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散光眼:角膜或晶状体 (常发生在角膜)的表面
不呈正球面 , 曲率半径不同 , 入眼的光线在各个点不 能同时聚焦于一个平面上,造成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 清晰或变形,从而视物不清或视物变形。 矫正:配戴适当的柱面镜 ,• 在曲率半径过大的方 向上增加折光能力。
五、视网膜的感光换能系统
1、视网膜的结构
3.眼球会聚
当双眼凝视一 个向前移动的物体 时 , 两眼球同时向 鼻侧会聚的现象称 为眼球会聚。 它也是一种反 射活动,• 其反射途 径与晶状体调节反 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为效应器(内直肌)。 意义:使物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 使视觉更加清晰和防复视的产生。
4. 眼的折光异常
正常眼 ( 正视眼 ) 通过调节,可以分 别看清远、近不同 的物体。 若眼的折光能 力异常,或眼球的 形态异常,平行光 线不能在视网膜上 清晰成像,称为屈 光不正 ( 非正视眼 ) 。 常见的有远视、 近视和散光。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弹性↓→老花眼
晶状体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用 近点(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的距离)表示。
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
不同年龄的调节能力
2.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 ⑴瞳孔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 ,• 除 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 , 还反射性 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其反射通路与晶状体调节的 反射通路相似,不同之处为效应器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缩小)。 意义:瞳孔缩小 后,可减少折光系统 的球面像差和色像 差 ,• 使视网膜成像更 为清晰。
三原色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 机制。
第二节 前庭蜗器
由前庭器(位觉器)和蜗器(听器)两部分组成。 按部位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