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姚建文微观经济学05第五章生产者行为
- 格式:pptx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28
微观经济学第五版第五章1本章主要介绍了市场需求曲线、市场供给曲线以及市场均衡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
”市场就是这种行为体现的地方,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1. 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是指在一定市场价格下,所有购买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总量的总和。
需求曲线通常呈负斜率,即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购买更多的现象。
需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多个因素,如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等。
2. 市场供给曲线市场供给曲线是指在一定市场价格下,所有卖家对商品或服务的供给总量的总和。
供给曲线通常呈正斜率,即随着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这又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提供更多商品的现象。
供给曲线的形状受到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3.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状态,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在均衡状态下,市场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市场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通过市场均衡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动趋势。
4. 市场失衡市场失衡是指市场需求和供给不能达到平衡状态,即供求量的不匹配。
当市场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价格通常下降;而当市场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市场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价格通常上升。
5. 市场调节机制市场调节机制是指市场自发地通过价格的作用,使得供求达到平衡状态。
当市场失衡时,价格的变动会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进行调整,以使市场重新恢复平衡。
市场调节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引导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
总结起来,市场需求曲线、市场供给曲线以及市场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分析工具。
通过对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规律,进而预测市场的趋势和调整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情况,灵活调整价格和产量,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 1.企业及其生产技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也称厂商,是指可以对生产和销售做出统一决策,且努力将若干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经济单位。
投入与产出间的数量关系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关系或状况。
技术不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而是指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
2.生产集在完全竞争的假定下,企业产出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即将投入品转化为产出品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用生产集来描述。
生产集是指一定技术条件下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各种组合的集合。
如图5-1阴影部分所示。
图5-1 生产集3.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一般可表述为:()12,,,n Q f x x x =⋯⋯。
该生产函数说明:(1)对于任一给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现有的生产技术给出了一个最大的产出量; (2)对于任一给定的产出量Q ,每一投入组合的使用量为最小。
为简化分析,对于投入一般只考虑劳动(L )和资本(K )两个要素,因此,简化后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 f L K =4.常见的生产函数的形式 (1)线性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或称完全替代技术的生产函数,其表达式为:(),Q f L K aL bK ==+其中,a 和b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
该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是,按这种生产函数安排生产时,企业只会使用两种要素中较便宜的一种,而不会同时使用两种投入要素,即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
(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或者称为完全互补技术的生产函数,其表达式为:(),min L K Q f L K a b ⎧⎫==+⎨⎬⎩⎭其中,a 和b 分别为大于零的常数,它们常被看做劳动和资本的技术系数,分别表示了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