。
a. 安全镜和护目镜●安全镜和护目镜均可保护眼睛免受含病原体的血液、飞沫或其他液体溅入眼内或透过其粘膜进入人体。
没有侧翼的护目镜只能提供正面的保护,而配有侧翼的安全镜由于能紧贴面部皮肤能更好防止从多方面的溅液。
●实验人员如不需要使用矫正的透镜可直接佩戴塑料安全镜、护目镜,如需要使用矫正的透镜时,则应按配镜处方选择合适的安全框架。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个人防护程序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是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这些器材和用品主要是保护实验人员免于感染性材料的各种方式的暴露,避免实验室相关感染。
1、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所涉及的防护部位眼睛、头面部、躯体、手、足、耳(听力)、呼吸道。
2、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眼镜(安全镜、护目镜);口罩、面罩、防毒面具;帽子;防护衣( 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群);手套;鞋套;听力保护器等。
3、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原则在危害评估的基础上,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4、结合工作的具体性质选择个人防护装备4.1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4.2对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应有明确的书面规定、程序和使用指导。
4.3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不使用标志不清、破损或泄漏的防护用品。
4.3.1眼睛防护装备在所有易发生潜在眼睛损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工作时必须采取眼睛防护措施,所选用的眼睛防护装备的类型取决于外界危害因子对眼睛危害程度。
建议: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不配戴隐型眼镜,不得戴眼镜防护装备离开实验室区域。
4.3.1.1 安全镜大多数情况,佩戴侧面带有护罩的安全眼镜能够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受到大部分实验室操作所带来的损害。
4.3.1.2安全护目镜只有在进行有可能发生化学和生物污染物质溅出的实验时,必须佩戴护目镜。
4.3.1.3洗眼装置规定BSL-2和BSL-3实验室应配备紧急洗眼装置,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或在同事的帮助下)在就近的洗眼台(洗眼装置)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到30分钟。
4.3.1.4应急喷淋装置BSL-2实验室在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
要保持管道的通畅、必须告知工作人员应急喷淋装置的摆放位置、培训其操作方法。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和操作规范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是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这些器材和用品主要是保护实验人员免于感染性材料的各种方式的暴露,避免实验室相关感染。
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所涉及的防护部位:1、眼睛、2、头面部、3、躯体、4、手、5、足、耳(听力)6、呼吸道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装备包括:1、眼镜(安全镜、护目镜)2、口罩、面罩、防毒面具3、帽子4、防护衣 ( 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群)5、手套6、鞋套7、听力保护器等。
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原则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原则在危害评估的基础上,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结合工作的具体性质选择个人防护装备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2、对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应有明确的书面规定、程序和使用指导3、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不使用标志不清、破损或泄漏的防护用品(一)眼睛防护装备(一)眼睛防护装备1、安全眼镜和护目镜A)在所有易发生潜在眼睛损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工作时必须采取眼睛防护措施B)所选用的眼睛防护装备的类型取决于外界危害因子对眼睛危害程度。
建议: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不配戴隐型眼镜不得戴眼镜防护装备离开实验室区域!眼睛防护装备眼睛防护装备a 、安全镜大多数情况,佩戴侧面带有护罩的安全眼镜能够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受到大部分实验室操作所带来的损害.b 、安全护目镜只有在进行有可能发生化学和生物污染物质溅出的实验时,必须佩戴护目镜。
c. 眼镜配戴和卸下方法示意图1)对某些特殊的操作如腐蚀性液体喷溅出或细小颗粒飞溅出时。
2)用铬酸类溶液洗涤玻璃器皿、碾磨物品.3)或在使用玻璃器皿进行极具爆破或破损危害(例如在压力或温度突然增加或降低的情况下)的实验室操作时。
SOP_19-12 实验室生物安全个人防护管理程序一、目的:为贯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加强病原微生物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
三、支持性文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四、执行人员:实验室人员。
五、操作程序:实验室生物安全个人防护管理程序危险生物因子的危害等级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确定。
病原微生物的各项实验活动应按《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选择相适应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建立个人防护制度,按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的要求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品和设备。
〈一〉手部防护1.在生物安全一级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宜戴手套。
2.在生物安全二级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应戴手套,在核心区操作时应考虑手套的牢固性,戴乳胶手套。
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时宜戴两层手套,操作高致病性危险生物因子样本时才必须戴两层手套。
3.进入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不论是否进行实验,均应戴两层手套。
4.不得戴着污染手套触摸不必要或不应触及的物品,如不慎触及,应考虑可能造成的后果并立即消除污染。
5.离开实验室时,应脱下手套,洗手后才能离去。
6.手套的数量、材料和使用方式应满足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特别强调实验过程、进出实验室接电话或传递物品对手部的影响。
(二)身体防护1.进入生物安全一级防护实验室宜穿工作服。
2.进入生物安全二级防护实验室应使用专用的工作服。
工作服的材料、款式应满足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原则上生物安全二级防护实验室应穿长袖工作服、长裤。
禁止穿着工作服离开实验区。
3.进入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衣和防护裤,并加穿具有防水功能的连体防护服。
必要时可使用回裙或防水围裙提高防护效果。
4.使用过或污染的工作服或防护衣的存放、消毒、洗涤、重新使用应符合规定。
(三)面部防护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使用护眼罩、面具、呼吸器等面部防护用品,以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
实验室人员个人防护制度一、目的:为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实验人员的健康,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进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等人员的个人防护。
三、职责: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的个人安全保障。
四、程序:1、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应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防护镜。
3、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储存食物、吸烟、清洗隐形眼镜、化妆等。
4、实验室所有区域均应当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
在接触病人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须戴手套;弃手套后立即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手术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每次接触标本后立即进行的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可用75%乙醇或用0.3%—0.5%碘伏,严格按照洗手法搓揉1—2分钟,洗手应采用非接触式的洗手装置。
6、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上班前应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在实验室中要注意呼吸道及口腔、鼻腔粘膜、眼睛和皮肤的防护。
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测制度一、目的: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预防、控制实验室感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程序: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1.1 对新入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1.2 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等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实验室个人防护程序1目的:规范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穿戴以及脱卸。
2使用范围: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3防护程序:3.1个人防护用品3.1.1实验服: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实验服。
3.1.2口罩: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戴着口罩。
3.1.3帽子: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戴着帽子。
3.1.4手套: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
手套为一次性胶乳手套,必要时须戴两副,外层手套应根据需要及时更换。
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应丢入感染性废物袋内(贴有生物危险Ⅱ级标志的黄色垃圾袋)。
手套用完摘除后必须洗手。
3.1.5其他防护: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时,必须戴合适的安全眼镜。
3.1.6卸下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按下面顺序进行:3.1.6.1外层手套;3.1.6.2面罩或护目镜;3.1.6.3隔离衣;3.1.6.4口罩或防护面具和防护帽;3.1.6.5鞋套(可再戴新手套);3.1.6.6内层手套。
3.1.7洗手:在处理完感染性材料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前,都必须洗手(按规范步骤),纸巾擦干或烘干。
3.1.8不得穿着实验服离开实验室。
3.1.9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或渗液体的鞋类,应穿实验室专用鞋或使用一次性鞋套。
3.1.10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等。
3.1.11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3.1.12在实验室内用过的实验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3.2实验室工作区3.2.1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3.2.2 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以及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都必须清除工作台椅面、地面、物品面的污染。
(台椅面、地面、物品均用含氯消毒速效泡腾片500mg/L擦洗,即1片泡腾片加水1L)。
用75%酒精消毒生物安全柜台面。
若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消毒剂为上述消毒片,但药液浓度扩大二倍,消毒时间必须长于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