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子物理学——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7
碱金属原子因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其光谱发射和吸收特性极其复杂。
这些原子可以形成精细结构光谱,这些光谱特性受到原子内部结构的影响,因此被称为精细结构光谱。
精细结构光谱选择定则是特定原子的精细结构光谱发射和吸收特性的定义。
碱金属原子的精细结构光谱选择定则可以分为两类:外层电子配对和内层电子配对。
外层电子配对定则指的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量子数的影响而形成的可观察的能级,外层电子的配对越完善,原子的精细结构光谱行为就越接近理想状态。
内层电子配对定则指的是由内层电子形成的值支配原子的精细结构光谱行为,内层电子的配对越完美,原子的精细结构光谱行为就越接近理想状态。
碱金属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选择定则是指原子内部结构和外层电子配对定则,它们决定了碱金属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发射和吸收特性。
这些定则是通过电子的配对和内层电子的值支配得出的,因此,可以精确地控制碱金属原子形成精细结构光谱的发射和吸收特性。
§4.1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一、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各个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具有相似的结构,光谱线也类似于氢原子光谱,可分成几个线系,一般观察到的有四个线系,分别称为主线系、第一辅线系(或称漫线系、第二辅线系(或称锐线系)和柏格曼系(基线系)。
(1)主线系(the principal series ):谱线最亮,波长的分布范围最广,第一呈红色,其余均在紫外。
(2)第一辅线系(漫线系the diffuse series ):在可见部分,其谱线较宽,边缘有些模糊而不清晰,故又称漫线系。
(3)第二辅线系(锐线系the sharp series ):第一条在红外,其余均在可见区,其谱线较宽,边缘清晰,故又称锐线系。
锐线系和漫线系的系限相同,所以均称为辅线系。
(4)柏格曼系(基线系the fundamental series ):波长较长,在远红外区,它的光谱项与氢的光谱项相差很小,又称基线系。
二、线系公式H 原子光谱:)11()()(~22n m R n T m T -=-=ν当∞→n 时,2)(~~m R m T ==→∞νν⇒系限。
里德伯研究发现,与氢光谱类似,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线的波数也可以表示为二项之差:)*1*1(~22**n m R T T n m -=-=ν **m n > ⇒碱金属原子的里德伯公式 *n 、*m :有效量子数。
当∞→n 时,*~~m T =→∞νν⇒系限。
1.有效量子数H 原子:主量子数n 是整数碱金属原子:*n 、*m 不是整数⇒有效量子数2.量子数亏损*n 、*m 和整数之间有一个差值,用l ∆表示,*n n l -=∆ ⇒量子数亏损 l ∆与n 无关,与l 有关,→l 大,→∆l 小,=l 0、1、2、3……⇒ f d p s ,,,3.光谱项2**n R T n =⇔2)(nR n T =,*n ⇔n l n T n n T R n T T l n m ∆−−−→−−−−→−−−−→−-=∆=-=**~*~**νν151009729.1-⨯=cm R Li4.电子状态符号电子状态用量子数n 、l 、l m 描述对一定的n ,l =0、1、2……n -1,共n 个值。
§4.1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一、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各个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具有相似的结构,光谱线也类似于氢原子光谱,可分成几个线系,一般观察到的有四个线系,分别称为主线系、第一辅线系(或称漫线系、第二辅线系(或称锐线系)和柏格曼系(基线系)。
(1)主线系(the principal series ):谱线最亮,波长的分布范围最广,第一呈红色,其余均在紫外。
(2)第一辅线系(漫线系the diffuse series ):在可见部分,其谱线较宽,边缘有些模糊而不清晰,故又称漫线系。
(3)第二辅线系(锐线系the sharp series ):第一条在红外,其余均在可见区,其谱线较宽,边缘清晰,故又称锐线系。
锐线系和漫线系的系限相同,所以均称为辅线系。
(4)柏格曼系(基线系the fundamental series ):波长较长,在远红外区,它的光谱项与氢的光谱项相差很小,又称基线系。
二、线系公式H 原子光谱:)11()()(~22n m R n T m T -=-=ν当∞→n 时,2)(~~m R m T ==→∞νν⇒系限。
里德伯研究发现,与氢光谱类似,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线的波数也可以表示为二项之差:)*1*1(~22**n m R T T n m -=-=ν **m n > ⇒碱金属原子的里德伯公式 *n 、*m :有效量子数。
当∞→n 时,*~~m T =→∞νν⇒系限。
1.有效量子数H 原子:主量子数n 是整数碱金属原子:*n 、*m 不是整数⇒有效量子数2.量子数亏损*n 、*m 和整数之间有一个差值,用l ∆表示,*n n l -=∆ ⇒量子数亏损 l ∆与n 无关,与l 有关,→l 大,→∆l 小,=l 0、1、2、3……⇒ f d p s ,,,3.光谱项2**n R T n =⇔2)(nR n T =,*n ⇔n l n T n n T R n T T l n m ∆−−−→−−−−→−−−−→−-=∆=-=**~*~**νν151009729.1-⨯=cm R Li4.电子状态符号电子状态用量子数n 、l 、l m 描述对一定的n ,l =0、1、2……n -1,共n 个值。
§4.3 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一.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
碱金属光谱的每一条光谱是由二条或三条线组成,如图所示。
二、定性解释
为了解释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可以做如下假设:
1.P 、D 、F 能级均为双重结构,只S 能级是单层的。
2.若l 一定,双重能级的间距随主量子数n 的增加而减少。
3.若n 一定,双重能级的间距随角量子数l 的增加而减少。
4.能级之间的跃迁遵守一定的选择定则。
根据这种假设,就可以解释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
§4.4 电子自旋同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
一、电子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
1925年,荷兰的乌伦贝克和古德史密特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设:
每个电子都具有自旋的特性,由于自旋而具有自旋角动量S 和自旋磁矩s μ ,它们是电子
本身所固有的,又称固有矩和固有磁矩。
自旋角动量:ππ2*2)1(h s h s s p s =+=,2
1=s
外场方向投影:π2h m S s z =, 21±=s m 共2个, 自旋磁矩:s s p m
e -=μ B
s s h s s m e p m e μπ
μ32)1(-=+-=-
= 外场方向投影:
B z z S m
e μμ±=-= 共两个⇒偶数,与实验结果相符。
1928年,Dirac 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很自然地导出了电子自旋的性质,为这个假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电子的总角动量
电子的运动=轨道运动+自旋运动
轨道角动量:π
π2*2)1(h l h l l p l =+= 12,1,0-=n l 自旋角动量:ππ2*2)1(h s h s s p s =+= 2
1=s 总角动量: s l j p p p += π
π2*2)1(h j h j j p j =+= s l j +=,1-+s l ,……s l -
当s l >时,共12+s 个值
当s l <时,共12+l 个值
由于 2
1=s 当0=l 时,2
1==s j ,一个值。
当 3,2,1=l 时,2
1±=l j ,两个值。
例如:当1=l 时,23211=+=j 2
1211=-=j π
π222)1(h h l l p l =+= ππ2232)1(h h s s p s =+=
π
ππ223,22152)1(h h h j j p j =+= l p 和s p 不是平行或反平行,而是有一定的夹角
θcos 2222s l s l j p p p p p ++=
)
1()1(2)1()1()1(2cos 222+++-+-+=--=s s l l s s l l j j p p p p p s l s l j θ 当s l j +=时 0)1()
1(cos >++=s s s l l l
θ,o 90<θ,称l p 和s p “平行” 当s l j -=时 0)1()1(1
cos <+++-
=s s s l l l θ,o 90>θ,称l p 和s p “反平行” 原子的角动量=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电子自旋运动角动量+核角动量。
原子的磁矩=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电子自旋运动磁矩+核磁矩。
三、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
电子轨道运动的闭合电流为:T
e i -
= “-”表示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
面积:dt r rd r dA φφ 22
121=⋅= 一个周期扫过的面积: T m
p dt p m dt mr m dt r dA A l T l T T 221212100202=====⎰⎰⎰⎰φφ
m p e iA l 2-==μ l p m
e 2-=μ π
2)
1(h l l p l += 是量子化的 B l l l m
he l l p m e μπμ)1(4)1(2+-=+-=-= 量子化的。
223102740.94m A m
he B ⋅⨯==-πμ ⇒ 玻尔磁子 π
2h m L l z = 空间取向量子化 B l z z m L m
e μμ-=-=2 四、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能 电子由于自旋运动而具有自旋磁矩:
s s p m
e -=μ 具有磁矩的物体在外磁场中具有磁能:
θμμcos ,B B E s s s l -=⋅-=
电子由于轨道运动而具有磁场:
3*03
*0304)(44r p m e Z r m r m e Z r r q B l πμυπμυπμ=⨯-=⨯= l s s s l p mr e Z p m e B E
3*0,4πμμ⋅=⋅-=l s p p r m e Z ⋅=322*04πμ 考虑相对论效应后,再乘以因子2
1做修正
s l E ,l s p p r
m e Z ⋅=322*08πμ 2)2)](1()1()1([21cos π
θh s s l l j j p p p p s l l s +-+-+==⋅ 2001c
=εμ
s l E ,32
22*01441
r c m e Z πε=2)2)](1()1()1([πh s s l l j j +-+-+ r 是一个变量,用平均值代替:
)1)(2
1()1(3312
*3++=l l l n a Z r 其中:2220144me h a ππε= 代入整理得:
2)1()1()1()1)(2
1(34*2,+-+-+++=s s l l j j l l l n Z Rhc E s l α 原子的总能量:s l l n E E E ,,+=
五、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分裂
2
1±=l j ,能级分裂为双层 当21+=l j 时,)1)(2
1(234*2,++=l l n Z Rhc E s l α 当21-=l j 时,)2
1(234*2,+-=l l n Z Rhc E s l α
双层能级的间隔:)
1(234
*2+=∆l l n Z Rhc E α 0≠l
讨论:
1.能级由n 、j 、l 三个量子数决定,
当0=l 时,s j =,能级不分裂;
当0≠l 时,2
1±
=l j ,能级分裂为双层。
2.能级分裂的间隔由n 、l 决定 当n 一定时,→l 大,→∆E 小,即
f d p E E E 444∆>∆>∆
当l 一定时,→n 大,→∆E 小,即
p p p E E E 432∆>∆>∆
3.双层能级中,j 值较大的能级较高。
4.碱金属原子态符号:
j s L n 12+ 如 3=n 0=l 2
1=j 2/123S 1=l 2
3=
j 2/323P 2
1=j 2/123P 2=l 2
5=j 2/523D 23=j 2/323D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学生及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
28篇课文、7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及相应的综合性学习的复习。
这次复习,将紧扣本册教材的学习展开,着重帮助学生对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全面达成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我班现有学生11名,其中有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踏实,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差,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及书写状况较差,学习习惯有待提高,班级整体的水平较低。
三、复习目标:
1.巩固本学期生字词,理解一部分重要词语,能听写、运用本册中出现的词语造句习作等。
2.能背诵指定课文,领会部分句子含义,会背诵、理解、默写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