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多发的牛羊寄生虫病
- 格式:pptx
- 大小:63.66 KB
- 文档页数:10
牛的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一、毛滴虫病毛滴虫病是由寄生在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内的牛胎毛滴虫引起的生殖道疾病,通过配种而传染,可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不孕,给生产带来一定危害。
牛胎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阴茎黏膜及输精管内。
母牛怀孕后,在胎儿体内、胎盘和胎液中都有大量的虫体。
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严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症状】公牛常为带虫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公牛包皮有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黏膜上出现虫性结节,不愿交配。
母牛阴道红肿,黏膜上有红色结节,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屡配不孕,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
怀孕母牛可发生早期流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治疗】(1)0.2 %~ 0.3 %碘溶液( 碘2 ~ 3 克、碘化钾 4 ~ 6克、蒸馏水 1 000 毫升 ) ,冲洗子宫或公牛包皮腔,也可用 0 .1%利凡诺或0 . 1 %黄色素冲洗。
隔日 1 次。
(2) 灭滴灵每千克体重 60毫克,每日 1 次口服,连服 3 次。
或按每千克体重 10 毫克配成 5 %的溶液静脉注射,每日 1 次,连用 3 次。
【预防】①对引进牛要进行毛滴虫病检查。
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是有效的防制措施,但要严格消毒授精器械。
③定期进行毛滴虫检查。
【检查方法】(1) 用生理盐水冲洗牛阴道或包皮囊内,收集冲洗液,离心沉淀,沉淀物用显微镜检查。
(2) 将阴道或包皮内分泌物、流产胎儿液或胎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到活动的虫体。
(3)毛滴虫体为梨形、圆形或纺锤形等多种形状,有 4 根鞭毛,其中 3 根在虫体前部,另1 根与体侧波动膜相连,叫后鞭毛,身体中央有一纵轴,纵轴末端伸出体外二、新陈代谢疾病幼畜白肌病新陈代谢是动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机能。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下,和在内分泌腺的调节下进行的。
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代谢都存在相互制约的转换过程。
1常见寄生虫病1.1螨虫病1.1.1病原主要为疥螨属的疥螨和痒螨属的痒螨。
螨虫各品种和年龄的牛羊四季均可感染,患病动物是主要传染源。
该病致死率不高,但是病程长,不易治愈。
1.1.2临床症状疥螨多在牛羊眼、鼻周围,耳根部,腹部及腋下等毛少且柔软的部位寄生。
痒螨多在牛羊背、臀等毛发浓密的部位寄生。
患病牛羊出现脱毛、皮炎、剧痒等症状,有时病情累及全身。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虫体刮片检查可基本确诊。
1.1.3治疗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口服或注射,每千克体重0.2~0.3mg ,严重病畜间隔7~10d 重复用药一次。
局部用药可使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浇泼剂,喷涂前用肥皂水洗刷患部,并清除硬痂和污物。
可用每千克体重50mg 的溴氰菊酯喷洒2次,间隔10d 或用每千克体重750mg 的二嗪农乳液喷淋2次,间隔7~10d 。
感染率超过10%以上时,可用溴氰菊酯或二嗪农药浴,药液温度维持在36~38℃,时间保持在1min 左右,注意浸泡患畜头部,同时加强浴后护理观察。
1.1.4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勤换垫草。
可用10%~20%的石灰乳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
新购畜要隔离观察,无异常后方可混群饲养。
1.2巴贝斯虫病1.2.1病原巴贝斯属梨形虫。
该病也称红尿热、血红蛋白尿热、蜱热、焦虫病等。
梨形虫虫体微小,仅寄生于宿主的红细胞内。
巴贝斯虫病通过硬蜱传播,流行于南方各省及四川、青海、西藏等地。
1.2.2临床症状患牛体温可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型,迅速消瘦,贫血,黏膜苍白和黄染,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由淡红变为棕红乃至黑红。
重症如治疗不及时可在4~8d 死亡。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血检虫体或免疫学诊断可确诊。
1.2.3治疗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分点注射,水牛剂量为1mg/kg ,乳牛剂量为2~5mg/kg ,黄牛剂量为3~7mg/kg 。
水牛仅能用药一次,其他牛可根据具体情况连续使用3次,每次间隔24h 。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寄生虫病是牛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寄生虫病对牛羊的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健康状态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牛羊的生命安全。
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对于牛羊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寄生虫病的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牛羊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寄生虫病的危害1. 对牛羊的健康造成影响:寄生虫会寄生在牛羊的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引起牛羊腹泻、厌食、消瘦、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牛羊的健康状况。
2. 影响牛羊的生长发育:寄生虫会占据牛羊的营养,导致牛羊的生长速度缓慢,影响生长发育。
3. 降低牛羊的生产性能:寄生虫会影响牛羊的生殖系统功能,导致牛羊生殖能力下降,减少牛羊的繁殖率和产仔率。
4. 传播人畜共患病:部分寄生虫能够感染人类,通过牛羊传播给人类,引起人畜共患病,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上述危害表明,寄生虫病对牛羊养殖业的影响非常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1)合理饲养密度:应根据牛羊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的牛羊相互传染。
(2)合理饲养制度:定期进行牛羊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保证牛羊的健康状态。
(3)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牛羊的生活环境,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药物防治(1)选择有效驱虫药物:根据不同的寄生虫选择相应的驱虫药物,如多种驱虫药物混合使用,轮换使用等,避免寄生虫对药物产生抗药性。
(2)合理用药剂量: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用药,控制用药剂量,避免用药过量导致药物残留。
(3)定期进行驱虫:根据牛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制定定期的驱虫计划,定期对牛羊进行驱虫处理。
3. 合理饲养结构(1)合理饲草配比:合理配比牛羊的饲料,保证其膳食营养的均衡,提高牛羊的免疫力,抵抗寄生虫的侵害。
(2)合理饲喂时间和方式:控制饲料量和饲喂次数,避免过量饲喂导致牛羊消化不良,降低牛羊的免疫力。
摘 要:本病又名仰口线虫病,分布普遍,成虫吸血对牛、羊危害甚大。
关键词:寄生虫;诊治;防治1 牛羊钩虫病(1)虫体特征与生活史。
①羊仰口线虫:寄生于绵羊和山羊的小肠中,是中等大小的线虫,虫体长12~26mm。
乳白色,吸血后呈淡红色。
虫体前端稍向背侧弯曲,口囊大、略呈漏斗状,口缘腹面有一对角质的半月状切板,口囊底部有1枚大背齿和2枚较小腹齿。
雄虫交合伞的背叶不对称。
雌虫阴门在虫体中部稍前。
②牛仰口线虫:寄生于牛的小肠中,形态与羊仰口线虫相似,虫体长10~28mm。
口囊底部有两对亚腹侧齿。
雄虫交合刺比羊仰口线虫长得多。
仰口线虫生活史与毛圆科线虫相似,只是感染性幼虫感染牛、羊的途径除经口外,还能经皮肤感染。
经皮肤感染的感染性幼虫,随血流到肺部,又移行到支气管、气管,随粘液咽下,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2)临床特征。
渐进性贫血,消瘦,下颌水肿,下痢,排黑色稀粪,体重下降,最后多因恶病质而死亡。
(3)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剖检特点。
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但仰口线虫卵与其他圆线虫卵在形态上很难区别,因此确诊本病主要应根据病理解剖: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有大量虫体,粘膜发炎,有出血点和小啮痕。
(4)防治。
左旋咪唑,8mg/kg汞,混与饲料内喂给,也可作皮下注射;丙硫苯咪唑,剂量为5~10mg/kg,拌入饲料中喂服,或配成10%混悬液灌服。
2 牛羊鞭虫病牛羊鞭虫病又名牛羊毛首线虫病,由于虫体前部呈毛发状,故称为毛首线虫;又因整个虫体外形极似放羊鞭,故又称鞭虫。
我国各地的羊多有寄生,牛较少见,主要危害幼畜,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1)虫体特征与生活史。
毛首线虫寄生于牛、羊的盲肠,偶在结肠。
虫体呈乳白色,前部为食道部,细长,内部由一串单细胞构成。
后部为体部,短粗,其中包含肠道和生殖器官。
雄虫长40~80mm,尾端蜷曲;雌虫长35~70mm。
寄生牛羊的常见种为羊毛首线虫和球形毛首线虫。
虫卵随牛、羊粪便排到外界,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宿主,幼虫在小肠后部孵出,钻入肠绒毛间发育;第八天后,移行到盲肠和结肠内,固着于肠粘膜上发育为成虫。
X u m u s h o u y i当前,我国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作为一种普遍的牛羊疾病,牛羊寄生虫病会降低牛羊抵抗力,还会引发大批感染,严重影响牛羊养殖效益。
本文分析了常见的牛羊寄生虫病,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起到参考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牛羊养殖业有了巨大的进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寄生虫病是牛羊常见传染病,一旦染病会对牛羊繁殖和产奶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引发牛羊死亡,使养殖户经济受损。
为了保证牛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总结了防治牛羊寄生虫病的有效措施。
一、常见的牛羊寄生虫病1、肺线虫病肺线虫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牛羊寄生虫病,致病原因是网状虫科、原圆线虫寄生在牛羊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中导致。
肺线虫病的常见症状是支气管炎、肺炎,出现在春夏两季,会导致牛羊大量死亡。
线虫科属于小型肺线虫,具有不同种类,具有很大危害性。
牛羊患病后的主要症状是打喷嚏、干咳,会产生大范围传播,尤其是牛羊运动期间和晚上。
随后牛羊免疫力下降,不想活动,食欲下降,逐渐变瘦。
这个时候会咳嗽出含有成虫、幼虫的粘液,还有啰音、气短,因为粘液太多会导致呼吸困难。
另外,牛羊还会发生贫血、皮毛粗糙、四肢水肿。
2、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牛羊寄生虫病,它是慢性肝炎、胆管炎引起的肝片吸虫,主要在牛羊肝脏、胆管中寄生。
由于蠕虫不断刺激,胆管壁不断增生,会导致胆管梗阻、肝硬化等疾病。
肝片吸虫背部为扁平多叶,成虫长度为30mm,宽度为10mm,头椎前部有吸盘。
3、羊鼻蝇蛆病羊鼻蝇蛆病是羊蝇幼虫在羊鼻腔和鼻窦中寄生导致的,羊一旦患病后,会导致慢性鼻炎、鼻窦炎。
幼虫发育有三个阶段。
成虫为浅灰色,密布绒毛。
虫体会持续很长时间,感染后会有很多症状,病情后期变得比较严重。
夏天的时候,成虫会入侵到羊鼻腔中,导致羊焦躁不安。
它们把鼻子贴在地上,对羊的饲养、休息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引发羊的营养不良,身体变得消瘦。
当羊巴氏杆菌幼虫进入鼻腔中爬行的时候,会损伤口腔黏膜,产生细菌感染。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摘要】寄生虫病是牛羊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畜禽的生长和生产。
文章从寄生虫病对牛羊养殖的危害和常见症状入手,提出了合理药物预防、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检查治疗和合理饲养管理等防治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提高畜禽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部分强调了对防治措施的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指出加强防治措施的必要性,并呼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防治策略,以提升牛羊养殖的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寄生虫病、牛羊养殖、防治措施、药物预防、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检查、治疗、饲养管理、危害、症状、必要性、改进建议、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牛羊养殖中,寄生虫病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
寄生虫病会严重影响牛羊的生长发育,导致它们的生产力和健康状态下降。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密集化程度的增加,寄生虫病成为了养殖户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寄生虫病主要是由寄生在牛羊体内的寄生虫引起的,这些寄生虫会在牛羊的胃肠道内寄生,吸取它们的血液和养分,导致牛羊出现消瘦、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
而一旦牛羊感染了寄生虫,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就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在养殖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深入探讨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危害以及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症状,为养殖户提供合理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建议,以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健康水平。
到此结束。
1.2 问题提出寄生虫病是牛羊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会给牛羊的健康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在于,如何有效地防治寄生虫病,避免对牛羊养殖业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一些养殖户缺乏对寄生虫病的了解,导致对病情的识别和处理不及时,进一步加剧了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加强对寄生虫病的认识,研究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系统地掌握寄生虫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牛羊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寄生虫是牛羊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将会严重影响牛羊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
一、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措施1. 细小线虫病细小线虫病是牛羊养殖中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会导致厌食、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强调群体免疫,要定期给牛羊注射疫苗;控制禽畜通道,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2. 结肠弓形虫病结肠弓形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牛、羊、猪等家畜都可能感染。
主要通过吃感染了弓形虫卵的食物来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食物污染,定期检查和筛查,隔离患病动物,杀灭卵和幼虫。
3. 钩虫病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的。
青年牛、小肉羊等易感。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场地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定期驱虫,控制感染源;定期消毒圈舍,减少疾病传播。
二、防治寄生虫病的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和诊断牛羊养殖者应该定期检查养殖场的卫生情况,及时发现任何疾病的迹象。
如果发现了养殖动物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
2. 驱虫驱虫是防治寄生虫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寄生虫。
但是,为了防止细菌对药物产生抗性,不应频繁使用同一种驱虫药物。
一般情况下,每年驱虫不应超过3次。
3. 做好粪便的处理粪便处理是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牛羊的粪便不能直接扔在地上,否则会增加寄生虫繁殖的机会。
应该在圈舍内放置垃圾桶,及时清理粪便,并在处理后使用化肥。
4. 合理养殖、增强免疫力合理的养殖能够有效地减少寄生虫繁殖的机会。
例如,应该定期更换厕纸,保持笼子的干燥和卫生;平均分配饲料,保证动物的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促进消化;及时给动物注射疫苗,增强免疫力,提高生存率。
结论:寄生虫病是影响牛羊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治体系。
养殖者应加强圈舍的维护和卫生,定期驱虫、预防,及时更换饲料、用药。
此外,应加强营养管理,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生产效益。
牛羊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作者:刘玉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19年第22期摘要:在牛羊的养殖中,寄生虫病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类疫病。
寄生虫种类较多,防控较为困难。
该文针对常见的牛羊寄生虫病归纳和总结,旨在为养殖场在预防牛羊寄生虫病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寄生虫;诊断中图分类号:S858.23;S858.26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2.0110引言牛羊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牛羊养殖业的疾病,需要在养殖中加以关注和预防,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导致牛羊消瘦和料肉比升高,严重发病还会导致发病动物死亡。
1牛羊寄生虫病特征牛羊寄生虫病是一种高发性疾病,该病的传播与感染具有一定规律[1]。
通常牛羊寄生虫病的传播也符合疫病传播规律,具备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在养殖中,牛羊寄生虫病的病原通常为发病牛羊以及各种能接触到的其他动物,有些是未发病的感染动物。
这些携带寄生虫的动物将体内外的虫体和虫卵通过粪便、尿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排出体外,有时破损皮肤也可以通过血液方式将病原排出体外。
这些病原污染水源、牧草及饲料等,当健康牛羊接触这些被污染的饮水和食物后就可能会被感染而发病。
自然界的病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选择适合宿主寄生,寄生虫能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
2诊断目前在养殖场流行的牛羊寄生虫主要有蠕虫、焦虫、蜱、螨、蝇等,有的是在体内寄生,有的是在体外寄生,给养殖场的诊断和防控造成一定难度。
对寄生虫诊断应先对临床症状观察,被感染的牛羊表现严重消瘦、贫血和黄疸等,还表现生长发育缓慢、营养不良、消化机能障碍等。
诊断还需要对其流行情况有所了解,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包括其发病季节、发病对象、传播方式以及流行情况。
寄生虫相对体型较大,大多数寄生虫可以被肉眼观察,有利于在临床中能发现。
可以将寄生虫置于75%酒精中,然后在实验室内用解剖镜对寄生虫的种类和特点进行观察和鉴定[2]。
如果有牛羊发病死亡,还可以对其尸体剖检。
三种牛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治
牛常见寄生虫病是指一些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这些疾病常常给养牛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常见的牛常见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肺囊虫病、肠道蠕虫病和肝吸虫病。
本文将分别介绍三种牛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治。
一、肺囊虫病
肺囊虫病是由肺泡囊虫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在牛群中比较常见。
肺囊虫自然感染的牛,约15%~50%发生重型疾病,5%~40%牛的死因与此病有关。
病原体囊虫寄生于牛的肺组织中,导致牛出现呼吸道症状和感染,呈慢性和隐匿性感染。
临床症状:
1. 受感染牛常常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和气促等呼吸道症状;
2. 患有严重病情的牛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并出现消瘦和体重下降;
3. 检查时可能出现发热、黏膜苍白等症状;
诊治方法:
1. 通过临床表现和体检进行初步判断;
2. 确诊需要进行痰检、血清学检查和组织活检等;
3. 对肺囊虫病的诊治主要通过药物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播;
二、肠道蠕虫病
肠道蠕虫病是由肠道寄生的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该病属于胃肠道寄生虫。
寄生在牛的胃肠道内的蠕虫会影响牛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使牛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可能导致牛的死亡,给牛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在牛的胆道和肝脏内寄生引起的。
肝吸虫对牛只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牛的胆汁排泄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损害,严重时会引起牛的死亡。
牛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治需要重视,牛只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保障牛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X u m u s h o u y i畜牧养殖过程,受到养殖观念和养殖方法等影响,导致牛、羊等动物出现各类寄生虫病,影响消化系统吸收养分,对于牛羊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牛羊肉制品的品质。
因此,需要对牛羊养殖期间常见的寄生虫病进行分析,精准诊断,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降低牛羊患病概率,提高养殖效益。
一、牛、羊消化系统常见寄生虫病介绍1、钩虫病牛羊养殖期间,钩虫病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寄生虫,主要是由仰口属和钩口科的线虫引起,主要寄生在牛羊的小肠当中,钩虫卵能够通过牛羊粪便排出,通过发育变为幼虫,通过牛羊的口部或者皮肤等位置侵入,还可对于肺部造成感染,以皮肤感染这一途径为主。
当幼虫进入牛羊的皮肤血管内部,通过血液进入肺部,之后经过气管、支气管,到达口腔,通过动物咀嚼食物被吞咽,之后在小肠内进行发育变为成虫。
通常来讲,牛羊感染钩虫病时,从感染到成虫发育会经历30~56天。
2、羊鼻蝇蛆病羊鼻蝇蛆病属于寄生在羊鼻腔、腔窦等当中的寄生虫,由羊狂蝇的成虫将幼虫产出。
当雌蝇体内的幼虫长成之后,会在晴朗天气向羊群飞入,猛烈向羊鼻内部冲入,之后在其中将幼虫产出,此时幼虫会快速向鼻腔内爬入,并在其中进行2次蜕化,成长为第三期的幼虫,当幼虫成熟之后,能够随着羊打喷嚏向地面落入,之后进入土内化蛹,经过蜕化变为成虫。
3、牛皮蝇蛆病牛皮蝇蛆病属于皮蝇属和皮蝇科幼虫在牛的背部寄生,幼虫发育过程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虫卵阶段、幼虫阶段、化蛹阶段、成蝇阶段。
通过宿主皮肤的毛囊向下方钻入,经过1年的发育期成长为成蝇。
4、隐孢子虫病当牛羊养殖期间,犊牛、羔羊等容易患隐孢子虫这种消化系统疾病,患病时,就会导致牛羊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出现腹泻现象,免疫功能也有所下降。
此类寄生虫发育过程包括裂殖、配子、孢子生殖这三个阶段,主要是粪便当中含有隐孢子虫,通过消化道,对于牛羊进行感染。
二、牛、羊消化系统常见寄生虫病诊断和防治对策1、钩虫病的诊断和防治对于钩虫病的诊疗,按照其传播特点,由于属血吸虫体,因此,会在动物身体内频繁移位,还会导致病畜出现贫血现象,或者肠黏膜出血。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52 ·2020.240 引言我国牛羊养业迅猛发展,养殖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加。
同时,严重的寄生虫病不可避免。
一旦牛羊感染了相关寄生虫和疾病,会严重影响牛羊奶质和繁殖能力,尤其是小牲畜,甚至会造成死亡,最终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寄生虫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种类繁多的疾病,治疗难度很大,尤其是一些人畜共患疾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食品安全。
1 疾病特征寄生虫病是牛羊养殖期间较为常见的疾病。
该病发病率高,感染、传播都有其规律性。
通常牛羊寄生虫病传播符合传染病传播规律,易感动物具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该病病原体通常是受感染的牛、羊等可接触其他动物,其中有些是未发病动物。
携带寄生虫的动物通过粪便、尿液等分泌物,在体内外排出虫体和卵子,有时受损皮肤也能通过血液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污染养殖饲料、水源等,被污染的草料、水源等又被健康牛羊接触或食用后,随即也会受到感染,最终导致健康牛羊患病。
自然病原体是指能在宿主体内繁殖寄生虫的病原体。
2 常见牛羊寄生虫病2.1 肺线虫病肺线虫病又称肺丝虫病,是牛羊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
它是由寄生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实质上的网状虫科和原圆线虫引起的。
具体症状特点是支气管炎和肺炎。
每到春夏2季,局部地方容易爆发此类疾病,进而导致大量牛羊死亡,尤其是幼年牛羊。
线虫科是小型、小型的肺线虫,种类繁多。
由于中间宿主参与了发育过程,危害更大。
患病牛羊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干咳和打喷嚏,之后传染给整个牛羊群,进而出现成群结队咳嗽,特别是在牛羊运动过程中和夜晚。
随后患病牛羊会日渐消沉,不愿运动行走,食欲不佳,日间消瘦,同时由干咳转变为湿咳。
甚至频繁咳嗽出含有成虫、幼虫和虫卵的粘液,并伴有啰音和气短,鼻孔粘液分泌引起呼吸困难。
同时,患病牛羊出现贫血,皮毛粗糙,下颚、胸部、四肢水肿[1]。
2.2 肝片吸虫病在我国,羊和牛寄生虫病比较严重,是一种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引起的肝片吸虫(也称为肝水蛭)寄生在肝脏和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