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冲压件检测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25
冲压件检验标准冲压件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对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冲压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材料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
外观质量是冲压件的首要检验指标之一,包括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表面涂装、标识等方面。
在检验外观质量时,应注意观察冲压件表面是否有裂纹、气泡、划痕等缺陷,以及表面涂装是否均匀、标识是否清晰完整。
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检验时需严格把关。
其次是尺寸偏差的检验标准。
冲压件的尺寸偏差是指冲压件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在检验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规定,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冲压件的尺寸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
尺寸偏差过大会直接影响到冲压件的装配和使用,甚至会导致产品的失效,因此在检验时需格外重视。
其次是材料成分的检验标准。
冲压件的材料成分直接关系到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在检验时,应对冲压件的材料成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对材料进行金相组织分析,以确保其组织结构均匀,无夹杂和缺陷。
材料成分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冲压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在检验时需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定。
最后是力学性能的检验标准。
冲压件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指标。
在检验时,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采用合适的试验设备对冲压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力学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冲压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因此在检验时需特别重视。
综上所述,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材料成分、力学性能等多个方面,对冲压件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定,加强对冲压件的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汽车冲压件缺陷及检验标准1、目的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制造事业部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3.1关键冲压件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
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固有缺陷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
制造过程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繁多,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
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
因次,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分为:A、B、C、D四个区域。
4.3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5.1(A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B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C区)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
5.4(D区)除A、B、C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或发现的部位。
冲压件检验准则1 目的规定了冲压件检验的评价准则, 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一工序, 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冲压件质量的认可。
3 术语略4 引用略5 规定5.1 冲压件检验区域划分,参照《整车审核工作指导书》中的附件3“车身表面区域的划分” 。
5.2 冲压件检验方法5.2.1 触摸检验5.2.1.1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5.2.1.2 检验员需戴上触摸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 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
5.2.1.3 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 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5.2.2 油石打磨5.2.2.1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5.2.2.2 打磨用油石(20×20×100mm 或更大5.2.2.3 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 (例如:8×100mm 的半圆形油石5.2.2.4 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
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
5.2.2.5 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纵向进行, 并且很好地贴合零件的表面, 部分特殊的地方还可以补充横向的打磨。
5.2.3 柔性纱网的打磨5.2.3.1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5.2.3.2 用柔性砂网紧贴零件表面沿纵向打磨至整个表面, 任何麻点、压痕会很容易地被发现。
5.2.4 涂油检验5.2.4.1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5.2.4.2 用干净的刷子沿着同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油至零件的整个外表面。
5.2.4.3 把涂完油的零件放在强光下检验, 建议把零件竖在车身位置上。
用此法可很容易地发现零件上的微小的麻点、瘪塘、波纹。
5.2.5 目视检验5.2.6 检具检测5.2.6.1 将零件放入检具,依据检具说明书操作要求,对零件进行检测。
5.3 冲压件缺陷评价准则5.3.1 开裂5.3.1.1 检验方法:目视5.3.1.2 评价准则:A 类缺陷: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意到的开裂,此类缺陷的冲压件是用户不能接受的, 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汽车冲压件检验规范1目的规定了冲压件检验的评价准则,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一工序,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冲压件质量的认可。
3术语无4职责检验员负责按照本准则对冲压件进行检验。
5流程图无6规定6.1冲压件检验区域划分,参照《整车审核工作指导书》中的附件3“车身表面区域的划分”。
6.2冲压件检验方法6.2.1触摸检验6.2.1.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1.2检验员需戴上触摸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
6.2.1.3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6.2.2油石打磨6.2.2.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2.2打磨用油石(20×20×100mm或更大)6.2.2.3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圆形油石)6.2.2.4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
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
6.2.2.5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纵向进行,并且很好地贴合零件的表面,部分特殊的地方还可以补充横向的打磨。
6.2.3柔性纱网的打磨6.2.3.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3.2用柔性砂网紧贴零件表面沿纵向打磨至整个表面,任何麻点、压痕会很容易地被发现。
6.2.4涂油检验6.2.4.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4.2用干净的刷子沿着同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油至零件的整个外表面。
6.2.4.3把涂完油的零件放在强光下检验,建议把零件竖在车身位置上。
用此法可很容易地发现零件上的微小的麻点、瘪塘、波纹。
6.2.5目视检验6.2.6检具检测6.2.6.1将零件放入检具,依据检具说明书操作要求,对零件进行检测。
6.3冲压件缺陷评价准则6.3.1开裂6.3.1.1检验方法:目视6.3.1.2评价准则:A类缺陷: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意到的开裂,此类缺陷的冲压件是用户不能接受的,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1 目的本标准旨在明确在整车开发和后期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以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的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和入库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冲压件的检验。
3 术语和定义3.1 关键冲压件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 固有缺陷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的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中需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3.3 冲压件分类3.3.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3.3.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分为:A 、B 、C、D 四个区域。
3.3.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上的装配及工艺要求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3.3.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扣合等的工艺要求分为:一般料边、焊接料边、扣合料边。
3.4 冲压件在整车上的分区定义3.4.1 A 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上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但不包含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3.4.3 C 区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区域。
3.4.4 D 区除A 、B 、C 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和发现的部位。
3.5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3.5.1 外观缺陷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氧化、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伤、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3.5.2 影响精度品质的因素包括:孔偏、少孔、孔径不符、少边、多料、型面尺寸不符及其他。
质量作业文件编号:BAICYX/QW028版次:A冲压件检验标准编制审核批准2013年月日发布2113年月日生效北汽银翔汽车公司发布1 目的本标准旨在明确在整车开发和后期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以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的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和入库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冲压件的检验。
3 术语和定义3.1 关键冲压件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 固有缺陷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的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中需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3.3 冲压件分类3.3.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3.3.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分为:A 、B 、C、D 四个区域。
3.3.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上的装配及工艺要求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3.3.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扣合等的工艺要求分为:一般料边、焊接料边、扣合料边。
3.4 冲压件在整车上的分区定义3.4.1 A 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上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但不包含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3.4.2 B 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3.4.3 C 区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区域。
3.4.4 D 区除A 、B 、C 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和发现的部位。
3.5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3.5.1 外观缺陷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氧化、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伤、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篇一:车辆冲压件检验作业指导书车辆冲压件检验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冲焊件的抽检规定、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2 定义冲焊件:冲压件(含机械加工零件)和焊接件3 抽样3.1抽样对象定型产品、经各定点供应商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和检测成绩表的产品。
3.2抽样方式3.3 质量接受准则:零缺陷,即:ac=0,re=1;3.4抽检地点生产厂家或我公司认可的成品库.3.5抽检说明需破坏才能检验的项目,同批次产品中随机抽检一件进行检验.4 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4.1对于法规件和/或形成整车关键质量特性的产品,供应商必须按国家/东渝司的要求提供国家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以证明其供货产品的符合性,当年的型式试验报告可代替年度确认检验报告。
4.2 零部件的包装、标志、标识必须符合技术协议或相关文件的要求,且标识规范、清晰.4.3 须随货附质量证明,其中合格证应有产品名称、图号、批次、数量,检验员签章、材质报告(必要时)、产品检查成绩表等。
4.4 外板件:左/右侧围外蒙皮、左/右前门外蒙皮、左/右中门外蒙皮、背门外蒙皮、前罩外板、左/右a立柱外蒙皮、左/右翼子板、顶盖、加油口盖板。
4.4.1 外观4.4.1.1 表面应平整光滑,装饰棱线清晰,左右对称及过度均匀,不允许有裂纹、碰伤、划伤、拉伤、滑移线、油痕、褶皱、凸凹痕、磨痕粗糙等,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加以鉴别。
4.4.1.2表面不能有锈蚀或其他的污物;4.4.1.3 不允许有多料和少料现象(与样件和数模比较)。
4.4.1.4表面不能有氧化皮/磷化膜;4.4.1.5表面不能有浓厚的油脂,如拉延油等,但允许有一层薄而稀的防锈油;4.4.1.6表面不能有油漆;4.4.2 尺寸和精度等级4.4.2.14.4.2.2冲压件和成型件公差为st7,定位孔孔径公差为+0.15,定位孔孔距公差为±0.2,安装孔孔径公差为﹢0.3,安装孔孔距公差为±0.5。
汽车冲压件质量要求
一、车身冲压件表面质量分类
冲压件表面质量检查标准中表面分为Ⅰ类表面、Ⅱ类表面、Ⅲ类表面三类。
1)Ⅰ类表面——成品零件完全暴露的表面。
这些表面必须没有影响外观缺陷(如叠层、凹陷、轮迹等),冲压件表面粗造度要求通过板材质量,冲压生产工艺和材料管理的控制而保持在最小值。
2)Ⅱ类表面——成品零件间歇暴露的表面。
门板、发动机盖板及面板的打开区域表面讲允许有应变、小凸起、“橘皮”等这样不影响结构完整性的缺陷存在。
3)Ⅲ类表面——成品零件不暴露的表面。
隐蔽表面将允许有不影响结构完整性的缺陷存在,但不包括影响结构完整性或漏水、漏烟、漏尘等缺陷存在。
另外,裂缝、断裂严重的金属重叠等缺陷,属于有害缺陷,更不允许存在。
二、轿车外表面质量分类
轿车车身外表面分类对于轿车来说,其质量要求又提高一层,即Ⅰ类表面,即成品零件完全暴露的表面,对轿车车身又分为不同质量要求的A、B、C三个区域,即:
1)A区表面——即轿车带状线上面的所有区域,这是消费者目光的第一视区,质量要求最高。
2)B区表面——即轿车带状线与车轮开口线中间的所有区域,这是消费者目光的第二视区,质量要求其次。
3)C区表面——在车轮开口线以下的所有区域,这是消费者目光的第三视区,质量要求最次。
汽车冲压件检验标准汽车冲压件是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为了确保汽车冲压件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保证汽车冲压件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首先,对于汽车冲压件的材料要求,检验标准主要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决定其性能的基础,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才能保证冲压件的质量。
同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硬度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汽车冲压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对于汽车冲压件的外观质量要求,检验标准主要包括表面质量、尺寸偏差和形位公差等方面。
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对汽车的外观和气密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外观检验,包括表面平整度、无损伤、无气泡、无氧化等指标。
此外,尺寸偏差和形位公差的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保证冲压件尺寸的精准度和形位的精度,才能保证其在汽车制造中的装配质量。
再次,对于汽车冲压件的工艺要求,检验标准主要包括成形工艺、热处理工艺和防腐蚀工艺等方面。
成形工艺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冲压件的内部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成形工艺检验,包括成形难度、成形余量、成形应力等指标。
同时,热处理工艺和防腐蚀工艺的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冲压件经过合理的热处理和防腐蚀处理,才能保证其在汽车使用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最后,对于汽车冲压件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检验标准主要包括耐热性、耐寒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
汽车冲压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适应性检验,只有保证冲压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汽车冲压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因此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检验标准,以保证汽车冲压件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检验标准,才能保证汽车冲压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质量作业文件编号:BAICYX/QW028版次:A冲压件检验标准编制审核批准2013年月日发布2113年月日生效北汽银翔汽车公司发布1 目的本标准旨在明确在整车开发和后期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以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的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和入库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冲压件的检验。
3 术语和定义3.1 关键冲压件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3.2 固有缺陷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的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中需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3.3 冲压件分类3.3.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3.3.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分为:A 、B 、C、D 四个区域。
3.3.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上的装配及工艺要求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3.3.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扣合等的工艺要求分为:一般料边、焊接料边、扣合料边。
3.4 冲压件在整车上的分区定义3.4.1 A 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上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但不包含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3.4.2 B 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上边缘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3.4.3 C 区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区域。
3.4.4 D 区除A 、B 、C 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和发现的部位。
3.5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3.5.1 外观缺陷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氧化、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伤、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冲压件通用检验标准规范
冲压件是一种通过模具将金属板材变形制造而成的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为了确保冲压件质量,需要制定通用的检验标准规范。
首先,冲压件的外观质量是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质量包括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形状几何等方面。
对于外表面有正常氧化膜、刮痕、嵌入物等缺陷的冲压件,可以进行抽检或全检。
尺寸精度和形状几何方面,可以通过量具、三坐标测量等工具进行检测。
其次,冲压件的物理性能也需要进行检验。
物理性能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硬度等。
检验时可以采用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方法来进行。
这些测试可以确保冲压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性。
此外,冲压件的表面涂装也需要进行检验。
涂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冲压件的耐久性和美观度。
检验时可以对涂层的厚度、粘附力、耐腐蚀性等进行检测,以确保涂装符合要求。
最后,冲压件的功能性能也需要进行测试。
功能性能包括密封性能、连接性能等。
例如,汽车发动机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可以通过对其进行耐压测试、水密封性测试等来检验。
总的来说,冲压件的通用检验标准规范应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表面涂装和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检验要求。
通过严格的检
验,可以确保冲压件质量稳定,满足产品的要求。
同时,制定统一的检验标准规范也有助于促进行业的发展和生产的规范化。
冲压件检验方法及标准
冲压件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可以根据其具体应用领域和要求来选择和制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标准:
1. 外观检验:检查冲压件表面的缺陷、划痕、氧化和变形等。
常用标准有ISO 9001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 尺寸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对冲压件的长度、宽度、厚度和孔径等进行测量。
常用标准有GB/T1804等。
3. 硬度测试:使用硬度计对冲压件的硬度进行测试,以确定其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常用标准有GB/T231.2等。
4. 材料成分分析:通过对冲压件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保其符合所需的材料要求。
常用标准有GB/T223.82等。
5. 力学性能测试:对冲压件进行拉伸、弯曲、剪切等试验,以确定其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常用标准有GB/T228.1等。
6. 表面处理测试:对冲压件的表面处理质量进行测试,如镀层的附着力、涂层的厚度等。
常用标准有GB/T6462等。
此外,针对特定行业和产品,还有一些行业标准,如汽车行业的ISO/TS 16949等。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具体选择和制定标准应根据冲压件的具体要求和应用环境来确定。
1 目的对冲压件检验的方法、频次、项目和合格标准作出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冲压件的检验。
3 抽样依据3.1 除非有特别说明,抽样依据按《抽样检验计划》规定的要求进行。
3.2 若客户有要求时,则依客户的要求抽样检验。
3.3 其它未列入的项目有必要时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执行。
4 检验设备及工具卷尺、卡尺、3M胶带、盐雾试验箱、ROHS测试仪,高度规,塞规6 检验条件6.1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照明光源为40W荧光灯(相当于80-120LUX光照),裸眼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
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取正常观察角度±45º角内,距离300mm。
A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
B级面和C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6.2 A级面停留15秒,B级面停留10秒,C级面停留5秒。
6.3抽验水准(AQL):7 检查项目外观检查、结构尺寸检查、材质检查、特定试验(包括盐雾试验、附着力试验等)、包装检查。
8 判定条件8.1所有的机构、功能要求以图面为准,关于机构尺寸公差如图面未直接于尺寸后标注其公差,则本公司孔的尺寸公差以±0.10m m管制,其他尺寸以±0.20m m进行管制,除非客戶有更为严格或特別要求。
QE人員可视需要在SIP制定時缩小其公差,以利于生产管制,如丽辰公司供货商的产品有因SI P缩小公差管制的问题被判拒收,且可证实是丽辰公司事前未有通知厂商時,当批可以尽量吸收的原则协调处理,但供货商必须于下批改善。
8.2产品因为工艺的特性或设计结构的影响,而存在固有外观缺失(如冲压模具痕;电镀白斑、水紋,这类缺失通常以样品为基准進行判定,但其限度样品的建立需充分遵照本准则之要求,当未有建立样品時也可根据本标准進行判定。
8.3本指导准則已有定义而SIP另有规定的则以SIP之规格为准;本准则如与客戶标准有冲突時,以客戶之标准为准。
.冲压件检验判定标准一、质量判定基本定义1、某些描述中使用的一些主观评价词汇的定义:轻微的:指容易接受的,感觉不太明显、不太大、力量很小、不太持久的。
明显的:指较突出的、较清晰的、不用置疑的。
显著的:指非常突出的、一定觉察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完全清晰可见的。
2、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汽车分三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一个内区。
A区:汽车的上部至车身腰线,分界线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保护条的下边线车身腰线装饰槽下边线车身上开合件边框的有关部位:汽车内2区的某些部位,从外面完全看的见,可根据具体情况视做1区处理B区: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位于:车身腰线以上所有上车时能看见的部位,车身周边,车身边框以及:后侧窗,后行李箱隔板,尾门内板,车身尾门框,行李箱,发动机舱,发动机罩内表面,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所有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能看的见的,位于车身腰线以下的部位。
C区:位于车身装饰条或保护条以下的部分、不影响客户直观视觉效果的部位。
3、检验基本条件定义:站立,在缺陷扣分区内,在冲压件四周,离件1米进行检查允许俯身,但不能蹲下检查涉及到间隙及高低不平的缺陷,应予以测量判别。
4、检测:–是靠视觉、触觉……进行评判的.。
–只有在有疑问的情况下,才使用检具,根据间隙标准的定义或有关基本标准的定义来核实或明确某些缺陷的扣分级别:·对间隙及高低不平的检查使用塞尺·对冲压件上的坑包、麻点的检查要使用面积规·对表面检查使用尺子5.缺陷分类–外观类:裂纹,缩颈坑包,起皱麻点变形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波纹,棱线毛刺拉毛,划伤圆角叠料压痕其它冲压件判定标准6、尺寸要求:冲压件按其功能分为三类,A类是外表面件,其要求最高,其次是B类,主要是结构件。
最后是C类,例如支架之类。
冲压件放于合格的检具上,特殊要求的尺寸和公差按产品图纸要求,其它按照“冲压件的未注允许公差表”执行。
补充:冲压件的未注允许公差表一般位置精度:(A类件:±0.5,B类件:±1.0,C类件:±1.5)一般孔:中心位置精度: ±0.5直径轮廓:(塞规测量)+0.5, -0.0;(最大值/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游标卡尺测量)0.15孔距(孔与孔):±0.5工具孔:直径: +0.2, -0.0 基准到基准: ±0.2阶梯(搭接):深度(高度差): +0.3, -0.0 位置精度:±1.0配合面精度:(B类面:±0.7,C类面:±1.0)翻边宽度: +1.0, -0.5一般曲率半径: ±0.5角度: ±2 度安装孔:直径轮廓(塞规测量):±0.5 孔距(孔与孔,塑料件装配用):±0.5孔距(孔与孔,金属件装配用):±0.3一致性同一批中的五个样品的所有的检点的六个标准值不得超过1.0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