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108考试批次《小学德育理论》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11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课程练习题解析1、什么是德育和现代德育?什么是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有哪些特点?解析:本题考点是德育、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
因此,本题答题要点如下: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将现代德育与古代学校德育相比较,可以显示出现代德育具有如下特点:(1)德育目标的变化;(2)德育作用的变化;(3)德育结构的变化;(4)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5)德育社会地位的变化;(6)德育本性的变化。
2、现代班级德育管理有哪些要求?解析:本题考点是现代班级德育管理的要求。
因此,本题答题要点如下:现代德育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目标时,除了要讲求针对性、激励性,讲究长短结合外,还要渗透现代意识;要求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参与精神;要求班主任形成班级良好班风以及健全班级制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行为控制和自觉行为来实现目的;要求班主任正确认识并合理对待班级中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班级管理更强调一种柔性、个别性和更多的要求充满情感的力量和因素。
3、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解析:本题考点是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
因此,本题答题要点如下:(1)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2)有组织健全、团结一致、权威的领导核心和骨干队伍;(3)有统一的班级常规和严格的纪律;(4)有正确的占主导地位的班级舆论。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小学德育理论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1.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顶的____1____和心中的____2____。
AA、星空;道德律B、星空;法律C、太阳;道德律D、太阳;法律2.我们看世界,要有基本的立场或者范式,人类已经形成的看世界的基本范式是两个,一个是___1____,另外一个是___2____。
CA、知识;理性B、技术;理性C、理性;道德D、科学;道德3.苏格拉底说:“一个未经___1____的生活是不值得人过的生活。
”,这就是理性的化身。
DA、省察B、观察C、思辨D、思考4.美国作家、诗人、评论家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曾这样说过:“政府,与其说是我们存在的___1____,不如说是我们存在的___2____。
”CA、基础;根本B、根本;基础C、原因;结果D、结果;原因5.北宋思想家张载说:“民吾___1____,物吾___2____也”。
DA、根基;与B、同胞;同C、根基;同D、同胞;与6.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______,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
AA、自由意志B、社会意志C、民主意志D、权利7.奥古斯丁的“罪恶”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它甚至贯穿着西方乃至人类精神。
罪恶基本上是___1____的意思,即人的自由意志不愿意把人往上抬举,而是把人往下坠,那些把人拉下水的低下之物,就成了人的灵魂的主人。
AA、堕落B、邪恶C、黑暗D、无知8.德性是“___1____与身体的全然完美”,“文武双全、___2____的高贵品质”DA、心智,充满智慧B、心智,术德兼修C、心理,术德兼修D、心理,德才兼修9.“阿德勒告诉我们,那些被伟大书籍的作者讨论最多的观念,也就是影响最大的观念。
西方被讨论最多的五个观念,依次是上帝、___1____、人、国家与___2____。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小学德育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经济政治制度B.生产力状况C.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D.德育对象的需要2.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是一种生物现象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3.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A.是一种社会现象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是一种生物现象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4.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有:()A.选择作用B.协调作用C.控制和评价功能D.导向作用5.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
A.导向作用B.调节作用C.精神文明辐射作用D.前面全对6.隐形性,即无显性的老师和学生,也无“指令性”的德育要求,教育者的身分和德育内容是隐蔽的,这是社会德育的重要特点。
()A.正确B.错误7.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分阶段的过程。
()A、错误B、正确8.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A.德育方法B.德育组织形式C.德育原则D.德育内容9.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A.组织开展德育活动B.检查总结经验C.确定德育目标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0.思想品德的内涵,一般表述为:“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A、错误B、正确11.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A、说理教育法B、品德修养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12.我国德育工作者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影响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法。
()A.正确B.错误13.从受教者出发区分的德育管理过程基本环节有:()A.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思维B.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培养品德践行能力C.教育情况的回馈和总结D.品德的考察与评定14.英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
福师1203测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现代德育论19.8 班华2011年6月第1版安徽人民出版社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B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和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和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和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选择的答题目序号 1 2 3 4 5 答案序号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答案:AC3、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薰陶答案:BCD4、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德育课程知识点:德育课程的含义教材页码:P1572、思想品德知识点:思想品德的含义教材页码:P1043、德育方法知识点:德育方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17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遵循的要求是什么?知识点:学生的品德评价教材页码:P308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教材页码:P2644、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知识点: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的区别教材页码:P785、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应体现哪几个原则?知识点: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原则教材页码:P175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1分,共23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知识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及贯彻教材页码:P147—1502、简述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1.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____1____去之,____2____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AA、庶民;君子B、君子;庶民2.伦理是以人性、____1____、人与人之间的正的关系为基准(相对于邪的关系),显现人在宇宙或者世界上的一切关系,以及这些关系遵循的____2____,还有关于人性和这些关系的知识。
AA、人伦结构;道理和规则B、物性;道理和规则C、人伦结构;制度D、物性;制度3.伦理学,说得最直白一点,当然是研究伦理的学问,它是讨论人的存在、生存、生活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现实性,以及人性的____1____变成____2____的学问。
伦理学的最大话题是人的幸福。
伦理学具有浓烈的思辨意义,因为伦理主要是针对心性结构、人伦秩序进行逻辑上的融通与交合。
BA、有限性;现实性B、无限可能性;现实性C、有限性;合理性D、有限性;无限可能限性4.伦理学的最高追求是____1____。
AA、幸福B、快乐C、正义D、良心5.近亲不能结婚,那么,同类能不能相食,____1____;异类不能不能性交,____2____。
个人没有生命处置权利。
DA、能;不能B、不能;能C、能;能D、不能;不能6.佛家说,世界生灭变化,分为成、住、坏、___1____四劫。
BA、灭B、空C、劫D、生7.道德指个人和人类在行道过程中,内心对道的体认,这个体认就是人的内在品质,使人与道一体化,而这种____1____,显现在人与周围的一切____2____之中。
道既是本体论的,又是认识论的,还是政治学的。
BA、关系;内在的品质B、体认;事物C、内在的品质;关系D、事物;体认8.在中国人的概念中,道德是____1____,也叫良知,是人性中先天的善。
道德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很高的____2____。
BA、修养;良心B、善良;责任C、责任;善良D、良心;修养9.西方的道德概念,集中在几个话题上:理性,只有理性才能体认道德;最高道德即最高____1____,那就是上帝或者神,上帝或者神才是____2____;道德在于人的自由、精神与意志。
小学德育论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A. 思想B. 道德C. 法律D. 心理答案:B2. 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习惯C. 锻炼身体D. 艺术熏陶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个人主义教育D. 社会主义教育答案:C4. 小学德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强制性B. 灵活性C. 随意性D. 系统性答案:D5. 德育教育的实施应()。
A. 与学科教学分离B. 与学科教学结合C. 完全由教师主导D. 完全由学生自主答案:B6. 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个方法不恰当?()A. 讲故事B. 观看电影C. 体罚学生D. 角色扮演答案:C7. 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种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A. 强制命令B. 奖励惩罚C. 参与决策D. 忽视不理答案:C8. 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是其核心目标之一。
A. 知识技能B. 道德品质C. 身体素质D. 艺术修养答案:B9. 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应注重()。
A. 理论学习B. 实践体验C. 考试评价D. 课堂讲授答案:B10.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 提高成绩B. 培养人才C. 获得奖励D. 促进发展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意识。
答案:集体主义2. 德育教育的实施应以______为基础。
答案:学生实际3. 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应以______为榜样。
答案:自身行为4. 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______是其核心目标之一。
答案:道德品质5. 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精神。
答案:爱国主义6. 德育教育的实施应注重______与______相结合。
答案:理论与实践7. 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
答案:自我管理8. 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______意识是其重要内容。
小学德育理论期末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2、德育内容
3、德育课程
4、德育方法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三、述评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1、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2、德育研究的调查法。
四、德育设计(本题14分)
在中小学生的课堂上,西方社会有些国家是这样安排提问的:把每个同学的名字各写在一张卡片上,放在一个杯子(或者盒子)里,老师提问的时候,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请抽到的同学回答问题。
如果这个同学不愿意回答问题,他(她)可以放弃,也可以请另外一个同学替他(她)回答问题。
回答过问题的同学的名卡,就放在另外一个杯子(盒子)里。
这样,保证每个同学都有提问的机会与权利。
请你用德育的相关说法,评价这样的教学。
也请你设计一个课堂公平的计划。
五、综合分析题(每题15分,共做2题,计30分。
其中第1题必做,第2题,第3题任选一题。
)
1、德育过程。
2、你认为农耕文明下的道德教育是什么样的?
3、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你根据中国社会当前的变迁,试从品德的时代特征与德育的关系角度,分析我国青少年的相关情况。
小学德育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知识教育B. 能力培养C. 情感态度D. 价值观塑造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D.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答案:D3.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A. 故事讲述B. 角色扮演C. 强制灌输D. 情境模拟答案:C4. 小学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品质是非常重要的?A. 诚实守信B. 团结协作C. 尊重他人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严厉批评B. 宽容理解C. 忽视不理D. 惩罚处罚答案:B6. 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A. 良好的道德品质B. 丰富的知识储备C. 强烈的责任心D. 严格的纪律要求答案:D7.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A. 可有可无B. 至关重要C. 无关紧要D. 时有时无答案:B8. 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A. 道德认知B. 道德情感C. 道德行为D. 学习成绩答案:D9. 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家庭教育D. 社会媒体答案:D10.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A. 明确行为规范B. 强化行为训练C. 忽视行为反馈D. 创设良好环境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2. 德育教育中,教师应以_________为原则,对待学生的错误。
答案:宽容理解3. 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应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种途径进行。
小学德育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能力B. 道德品质C. 艺术素养D. 体育技能答案:B2.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个人主义教育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答案:C3. 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应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教育?()A. 强制灌输B. 引导启发C. 放任自流D. 惩罚为主答案:B4. 小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只听老师的话,不问为什么B. 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C. 忽视德育教育,只重视学习成绩D. 只关注个人利益,不考虑集体荣誉答案:B5. 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种活动最能体现德育实践?()A. 课堂学习B. 课外阅读C. 社会实践活动D. 家庭作业答案:C6. 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单一的成绩评价B. 综合的素质评价C. 只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D. 只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答案:B7.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种方法最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A. 教师的直接命令B. 学生的自我反思C. 家长的严格监督D. 学校的规章制度答案:B8. 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种方式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重复机械训练B. 寓教于乐C. 严厉的惩罚制度D. 单一的考试评价答案:B9. 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种行为最能体现学生的责任感?()A. 只关心自己的成绩B. 积极参与班级管理C. 逃避集体活动D. 忽视他人的感受答案:B10.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以下哪种行为是教师应该避免的?()A. 以身作则B.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C.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D. 鼓励学生自我探索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小学德育理论》答题纸一、单选(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多选(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三、判断(打“√”或“×”,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小学德育理论》A卷试题一、单选(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阿德勒告诉我们,那些被伟大书籍的A、知识,爱,人,心性B、爱,人,知识,心性2. 道德教育的根本是祭起一套说话体系。
打倒或者推翻一个道德教育体系,就在于放倒那个道德教育的_______。
A、说话体系B、行为体系3. 子曰:_____安之,朋友信之,______怀之;A、老者;少者B、少者;老者4. 子曰:_____安之,朋友信之,______怀之;A、老者;少者B、少者;老者5. 子曰:非礼_____,非礼_____,非礼勿言,非礼勿动;A、勿视;勿听B、勿听;勿看6. 孟子曰:______,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大人者,不失其______。
A、自暴者;赤子之心者也B、自暴者;仁义之心者也7. 朱熹说:人之作孽,莫甚于_____;言语尖刻,必为人忌;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______,切莫矜己之长;A、行;切莫揭人之短B、口;慎勿谈人之短8.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1941年提出了四项“人类的基本自由”:_____,信仰自由,______,免于恐惧的自由。
A、表达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B、语言自由;免于稀缺的自由9.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原文的第一句话就是“一次偶然的机遇,能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那么,课文本身就生发出一个可能的教学:叫改变了自己人生的故事,也能够改变他人。
我们完全相信,多少中小A、不由分说的B、无可奈何的10. “_____”的原型是土地神和长老神共同形成的人民聚会,那是企求人有饭吃的吃饭教仪式,那本身就是道德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1、着重于传授道德知识, 发展道德认识能力,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
A、隐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认识性德育课程D、辅导性德育课程2、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3、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
A、决策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4、德育过程的本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5、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6、德育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A、德育方案B、德育工作和德育结果C、德育措施D、德育环境7、目前教育界提出的“乐学教育”“愉快教育”是属于()。
A、情感体验模式B、价值观导向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8、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一种什么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决策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9、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B、家长委员会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D、学校德育10、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A、幼稚性B、动荡性C、成熟性D、自觉性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 )。
A、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B、注重多样性C、注重实践性D、注重理论性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3、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哪一因素( )。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0002
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A:民主性
B:变革性
C:继承性
D:滞后性
答案:C
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
A: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B:检查总结经验
C:确定德育目标
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答案:C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A:集体主义教育
B: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科学人生观教育
答案:C
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A:幼稚性
B:动荡性
C:成熟性
D:自觉性
答案:B
哪一德育原则主要是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通过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这一规律提出来的()
A: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知行统一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答案:D
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A:专指后进生
B:专指特殊学生
C:不包括优秀生
D: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答案:D
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儿童中心论
答案:C
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
福师1203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1、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B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选择的答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答案:AC3、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薰陶答案:BCD4、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德育课程知识点:德育课程的含义教材页码:P1572、思想品德知识点:思想品德的含义教材页码:P1043、德育方法知识点:德育方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17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遵循的要求是什么?知识点:学生的品德评价教材页码:P308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教材页码:P2644、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知识点: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教材页码:P785、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应体现哪几个原则?知识点: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原则教材页码:P175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1分,共23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知识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及贯彻教材页码:P147—1502、简述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A.社会实践活动
B.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各科教学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2.“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康德
D.赫尔巴特
满分:2分
正确答案:D
3.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经济政治制度
B.生产力状况
C.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
D.德育对象的需要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4.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5.什么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
A.社会德育
B.学校德育。
小学德育理论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请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
1.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
a) 专业知识与技能b) 体育运动能力c) 道德品质与思想品德d) 艺术审美能力答案:c) 道德品质与思想品德2. 德育的目标是()。
a)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b)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c) 培养学生健康体魄d)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答案:d)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3. 下列哪个是德育的重要方式之一?a) 课堂讲授b) 小组讨论c) 排队随行d) 体育锻炼答案:b) 小组讨论4.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
a) 学科知识的传授b) 纪律的约束c) 教育方式的创新d)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答案:d)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第二部分:解答题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1. 请简要说明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列举至少两种德育方式。
解答: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
德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
德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例如:- 设计情境教学: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思考和行动,并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规范意识。
-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请列举三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解答: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三个可行的方法:- 道德教育课程:设立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通过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道德原则与价值观念。
- 课堂讨论与互动:在各学科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培养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思考和决策能力。
- 德育活动与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德育活动,如班级卫生检查、义工活动等,培养他们实际行动中的道德规范和责任感。
第三部分:应用题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书写。
福师1108考试批次《小学德育理论》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1A、隐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认识性德育课程D、辅导性德育课程答案:C2、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3、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
A、决策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C4、德育过程的本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答案:D5、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B6、德育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A、德育方案B、德育工作和德育结果C、德育措施D、德育环境参考答案:B7、目前教育界提出的“乐学教育”“愉快教育”是属于()。
A、情感体验模式B、价值观导向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参考答案:A8、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一种什么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决策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参考答案:B9、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B、家长委员会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D、学校德育参考答案:D10、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A、幼稚性B、动荡性C、成熟性D、自觉性参考答案:B)1A、教育内容系统性B、重视通过活动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C、养成行为习惯D、陶冶情操参考答案:BC2、当代我国的德育模式主要有哪几种? ( )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参考答案:ABCD3、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参考答案:BCD4、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熏陶答案:BCD5、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德育目标参考答案: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亦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
简言之,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2、认识性德育课程参考答案:认识性德育课程是学校于正式课程之中,规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系统传授和学习有关道德的、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
3、品德参考答案: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它是指个体按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三部分。
或者说它是一定社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在个人身上的表现。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2)发挥德育组织的作用;(3)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2、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教育目标的区别;(2)所依据的规律不同。
3、如何理解学校德育内容序列化?参考答案:学校德育内容安排的序列化,是指按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社会思想道德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将德育基本内容组织安排成系统连贯的系列。
其特点是:内容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连续有序,螺旋上升地加以组织和排列,内容要求略高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发展水平,使之落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上。
其目的是使德育基本内容的具体实施更适合受教育者品德发展实际,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保证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参考答案: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建设班集体的工作上。
(1)提出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5)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5、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进行德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参考答案:(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4)活动中要进行品德教育工作。
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1分,共23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当前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贯彻得怎么样?参考答案: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基本体现了现代德育发展性精神即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
当前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行为,表明教师在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教学,德育目标还没有完全按照所设计的德育目标来实施。
2、联系实际谈谈现代学校班集体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是什么?参考答案:现代德育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目标时,除了要讲求针对性、激励性,讲究长短结合外,还要渗透现代意识;要求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参与精神;要求班主任形成班级良好班风以及健全班级制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行为控制和自觉行为来实现目的;要求班主任正确认识并合理对待班级中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班级管理更强调一种柔性、个别性和更多的要求充满情感的力量和因素。
(3)实践性德育目标是预想的德育活动的结果及其标准,它是指向未来的,具有超前性,可能性的东西,而不是现实性的东西。
但是只要德育目标是合乎规律的,符合实际的,那么,经过主观努力和实践活动,具有主观性,超前性的德育目标就能够变为客观现实。
因此德育目标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福师1108考试批次《小学德育理论》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1A、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B、注重多样性C、注重实践性D、注重理论性参考答案:A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 )。
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参考答案:B3、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哪一因素( )。
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B、受教育者的发展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参考答案:B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
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 )。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参考答案:B6、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
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B、受教育者的发展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参考答案:B7、在近代西方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著作是()。
A、《爱弥尔》B、《道德教育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普通教育学》参考答案:D8、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
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B、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社会公德教育参考答案:A9、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参考答案:D10、目前教育界提出的“乐学教育”“愉快教育”是属于()。
A、情感体验模式B、价值观导向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参考答案:A)1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2、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有( )。
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B、受教育者的发展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答案:ABCD3、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 ( )。
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是()。
A、社会主义方向性B、全民性和民主性C、变革性D、开放性参考答案:ABCD5、德育管理的手段有()。
A、思想动员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C、进行明确分工D、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参考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参考答案:现代学校德育管理是指现代学校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根据现代社会需要,在现代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对德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人、财、物和信息等),不断增强学校德育系统功能,使德育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德育目标的活动过程。
2、德育过程参考答案: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3、德育目标参考答案: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亦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
简言之,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2)发挥德育组织的作用;(3)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2、德育论研究任务有那些?参考答案:社会主义德育论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深入揭示社会主义德育的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指导社会主义德育实践,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服务。
具体任务包括:揭示德育本质,探索德育活动的规律;帮助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
3、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教育目标的区别;(2)所依据的规律不同。
4、说明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参考答案:(1)认识导向功能;(2)情感陶冶功能;(3)行为规范功能;5、如何贯彻德育中的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参考答案:(1)要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2)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前进。
(3)要以表扬为主,批评、处分为辅,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鼓励他们不断前进,抑制不良思想行为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