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43.00 KB
- 文档页数:5
食品工艺原理实验报告1. 引言食品工艺是指将食物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转化为成品食品的过程。
食品工艺原理实验是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验证不同食品工艺的基本原理。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不同工艺参数对食物品质的影响,探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原理。
2. 实验目的1. 理解食品工艺的基本原理;2.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实验方法;3. 培养对食品加工过程的观察能力;4. 探索不同工艺参数对食物品质的影响。
3. 实验材料和仪器3.1 实验材料1. 食物样品(例如:小麦粉、蛋黄、牛奶等);2. 相关食品添加剂(例如:糖、盐、发酵剂等);3. 实验用水;4. 实验材料的相关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3.2 实验仪器1. 称量器具;2. 温度计;3. 定时器;4. 测量器具(例如:比色皿、PH试纸等);5. 主要实验设备(例如:烤箱、发酵箱、搅拌机等)。
4. 实验步骤4.1 实验前准备1. 清洗实验仪器和容器;2.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实验样品;3. 准备实验所需的添加剂;4. 配置实验用水。
4.2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要求和方法进行相应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添加剂浓度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对食物品质的影响;2. 温度控制实验:研究不同温度对食物加工过程和品质的影响;3. 发酵时间实验:观察不同时间长度对食物发酵效果的影响;4. 搅拌时间实验:比较不同搅拌时间对食物品质的影响。
4.3 数据记录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参数的变化和食物品质的观察结果;2. 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相关图表;3.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5.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工艺参数对食物品质的影响。
例如,我们发现在小麦粉制作中,增加糖的浓度可以提高面团的甜度和质地。
此外,我们还发现发酵时间和搅拌时间对糕点口感和体积有明显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显著改变食物的品质;2. 优化工艺参数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口味。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工艺学在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创新食品品种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工艺学的理论与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近期在XX食品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食品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单位及环境本次实习单位为XX食品厂,该厂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拥有多条现代化生产线,主要生产各类休闲食品。
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参观学习食品加工生产线、了解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协助师傅进行部分操作。
三、实习内容及心得1. 食品原料的预处理实习期间,我了解到食品原料的预处理是食品加工的第一步,也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清洗、切割、分拣、去皮、去核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清洗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挑选优质原料,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在实习过程中,我详细了解了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包括混合、均质、成型、熟化、包装等。
以下是我对部分工艺流程的心得体会:(1)均质工艺:均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均质机的作用,使物料在高压、高速下破碎,达到细化物料的目的。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使用均质机,了解了均质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2)喷雾干燥工艺:喷雾干燥是一种常用的干燥方法,通过将料液雾化成微小的液滴,与热空气接触,使水分迅速蒸发,从而得到干燥的粉末。
在实习中,我了解了喷雾干燥设备的构造及操作方法,掌握了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控制。
(3)成型工艺:成型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成型设备将物料加工成各种形状。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使用成型设备,了解了不同成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3. 食品包装及储存实习期间,我了解到食品包装对食品品质的保障作用。
合理的包装可以防止食品受到污染、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使用包装设备,了解了不同包装材料的特点及选用原则。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试验作品:椰丝黄金丸团队名称:第一小组班级:食工0802团队成员:张巧芸2008309203535 (组长)王雅群2008309203527陈刚2008309204558指导老师:徐晓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一、实验原理:本产品主要利用糯米面遇水后能较好成型,得到柔软、韧滑、香糯的口感的成品。
加入红薯泥与糯米粉共揉之后不仅可使之口感风味呈现红薯特有的香味,更可使之呈现使人食欲大增的天然金黄的色泽。
加之在丸子中心包上不同口味的花生和红豆沙馅,使之入口时口感风味更丰富。
将包好馅的丸子半成品搓圆后,放入烧开的清水中煮熟后捞出冷却,再滚上椰丝即成为美味的成品。
二、实验目的:1.制作口感佳,风味好,外形美观,天然美味的健康营养小吃零食。
2.通过试验不断探索改进,得到制作工艺最佳,成品感官质量较好的产品。
3.培养实验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用集体的劳动力量得到成果。
三、实验材料:红薯500g、糯米粉300g、白砂糖100g、红豆适量、奶油花生适量,椰丝适量四、实验仪器:小刀,称,蒸锅,纱布,压泥器,不锈钢盆,电磁炉,煮锅,玻璃容器若干,冰箱五、实验步骤及关键工艺(图片):1、红薯原料处理:将500g红薯洗净削皮,切成较薄的片状后,放入蒸锅上的纱布上,在红薯上面均匀撒上一层白砂糖,盖上盖子后蒸熟,熟后待其稍凉,用压泥器捣烂压成红薯泥;2、糯米面揉面成型:分次向捣成泥的红薯中加入糯米粉,加入总量为300g,因为红薯含水量的不同所需糯米粉的分量也会有些稍小的差异,最终将糯米红薯面混合物搅拌成不粘手的面团;3、面团分割:用称称量定量,将面团分割成约20克的等量剂子;4、揉搓成型:将剂子搓圆,用大拇指按在中间慢慢旋转,使之形成一个小碗状,以适于放置馅于其中;5、红豆馅处理:将适量红豆洗净后放入锅中煮熟,加适量白砂糖后用压泥器将其捣碎,放于玻璃碗中备用。
6、奶油花生馅处理:将100g奶油花生粒去皮,再用压泥器将其捣碎呈粉粒状,放于玻璃碗中备用7、包馅成形:将不同的红豆馅和花生馅分别包适量于揉搓成型的剂子中,捏拢碗口后滚圆,将红薯圆子全部做好,放置在撒了些干糯米粉的案板上防粘;8、煮制:煮锅里放清水烧开,将红薯圆子一个一个放入,用勺子轻轻推一下以防粘锅,用中火煮至丸子浮上水面即可;9、冷却:将煮熟的丸子捞出,放在一个盛有凉开水的碗里使之冷却;10、滚椰丝成型:等丸子凉后捞出,在椰丝里滚一下,使之周身都过上了椰丝即可,成品的椰丝黄金丸子呈金黄色泽,外层为雪白的椰丝,外观使人食欲大增;11、成品保藏:做好的成品可放入保鲜盒保藏,夏天入冰箱冷藏后口感更好。
食品工艺学实习报告3篇食品工艺学实习报告篇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粮油加工业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如果仅从企业数和加工能力看我国是世界粮油加工业的大国,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粮油加工业比较,我国粮油加工业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从总体上来说,规模太小,数量过多,经营分散,生产集中度不高,现有面粉厂和米厂大部分是小机组,油脂加工厂日处理能力大都在200t以下,规模小、成本高,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和档次不够高,结构不够合理,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产品少。
目前,我国粮油加工企业科技投入少,研究能力弱,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低,高效增值少,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较低;产品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标准水平低,不能适应发展国际贸易的需要;粮油加工机械中仍有大部分设备依赖进口,中国粮油加工机械缺少知名品牌。
粮油是人们最重要的食粮,也是食品工业的最基础原料,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粮油加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消费者在关注粮油产品安全、放心的基础上, 将进一步要求能够提供花色品种更多、质量更好、营养更为丰富、更加安全卫生、方便的粮油食品。
要进一步发展以粮油食品为重点的粮油深加工业、开发利用杂粮杂豆和特种油脂、发展粮油加工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增强粮油工业企业的品牌意识、重视粮油工业的节能、环保工作。
今后人们在关心食品外表质量的同时,将会更加关心米、面、油产品的内在质量,如食品的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粮油产品在朝着“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方向发展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
因为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着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
在这次参观实习中,我见识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这次实习中,我的各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提升。
在这次实习中我收获很多,我也懂的了很多,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很多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人的道理:1、通过本次生产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大学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虽然我了解到的只是制造业的皮毛的皮毛。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食品工艺学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基本工艺流程;2. 理解食品工艺中各个环节的原理和作用;3. 学习和掌握部分食品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热水槽、搅拌机、温度计等实验设备;2. 牛奶、面粉、砂糖等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1. 热处理实验:a. 将一定量的牛奶倒入热水槽中,使其温度升至80°C;b. 在80°C时加入适量的砂糖并搅拌均匀;c. 继续加热至90°C,并保持一段时间;d. 关闭加热装置,待温度降至60°C左右时,将牛奶倒入容器中待用。
2. 理化指标测定:a. 测定热处理后牛奶的酸度、黏度、颜色等理化指标;b. 比较热处理前后的差异,分析加热对牛奶性质的影响。
3. 面团制作实验:a. 将一定量的面粉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糊状;b. 逐渐加入剩余的面粉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面团;c. 在工作台上揉搓面团,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d. 将面团分割成适量的小块,并按照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处理。
4. 面团发酵实验:a. 将部分制作好的面团置于恒温箱中,温度设置在适宜的发酵温度范围内;b. 观察面团的发酵情况,记录发酵时间、体积变化等指标;c. 比较发酵前后面团的差异,分析发酵对面团性质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1. 经过热处理后,牛奶的酸度通常会降低,黏度会增加,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加热过程中,牛奶中的乳糖会发生糊化反应和脱水反应,使牛奶的性质发生改变。
2. 制作面团时,加入适量的水可以使面粉充分悬浮,形成糊状物质。
随着继续加入面粉,面糊逐渐变得黏稠,最终形成具有弹性的面团。
3. 发酵过程中,面团中的酵母会分解面团中的淀粉产生二氧化碳,导致面团体积增大。
此外,发酵还可以改善面团的质地和口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了部分食品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热处理、面团制作和面团发酵等过程对食品性质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食品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面包制作(1)实验原理:面包是通过酵母发酵、面团调制、醒发、整形、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
(2)实验材料:面粉、酵母、水、盐、糖、鸡蛋等。
(3)实验步骤:a. 面团调制:将面粉、酵母、水、盐、糖、鸡蛋等原料按比例混合,揉成面团。
b. 发酵:将面团放入温暖处发酵,待面团膨胀至原来体积的2倍左右。
c. 醒发: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搓排气,分割成小块,整形为面包形状。
d. 烘烤:将整形好的面包放入预热至180℃的烤箱中烘烤15-20分钟。
2. 实验二:糖水桔子罐头制作(1)实验原理:糖水桔子罐头是通过选果分级、热烫去皮、去络分瓣、去囊衣、漂洗整理、配汤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
(2)实验材料:桔子、白砂糖、盐酸、氢氧化钠、羧甲基纤维素(CMC)等。
(3)实验步骤:a. 选果分级:按果实横径每隔10mm分成一级。
b. 热烫:将桔子放入95-100℃的水中浸烫25-45秒。
c. 去皮、去络分瓣:趁热剥去橘皮、橘络,并按大小瓣分放。
d. 去囊衣:采用酸碱处理法,全去囊衣用0.15-0.2%HCL溶液常温浸泡40-50分钟,再用0.05%的NaOH30-58浸泡5分钟,以清水漂洗2小时。
e. 漂洗整理:将去囊衣后的桔子进行漂洗,去除杂质。
f. 配汤装罐:将漂洗整理好的桔子放入罐头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CMC,搅拌均匀。
g. 排气、密封:将罐头封口,放入排气箱中排气,密封。
h. 杀菌:将密封好的罐头放入高压杀菌锅中杀菌,杀菌时间为15分钟。
i. 冷却:将杀菌后的罐头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面包制作实验:实验过程中,面团调制、发酵、醒发、整形、烘烤等步骤均按照要求进行,最终制作出的面包口感良好,外观完整。
2. 糖水桔子罐头制作实验:实验过程中,选果分级、热烫去皮、去络分瓣、去囊衣、漂洗整理、配汤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步骤均按照要求进行,最终制作出的糖水桔子罐头口感甜润,色泽鲜艳。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食品工艺学实习报告篇一:食品工艺学实习报告畜产食品工艺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了解车间布局,机器设备的排列等2.了解原料、半成品、成品在生产过程中及存放时的要求3.了解产品加工工艺流程,所用设备在加工中的作用,了解各种原料在产品加工中的作用。
4.了解生产工艺所用的设备、规格型号及工作原理,了解车间卫生、着装要求及其意义,5.学习生产技术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6.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熟悉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程程序获得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初步认识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培养热爱专业、热爱劳动、遵守组织纪律的良好品德。
二、实习内容2.1参观山东朝日绿源乳业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1X年10月24日2.1.1公司简介201X年,日本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与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共同出资在山东莱阳成立了外资企业——山东朝日绿源乳业有限公司。
朝日绿源的唯品纯牛奶,采用日本先进技术制成,只经过杀菌处理,绝无任何添加物。
由于无成分调整及采用uht杀菌法,有效的保持了原奶的本来风味,含有均衡的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a 和b2等营养成分,有天然清淡的味道。
产品具有“无成分调整、纯天然、原味”的特点。
无成分调整是指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也不减少牛奶中的任何成分,不改变其营养结构,完全保留牛奶完整的原生状态。
2.1.2唯品牛奶的七大特色一、环境无污染:朝日绿源农场的最大特色是采用循环型农业,田地的施肥不依靠化肥,而是采用奶牛的牛粪和有机物制造堆肥来改良土壤,“不打农药顺天收”,由改良的土壤种植安全、安心、美味的农产品(玉米秸秆),利用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作为牛的饲料,让健康的奶牛产出安全、好喝的牛奶,实现“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
实验名称:食品加工工艺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食品工艺实验室实验者:[姓名]学号:[学号]班级:[班级]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关键步骤的操作技术。
3.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质量。
4.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食品加工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食品加工工艺是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使其成为符合食用要求的食品的过程。
实验中主要涉及食品的预处理、加工、包装和储存等环节。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原料:新鲜蔬菜、水果、肉类等。
- 辅料:盐、糖、酱油、醋、淀粉等。
- 包装材料:塑料袋、纸盒等。
2. 实验设备:- 刀具:菜刀、剪刀等。
- 食品加工设备:切片机、榨汁机、搅拌机等。
- 包装设备:封口机、真空包装机等。
四、实验步骤1. 食品预处理:- 清洗原料,去除杂质。
- 切割、切片、切块等。
- 预煮、预蒸等。
2. 食品加工:- 混合原料和辅料。
- 加工方法:炒、煮、蒸、炸等。
- 调味、勾芡等。
3. 食品包装:- 填充:将加工好的食品装入包装材料。
- 封口:使用封口机封口。
- 标签:贴上产品标签。
4. 食品储存:- 冷藏或冷冻储存。
- 定期检查食品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的预处理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如清洗不彻底,可能导致食品中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2. 加工方法对食品口感、营养成分和保质期有直接影响。
如炒制过度,可能导致食品口感变差,营养成分流失。
3. 食品包装对食品保质期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真空包装、保鲜膜等包装材料能有效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4. 储存条件对食品质量有显著影响。
低温储存可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微生物生长。
六、实验结论1. 食品加工工艺对食品质量有重要影响,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对提高食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注重原料预处理、加工方法、包装和储存等环节,以确保食品质量。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导言: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的加工、生产和改良方法的学科,它涵盖了食品的加工过程、工艺流程、关键环节等。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食品工艺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过程记录和结果分析,总结出对食品加工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和结论。
实验目的:1. 了解食品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学习食品加工中的常用实验方法和技术;3. 掌握食品工艺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食品原料(如面粉、糖等)、添加剂(如酵母、香精等)、试剂(如乙醇、酸碱指示剂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试管、比色皿、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 面团发酵实验:a. 将200g的面粉、5g的酵母和适量的水混合,制作成面团;b. 将制作好的面团分为两组,一组放置在常温下,另一组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c. 记录每组面团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膨胀情况,使用电子天平测量膨胀量。
2. 糖溶解度实验:a. 准备不同重量比例的糖水溶液;b. 在相同温度下,加热、搅拌并记录每种糖水溶液的溶解时间;c. 使用比色皿和比色计检测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吸光值与浓度的曲线图;d. 分析曲线图,探讨糖溶解度与浓度的关系。
3. 酸碱中和实验:a.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记录初始酸碱度;b. 逐滴加入酸碱滴定液,每滴都要充分搅拌,直至试管中的酸碱溶液呈中性;c. 记录滴定液滴加的体积,计算出酸碱溶液的酸碱度差值;d. 分析结果,讨论酸碱滴定过程中的反应类型和化学平衡。
4. 酶解过程实验:a. 准备酶解液和待酶解的食品样品;b. 将食品样品与酶解液混合,放置一段时间;c. 过滤混合液,收集上清液,并记录透明度和颜色的变化;d. 根据透明度和颜色的变化程度,评估食品样品的酶解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面团发酵实验结果表明,放置在温暖环境下的面团膨胀量明显大于常温下的面团。
这说明温度是影响面团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面团中酵母的生长繁殖,从而使面团更好地发酵;2. 糖溶解度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糖水的浓度增加,溶解时间逐渐延长。
食品科学中的食品加工工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和分析食品加工工艺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以促进食品加工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实验材料:1. 食品样品(可以选择某种蔬菜、肉类、水果等食材作为实验对象)2. 加工工具和器具(刀具、搅拌器、烤箱等)3. 实验设备(温度计、计时器等)实验步骤和方法:1.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准备工作,如清洗蔬菜、切割肉类等。
2. 分组设计实验,根据具体需求设定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3. 在各组实验中,使用不同的食品加工工艺进行处理,如蒸、煮、炒、烤等,注意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等。
4. 实验过程中持续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包括食品的外观、口感、香气等。
5.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比较不同工艺处理下食品的差异和优劣。
6.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总结食品加工工艺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的食品加工工艺对食品的外观产生了显著影响。
以蔬菜为例,蒸煮能够保持蔬菜的自然色泽,而炒、烤则会使蔬菜变得松软或变色。
2. 食品加工工艺对食品的口感和质地也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蒸煮能够保持食材的口感和嫩度,而炒、烤则会使食材变得更脆或更酥。
3. 食品加工工艺对食品的香气和味道也产生显著影响。
烤制会释放出浓郁的香气,而炒制会使食材散发出特有的香味。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建议:1. 针对不同的食材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以保持其原有的色泽和口感。
2. 实验结果为食品加工工艺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了依据,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食品品质。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研究食品加工工艺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展示了食品科学在食品加工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食品加工工艺,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因此,食品科学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无)。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试验作品:椰丝黄金丸
团队名称:第一小组
班级:食工0802
团队成员:张巧芸2008309203535 (组长)
王雅群2008309203527
陈刚2008309204558
指导老师:徐晓云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实验原理:
本产品主要利用糯米面遇水后能较好成型,得到柔软、韧滑、香糯的口感的成品。
加入红薯泥与糯米粉共揉之后不仅可使之口感风味呈现红薯特有的香味,更可使之呈现使人食欲大增的天然金黄的色泽。
加之在丸子中心包上不同口味的花生和红豆沙馅,使之入口时口感风味更丰富。
将包好馅的丸子半成品搓圆后,放入烧开的清水中煮熟后捞出冷却,再滚上椰丝即成为美味的成品。
二、实验目的:
1.制作口感佳,风味好,外形美观,天然美味的健康营养小吃零食。
2.通过试验不断探索改进,得到制作工艺最佳,成品感官质量较好的产品。
3.培养实验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用集体的劳动力量得到成果。
三、实验材料:
红薯500g、糯米粉300g、白砂糖100g、红豆适量、奶油花生适量,椰丝适量
四、实验仪器:
小刀,称,蒸锅,纱布,压泥器,不锈钢盆,电磁炉,煮锅,玻璃容器若干,冰箱
五、实验步骤及关键工艺(图片):
1、红薯原料处理:将500g红薯洗净削皮,切成较薄的片状后,放入蒸锅上的纱布上,在红薯上面均匀撒上一层白砂糖,盖上盖子后蒸熟,熟后待其稍凉,用压泥器捣烂压成红薯泥;
2、糯米面揉面成型:分次向捣成泥的红薯中加入糯米粉,加入总量为300g,因为红薯含水量的不同所需糯米粉的分量也会有些稍小的差异,最终将糯米红薯面混合物搅拌成不粘手的面团;
3、面团分割:用称称量定量,将面团分割成约20克的等量剂子;
4、揉搓成型:将剂子搓圆,用大拇指按在中间慢慢旋转,使之形成一个小碗状,以适于放置馅于其中;
5、红豆馅处理:将适量红豆洗净后放入锅中煮熟,加适量白砂糖后用压泥器将其捣碎,放于玻璃碗中备用。
6、奶油花生馅处理:将100g奶油花生粒去皮,再用压泥器将其捣碎呈粉粒状,放于玻璃碗中备用
7、包馅成形:将不同的红豆馅和花生馅分别包适量于揉搓成型的剂子中,捏拢碗口后滚圆,将红薯圆子全部做好,放置在撒了些干糯米粉的案板上防粘;
8、煮制:煮锅里放清水烧开,将红薯圆子一个一个放入,用勺子轻轻推一下以防粘锅,用中火煮至丸子浮上水面即可;
9、冷却:将煮熟的丸子捞出,放在一个盛有凉开水的碗里使之冷却;
10、滚椰丝成型:等丸子凉后捞出,在椰丝里滚一下,使之周身都过上了椰丝即可,成品的椰丝黄金丸子呈金黄色泽,外层为雪白的椰丝,外观使人食欲大增;
11、成品保藏:做好的成品可放入保鲜盒保藏,夏天入冰箱冷藏后口感更好。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试验探索:
1、糯米面与红薯泥的比例探索:
第一次试验,由于糯米面粉加入量太少,致使和面太稀,成型不好,粘手。
第二次实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采取了5:3的比例加入红薯和糯米面的量,结果表明该比例较佳,得到的面团成型好,不黏手。
2、熟制方法探索:
第一次试验,我们尝试用蒸制,炸制的方法进行熟制,结果表明炸制3分钟左右成型较佳,口感也很好,成品给大家感官鉴定之后得到一致好评。
而蒸制很难成型,基本上为泥状,入口口感不好,总体感官不佳;
第二次试验,我们尝试用煮制和烤制的方法进行熟制,煮制5min后的成品成型也较好,色泽诱人,入口柔软、韧滑、香糯,感官评价较优。
而经烘烤5min后的成品,成型也较好,外层松脆,里层呈粘糍的糯状且色泽呈黄灿灿的金色,异常诱人,但入口后风味不佳,且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异味。
3、甜度控制:
第一次试验没有加入白砂糖,得到的成品甜度明显不足。
第二次试验经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们按5:3:1的比例加入了11%的白砂糖,成品甜度适中,无甜腻感,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4、内陷选择:
第一次试验,我们尝试加入了糊状的红豆沙内馅,成品甜腻感太强,且口感不佳,内陷呈糊状没有嚼劲。
第二次试验,我们稍加改进,加入捣碎的红豆泥和适量白砂糖做内馅,成品甜度适中,入口咀嚼时更有感觉,感官评价较佳。
第三次试验,我们尝试加入咸味内馅捣碎的花生粉粒,成品入口有嚼劲,且花生的香味强烈,风味口感佳。
第四次试验,我们尝试将甜味花生粉粒和红豆泥馅混合在一起,调成内馅包和,成品口感甜度适中,香味丰富,入口嚼劲十足,感官结果较好。
最终试验我们尝试做出甜味和咸味两种不同口味的内馅,以适合更多人的口味。
5、帮助成型的外层辅料选择:
第一次试验,成品外层没有滚上椰丝帮助成型,整体外观为金黄色,稍显单一,且成型欠佳;
第二次试验,经小组讨论决定,在成品外周滚上一层有益于成型且入口口感较好的椰丝,结果表明滚上椰丝后的产品成型更佳,口感更好,外形更美观,金黄色泽配上透明的雪白让人食欲大增。
七、市场前景分析:
根据产品营养保健、方便快捷、外观美观等特性将产品定位为中低档大中型健康零食,目标消费群体主要为学生、上班族、旅客等消费者。
该产品为小巧的球形体,入口方便,外形美观,色泽鲜明,金黄色配上透明的雪白,让人食欲大增。
加工原料均为纯天然,其中包括粗粮红薯,红豆,富含必需脂肪酸的花生粒,采用煮制的熟制方法,产品热量低,为健康天然绿色食品,适合作为餐桌上点心,饭后茶点和健康小零食。
该产品适应了市场发展需求和健康食品的理念,可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得到更多的营养补充,市场前景可观。
八、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分析: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
红薯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
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
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红豆含热量低,富含维生素E及钾、镁、磷、锌、硒等活性成分,是典型的高钾食物,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补血生乳等多种功效,在治疗肠炎、痢疾、腹泻以及疮痈疖肿上都有良好的效果。
花生是一种高营养的食品,里面含有蛋白质25%~36%,脂肪含量可达40%,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
九、适合人群
该产品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忌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病后消化力弱者忌食;糖尿病患者少食或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