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蛇口工业区

蛇口工业区

蛇口工业区
蛇口工业区

蛇口,探索中“敢为天下先”

来源:蛇口消息报时间:2012-03-20

蛇口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就是“敢为天下先”。

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创新,始终引领着蛇口的发展。

作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园区,蛇口工业区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和试验,冲破旧有的价值观念、时间观念、人才观念,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口号,并在劳动用工制度、干部聘用制度、薪酬分配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及实行企业股份制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和创新。在蛇口诞生培育了以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集集团、招商地产等为代表的知名企业以及以华为技术、金蝶软件、开发科技、TCL、南玻、安科、奥尊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蛇口因此被视作中国的“希望之窗”、改革的“试管”、开放的“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再造新蛇口”,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项目过程中,蛇口人没有沉睡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而是积极思索,不断创新,继续着新的探索。

先行先试打造传世之作

探索体现在超前的行动上。早在2002年,蛇口就先行先试,着手启动太子湾片区的规划研究,并于2006年形成初步规划方案。旨在打造高端商务平台、滨海休闲岸线、国际邮轮母港、交通中转枢纽四大功能体系,在总用地面积约72公顷的区域,形成能容纳22万吨级大型国际邮轮停靠的母港,集客运枢纽、会议展览、商务办公、文化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海国际商务区。为此,蛇口工业区已启动与多家国际著名商业机构和设计机构的合作,正不断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力争把太子湾项目打造成深圳特区的传世之作。

探索体现在项目的实施上。早在2006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统一部署,将位于海上世界片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曾先后有上百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的三洋厂区的6栋工业厂房,改造为深圳创意产业园二期基地,命名为“南海意库”。在对老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大胆保留了老建筑原有的风貌、又融合现代设计手法和因素,还创意地实施了外墙绿化。同时,采用大量绿色建筑技术,在节能、节材、节水、环境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成熟的节能技术进行优化组合,集成创新。其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太阳能光热与光电系统、自然采光节约电能的应用,使南海意库不仅成为深圳城市建筑再生的典型案例,项目本身也成为一个经典的城市创意。2008年5月开园后,至今吸引了150多家建筑景观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类创意机构进驻,汇聚了全世界的创意精英。

位于大南山脚下,南海大道东西两侧的沿山路工业片区,历史上集中了加工制造业的传统厂房,也有近年来新建的部分科技厂房、配套办公设施等。蛇口工业区配合园区的产业升级,对该片区的物业进行了综合改造。但并没有简单的全部推倒重来,而是创造性地对进驻产业与客户进行优化筛选,重点发展网络信息、科技服务等创新产业。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发展,如今蛇口网谷吸引的入驻企业已达近50家,年产值达到了30多亿元。而至2014年蛇口网谷二期全面建成后,蛇口网谷的年产值有望达到300亿元。

而融合了海上世界广场、招商局广场、伍兹公寓、太子广场二期、金融中心二期、希尔顿酒店、艺术文化中心和高档住宅,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酒店、办公、艺术、居住、度假于一体的海上世界城市综合体项目,为市民设计了更丰富的公共空间,将开辟新时代的都市生活传奇。

创新服务站上新的高地

如今,蛇口工业区提出建设“六大工程”服务体系——“智慧蛇口”、“低碳蛇口”、“文化蛇口”、“畅通蛇口”、“平安蛇口”、“无忧蛇口”,其目的是完善和提升城区与园区服务配套体系,总体营造一个商务发展、科技创新的创富环境,更是不断创新的体现。

以“畅通蛇口”工程为例,蛇口先行先试,在深圳率先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让蛇口片区的居民率先享受到了“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接驳的便利。而为改善蛇口交通,蛇口工业区已计划与市交委联合试点,把蛇口打造为全国都市公交示范区。除了倡导文明驾驶,严格交通管理执法力度,推行立体停车库建设,还计划在园区内开行环保循环巴士,实现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等项目的无缝接驳。

而“智慧蛇口”所提出的提高蛇口的信息化水平,在蛇口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这在深圳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蛇口人,将率先站上信息化的高地,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捷。

■相关链接

新蛇口的总体定位

随着招商局集团的整体战略调整,蛇口工业区已明确未来的发展愿景:成为中国卓越的园区综合开发运营商,其实质和内涵是:顺应中国城市化进程再次进行积极实践,以再造新蛇口为核心,大力拓展各个特色产业园区,全面提升公司园区综合运营能力,形成可复制、可持续、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园区开发模式。具体包括:

“两区两基地”发展定位——蛇口依山面海,位于珠三角的核心区位,毗邻港澳及前海深港合作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园区综合开发与运营经验,拥有相对成熟完善的区域配套环境。蛇口工业区结合国家及广东省、深圳市有关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确立了蛇口作为粤港澳创新合作先行区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社区和深港优质生活圈重要组成部分、高端服务业基地、科技和文化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

“新四化”发展目标——产业结构高端化、硬件设施智慧化、城区环境低碳化、生活与休闲方式国际化。

“两带三心”空间布局——以“蛇口网谷”为核心的网络信息和科技服务产业带、由太子湾经海上世界延伸至南海意库的滨海文化产业带;以花园城、海上世界、太子湾三个综合开发项目为载体,发展高端商业和商务中心。

“六大工程”服务体系——通过“智慧蛇口”、“低碳蛇口”、“文化蛇口”、“畅通蛇口”、“平安蛇口”、“无忧蛇口”六大工程,完善和提升城区与园区服务配套体系,总体营造一个商务发展、科技创新的创富环境。

文化蛇口:传承历史积淀,高起点、高标准策划建设“文化城区”,提升社区文化品位,建设开放、和谐、时尚的人文城区。

低碳蛇口:大力实施“国际化低碳生活模式与生产模式”,力争成为全国领先的低碳经济发展区和生活区。

畅通蛇口: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区”建设;大力倡导文明驾驶,严格交通管理执法力度,形成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通行环境;在深圳率先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并良性运营。

平安蛇口:进一步巩固提升蛇口社会治安、公共秩序良好的优势。

智慧蛇口:加大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园区信息化服务配套水平,开展区域物联网应用示范。

无忧蛇口:巩固提高园区商业休闲、酒店住宿、教育医疗(特别是国际教育)等基本配套,完善生活服务系统;构建产业服务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