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k现场总线协议
- 格式:pdf
- 大小:526.27 KB
- 文档页数:2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cc-link通讯协议篇一:cc-link通信原理简介cc-link通信原理简介作者:覃强,20xx-2-1914:19:00发表于:《cc-link专题论坛》共有146人回复,6351次点击cc-link的底层通讯协议遵循Rs485,具体的通讯方式请参照一般情况下,cc-link主要采用广播-轮询的方式进行通讯。
具体的方式是:主站将刷新数据(Ry/Rww)发送到所有从站,与此同时轮询从站1;从站1对主站的轮询作出响应(Rx/Rwr),同时将该响应告知其它从站;然后主站轮询从站2(此时并不发送刷新数据),从站2给出响应,并将该响应告知其它从站;依此类推,循环往复。
广播-轮询时的数据传输帧格式请参照图2,该方式的数据传输率非常高。
除了广播-轮询方式以外,cc-link也支持主站与本地站、智能设备站之间的瞬时通讯。
从主站向从站的瞬时通讯量为150字节/数据包,由从站向主站的瞬时通讯量为34字节/数据包。
瞬时传输时的数据传输帧格式请参照图2,由此可见瞬时传输不会对广播轮询的循环扫描时间造成影响。
所有主站和从站之间的通讯进程以及协议都由通讯用lsi-mFp(mitsubishiFieldnetworkprocessor)控制,其硬件的设计结构决定了cc-link的高速稳定的通讯。
篇二:cc-link现场总线cc-link现场总线概述摘要cc-link是一种开放式现场总线,其数据容量大,通信速度多级可选择,而且它是一个复合的、开放的、适应性强的网络系统,能够适应于较高的管理层网络到较低的传感器层网络的不同范围。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plc为核心的工业控制系统也向着大规模、网络化方向发展,与此相对应,工业控制网络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可以构成各种档次的网络系统,以适用于各种层次的工业自动化网络的不同需求。
其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网络为:信息与管理层的以太网(ethernet)、管理与控制层的局域令牌网(elsecnet/h)、cc-link开放式现场总线设备网。
三菱PLC现场总线CC-link⽹络应⽤CC-LINK 是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 (控制与通信链路系统)的简称。
是通过使⽤CC-link 专⽤电缆将三菱及其合作制造⼚家分散的I/O模块,特殊功能模块等链接起来,并通过PLC的CPU来控制这些相应模块的⾼效,⾼速的分布式的现场总线系统。
特点、功能11、速率使⽤双绞线,通讯距离为 100 ⽶时通讯速率为 10Mbps,1200 ⽶时通讯速率为 156Kbps。
可以通过增加中继器加长距离,通讯距离可达到 7.6Km,使⽤光中继器时,可达 13.2Km(注:普通RS232,RS485 通讯的通讯速率为112.5Kbps)。
2、通讯数量三菱为2048 个,远程输出(RY)为2046 个。
每个系统最多可处理Q 系列 PLC C -LINK 通讯⽅法的实现,512 个远程寄每个CC-Link系统最多可处理4096个远程I/O点,其中远程输⼊(RX)存器 RW(包括远程写寄存器 RWw 和远程读寄存器 RWr)。
每个系统中最多链接的站点为 64 个,每个远程站或本地站链接的个数为:32 点远程输⼊(RX)和 32 个远程输出(RY),4 个远程写寄存器(RWw)和 4 个远程读寄存器(RWr)。
站类型21、主站控制和处理整个⽹络系统,安装在基板上,站号必须为 0 号。
CC-Link 模块:Q系列:QJ61BT11(V1.0),QJ61BT11N(V2.0)QNA 系列:AJ61QBT11,A1SJ61QBT11A 系列:AJ61BT11,A1SJ61BT112、远程站远程站分远程 I/O 站(R-I/O)和远程设备站。
R-I/O 处理远程开关量信号,远程设备站可处理 I/O 量和模拟量。
在⼀个系统中最多有 64 个 R-I/O。
R-I/O 模块有:AJ65SBT-16D(直流 24V/16 点输⼊)。
远程设备站如:特殊功能模块,变频器,GOT 或感应器等。
CC-Link现场总线的结构及应用融合了控制与信息处理的现场总线CC-Link(Control &Communication Link)是一种省配线、信息化的网络,它不但具备高实时性、分散控制、与智能设备通信、RAS等功能,而且依靠与诸多现场设备制造厂商的紧密联系,提供开放式的环境。
Q系列PLC的CC-Link 模块QJ61BTll,在继承A/QnA系列特长的同时,还采用了远程设备站初始设定等方便的功能。
为了将各种各样的现场设备直接连接到CC-Link上,与国内外众多的设备制造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使用户可以很从容地选择现场设备,以构成开放式的网络。
2000年10月,Woodhead、Contec、Digital、NEC、松下电工、三菱等6家常务理事公司发起,在日本成立了独立的非盈利性机构“CC-Link协会”(CC-Link Partner Association,简称CLPA),旨在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CC-Link技术。
到2001年12月CLPA成员数量为230多家公司,拥有360多种兼容产品。
1.CC-Link系统的构成CC-Link系统只少1个主站,可以连接远程I/O站、远程设备站、本地站、备用主站、智能设备站等总计64个站。
CC-Link站的类型如表7-5所示。
表7-5 CC-Link站的类型CC-Link系统可配备多种中继器,可在不降低通信速度的情况下,延长通信距离,最长可达13.2km。
例如,可使用光中继器,在保持10Mbps通信速度的情况下,将总距离延长至4300m。
另外,T型中继器可完成T型连接,更适合现场的连接要求。
2.CC-Link的通信方式(1)循环通信方式CC-Link采用广播循环通信方式。
在CC-Link系统中,主站、本地站的循环数据区与各个远程I/O站、远程设备站、智能设备站相对应,远程输入输出及远程寄存器的数据将被自动刷新。
而且,因为主站向远程I/O站、远程设备站、智能设备站发出的信息也会传送到其他本地站,所以在本地站也可以了解远程站的动作状态。
CC-Link IE Field通信控制方式:实现高效、可靠的自动化控制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通信控制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CC-Link IE Field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控制方式,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CC-Link IE Field通信控制方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应用场景,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CC-Link IE Field通信控制方式的特点CC-Link IE Field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具有高速、高可靠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现场总线技术,CC-Link IE Field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远的传输距离,同时支持多主站和多从站的网络结构,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自动化控制需求。
二、CC-Link IE Field通信控制方式的优点1.高速、稳定的通信性能:CC-Link IE Field采用以太网技术,传输速率高达100Mbps,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实时控制。
同时,其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
2.开放性:CC-Link IE Field遵循国际标准,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以与其他主流的工业以太网协议进行互操作,方便实现跨厂商的设备互联互通。
3.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扩展性:CC-Link IE Field支持多种控制功能,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控制需求。
同时,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扩展和维护。
4.灵活的网络结构:CC-Link IE Field支持多种网络结构,如星型、树型、环型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提高了网络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三、CC-Link IE Field通信控制方式的应用场景CC-Link IE Field通信控制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如智能制造、电力、化工、环保等领域的设备控制、数据采集和监控。
其高速、稳定、开放的通信性能和强大的功能扩展性,为各种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了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现场总线CC-Link网络结构及传输速度和距离一般工业控制领域的网络分为3、4个层次,分别是上位的管理层、控制层和部件层。
部件层也可以再细分为设备层和传感器层,CC-link 是一个以设备层为主的网络,同时也可以覆盖较高层次的控制层和较低层次的传感器层。
-link的网络结构一般情况下,CC-link整个一层网络可由1个主站和64个子站组成,它采用总线方式通过屏蔽双绞线进行连接。
网络中的主站由三菱电动机FX系列以上的plc或计算机担当,子站可以是远程I/O模块、特殊功能模块、带有CPU的PLC本地站、人机界面、变频器、伺服系统、机器人以及各种测量仪表、阀门、数控系统等现场仪表设备。
如果需要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采用主站和备用主站冗余备份的网络系统构成方式。
采用第三方厂商生产的网关还可以实现从CC-link到ASI、S-link、Unit-wire等网络的连接。
-link的传输速度和距离CC-link具有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0Mb/s,其数据传输速度随距离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传输速度和距离的具体关系如表所示。
表传输速度和距离的对应关系CC-link的中继器目前有多种。
第一种为T型分支中继器AJ65SBT-RPT,每增加一个距离延长一倍。
一层网络最多可以使用10个。
第二种为光中继器AJ65SBT-RPS或AJ65SBT-RPG,用光缆延长,因此在一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环境可以采用。
光中继器要成对使用,每一对AJ65SBT-RPS之间的延长距离为1km,最多可以使用4对;每一对AJ65SBT-RPG之间的延长距离为2km,最多可以使用2对。
第三种为空间光中继器AJ65BT-RPI-10A/AJ65BT-RPI-10B,采用红外线无线传输的方式,在布线不方便,或者连接设备位置会移动的场合使用。
空间光中继器也必须成对使用,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200m,还有一些方便接线的中继器和与其他网络相连的网关和网桥。
现场总线CC-Link的组织、通信协议和应用一、组织1.1 CC-Link合作伙伴协会CC-Link合作伙伴协会(CLPA)成立于2000年,当时三菱电机发布了CC-Link现场总线技术规范,作为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
从那时起,CLPA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推动和使用这项技术。
在过去的14年中,CLPA已经成为现场总线的全球最大组织之一,在全球拥有2000多名会员和270家公司,提供了支持CC-Link的 1300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通过了严格的一致性测试,保证了兼容性。
如今,CLPA继续为工业网络提供业界领先的技术;例如,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千兆工业以太网:CC-Link IE。
1.2亚洲市场的领导者CC-Link在亚洲保持着市场的领先地位,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开放网络的选择–这个领先地位已经由独立的市场研究公司– HIS所证实。
进一步支持这个重要位置的论据是HIS和ARC最近的调查结果:全球大约一半的自动化支出发生在亚洲。
除了在亚洲的成功,CC-Link 也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市场份额;事实上,一些成员公司在亚洲以外的市场出售了很多的CC-Link兼容产品。
这并不奇怪,因为在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很多企业也希望打入亚洲市场,CC-Link是首选的网络技术。
两年前,为了帮助和支持美国与欧洲公司进入亚洲市场,CLPA 实施了一个名为通往中国(G2C)的营销计划。
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制定和推动他们的CC-Link兼容设备在中国市场的推广。
当时有22家企业参与了G2C活动。
随着这项计划的成功,CLPA把这个计划移植到了亚洲,称为通向亚洲(G2A)。
CC-Link的增长和发展获得了许多知名北美公司的支持,如莫仕(Molex)、康耐视(Cognex)和3M公司,现在已经成为CLPA董事会成员。
董事会成员在决定CC-Link未来方向和重要举措方面,如G2A 项目,将发挥更大作用。
1.3 什么是CC-Link?“CC-Link”是一个通用术语,经常在CC-Link合作伙伴协会讨论开放网络技术推广时使用。
开放式现场总线CC-Link特性 1996年,三菱电机以“多厂家设备环境、高性能、省配线”理念开发、公布和开放了现场总线CC-Link。
CC-Link是Control&Communication Link (控制与通信链路系统)的简称。
具有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使用简单节省成本等突出优点。
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系统分为3至4个层次:管理层、控制器层、部件层,部件层也就是指装置层和传感器层。
由于CC-Link的数据容量大,通信速度多级可选择,CC-Link是一个复合的、开放的、适应性强的网络系统,能够适应于较高的管理层网络到较低的传感器层网络的不同范围。
由于它的数据容量大,通讯速度广泛。
一、CC-Link的卓越性能:CC-Link是一种高可靠性、高性能的网络。
CC-Link的优势如下:1)高速度大容量的数据传送可设定介于156Kbps到10Mbps间可选择的5种通信速度之一。
总长度由最大通信速度决定。
每个循环传送数据为24字节,有150字节用于通信传送。
8字节(64位)用于位数据传送,16字节(4点RWr、4点RWw)用于字传送,(L=>M 34字节)。
每次链接扫描的最大容量是2048位和512字。
在64个远程I/O站的情况下,链接扫描时间为3.7毫秒。
稳定快速的通信速度是CC-Link的最大优势。
CC-Link有足够卓越的性能应用于大范围的系统。
当应用10Mbps的通信速度时,最大通信距离是100米;当通信速度为156Kbps时,最大通信距离为1200米。
如果应用中继器,还可以扩展网络的总长度。
通信电缆的长度可以延长到13.2KM。
2)拓扑结构有多点接入、T型分支、星型结构 3种型号的电缆及连接器可以支持将CC-Link元件接入任何机器和系统。
3)CC-Link使分布控制成为现实 CC-Link同样用于低价的中间控制层网络。
所有的本地站和智能站可以访问循环数据,如到达从站或来自从站的RX、RY、RWr、R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