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的“共享空间”的现代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共享理念下的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完善和普及使人们实现了即时通讯,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降低,办公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从共享单车到共享经济,“人人共享”城市的理念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带动办公空间跨越到3.0时代。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已不再局限于对办公空间的单一使用需求,而更加倾向于共享、开放、舒适、趣味的办公模式。
多元开放的共享型办公空间,实现工作场景的快速切换及工作场景与生活场景相互交融,通过共享办公空间的设计可以引导、激发使用者的社会性交往,有效调节使用者的身心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共享理念;办公室;室内设计1 人对共享空间的心理需求人在不同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引导着人的行为模式。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层次划分为五个等级,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条件合力实现,对单一空间环境设计层面的研究并不能解决这两种层次的需要。
在传统办公空间中,前两种层次需求容易得到实现,但是由于传统办公空间受时代及基础条件的约束,社交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社会性交往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人们渴望相互交流、互通信息,在人际交往中促进感情,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同时,在日常办公活动中还存在领域需求,领域的定义是:领域是个人或者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一个区域或一个场所,并对其加以标记和防卫的行为模式[1]。
领域需求是私密性需求的一种外化表现,往往与公共性需求同时存在,人们既需要拥有独立私密的空间来进行思考,也需要通过共享空间进行情感、信息交流,融入社会群体。
所以,在进行办公空间设计中需要明确不同环境下的领域范围,使人的私密性和公共性需求达到平衡。
浅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论述了现代城市良好居住环境的宏观控制策略,并从高层建筑的规划和高层小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因此,探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做到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形象设计;规划设计一、高层建筑形象设计高层建筑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
处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 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的场所标识;就城市空间而言,后退广场在城市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往往能成为城市的共享空间, 使城市空间变化丰富。
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 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 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
在高层建筑的功能布局中, 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亦即在建筑功能布局时,把工作、居住、交通和其他服务设施结合起来综合予以考虑,把人们能够就近入学、就近工作、就近享用各种服务设施, 缩短人们每天的出行距离,减少能耗。
建设生态化城市人居环境,需要在满足人们适度舒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人口密度,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与此同时,亦有助于城市中心的复兴,提高城市中心的活力。
但是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局部地区过分密集,高层建筑对城市的许多负面影响大多是由于高层建筑的过分密集造成的。
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 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并征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 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的比例感受的效果。
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里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
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 (一)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高层建筑对社会的利弊在当今社会,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高层建筑的出现并非只有好处,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高层建筑给社会带来的好处。
其一,高层建筑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人口密集与土地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
高层建筑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例如,在同样大小的土地上,一栋高层住宅楼可以提供比多层住宅楼更多的居住单元,满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
其二,高层建筑往往集中了商业、办公、居住等多种功能,形成了综合性的社区,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
人们可以在同一栋楼或附近的区域内完成工作、购物、娱乐和居住等活动,减少了交通出行的需求,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
同时,这种集中式的布局也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成本。
其三,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一些设计独特、造型新颖的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的名片,吸引了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了城市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例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广州的“小蛮腰”等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城市文化和实力的象征。
其四,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为了建造安全、稳定、舒适的高层建筑,需要运用先进的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水平,也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然而,高层建筑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
高层建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通常较高。
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且,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较长,对资金的回收和效益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此外,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要求也更高,这也增加了成本。
安全问题是高层建筑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的环境设计研究摘要办公建筑是现代建筑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形式,好的建筑空间环境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也能愉悦身心,办公建筑的共享空间在其环境质量的提高上起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和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两个办公建筑的共享空间环境的分析来阐述现代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环境设计要素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正文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当前的建筑设计都呈现出以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共享空间作为一种交流空间,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已经显示出其积极意义。
积极的空间形态有利于促进人们的交往,是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交流环境。
随着人们对共享空间的需求表现出回归情感、多元与个性化的趋向,使得人们对办公建筑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办公建筑的共享空间是在办公建筑发展到一定阶段,是随着人们对办公活动、办公空间要求的提高而产生和发展的。
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认识的深入,建筑建筑的共享空间环境设计也不断发展。
在大型的共享空间中,中庭为建筑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场所,将城市的街道空间延伸到了室内。
建筑的开敞空间、景观、轮廓线、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城市的生态元素。
绿化、树木等自然元素,已被广泛地引入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它将创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妙结合。
当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这种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美丽的城市空间的时候。
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目前办公楼的一个新的需求:高标准。
二、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环境设计示例在共享空间环境设计上,中西方建筑师已经将人文思想和生态理念在办公建筑设计中充分的应用,把空间环境和建筑审美相结合,创造出了宜人的绿色的办公环境。
下面以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和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为例,对其中的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环境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办公建筑的共享空间设计手法,以其对现代办公建筑共享空间设计提供借鉴或启示。
(一)、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堪称是现代高层办公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的典范,其最完美之处就在于令人陶醉的共享空间的设计。
浅论高层住宅空间设计关键信息项:1、高层住宅空间的功能分区客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卧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厨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卫生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空间设计的原则舒适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观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层住宅的采光与通风设计窗户位置与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风通道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空间布局的灵活性可改造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具摆放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高层住宅空间设计的重要性高层住宅作为现代城市居住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空间设计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一个合理、舒适、美观且实用的高层住宅空间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还能为居民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111 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在高层住宅空间设计中,功能分区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使各个空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提高居住的便利性和效率。
客厅作为家庭活动和接待客人的主要场所,应具有宽敞、明亮的特点,布局要合理,方便人员流动和交流。
卧室则是休息的空间,需要注重安静、舒适和私密性,床的摆放、衣柜的设计都要符合人体工程学。
厨房要满足烹饪的需求,操作台面的高度、电器的摆放位置都要经过精心规划,以提高烹饪的效率和舒适度。
空间拓展措施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空间压力。
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实现空间的拓展和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空间拓展措施,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空间资源。
1. 立体建筑立体建筑是一种有效的空间拓展措施。
与传统的平面建筑相比,立体建筑可以将空间向上延伸,充分利用垂直方向。
例如,多层建筑可以提供更多的住宅或办公空间,而高层建筑可以提供更多的地面面积,用于公共用途,如公园、游乐场等。
立体建筑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空间的合理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布局合理的楼梯和电梯系统,使得不同楼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
此外,可以使用空中走道、天桥等连接不同建筑,减少地面交通的拥堵。
2. 地下空间开发除了向上拓展,地下空间也可以被充分利用。
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提供额外的空间,适用于各种用途,如停车场、商业区、储存设施等。
地下空间开发的挑战之一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同时,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
例如,需要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以确保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下结构的稳定性,以防止发生地质灾害。
3. 空中花园和屋顶绿化空中花园和屋顶绿化是一种利用建筑物上方空间的拓展措施。
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其他空余区域种植花草树木,不仅可以提供美观的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设计和建设空中花园和屋顶绿化时,需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条件。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并提供充足的阳光、水源和排水系统,以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4. 空间共享空间共享是一种通过共享空间资源来优化利用的方式。
例如,共享办公空间可以提供给多个企业使用,减少办公空间的浪费。
共享工作室可以提供给多个艺术家和创意人士使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空间共享需要有适当的管理机制和规范,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此外,还需要提供相关的设施和服务,如会议室、网络连接等,以支持共享空间的使用者。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紧张。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层办公楼应运而生,通过向上延伸的多维空间有效提升了城市的资源利用率。
与此同时,绿色、环保、共享的建筑理念正不断渗入高层办公楼的设计思想中,逐渐形成以资源可循环为核心的新式高层办公楼。
本文以高层办公楼的设计思路为主题,探讨环保、共享等新式建筑理念在高层办公楼建筑中的创新与应用。
同时,办公楼的建筑设计应利用高效适用的空间分隔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使用新工艺,打造智能化高层办公楼,另外,梳理总结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高层办公楼建筑的设计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高层办公楼;生态环保;灵活共享引言:本文在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安全实用的基础上,融入共享与生态的设计理念,以空中花园为依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日常放松、休息的休闲区域,帮助员工实现高效办公,并提供资源交流分享的平台。
从功能角度出发,在空间设计中通过办公空间、生活、娱乐等方面的联系,实现办公效率与人文环境的平衡,利用现代科技与新式材料完善高层办公楼的智能化安防系统,如人脸信息的门禁识别、应急装置的响应等。
此外,针对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例如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消防或水电系统的安全问题,拓宽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的发展空间。
一、高层办公楼建筑的设计思路1.以共享理念为核心的空间设计空间设计是衡量高层办公楼建筑质量的重要依据,高层办公楼具有的多维空间是其他建筑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就目前办公楼建筑设计的现状而言,高层办公楼的设计经历了以使用空间为主导,逐渐向以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导的发展,共享空间所占比重不断加深。
通俗来讲,共享空间即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具有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特征的空间,这就要求办公楼的设计需具备办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点,例如以公司的文化理念为设计基础,将员工的行为模式作为空间设计的依据。
业综合体开始缩减购物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娱乐、游憩等体验空间,重新焕发商业活力。
在研究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时,绝大多数研究对象为特大型、超大型且全国范围有一定名气的商业综合体,较少有论文分析研究新疆地区中等城市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
笔者通过使用后评价(POE)分析研究新疆库尔勒市新汇嘉时代购物中心的内部共享空间,发现其在使用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对新疆中等城市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共享空间的设计或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1相关概念1.1商业综合体共享空间的相关概念共享空间(sharing space)是指公众共同使用的空间,同私密空间相比,共享空间具有公共性、开放性等特征。
最早是由美国建筑师波特曼根据人对环境的心理反应设计出来的建筑空间,中庭、内街道、内庭院等公共空间都可被视为共享空间。
设置共享空间的主要目的是在现代建筑技术条件下,在室内为人们提供一个大体量、可容纳多人且兼顾交通、交往、休憩、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室内空间。
商业综合体内部共享空间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内部交通流线,向使用者提供休憩、娱乐、交往的公共空间,共享空间的塑造对商业氛围的营造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
1.2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概念使用后评价(POE)从环境心理学发展而来,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它是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待已建成建筑物在使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该领域的核心人物沃尔夫冈·普莱策从建筑性能的角度给出定义:在建筑建摘要 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共享空间逐渐向体验式方向发展,然而绝大多数建成后的商业综合体都没有经过使用后评估(POE)论证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文章选取新疆地区库尔勒市大型商业综合体——新汇嘉时代购物中心的内部共享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开展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希望为今后新疆中等城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共享空间的设计或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共享空间————————————————————————————————作者:————————————————————————————————日期:休闲娱乐空间(一)————共享空间一、共享空间的定义:共享空间的产生是为了适应各种频繁的社会交往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它往往处于大型公共建筑内的公共活动中心和交通枢纽,含有多种多样的空间要素和设施,使人们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有挑选余地,是综合性、多功能的灵活空间。
波特曼首创的共享空间,在各国享有盛誉,它以其罕见的规模和内容,丰富多姿的环境,独出心裁的手法,将多层内院打扮得光怪陆离、五彩缤纷。
从空间处理上讲,共享大厅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运用多种空间处理手法的综合体系。
现在也有许多象四季厅、中庭等一类的共享大厅,在各类建筑中竞相效仿,相继诞生。
但某些大厅却缺乏应有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空间处理上不够生动,没有恰当地融汇各种空间形态。
变则动,不变则静,单一的空间类型往往是静止跑感觉,多样变化的空间形态就会形成动感。
波特曼式的共享大厅其特点之一就在于此。
二、多功能特征的体现——空间的组织:人类劳动的显著特点,就是不但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造环境。
从原始人的穴居,发展到具有完善设施的室内空间,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对自然环境进行长期改造的结果。
最早的室内空间是3000年前的洞窟,从洞窟内的反映当时游牧生活的壁画来看,证明人类早期就注意装饰自己的居住环境。
室内环境是反映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生活创造的舞台。
人的本质趋向于有选择地对待现实,并按照他们自己的思想、愿望来加以改造和调整,现实环境总是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对室内空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正是由于人类不断改造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室内环境,使得室内空间的发展变得永无止境,并在空间的量和质两方面充分体现出来。
自然环境既有有益于人类的一面,如阳光、空气、水、绿化等;也有不利于人类的一面,如暴风雪、地震、泥石流等。
当代住宅建筑架空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摘要:当今城市生活,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精细化、休闲化和场景化,已经成为社会高净值人群的集体诉求与精神共识。
在众多多层、高层住宅项目中,居住小区里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被大众所关注,其公共空间设计的品质感尤为重要,是居民日常进行公共社交的开放性空间,其中架空层的出现解决了很多日常生活的困扰,架空层由原来自行车、电动车停放的鸡肋空间进化成新一代共享空间,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使用功能的公共社交空间,这也意味着架空层空间地位的提高。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当中,公共社交空间是人们休闲栖居的重要场所,也是品质生活的主要营建者。
多样化的功能空间,是建筑气质的延伸,也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可以说影响社区品质的因素有很多,架空层绝对是其中一个。
在时代变化,品质迭代升级的今天,架空层已经成为了高端楼盘的标配。
本文就住宅建筑公共架空层功能和空间的迭代,提出其公共空间的设计创新方向,重点阐述住宅建筑公共空间中关于架空层的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架空层;设计要点1、住宅建筑项目公共空间概念住宅建筑公共空间主要指居民进行各类室外活动或者进行公共社交的开放式空间,居民在该空间中能够自由活动,享有更高生活品质。
加强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工作能够切实提升城市宜居性以及生活舒适度,打造高品质住宅建筑项目,为推动城市住宅建筑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传统住宅架空层与现代住宅架空层的区别和传统住宅架空层相比,现在住宅架空层的设计、规划、功能定位上有哪些变化和创新?架空层曾经被视为鸡肋。
因为无法直接产生价值,对建筑计容面积有折损,开发商对此类空间很抗拒,业主居住使用起来体验感也一般,很多架空层变成非机动车停放、堆杂物的地方,甚至被私人占用,引发邻里纠纷。
传统住宅架空层整体设计景观单调,观赏价值低。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政府及开发商逐渐意识到公共空间品质设计的重要性,在土地出让和设计阶段即鼓励和要求多设置配套共享空间,架空层从原来建筑、景观、室内的三不管区域逐步受到重视。
当代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摘要: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带来了许多问题,而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的合理设计对减轻其负面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一个成功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不仅是建筑与城市良好的过渡,本身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有益的组成部分。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发展趋向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设计理念一、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设计的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建设起源于19世纪初。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城市空间越来越紧凑,高层建筑因其高容积率的优点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使用。
尤其是近半个世纪来,世界各地城市建设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
早期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方式多为流线型,空间设计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少过渡区域,在建筑的出入口经常会出现人流堵塞的现象,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和居民的文化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城市的长久发展。
如雷蒙胡德设计的芝加哥论坛报大厦(芝加哥,1922 年,图 1),大厦由基座、中段和顶部三部分组成,入口雨蓬位于人行道上方,人们从街道直接进入大厦,建筑与外环境之间几乎没有过渡区域。
现代高层建筑一般采用设置多个出入口、将底部空间架空等设计方法来扩大底部公共活动的空间。
这样能使空间的组织方式更为立体化,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缓解人流堵塞以及建筑内部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问题。
如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图 2),其底部除电梯厅外采取了全部架空的方法,建筑底层为12米高大厅,完全为公共空间,由此经过一对自动扶梯可直达主要营业大厅及中庭。
对城市环境和谐的观念薄弱,很少进行底部开放空间的设计。
90 年代后,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城市中高层建筑数量和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开始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设计师也开始考虑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设计。
室内共享生活空间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共享市场正在发展迅速,并呈现增长的趋势。
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与此同时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生理心理、健康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室内;共享;生活空间1建筑的共享空间1.1复合空间复合空间里发生的事情形形色色,一个空间上有许多的人在活动,共享空间与人们的活动息息相关,人不仅是静态空间的感受者,还是动态空间的组成要素。
复合空间里大空间处于多层小空间的包围中,而小空间包含在大空间之内。
在大空间周围设置许多连贯的小空间,将小空间包含在大的空间中,这样大空间的自由感可以使人获得快乐,小空间的安定感可以让人感到安定。
复合空间不仅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还能获得足够的自由与安全。
1.2共享空间里自然光的利用共享空间通过天窗自然光的引入到建筑内能够极大地增加了空间的应用。
自然的作用有照明和调和色彩,并且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设计就可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
利用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光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刻都会产生多彩的光影,建筑设计师可以利用自然光的特点并应用于共享空间中,使共享空间明亮,自然光在共享空间中运用可以让人们的顺利开展;自然光也可以使共享空间的建筑采光更好;还可以使大厅产生戏剧化的气氛,达到金碧辉煌辉的效果。
设计师还可以根据共享空间的平面形状、采光特点、天窗材料、建造的成本来选择不同的天窗进行大厅的采光。
在旅馆建筑和一些需要很多景色的室内可以采用大面积侧窗或玻璃幕墙,将室外的景色引入到室内,让室内的景色更加怡人和舒畅,通过自然光就可以将室内和室外融为一体。
1.3共享空间的室内庭园2室内共享生活空间建筑的应用2.1人性化设计在住宅室外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变化,住宅设计不仅从日照、通风、消防安全以及防噪声出发,还要从高层住宅空间要尽可能体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住宅区内景观单元应当丰富且合理,以方便业主日常生活、休憩等方面做规划。
把资源管理和庭外资源做合理分配,让更多的住户最大限度地体会到归属感,同时也能够使住户的生活更方便。
简述办公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摘要:办公建筑不仅是现代城市中具有特色和科技含量的建筑,也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建筑。
随着人们对办公建筑需求的增长,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在不断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办公楼本身的舒适性和实用性,还要注意不影响周围环境或使用者的心理。
相关的设计人员要对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进行相应的研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关键词: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办公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不仅要有方便舒适的办公区,还要有舒适的休闲区。
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素,合理布置室内空间,实现基本功能要求,同时人性化的空间设计,为人们的办公和休息提供一个优美健康的环境。
1.公共空间环境概述地面公共空间为集交通、商业及休憩等众多为一体的场所,也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展,为高层综合办公楼未来主要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实现高层建筑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
边庭式共享空间、中庭式共享空间为地面公共活动于垂直方向的补充、延续,可将空气、绿化及阳光等自然因素引入空气,对空中办公空间所存在的封闭及单调等不足予以弥补。
除可对环境质量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外,同时也赋予办公建筑较为完善的生态机能。
外部空间为人所创造的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外部环境。
《外部空间设计》中指出,外部空间设计即指将无意义及松散的环境借助经营、划分及组织等活动后成为可同人的要求及意愿相符合的外部环境。
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结合使用功能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①集散型公共空间。
集散型公共空间为民众主要活动场所,可提供休息、集会及观光等众多功能,通常以开阔广场形式呈现。
②休闲型公共空间。
休闲型公共空间主要以静态为主,借助辅地及绿化分割,构成静态空间。
为民众活动主要活动场所,可为民众提供散步观景及休憩功能。
③商业型公共空间。
商业空间多位于综合办公楼裙房,将商店沿街设置时,民众活动便可同商业活动相呼应,如可设置小型零售摊位、露天咖啡茶座等,形成丰富公共空间。
共享空间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作者:喻里遥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13期摘要:建筑之灵魂,在于空间的组合呈现,空间内部的活力,更是建筑生命的体现。
共享空间作为建筑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创造的环境品质,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怎样创造出更加令人身心愉悦的共享空间,成为当下设计师的热议话题。
本文即以室内共享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些有益的设计参考,以此满足使用者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共享空间;居室空间;设计运用建筑之灵魂,在于空间的组合呈现;空间内部的活力,更是建筑生命的体现。
共享空间作为建筑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创造的环境品质,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怎样创造一个自由、轻松、宜人和富有生命力的共享空间,成为设计师们的积极思考和大胆尝试的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室内共享空间的功能作用分类,以此开拓建构思路。
与此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室内共享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特点,探析今后的设计发展趋向,为设计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共享空间的概念美国著名建筑师波特曼在《波特曼的建筑理论和事业》一书中这样阐释:“共享空间之概念,是根据人们要求从封闭空间中解放出来的需求而提出的。
如果一个空间发生较多事情,当你从一个地区出去能意识到其他活动正在进行,你就能从精神上获得自由”。
共享空间,所指建筑中通高几层,或垂直贯穿全部建筑高度的室内空间,以及部分或者全部架空的建筑底层空间。
它既是一种空间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空间,不仅是表面形式上的共享,更是深层次里人所追求的精神共享。
共享空间主要有三个层次的涵义,分别是功能属性、形态特征、情感本质。
所谓功能属性,是指共享空间有综合功能的特征,有交通组织的功能、有承载多功能休闲行动的功能、也有承担展会集会的功能。
所谓形态特征,是指共享空间在剖面面上表现为贯穿多层、全部建筑高度的室内空间。
所谓情感本质,是指共享空间有较强的精神功能,有的给人以宏伟气势,有的给人以轻松氛围,是人们放松休闲的好场所,也是约见交谈的好地方。
创新设计方案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用地资源的日益有限,城市空间利用率的提升成为了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课题。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城市功能的最大化,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创新设计方案,探讨如何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
一、巧妙运用垂直空间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的兴起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空间不足的问题。
高层建筑中,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空中花园、露天阳台等,为居民提供绿地休闲空间。
同时,可通过引入室内公共空间,如购物中心、图书馆等,将城市生活功能完整呈现于建筑之中。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综合利用率,还能够有效减少城市用地的占用。
二、灵活布局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合理的空间布局至关重要。
通过灵活的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的潜力。
例如,将住宅与商业区域相结合,解决居民购物、就业等问题;将娱乐设施与公共交通枢纽相连接,方便市民出行;利用屋顶空间建设屋顶花园、光伏发电等,增加绿化面积与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这些创新的设计方案,城市空间得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利用。
三、提倡共享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经济的兴起为城市空间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城市可通过建设共享办公空间、共享停车场等设施,将闲置的空间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
此外,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共居概念的兴起,如合租公寓等,使得同一空间内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通过借助共享经济的力量,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得以进一步优化。
四、推行绿色建筑,提高空间可持续利用性绿色建筑是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的理念包括节能、环保、可持续利用等,通过设计和建造环保型建筑,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延长建筑寿命。
同时,绿色建筑还能够创造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一系列的效益使得城市空间得到更加可持续的利用。
五、数字化技术助推空间利用率提升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空间利用率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
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办公建筑数量不断增多,为提高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必须做好相关的设计优化,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能源,保证设计的有效性,满足当前时代群众对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应用要求。
基于此本文对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进行探索,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思路前言:高层办公建筑也被称之为办公写字楼,因此对于建筑平面布局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高层办公建筑除了能够提供最基本的遮风避雨功能外,其内部公共空间也被赋予了很多的功能,在实际的办公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析内部公共空间的特点,对每一个设计节点进行推敲,不断提高公共区域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设计优化,从而使其能够满足办公人群的要求。
一、何为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一)概念高层办公建筑是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其能够解决城市人口剧增和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且带动了建筑产业的新一轮改革创新,对于城市生活、城市天际线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层办公建筑空间利用需求较大,其主要目的是为办公人群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但从目前高层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来看,存在规划不合理、设计中心偏移等问题,无法满足办公人员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
同时高层办公建筑在竖向交通空间上比较紧凑,因此需要通过平面布置加大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让办公人员能够获得放松[1]。
(二)职能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办公建筑数量不断增多,高层办公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影响下,很多大型的公共建筑都强调功能的严格区分,在城市与高层办公建筑相互渗透的作用下,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积极的介入城市环境系统中,融入更多的职能,具体如表1.所示表1.高层办公建筑职能高层办公建筑职能序号1研究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特点,保证设计能够相互协调统一。
高层建筑中的“共享空间”的现代应用
摘要:本文以高层设计中共享空间的设计为背景,论述了共享空间对人的感受以及建筑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特别分析对现代中庭空间的产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建筑师波特曼的建筑理念和设计作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共享空间的作用和现实的应用。
关键词:共享空间,以人为本,中庭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high-level design share a space design as background, the paper expounds the sharing space on the feelings of people and the impact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o modern atrium space analysis of produce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of the architect of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rob portman design work.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the spa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eality.
Keywords: sharing space,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in the atrium
城市现代化扩张进程中,核心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城市建筑的密度越来越密集,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冷漠、乏味、千篇一律的现状下,生活在其中的人备感孤独、闭塞,强烈渴求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联系。
随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点的改变,都影响着建筑空间综合公共环境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在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也越来越需要强调开放的公共空间的设计运用。
1. 波特曼与现代中庭以及其设计理念
最早将中庭引进高层建筑的是美国建筑师波特曼(J. Portman)。
波特曼对现代建筑的主要影响除了他独特地将房地产开发与建筑师职业完美结合外,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中庭空间形态。
虽然他不是中庭空间的发明者,但他是第一个将中庭空间应用到现代旅馆中的人,他创造性的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将中庭空间、玻璃电梯和旋转餐厅这三者组合在一起。
亚特兰大海亚特摄政旅馆的成功运行,使世界旅馆业随即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波特曼式的“中庭旋风”,如今这股旋风已蔓延到各种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和教育建筑等空间中。
可以想见这种中庭共享空间的设置给人带来的空间和环境的美感,是一种心灵的愉悦。
在波特曼设计的亚特兰大亚特摄政旅馆中,设计有22层高的巨大中庭里,波特曼营造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人性的场所,犹如一个室内城市广场,他赋予了中庭一种新的内涵。
波特曼中庭空间的巨大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他对大众行为心理的敏锐观察,另一方面取决于他对城市生存空间的深刻思考。
波特曼的中庭空间还给了城市一个属于人的场所。
空间的形态、明暗、尺度、环境设计以及
空间的组织序列等都会影响人在空间中的心情与反应。
在波特曼式的中庭里,自动扶梯交叉往返,充满了强烈的动感。
在这里,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他或“以静观动”,或“以动观静”。
中庭里还设置了一些插座和悬挑的“船形小岛”以便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这种运动的场所。
中庭空间是动态的,而人、透明电梯、扶梯、水池、喷泉、雕塑等时这个动态场景必要的构成要素。
2 其他类型高层建筑上的应用
80年代以后,中庭空间开始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
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如芝加哥的“第一国家广场3 号大厦”(Three FirstNational Plaza ,1981 ,SOM )、体斯敦的“共和银行中心大厦”(Nations Bank Center ,1984 ,J. Burgee and P. Johnson )等等。
而随着人们环境观念的增强,对视觉疲劳和心理上的孤独感等“办公室综合症”的关注,高层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提供自然化的休息空间和改善封闭的室内环境,成为高层办公楼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于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插入一个或在不同区域插入数个封闭或开敞的中庭的设计手法开始出现。
日本日建设计设计的“伊藤忠商事东京本社大楼”(Tokyo C.ITOH Building ,1981 )和“新宿NS 大楼(Shinjuku NS Building ,1982 ),以及SOM 设计的沙特阿拉伯”国际商业银行“(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1983 )、海蒙特•扬(H .Jahn)设计的芝加哥”伊利诺州中心“(State of Illinois Center,1985)、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New Headguarters for the HongkongBank,1986)和东京的”世纪塔“(Century Tower,1991)等等,便是将中庭置于建筑之中。
3共享空间的作用
3.1复合空间的丰富性
中庭空间的介入,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彻底发生了变化。
新一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
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
通过天窗自然光的引入内院大厅极大的丰富了空间的表现力。
自然光是传递视觉信息的媒介,它在建筑的作用是绝妙的,甚至被当“建筑材料”来应用通过光的直射、反射、折射,以及不同季节、不同时刻的光影变化,可以塑造出千变万化的视觉环境来。
它可以使空间明亮、轻快、亲切宜人,便于人们工作和休息;它也可以使大厅产生戏剧化的气氛,收到辉煌壮丽或神秘莫测的效果。
共享空间与人们的活动、观感密切相关,人既是空间的感受者,又是动态空间的要素,在空间形式上,它是一种“复合空间”,大空间处于多层小空间的包围中,即“大中有小”。
常常在大空间周围设置一系列连贯的小空间,创造出相对独立的气氛,这样既有大空间的自由感,又有小空间的安定感;既有室内感,又有室外感。
引起人的联想,使其感到丰富。
它体现了空间的不定性。
将交通,如自动扶梯、电梯、楼梯暴露在共享空间之中,组成“垂
直的广场”。
如1994 年建成的日本东京“文京区市民中心”(Bunkyo CivicCenter),就在通常布置“内核”的位置设计了一个与建筑通高的“光庭”。
该建筑将办公部分分作南北两处,以通道相连,设备管道井分散在塔楼的东西两侧,主要客用垂直交通工具电梯,则全部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景观电梯,并布置在光庭之中,使垂座电梯的人可以与环境对话,看到办公室和休息空间走廊中的情景。
彻底改变了以往高层办公楼内那种昏暗的又长又窄的通道和封闭的电梯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感,使人流动线可视化,增加了空间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