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592.00 KB
- 文档页数:29
最新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思想家
3.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
4.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乱和文化特点
6.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繁荣时期的文化成就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和社会
1. 农业和手工业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发展
2. 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商业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发明
4. 封建社会的特点和等级制度
5. 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世界的发展和交流
1. 罗马帝国的兴衰和影响
2. 大航海时代对世界的影响
3.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影响
4.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近代化的启示
四、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1. 清朝的政治衰败和对外侵略
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3.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 中国的兴起和红军长征
5.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6.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五、世界的现代化与全球化
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
2.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3. 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
六、历史知识的应用和价值
1. 如何从历史中获得启示和教训
2. 历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的提纲,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
(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规定国名、国家的性质。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确定新中国国旗、代国歌、首都;④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 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3.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②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史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2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2)意义:①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参阅P10“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图)2、英雄人物: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友前进,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要点历史课程是中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帮助学生理解过去的事件、发展趋势以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对于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期末考试,合理的复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的复习要点。
第一要点: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在这个主题下,同学们需要了解与秦、汉、隋、唐、宋等历史时期相关的内容,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与外交关系、文化艺术等方面。
重点掌握每个时期的主要政治事件、社会制度与变革,特别关注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如秦始皇的统一、唐朝的疆域扩张以及宋朝的科技进步等。
第二要点: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与影响在这个主题下,要求同学们熟悉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崩溃、中世纪的黑死病以及近现代的工业革命等。
同学们需要了解这些事件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并理解它们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三要点:地理与历史的相互影响在这个主题下,要求同学们深入了解地理与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古代文明的定居、农业和贸易等活动;古代交通运输对经济和文化联系的重要性;地理特征如何影响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等。
这个主题的重点是培养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和理解文化地理背景的能力。
第四要点:历史名人与其贡献在这个主题下,同学们需要熟悉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他们的贡献。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孔子、屈原、李白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牛顿等。
同学们需要了解这些人物的主要贡献和影响,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五要点:历史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复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需要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史料的收集与分析、历史事件的解读与评价等。
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同学们需要学会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总之,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的复习要点包括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发展、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与影响、地理与历史的相互影响、历史名人与其贡献,以及历史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重点知识64条
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三座大山,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0.土地改革:彻底摧毁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
51.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54.三大改造:标志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5.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经济客观规律,我国国民经济发生困难。
56.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的挫折,民主和法制受到践踏。
5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的征程。
58.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9.内蒙古自治区是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60.香港、澳门回归:标志着中国洗雪百年国耻,向统一迈出重要一步。
61.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62.1972年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发表《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交。
63.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64.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红,发射成功。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歌、国旗和纪年方法,并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巩固政权: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政权,包括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
二、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同时,也注重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培养建设人才。
“一五”计划的成果: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此外,还新建了多条铁路和公路,如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和新藏公路等。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和目标,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特区: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政府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复习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949年9月21日-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是:(1)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和首都。
(4)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5)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歌的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5年
3、祖国大陆的统一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
1951年四月底,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
5、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
7、我国地主阶级彻底消灭于1952年底。
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全国土地改革逐步展开,1953年,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
转眼之间一个学期也将过去了,同学们也迎来了期末考试,希望上文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能帮助到大家。
2016年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常考考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整理一、简介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涉及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重要时期和事件,包括南北朝、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等。
本文档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二、南北朝时期1. 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和性质- 背景:东晋灭亡后,中国由于政治割席断绝、战乱不断,分裂成多个政权。
- 性质:南北对立、政权更迭频繁。
2. 南朝和北朝的主要政权- 南朝:刘宋、南齐、梁、陈。
-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
3.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社会- 南朝文化:以文人和士人为主,强调文学、艺术、儒学等。
- 北朝文化:以武人和官僚为主,注重军事、政治、法律等。
三、隋唐时期1. 隋朝的建立和特点- 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的政权,建立了隋朝。
- 隋朝注重军事力量和统一大业,但因为苛政和不断的战争而短命。
2. 唐朝的兴起和盛世- 武则天和唐太宗等君主的建立和巩固。
- 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发展,如科举制度、开放的对外交往、盛唐文化等。
3.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宦官专权和冗长的政治斗争。
- 宋朝军队的覆灭,中亚民族的侵入,以及内部反叛等因素导致唐朝的灭亡。
四、宋辽金元时期1. 北宋和南宋- 北宋:汉族统治的中原政权,首都在开封。
- 南宋:宋朝由北迁至南方,首都在临安(现在的杭州)。
2. 辽和西夏的对立与南侵- 辽朝和西夏对北宋进行南侵,给北宋造成了巨大压力。
3. 金朝的崛起和南侵- 金朝取代西夏崛起,与北宋发生战争,最终灭亡北宋建立南宋政权。
五、明清时期1. 明朝的建立和繁荣-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303年的统治时间。
- 社会稳定和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明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等方面蓬勃发展。
2. 明朝的衰落和满洲入侵- 内忧外患:宦官、地方势力以及外族入侵等危机。
- 1644年,明朝被满洲入侵的清朝推翻。
3. 清朝的统治和变革- 清朝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 清朝统治强大,但同时也面临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抗争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1.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首都北京举开国大典时,乐队奏乐,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支乐队演奏的乐曲应该是()A.《国际歌》B.《义勇军进行曲》C.《黄河大合唱》D.《运动员进行曲》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腾飞3.下列哪个地区的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完成了和平统一()A.新疆B.西藏C.西康D.云南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你写篇社论,你会写()①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某学校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活动,请问下列英雄人物中哪些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狼牙山五壮士④邓世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这一决策出自()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7.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土地改革完成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是()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82年宪法D.1978年宪法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有()①鞍山大型轧钢厂建成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③南京长江大桥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解放战争的胜利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 中国大陆的解放11.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是( )A .1950年10月1日B.1950年10约5日C .1951年10月1日 D.1951年10月25日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A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C 土地私有制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并投产的项目有()上海宝山钢铁总厂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4.国家对社会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使()A公私合营B劳资两制C加工订货D没收资本15.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 完成三大改造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 开展整风运动D 发展社会生产力16.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1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为刘少奇平反C、邓小平理论领导地位的确立D、十二大的召开18.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A 厦门B 深圳C 海南D 上海浦东19.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A 实事求是B 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C 改革开放D 发展才是硬道理20.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困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是()A 外国势力的干涉B 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C 姓资姓社的问题D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1.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A、设立特别行政区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2.这是一次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举行的一次重大外事活动。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初二历史下册主要学习了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该学期的历史知识点主要包括: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后来的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朝时期、元朝时期、明朝时期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等。
本学期的历史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三国时期,我们学习了黄巾起义、赤壁之战等重要事件。
黄巾起义在东汉末年发生,是由农民起义组成的大规模反抗统治阶级的运动。
而赤壁之战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役,蜀军与吴军联合击败了魏军,为后来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二、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
南北朝时期是指南朝和北朝的时期,南朝包括刘宋、南齐、梁、陈等朝代,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和隋朝等朝代。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于中央政权的割据而导致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分裂的时期。
三、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隋朝统一了北方,开创了大运河,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后来的唐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富强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盛世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有李世民、武则天等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四、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割据和军阀混战的时期。
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十国则指的是五代时期的十个割据政权。
这个时期,各个政权相互争斗,形势动荡不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混乱。
五、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中兴时期。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繁荣的王朝。
它以文化兴盛、经济发达、军事强盛和科技成就为特点。
宋朝时期有文天祥、赵构、王安石等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六、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外族政权。
元朝是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权,它实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如行贡献制度、实行农田水利、进行疏浚黄河等。
元朝时期有忽必烈、郭桓、严嵩等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七、我们还学习了中国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