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头痛新分类简介ICHD-3(β版)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8
头痛分类的国际标准按照头痛分类的国际标准( ICHD-III)的分类标准,临床上头痛一共有14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若干种头痛。
偏头痛▎概述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人群中患病率高达5%-10%,也就是说在中国有至少有6500万的患者。
头痛发作位置大多如图所示,疼痛为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可持续4-72小时,非常影响患者生活。
▎诱因偏头痛的诱因非常复杂,据美国流行病调查统计,大约70%-80%的患者有家族史,同时外界因素(声、光刺激等)和生活规律(食物、睡眠、压力等)也可能引发偏头痛。
▎治疗因此对偏头痛的治疗方案也较多,如果考虑针对病因的治疗,可以让患者记录下每次发作的时间、地点和状况,以便分析其诱因。
针对中轻度头痛,一般治疗可单用非特异性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消炎药(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布洛芬等)。
对中重度头痛,可选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如麦角类制剂和曲谱坦类药物。
由于这两类药物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并且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对于以往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效果较好的中重度头痛患者,可以继续给予NSAIDs类药物。
由于偏头痛诱因复杂,部分患者可建议进行心理疏导,对于慢性长期性偏头痛,美国有研究者认为认知行为治疗也是可行的替代方案。
丛集性头痛▎概述此病之所以得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它的疼痛成群结队而来,表现为一连串的密集的非搏动性剧痛。
丛集性期长达2周至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15-180分钟。
位置如图,在一侧眼眶或额颞部。
发作时患者坐立不安,部分患者甚至会用拳击打头部以减轻疼痛。
此病发病率比偏头痛较少,近6.8/10万。
▎诱因丛集性头痛一般无家族史,可由饮酒、吸烟、缺氧、热度或高海拔等因素诱发。
其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颅内、外血管扩张导致。
Horton认为与组胺释放有关。
▎治疗对于安定类药物效果不佳的丛集性头痛可给予吸氧(100%氧气8-10L/min,10-15分钟)。
曲普坦类药物可以迅速缓解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