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和地图
- 格式:pdf
- 大小:362.96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4)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一大西洋一麦哲伦海峡一太平洋一菲律宾群岛一印度洋一好望角一大西洋一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3)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5)经、纬线的特点:(6)特殊的经、纬线特 点经 线纬 线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①特殊纬线赤道一一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人们规定: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
②特殊经线0。
经线一一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一一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一致国际上规定20° W 和160° 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 W 位于东半球;165° E 位于西半球。
《地球、地图》一.选择题(共19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C.极昼极夜现象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2.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昼夜现象及更替B.地球绕太阳运动C.海水的潮起潮落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3.假设地球不自转,将产生的现象是()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D.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4.(2015•某某)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东升西落 D.一天24小时5.在同一时刻,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位置的差异D.地形的差异6.(2014•某某)第22届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在俄罗斯黑海海滨城市索契正式开幕,家住某某的小明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时间2月8日0时14分.请分析,造成两个地区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及与索契时差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索契比早4小时B.地球公转,比索契早4小时C.地球自转,比索契早4小时D.地球公转,索契比早4小时7.(2015•某某)2015年6月8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总决赛第2场在美国某某打响,当地解说员说:“晚上好,女士们,先生们”而同一时间转播比赛的中国解说员却说:“观众朋友们,上午好!”两地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不同 B.经度不同 C.地球公转 D.季节不同8.一天当中,校园里升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D.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9.地球公转产生了()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10.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位置时,不可能有的现象是()A.印度半岛正处于多雨期B.我国内流区各河普遍进入枯水期C.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11.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B点时,正是一年中的()A.夏至日B.冬至日C.秋分日D.春分日12.小明翻开日历看到“夏至”的节气,此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位置.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13.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5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42.6度,北纬38.1度.请问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图中距离()处最近.A.A春分日B.B夏至日C.C秋分日D.D冬至日14.如图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A.昆仑站B.长城站C.某某站D.无法判断15.据你观察你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出现在()A.3月B.6月C.9月D.12月16.读图,当地球公转到位置甲时,我国某某、某某、、某某四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某某 B.某某 C. D.某某17.在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热带 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18.北半球冬至日时,下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某某 B. C.某某 D.漠河19.中国科考队到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二.解答题(共11小题)20.读“我国中纬度地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该地区该日4:30日出19:30日落,则该地该日昼长为小时,其昼夜长短状况为(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2)此日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3)如果该日是“二分二至”中的某一天,则该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此后太阳的直射点将向方向移动.21.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提倡低碳生活,节约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3日晚8:30拉开序幕.包括中国在内的l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在当地时间晚8:30一9:30,顺次参与了熄灯接力活动.材料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部分城市图和气候资料图.(1)于3月23日晚上8:30一9:30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此时伦敦当地时间则是中午12:30﹣13: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运动(填“自转”或“公转”).(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冬季.(3)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请列举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至少写出2条)(4)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低碳环保的做法?(至少写出2点)22.(2014•某某)图1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2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1)观察现象:图1中,夏季楼房影子比较(长/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高/低).图2中,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比较(多/少).(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季节)的光照情况.23.读极点地区的太阳照射图(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地区表示黑夜,回答:(1)图中B点在五个温度带中处于带,A点在B点的方向.(2)若图中相邻经线相差45°,当B地位9:00时,A地的时间为.(3)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资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为.24.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探究: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 1根、卷尺一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1)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2)把测量结果纪录下来,并绘图.(3)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和绘图.观测结果:上图是我市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区分一下.A图是季测绘;B图是季测绘.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拓展延伸:若A、B两图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请你分析:(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夏)季的光照情况.(2)某某和某某两地的楼间距有何差异?某某某某(填大于或者小于).25.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将图中的Q1、Q2、Q3、Q4与相应的日期用直线连接.Q1 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Q2 9月23日前后(秋分日)Q3 6月22日前后(夏至日)Q4 3月21日前后(春分日)(2)当地球由Q1公转到Q2的过程中,北半球(昼、夜)渐长(昼、夜)渐短.26.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年.(3)当地球公转到点(填字母),此时太阳直射在线上(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日称为北半球的夏至日.(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C向D转动时,我市季节变化由季向季过渡,昼夜长短变化是白天越来越(长、短),黑夜越来越(长、短).27.读二分二至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周期为.(2)当地球运行至A处时,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运行至B处时,北半球节气为.(3)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某某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时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的BC段,北半球的昼长逐日(增长、缩短).(4)当地球运行至C 处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 B.地中海沿岸寒冷干燥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北极地区太阳终日不落.28.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轴短线上的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填代码)(2)图中大海和小山两位同学,时至深夜酣睡的是.(3)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所在的大洋是.(4)一年中,A点有次太阳直射现象.29.(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或天;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时间为天或年.(3)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的变化.(4)在相应位置标注北半球夏至日与冬至日、春分日与秋分日的名称和日期.30.阅读有关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自转周期约小时.图示意的是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在(重要纬线).表:夏至日我国三城市日出日落时刻(时间)地点经度纬度日出时刻日落时刻乌鲁木齐87.6°E43.8°N06:27 21:55116.4°E39.9°N04:46 19:47某某118.6°E24.9°N05:17 18:59(2)与乌鲁木齐纬度相近,但日出时刻比乌鲁木齐较早,主要原因是:.(3)的白昼时间比某某更(长或短).(提示:白昼时间=日落时刻﹣日出时刻)(4)从夏至日后,某某的白昼时间将变(长或短)日出时刻将(推迟或提早)试题解答参考一.选择题(共19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C.极昼极夜现象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落和时间差异;四季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地球上五带的形成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根据题意.故选:B.2.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昼夜现象及更替B.地球绕太阳运动C.海水的潮起潮落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如果不自转也产生昼夜现象,只不过有的地区永远是白昼,有的地区永远是黑夜.根据题意.故选:D.3.假设地球不自转,将产生的现象是()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D.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解:首先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24小时,所以一个昼夜是24小时.A、即使地球停止自转,也始终有一面是昼半球,一面是夜半球,对地球而言是有昼夜之分的.(只是对同一地点来说短时间内不存在昼夜之分)故不符合题意.B、地球本身是个不发光的球体,它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故不符合题意C、如果地球不自转,它还会以66.5°的倾斜角,绕着太阳公转,相对来说昼夜交替还会存在,因为公转的周期是一年,那么昼夜交替一次需要一年,黑夜和白天各自长达半年之久.故符合题意.D、如果地球不自转,同一地点是不会有昼夜交替(一昼夜24小时)现象的.任何一点都只会处于面向太阳或者背向太阳的一面,不会昼夜交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15•某某)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东升西落 D.一天24小时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一天24小时是地球自转的周期.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5.在同一时刻,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位置的差异D.地形的差异解: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又由于我国东西跨60多个经度,因此当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最东边的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因此可知,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故选:A.6.(2014•某某)第22届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在俄罗斯黑海海滨城市索契正式开幕,家住某某的小明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时间2月8日0时14分.请分析,造成两个地区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及与索契时差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索契比早4小时B.地球公转,比索契早4小时C.地球自转,比索契早4小时D.地球公转,索契比早4小时解: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及时间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索契位于东四区,位于东八区,所以比索契早4小时.故选:C.7.(2015•某某)2015年6月8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总决赛第2场在美国某某打响,当地解说员说:“晚上好,女士们,先生们”而同一时间转播比赛的中国解说员却说:“观众朋友们,上午好!”两地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不同 B.经度不同 C.地球公转 D.季节不同解: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美国某某位于西五区,与所在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3个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当美国某某为2015年6月8日晚上时,时间应在2015年6月9日上午.故选:B.8.一天当中,校园里升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D.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解: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一天当中,太阳的高度不同,旗杆的影子长短就有变化.故选:B.9.地球公转产生了()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解: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根据题意.故选:C.10.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位置时,不可能有的现象是()A.印度半岛正处于多雨期B.我国内流区各河普遍进入枯水期C.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解: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也就是北半球为夏季;这一天北半球的昼最长夜最短;印度半岛处于多雨期;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沛的降水,我国的内流河普遍进入丰水期;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1.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B点时,正是一年中的()A.夏至日B.冬至日C.秋分日D.春分日解:由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9月22日前后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故选:C.12.小明翻开日历看到“夏至”的节气,此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位置.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解:从日历看到“夏至”节气时间为6月21-6月22日,地球应该运行到图中的③,此时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3.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5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42.6度,北纬38.1度.请问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图中距离()处最近.A.A春分日B.B夏至日C.C秋分日D.D冬至日解:读图可知,A图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3月11日最接近北半球的春分日,即图中A处.故选:A.14.如图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A.昆仑站B.长城站C.某某站D.无法判断解:北寒带和南寒带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从南回归线到南极点之间是南寒带,从图中看出,昆仑站、某某站位于南寒带,而长城站不在南寒带.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5.据你观察你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出现在()A.3月B.6月C.9月D.12月解: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应出现在6月22日前后.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6.读图,当地球公转到位置甲时,我国某某、某某、、某某四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某某 B.某某 C. D.某某解:当地球公转到位置甲时,是北半球的夏至.夏至时,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四城市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某某、某某、、某某.因此某某白昼时间最长.故选:B.17.在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热带 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解: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由此可得出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的X围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也就是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8.北半球冬至日时,下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某某 B. C.某某 D.漠河解: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从南回归线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分析选项中各城市可知,其中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由南向北依次为某某、某某、、漠河,因此北半球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某某.故选:C.19.中国科考队到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解:南极洲的暖季(即夏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我们的冬季,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去北极我们则正好相反,选择在夏季.故选:C.二.解答题(共11小题)20.读“我国中纬度地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该地区该日4:30日出19:30日落,则该地该日昼长为15 小时,其昼夜长短状况为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2)此日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极昼或极夜)现象.(3)如果该日是“二分二至”中的某一天,则该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的直射点将向南方向移动.解:(1)该地区日出时间为4:30,日落时间是为19:30,昼长为15小时,此时是昼长夜短;(2)根据题意得知:该地的昼较长夜很短,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内应有极昼现象;(3)根据图示,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太阳的直射点会向南(赤道)方向移动.故答案为:(1)15;昼长夜短;(2)极昼;(3)北回归线;南.21.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提倡低碳生活,节约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3日晚8:30拉开序幕.包括中国在内的l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在当地时间晚8:30一9:30,顺次参与了熄灯接力活动.材料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部分城市图和气候资料图.(1)于3月23日晚上8:30一9:30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此时伦敦当地时间则是中午12:30﹣13: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填“自转”或“公转”).(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请列举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至少写出2条)(4)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低碳环保的做法?(至少写出2点)解:(1)于3月23日晚上8:30一9:30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此时伦敦当地时间则是中午12:30﹣13: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等.(4)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低碳环保的做法有: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在家里随手关灯、使用清洁能源、出行尽量步行等.故答案为:(1)自转;(2)暖热多雨;寒冷干燥;(3)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等;(4)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在家里随手关灯、使用清洁能源、出行尽量步行等.22.(2014•某某)图1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2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1)观察现象:图1中,夏季楼房影子比较短(长/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高(高/低).图2中,热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比较多(多/少).(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公转(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冬季(季节)的光照情况.解:(1)结合图示得知:图1中夏季楼房的影子比较短,表明夏季的正午太阳升的高;图2中,热带的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比较多;(2)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着;(3)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靠冬季时的采光情况.故答案为:(1)短;高;热;多;(2)公转;南回归线;(3)北温;冬季.23.读极点地区的太阳照射图(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地区表示黑夜,回答:(1)图中B点在五个温度带中处于北温带,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2)若图中相邻经线相差45°,当B地位9:00时,A地的时间为15:00 .(3)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节气,资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解: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判断,该极点地区图为北极地区图,图中经纬线的度数为:从上图中看出B点的纬度是60°N,位于北温带;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看出,A点在B点的东方,从图中看出A点距北极点远,B点距北极点近,A点在B点的南方,综合起来看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从图中看出,B点的经度是135°W,位于西九区,A点的经度是45°W,位于西三区,两地相差6个时区,相差6个小时,当B地位9:00时,A地的时间为15:00;从图中看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半球的资阳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北温;东南;(2)15:00;(3)夏至日;昼长夜短.24.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探究: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 1根、卷尺一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1)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2)把测量结果纪录下来,并绘图.(3)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和绘图.观测结果:上图是我市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区分一下.A图是冬季测绘;B图是夏季测绘.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拓展延伸:若A、B两图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 B 图;北方同学测绘的是 A 图.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请你分析:(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冬、夏)季的光照情况.(2)某某和某某两地的楼间距有何差异?某某大于某某(填大于或者小于).解:实践过程:冬季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表现为正午太阳的高度角较小,夏季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因此不同季节,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拓展延伸:同一季节,我国南方和北方由于距离太阳直射点的远近不同,太阳的高度也不同,越向北太阳高度越低,正午的影子越长.请你分析:根据以上原理,(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季的光照情况;(2)某某位于北方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远,某某位于南方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较近,因此某某表现为阳光斜射的厉害,楼距应该大于某某.故答案为:冬;夏;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B;A;冬;大于.25.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知识梳理1.地球上的经纬网(1)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海边看帆船、月食现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登高望远等。
(2)地球(3)纬线及其特点。
(4)经线及其特点。
(5)经度和纬度的度量。
经度的度量纬度的度量2.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其中东、西十二区各跨7.5度,合为一个时区。
(1)中央经线经度数=时区数×15度。
注: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中时区中央经线为0度经线,东、西十二区中央经线为180度经线。
(2)时区和日界线3.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运动:主要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
(2)五带的特征: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现象划分五带。
(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注: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4.地图知识(1)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2)地图的类型及作用。
①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电子地图等。
②作用:用于生产、生活、军事等方面。
5.等高线的识读疑难点津1.图示经纬度的变化规律(1)网格状经纬网图。
①横线(或弧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
②辨别南北纬③辨别东西经(2)极地经纬网图。
①在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一条条直线。
②极点的判读方法③辨别南北:北逆南顺。
④辨别东西:顺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经度数增大为东经,经度数减小为西经(自转箭头所指方向为东,箭尾方向是西)。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方法(1)公式法。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数=已知经度÷15°(四舍五入)。
②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后取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差值;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
③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地位于已知地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
2012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和地图(一)
模拟预测题
1.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
A:,
B:,
C:,
D:,
(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
球的是。
(填代号)
(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米。
(2)若已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米。
(3)甲山在乙山的方向。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高度;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5)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计算乙山顶与8地的相对高度是。
(6)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处爬山要容易些。
(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C 、 D 、E。
(8)估算E的相对高度(深度)是。
3.小红家住长春,经北京去西安参观“201 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习题精炼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最佳的选项)
1.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问的距离在地图上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 )
A.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2.我们的衣柜里都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 )
A. 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亚寒带地区
3.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中,有陡崖分布的是 ( )
4.地球仪表面北纬和南纬的分界线是 ( )
A.本初子午线 B. 赤道
C.0°经线 D.极点
(1)长春位于北京的什么方向?
(2)请写出得知长春到北京实地距离的方法。
(3)西安是哪个省的行政中心?请写出历史上曾在此定都的一个朝代名称。
5.下列四组经纬度中,属于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是 ( )
A.20°W,20°E B.20°W,160°E
C.180°W,180°E D.0°W,180°E
6.右图中台卅1位于杭州的( )
A.东南 B.西南
C.正东 D.西北
7.地图中“N”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 )
A.一般定向法 B.实物定向法
C.指向标定向法 D.经纬网定向法
8.小明准备了一幅台湾交通图,他最可能的意图是 ( )
A.调查台湾人口情况
B.考察台湾水流水系
C.选择参观台湾著名景点
D.选择去台湾游玩路线
9.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
玉环县人民政府完成人口情况普查,最后的调查工作是( )
A.写调查报告 B. 没汁调查提纲
C.选择调查方法 D.确定调查对象
10.图例是地图“语言”之一,下列不属于图例的是
( )
二、非选择题
11.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填注图中每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
12.根据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上A、B两点的地理位置:
A ,B。
(2)图上A、B两点属于 (填“东”或“西”)半球,位于高纬度的 (填“A”或“B”)属于带。
13.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从等高线看,四周,中间 (以上两空填“高”或“低”),属于 (填“盆地”或“山谷”)。
(2)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两地相对高度约为米。
若计划在甲、乙两村间修一条公路,
应该沿 (填“丙线”或“丁线”)。
【基础训练】
1.D 2.B 3.C 4.B 5.B 6.A 7.C 8.D9.A l0.D 11.(1)逆时针(2)经度(左)45°0°135°,经度(右)同上;纬度(上自下)30°,60°12.(1)150°W,55°S 170°W,75°S(2)西B南寒 13.(1)高低盆地(2)西南100(填100~200米之间的数字也行) 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