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集团组织架构
- 格式:ppt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3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
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
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一、中石化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
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
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
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
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
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
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
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
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
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
IPMT+EPC+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在中石化的应用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工程部邵予工中国石化是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贸易、石油产品的炼制与销售及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一体化的能源、化工企业。
近十年以来,通过不断地改革与发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原油产量突破4000万吨/年;炼油能力排名世界第三位;乙烯产能排名世界第四位;成品油销售网络不断完善,自营加油站数量达到2.8万座,排名世界第三位。
2006年销售营业额突破1万亿元,在《财富》杂志2007年全球500强企业中位次17位。
中国石化能够得到较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建设上认真探索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将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与中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石化在重大建设项目上的项目管理模式中国石化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在借鉴国际工程管理经验,结合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整体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的实际,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在重大建设项目实施上,主要采用的是“IPMT+EPC+工程监理”的项目管理模式。
IPMT是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 Team的缩写,直译为项目一体化管理组;EPC是指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
这一管理模式首先在中国石化与BP公司合资建设的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工程中采用的。
建设初期,外方坚持采用国际通用的“PMC+EPC”,管理模式,但在实施中矛盾十分突出。
一是把整套工程合同分成专利合同、基础设计合同、技术服务协议、EPC或EP+C等四个开口合同,分阶段进行签署,以至专利商、工程承包商漫天要价,商务谈判旷日持久。
二是在组织管理上,有关各方各行其是,很难进行全过程协调。
三是外方承包商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惜大幅度增加成本和延长工期,而中方则坚持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成本,加快进度,由于双方矛盾十分尖锐。
四是外方照搬照抄国外标准,国产化进程难以推进。
石油化工HSE管理体系的编制一、编制企业HSE实施程序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Q/SHS0001.1xx)规定了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十大要素,四个行业的HSE管理规范规定了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和开展HSE管理工作的原则、要求。
各企业在建立HSE管理体系时,应根据HSE管理规范的原则、要求,并结合本企业风险评价、现状调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管理问题,并按照HSE管理体系规划设计和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编制出简洁明确、通俗适用的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
现在就编制内容和要求叙述如下:(一)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基本文件结构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是企业HSE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的指南,也是职能部门HSE职责实施计划和生产车间HSE实施程序编制的基本依据。
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实际上包含了企业概况、企业承诺及方针目标、HSE组织机构及职责、HSE关键管理程序四大部分基本内容和企业HSE管理制度、企业HSE管理活动应遵循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两大部分溯源支持性文件内容。
因企业HSE管理制度在形式、内容上相对独立,是企业已有的管理资源,因此,在文件结构上可单独汇编成书。
企业在HSE管理活动应遵循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因其内容巨大,企业难以汇编。
因此,可在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或企业HSE管理制度中列出法律、法规、标准的目录及检索更新的渠道、方法,但其内容应尽量收集齐全,以便执行。
HSE关键管理程序是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的主体组成部分,其结构及内容应简洁、明确、有效、适用,以便于企业的操作执行和检查考核。
因此,其文件结构应包括:1.适用范围和管理对象。
2.职责与分工。
3.管理内容与控制要求。
4.检查纠正与考核。
5.溯源文件(制度、规定)与记录。
(二)企业HSE管理实施程序应编制的基本内容1.企业概况:1)企业的生产类型、规划、产品及生产经营情况;2)企业的HSE特点;3)企业的HSE管理状况等。
中石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石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前言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中国石化(SINOPEC)一直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最为严格的标准,要求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单位的安全稳定生产负起最后责任。
本文从中石化的实际启程,认真介绍中石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和优化。
二、中石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1、领导责任制企业领导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
企业领导要高度看重安全生产工作,明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安全学问,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做到“三个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监督到位。
同时,企业领导要建立安全管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将安全工作作为企业日常工作的紧要构成部分,无论是企业组织架构、经营战略还是各个岗位职责都要突出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切实履行领导责任。
2、层层管理责任制中石化从根本上推动职责落实和层层管理。
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企业领导层要订立制度和引导看法,明确各级职责和要求;各级职能部门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职能部门,要参加订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和制度布置;基层单位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执行单位,要切实履行本单位责任,管理好业务流程,确保落实安全措施。
3、从战略到实施的立体化安全管理体系中石化建立了从战略订立到实施的立体化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覆盖。
在战略方面,公司通过订立安全生产目标、规划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识别不安全源和风险评估,以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在组织方面,中石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订立安全责任清单和推行安全管掌控度,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实施机制。
在应急管理方面,中石化订立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流程,进行应急演练和模拟,以确保应对事件的有效性和有效性。
在信息管理方面,中石化建立了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分析,为企业供给决策咨询支持,以更加精准地识别风险,并在监管方面快速提出安全改进看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HSE管理体系手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一年六月HSE方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HSE愿景目标: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HSE承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承诺:◆在任何地方,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在所有业务领域对HSE的态度始终如一。
◆关爱生命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始终坚持违章零容忍,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
◆实施绿色洁净战略,向社会提供清洁、绿色、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支持。
◆定期向社会公布HSE业绩,关注投资者、客户、承包商等相关方需求,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实现持续改进。
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1 HSE理念 (2)1.1 HSE管理理念 (2)1.2 HSE禁令 (2)1.3 保命条款 (2)2 体系构成 (3)3 HSE文件架构 (4)第二部分管理要求 (5)1 领导、承诺和责任 (5)1.1 领导引领力 (5)1.2 全员参与 (6)1.3 HSE方针管理 (6)1.4 组织机构和职责 (6)1.5 社会责任 (7)2 策划 (9)2.1 法律法规识别 (9)2.2 风险识别与评估 (9)2.3 隐患排查治理 (13)2.4 目标及方案 (14)3 支持 (15)3.1 资源投入 (15)3.2 能力和培训 (15)3.3 沟通 (17)3.4 文件和记录 (18)4 运行过程管控 (20)4.1 建设项目管理 (20)4.2 生产运行管理 (22)4.3 设备设施管理 (23)4.4 危险化学品储运管理 (26)4.5 采购质量管理 (27)4.6 承包商管理 (28)4.7 施工作业管理 (28)4.8 员工健康管理 (30)4.9 公共安全管理 (30)4.10 环境保护管理 (31)4.11 现场标识管理 (35)4.12 变更管理 (36)4.13 应急管理 (37)4.14 事故事件管理 (38)4.15 基层管理 (39)5 绩效评价 (41)5.1 绩效监测 (41)5.2 合规性评价 (41)5.3 审核 (42)5.4 管理评审 (42)6 改进 (44)6.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44)6.2 持续改进 (44)第三部分术语解释 (46)第四部分要素对照 (50)附件制度对照 (52)第一部分总则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勘探开发、石油炼制、化工生产、产品销售、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国际贸易、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以及新能源开发等。
中国石化信息化工作情况介绍中国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二〇〇九年三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
2007年,生产原油4108万吨,天然气80亿立方米,加工原油1.66亿吨,销售成品油1.19亿吨,生产乙烯669万吨,进口原油1.19亿吨。
目前,全公司下属企业共计113家。
目前中国石化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第二大油气生产商、世界第三大炼油公司、第五大乙烯生产商,自营加油站数量达到2.8万座,排名世界第三位,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达到1.47万亿元,在国内名列第一位,在《财富》2008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6位。
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三一五信息化规划与总体设计二Ø中国石化自上而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Ø形成了“一个整体,两个层次;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格局;Ø全系统共有信息化管理人员300余人。
1. 信息化管理体系2. 信息系统管理部主要职责2000年2月,随着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的成立,在原集团公司信息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股份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下设6个处室(综合处、计划处、项目处、系统处、油田处和信息处),定员34人(含部门领导)。
主要职责:Ø按照“六统一”原则,对中国石化(包括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信息化进行归口管理;Ø编制信息化规划(纳入中国石化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纳入发展部计划);Ø制定信息化建设有关制度、标准与规范;审查信息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技术方案;Ø对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Ø组织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Ø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企业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与考核;Ø配合内控办公室开展IT内控工作;Ø承担国际市场等信息服务工作,以及公司ERP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等。
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
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
其次,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体来看,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石化;空间格局;集聚一、中石化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
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
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
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
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
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
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