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银元典藏册
- 格式:doc
- 大小:439.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银行百年激荡1912——2012百元版中国银行百年激荡1912——2012百元版中国银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一家国有银行,也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今年是中国银行成立10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中国银行特别推出了一款百元纸币,名为“中国银行百年激荡1912——2012百元版”。
这款百元纸币以中国银行的百年历程为主题,旨在展现中国银行在中国金融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正面设计采用了中国银行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银行大楼,并配以辉煌的日出景象,象征着中国银行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背面设计则以中国银行百年来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为主题,包括成立于1912年的中国银行、加入人民银行系统、发展为全国性银行、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等。
这款纸币的设计精美,色彩鲜艳,采用了最新的防伪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同时,该纸币还具有收藏价值,对于热爱收藏的人来说是一件珍贵的纪念品。
作为中国最早的国有银行之一,中国银行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中国金融业的重要角色。
自成立以来,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国银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支持,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对外贸易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也在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相继推出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与科技紧密结合,满足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需求。
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秉持“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金融体系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中国银行百年激荡1912——2012百元版的推出,不仅是对中国银行百年来的发展历程的纪念,也是对中国银行在中国金融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的肯定。
这款纸币的推出,将进一步宣扬中国银行的品牌形象,展示中国银行的实力和信誉。
龙源期刊网 50枚纯银《中国百年银元珍藏大系》1折限时领取作者: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9期中国百年珍品银元的不断代完整收录从1900年首枚大清龙洋,到1911年首套宣统元宝,再到1912年民国开国银元,1949年苏维埃政权铸造的首枚银币,百年银元大系把中国110年来所发行过的50枚珍稀银元,横不断代,竖不断系的一次聚齐,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
不同朝代不同省份珍品银元的完整收录共收录了从清朝到民国时期24省及行政区由36个铸造局发行的整整50枚银币。
像湖北省造光绪本省银元,在1988年即以62万元天价成交,还有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1991年在美国世界钱币拍卖会上,以18.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50万创造最高拍卖纪录。
再加上绝品十珍中目前估价90万元人民币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二番版和目前估价80万元人民币的福建省局造光绪元宝等等,这些我国天价银元都是在同一时代光绪年间由不同省份发行的。
同一年份不同版别珍品银元的完整收录单单同一年份的宣统三年,4种不同版别的龙洋币,它们所不同的是它们背面龙的图案,分别是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和曲须龙,能够成套收藏到同一年份不同版别的还是第一次,以后恐怕不会再有。
家住淄博的刘大爷对银元有着特殊的情怀,他说看到这套银元大系时,让想起了以前许多的记忆,当年的拥有者大多为官宦商贾,寻常人家中不多见,现在生活好了,我要买两套传给我的孙子,这不仅是传家宝,也是一种特殊的纪念!《百年银元珍藏大系》弥补收藏遗憾!玩钱币收藏多年的沈老说,看到《百年银元珍藏大系》一折公开领取,第一时间领购了10套,我已经收藏了不少古钱币,也花了不少钱和力气,可收集来的却零零散散。
这套银元大系很完整地收集了从清朝到民国的珍稀银元,而且仅一折1980元就可以领取到,现在不趁机收藏几套,以后肯定要有遗憾。
限时领取公告:。
《中华瑰宝》投资币珍藏册纪念币9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纪念币1枚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纪念币3枚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币2枚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币2枚
台湾辛亥一百周年纪念币1枚文章由中藏联盟网编辑整理。
纪念钞3张
香港特别行政区塑料纪念钞1张
澳门特别行政区妈祖庙纪念钞1张
台湾辛亥革命纪念钞1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硬币120枚
5分硬币15枚
2分硬币22枚
1分硬币28枚
1元硬币9枚
5角硬币21枚
1角硬币25枚
港澳台硬币10枚香港流通硬币6枚澳门流通硬币3枚台湾硬币1枚。
中国银元发展史,最早竟造于乾隆年间!
展开全文
1、乾隆58年(1793年)中央政府首次在西藏铸造“清乾隆宝藏”另还有嘉庆宝藏、道光宝藏等。
2、寿星银饼”,又叫做“老公饼”,币的正面是个寿星,面有“足纹银饼”“道光年铸”,背面中间为宝鼎,旁边满文意为“台湾府铸”。
3、清光绪十五年即公元1889年由广东开始的,次年流通于市场。
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银圆有:“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俗称“七三反版”。
4、大清银币”或者叫做“大清宣三”。
根据龙须的变化,可区分为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反龙等。
5、国民政府铸造孙中山开过纪念币,也就是常说的“小头”。
1912年1月3日,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为庆祝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南京造币厂于同年铸造发行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6、徐世昌——颇得袁世凯的器重,在袁世凯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
民国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为国务卿。
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
7、袁像洪宪银币:袁世凯军装正面像,背:中间铸有一条展翅飞龙,上下分环"中华帝国""洪宪纪年"和飞龙签字版。
8、孙中山先生像,背面为帆船图案之“船洋”,常见的为22年,23年两个年份。
22年比23年数量少一些,品相也大多比较一般。
9、中华苏维埃制造的银元。
中国近代银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人,反映了我国近代金融兴衰,铸币工艺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收藏投资价值,也是世界钱币收藏
的重要币种和主流币种之一。
重读人民银行1952年版《银元图说》作者:黄忠言周业勇转载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银行一个基层机构的废纸堆里发现一本1952年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发行的《银元图说》,32K大小,共有100多页,硬纸板的封面由紫颜色的布包着,布面印着“银元图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编印” 和“1952”这些银色的隶书文字。
《银元图说》图文并茂,所列的一百枚银元既有原样大小的图片,又有较为详细的发行背景论述。
该书距今已近60年时间了,保留至今也不容易,作为一个钱币收藏爱好者,更觉弥足珍贵。
该书开头有个“前言”,全文如下:“市场上,银元的流通虽已成为历史上的陈迹,但流通过的银元种类却是复杂而多样的。
远在十六世纪,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银元随着它们的武装侵略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上。
满清政府以及其后一系列的反动和封建的割据者各自铸造并强迫人民使用他们的银元。
直到一九三五年,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了所谓‘白银国有’,企图用不值钱的法币掠夺人民手中的银元,可是,人民并不信任那个政府,很少有人去兑换它。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反动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使人民遭受了既深且钜的损失,储藏在人民手中的银元,遂又活跃在市场上;同时,反动政府被迫也加铸了一部分,企图挽救其垂危的恶性通货膨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立了崭新的人民货币体系,就宣布结束了银元的流通历史;于是人民纷纷拿着原来储藏着的以及原来被不法地主和资产阶级隐藏而今日又重新回到他们手中的银元,到我们各级行处来兑换人民币。
这样我们各级行处就增加了银元的收兑业务。
但是,银元的种类是很复杂的,成色和重量也是极不一致的,我们在具体的收兑工作中,就发生一些困难。
为了保证具体工作办得较好,银元图说的出版是有必要的。
本图说搜集了自一八八二年至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共计一百种,可能还有遗漏的。
各种银元的重量成色一部分是以一枚银元化验的结果作根据,一部分是经鉴定的。
但是,我们还不能肯定同种银元的成色和重量就是完全一致的,希望各地同志在实际收兑工作中对本图说提供订正的意见,把它更丰富充实起来,从而把我们的鉴定技术更提高一步。
中国钱币珍品系列纪念章第二系列目录珍II-10-1 丙午大清金币铜镀金直径40毫米1990年9月“大清金币”是清代光绪年间的机制币。
清代末年是中国币制相当混乱的时期,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采取措施整顿比值,下令铸造格式统一的“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和“大清铜币”。
其中只有“大清铜币”得以在全国推广流行。
“大清金币”有户部所属造币总厂(设在天津)铸造于光绪三十二年及三十三年,币面以干支纪年,俗称“丙午金”,“丁未金”,金币铸成后没有发行流通。
由于铸量不多,又历经销熔改铸,故存世极少。
珍II-10-2 龙凤金币铜镀金直径40毫米1993年3月“龙凤金币”铸于民国十二年(1923),为天津造币厂铸造。
该币雕刻精细,凤鸟之羽毛丝缕悉现,为中国近代币之杰作。
据近人研究,该币正面龙凤图案,实际上是民国元年由鲁迅,许寿裳,钱稻孙等人共同设计的国徽图案。
图中含日,月,星辰,山,龙,凤,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12种吉祥物,人称“十二章图”。
因此图案过于复杂,当时未被国徽采用。
该币背面中间铸有面值“一元”,左右两边有稻穗围绕。
珍II-10-3 道光寿星银饼铜镀银直径40毫米1990年9月“道光寿星银饼”俗称“老公饼”,为清道光十七年至十八年间(1837-1838)张温在台南州新党郡庆白口起义时,台湾地方政府发行的一种军饷银饼,具有早期打制银元的特征,存世极稀。
该币正面铸有寿星图像,左列篆书“道光年铸”四字,右列隶书“足纹银饼”四字,下为楷书“库平七二”四字。
背面铸有宝鼎图纹,上下右左分列满文“台湾府库”四字。
现在遗存的这种银饼币面,还往往留有当时银号打印的戳记。
珍II-10-4 广东寿字一两银币铜镀银直径40毫米1990年12月“广东寿字一两银币”为中国近代机制银币的珍品。
史籍无考,迄今仅发现十余枚实物,又未见配套的辅币,可见并非一般流通币。
前人曾认定为慈禧太后的寿辰纪念币,可能铸于光绪三十年(1904)慈禧太后70寿辰之时。
介绍银元版别的书-回复
有很多书可以介绍银元版别,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籍:
1. 《中国银元大全》:这本书是关于中国银元的全面介绍,包括各个版别的历史、设计和流通情况等。
它按照年代和版别进行分类,提供了详细的文字和图片,非常适合银元收藏爱好者。
2. 《中国银元标准目录》:这本书是中国银元标准目录,由中国人民银行收藏拍卖公司编写。
它详细列出了各个版别、年代和版别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银元的真伪。
3. 《中国近代银元》:这本书重点介绍了中国近代银元的版别和历史背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每种银元的特点和风格。
4. 《中国近代银元珍藏精品图鉴》:这本书主要展示了中国近代银元珍藏精品的图片和介绍,特别适合银元收藏爱好者欣赏和学习。
这些书籍都是关于银元版别的介绍和研究,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收藏价值。
中国银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外国银元开始流入中国。
到了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国中央政府首次在西藏铸行“清乾隆宝藏”银币,但仅在边疆地区流通。
一八八九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由广东铸造银元,之后全国各省份开始效仿,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龙洋,比如吉林省造龙洋,奉天省造龙洋,湖北省造龙洋,江南省造龙洋,安徽省造龙洋,四川省造龙洋,北洋造龙洋,大清银比造币总厂等等。
一九一二年清朝灭亡后,民国开始铸造孙像开国纪念币船洋。
一九一四年让位于袁世凯之后开始铸造袁大头以及各种地方军阀头像银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停止铸造银元。
鉴赏中国银元1.中国银元简介银元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
1890年(光绪十五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
现在,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中国的银元种类在短短的100多年历史中达600多种。
较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大清银元、袁头银元、孙头银元及黎元洪、徐世昌、曹锟、段祺瑞等纪念币和中国苏维埃币等。
晚清银元以光绪币为代表,“光绪元宝”的正面镌有“光绪元宝”,字下为“库平七钱二分”,中间有小满文,背面为盘龙,但各省制造的大小并不统一,收藏市场上价格相去甚远。
其中比较珍贵的品种在香港拍卖市场上拍到数千美元。
民国期间的银元主要是袁头币和孙头币。
“袁头银元”正面为袁世凯侧脸像和铸造年份,背面为嘉禾图和“壹圆”字样,有不同年份和地区制造的各式各样品种,另外还有一些袁世凯纪念币。
“孙头银元”正面为孙中山先生半身像,上有“中华民国”,下有“开国纪念币”字样,背面为麦穗和“壹圆”字样,四周为英文字。
还有“孙船银元”,正面为孙中山先生大头像,背面为帆船图案。
民国银元由于留世较多,拍卖市场价格一般比较低。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也先后在中央苏区、鄂豫皖、闽浙赣和川陕等地铸有中国苏维埃币,正面多为镰刀、斧头图形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字样,是非常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据专家介绍,我国近代银元的重量一般为26.5克左右(合库平七钱二分),最大的36.5克,经过流通磨损等,也应在25.6克以上。
成色大多为88,最高达98.5,低的只有60左右。
投资者在选购收藏时要特别注意在这两个方面加以辨认,重量不够或成色太低者,不是经过人为处理,就是伪造品。
银元除“壹圆”主币外,还有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一钱、二钱、三钱等银角子作为辅币,一些较为稀珍、品相成色较好的品种,在投资市场也常有不俗表现。
近代银元成为收藏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近代银元制作精良、图案考究、银光灿灿、使人们爱不释手。
济南华阳宫四季殿出土银元赏析作者:杨阳来源:《理财·收藏版》2022年第02期银元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始流入中国。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首先在西藏铸造“乾隆宝藏”银币并流通使用。
道光年间(1821—1850年),台湾、福建等地曾仿制。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铸造“光绪元宝”银元,即龙洋。
此后都到中华民国时期,银元都是主要流通货币。
华阳宫四季殿出土的这批银元,虽铸造时间和产地各不相同,但银元大小、厚度、重量大同小异,直径大致在3.9厘米,厚度在0.25厘米,每枚重量均在26克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1克。
铸造精密,误差极小。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壹圆银币(图1)直径3.9厘米,厚0.25厘米,重26.81克。
此银元为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发行的银本位币,名为“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孙中山帆船币”,俗称“船洋”。
正面中间镌刻孙中山侧面头像,上缘刊写“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字样,背面中间为双桅帆船在乘风破浪前进。
帆船左右两侧镌刻币值“壹圆”。
此币是按照当时国民党政府拟定的标准图稿进行设计、雕版、铸造。
该币种流通历经百年之久。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壹圆银币(图2)直径3.9厘米,厚0.25厘米,重56.16克。
此银元为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发行的银本位币,名为“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孙中山帆船币” ,俗称“船洋”。
正面中央镌刻孙中山侧面头像,上缘刊写:“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字样,背面中间为双桅帆船在乘风破浪前进。
帆船左右两侧镌刻币值“壹圆”。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壹元银币图案设计精美,雕版精良。
此币种铸造量少,流通量稀少,存世量更加稀少,极具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清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图3)直径3.9厘米,厚0.25 厘米,重26.64克。
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镌汉文“造币总厂”四字,下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
银币背面中央珠圈内镌浮雕蟠龙图,蟠龙为长尾龙,眼睛圆睁,炯炯有神,嘴张开,下齿露出。
北辰藏品为庆祝中国银行百年华诞,中银香港发行100港元面值的中国银行百年华诞纪念钞共200万张,还有中行百年纪念钞大全藏品以及中国银行成立100周年纪念钞三连体都是不错的藏品。
钞票正面以缠绵不断的万里长城和宏伟的北京中国银行大厦为主景,展现历史悠久的中国银行稳健卓越、实力雄厚。
正面中部极具中国书法韵味的数字"100"既是面额,又与百年纪念主题呼应,其中"00"以符号表现,寓意中国银行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颜色采用与现行澳门币1000元券相近的"华彩金"为主色调,体现盛世华诞、百年庆典的祥和氛围。
正面采用国际前沿的防伪技术光彩光变莲花图案和动感中国银行行徽安全线,具有很强的防伪性能钞票背面主景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风貌和著名的地表中银大厦。
展现中国银行的国际化形象,以及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作出贡献,纪念钞图案简洁,色调柔和,雕工细致,极具珍藏价值,纪念钞背面采用了别具一格的竖式构图,以绿色为主色调,为中国水墨莲花图。
中国银行100周年纪念钞防伪特征明显,只需轻转钞票可见中国银行行徽图案,1、中国银行100周年纪念钞发行量少,据调查统计在大陆地区仅有110万套,相当于10000人中仅有4人可以获得,其收藏难度之高前所未有。
2、存世量及库存量少,本身在大陆发行的数量就极少,再加上藏品本身独有的加之含量,都为藏品的收藏加之增添了几分重量3、中国银行100周年珍稀纪念钞是为纪念中国银行成立100周年而发行的,是世界上第一次以银行为主题而发行的钱币收藏价值与北京2008年奥运纪念钞的发行相似,奥运会10元纪念钞已经发行就开始被无数收藏爱好者抢购,近年来奥运纪念钞的价格已经攀升了几千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收藏价值也会逐步展现。
相信同样,此次发行的中国银行建立100周年纪念钞也会有较强的收藏价值,目前翠卖藏品还有中行百年纪念钞大全藏品,该藏品包含了中行百年的所有面值和版别的钱币。
银元年份表银元年份表是一份记录了各个银元发行年份的表格,它是对银元历史的整理和总结。
银元是一种特殊的货币形式,由贵金属银制成,并具有一定的收藏和纪念价值。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银元年份表:1. 清朝:- 光绪元宝(1900-1911年)- 宣统元宝(1909-1911年)2.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1912年)- 中华民国袁大头(1914-1928年)- 中华民国壹圆银元(1934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币(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纪念币(1999年)这仅仅是一份简单的银元年份表,实际上,各个朝代、年代都有不同的银元发行。
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银元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和年份的银元。
银元年份表的编制对于收藏家和历史研究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银元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银元作为一种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货币形式,不仅仅代表着经济交易的工具,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和价值。
通过银元年份表,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各个时期的银元特点和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了解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银币。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银元的收藏和市场价值不断在变化。
因此,任何对于银元的收藏和投资决策都应该充分考虑历史背景、市场行情和专业意见。
同时,我们应该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和鉴定银元,以避免买到假币或者被非法交易欺骗。
总而言之,银元年份表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各个时期银元的发行年份,为人们提供了了解银元历史和特点的重要参考。
希望通过银元的收集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的货币文化。
中华癸亥银币福州洪山造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福建都督崇善奏准在福州设立“福建官钱局”,铸造银角.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经度支部批准,成立福建官局,制造铜元. “光绪元宝”龙洋。
1906年改名“度支部造币闽厂”辛亥革命时期.福建都督孙道仁委派陈扬铭接管前清官银局并恢复造币闽厂, 率先鼓铸“福建通宝”制钱, “福州都督府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二次革命”失败之后, 李厚基攫取闽省军政大权期间, 勒令福建造币厂停办, 并将大部分人员和机器皆迁移往福建制造局, 设于南台苍霞洲的福建造币厂从此彻底关闭, 徒留下“银局里”这一地名沿称至今。
民国四年(1915 年) 初, 李厚基于福建制造局内重新开设省造币厂(以厂址在福州西郊洪山桥原厝乡黄店里, 通常故又称洪山桥造币厂)。
先是利用福建造币厂所留币模继续铸造“中华元宝”铜元。
民国18年(1929年),福建铸币委员会报省政府财政厅,拟铸造“黄花岗纪念银角”,经批准由福州洪山桥造币厂承铸。
民国十二年三月(1923 年),援闽军总、副司令孙传芳、周荫人率北洋陆军第二师和第十二师由赣东经杉关入闽。
孙传芳督闽期间, 洪山桥造币厂仅鼓铸二角一等币值银辅币“中华癸亥”有资料表明福州洪山造币厂.延平(南平)造币厂.先后制造过“中华癸亥一钱四分四厘”银辅币。
从造币厂历史背景和型制变化来看福州洪山造币厂制造在先应当为主线;延平(南平)造币厂的为辅。
中华癸亥版别复杂,经初步规纳如下:一.中华癸亥英文单词的书写方式有四种:1. MAIE IN FOO - KIEN MINT英文错版.“MADE”错书为“MA IE”2. MADE IN FOO - KIEN MINT,3.MADEIN FOO - KIEN MINT(IN左无间隔),4.MADEINFOO - KIEN MINT (IN左右无间隔)。
英文纪值一钱四分四厘的英文单词的书写方式:I MACE AND 44 CAN DAREENS.阿拉伯数字1写成I,没有发现正写1的版别。
《传世国宝--中国珍品套装典藏》产品简介产品简述:《传世国宝——中国珍品套装典藏》是由“熊猫币典藏”和“中国珍品纸币”两部分组成。
“熊猫币典藏”集选有熊猫金币(1克)、银币(30克)、普制纪念币各1枚,“中国珍品纸币”集选有纸币15枚,分别是中华民国纸币8枚,第二套人民币纸币7枚。
产品介绍:一、发行背景1克熊猫金币、30克无竹熊猫银币,还有熊猫铜币是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贯彻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献礼祖国70华诞,更显传世意义。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国家发展阶段的象征和标志,是国家信用的体现,被誉为国家名片。
二、产品参数详细描述《传世国宝——中国珍品套装典藏》是由“熊猫币典藏”和“中国珍品纸币”两部分组成。
“熊猫币典藏”集选有熊猫金币、银币、普制纪念币各1枚,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金币材质:足金,重量:1克,面额:10元;银币材质:足银,重量:30克,面额:10元;普制纪念币材质:紫铜合金,重量:13.5克,面额:5元;“中国珍品纸币”集选有纸币15枚,分别是中华民国纸币8枚(面值有:壹佰圆、拾圆、伍圆、壹圆、伍角、壹角、伍分、壹分各1枚)、第二套人民币纸币7枚(面值有:贰圆、壹圆、伍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各1枚)。
中华民国纸币(民间俗称“大洋票)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由广东省银行发行,本套产品收录的8枚纸币正面主图案统一为孙中山头像。
第二套人民币是为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刷质量,进一步健全中国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
本次集选的贰圆正面主图案为延安宝塔山、壹圆正面主图案为天安门、伍角正面主图案为小丰满水电站、壹角正面主图案为拖拉机、伍分正面主图案为轮船、贰分正面主图案为飞机、壹分正面主图案为汽车。
《传世国宝——中国珍品套装典藏》收录了如此之多珍品,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
三、产品卖点1、收录的熊猫币有代表性,1克熊猫金币、30克无竹熊猫银币,熊猫铜币,有一定的传世意义;2、中华民国纸币质地非常脆,收集难度大,历经近70年自然损耗,上好品相的大洋票存世稀少;3、第二套人民币是建国后发行的货币,主辅币结构合理,经过六十多年的自然损耗和国家回收集中销毁,存世量少,收集难度大;理性收藏,量力而为附注:※本产品及介绍内容由成都高赛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机构)提供。
百年银元全套共500枚真的吗百年银元全套共500枚,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收藏品。
对于收藏家来说,拥有一套完整的百年银元,不仅是一种财富的积累,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珍视。
百年银元是指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一系列银币,它们代表了我国近代货币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变迁。
银元作为一种特殊的货币形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意义。
百年银元的发行量相对较少,而且经历了百年的岁月洗礼,所以市场上存世量不多。
因此,拥有一套完整的百年银元,不仅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更需要耐心和智慧。
而拥有500枚真品更是难上加难,几乎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百年银元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稀缺性和历史意义上。
由于存世量不多,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而且,百年银元承载着我国百年历史的记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每一枚银元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每一枚银元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风采。
因此,拥有一套完整的百年银元,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
当然,想要拥有一套完整的百年银元,并非易事。
首先,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因为百年银元的价格相对较高。
其次,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辨别真伪和品相好坏。
对于普通收藏家来说,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最后,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因为寻找一枚完美的百年银元并不容易,有时需要漫长的等待和搜索。
百年银元的收藏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实物价值上,更体现在其历史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上。
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百年银元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希望,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
因此,百年银元的收藏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更是对自身身份和价值的认同和彰显。
百年银元全套共500枚的存在是一种稀缺而宝贵的收藏品。
拥有一套完整的百年银元,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珍视。
然而,想要拥有这样一套珍贵的收藏品,并非易事,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专业知识和经验、耐心和时间。
但无论如何,对于热爱历史和收藏的人来说,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因为百年银元代表了一种珍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历代银元价值几何——金本位半元银币光绪29年(公元1903年)铸,孤品,现藏台湾鸿禧美术馆,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以18.7万美元落槌中国近代银币十大珍品目前,各种传播媒介中评论钱币收藏和投资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几乎都是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各种现代币,尤其是以近几年发行的流通纪念币为多。
而介绍我国近代银币珍品投资的文章,却如凤毛麟角,十分罕见。
长期以来,近代银币虽然没有经过人为的炒作,但价格却一直稳步攀升,表现出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其潜在的投资价值不可低估。
下面介绍近代银币十大珍品(按铸造年份先后排列),希望对集藏爱好者会有所帮助。
1、上海一两银币:成色、重量待考,同治6年(公元1867年)铸,系上海工部局向香港造币厂定制的试铸品,目前存世量极少。
2、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反版:光绪15年(公元1889年)铸,因其“置洋文于面,体制未合”,遭到清廷大臣的非议而未能发行流通,存世不足10枚。
3、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0年(公元1894年)铸,在武汉三佛阁街原守备署改建了湖北银元局,仿造广东省银元式样铸造,意思是在湖北本省使用,目前存世量极少。
4、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铸,系湖南省委托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代铸样品,目前存世量不足10枚。
5、福建省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铸,在福建机器局内成立银元局,试铸了部分样币,目前存世量仅十余枚。
6、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5年(公元1899年)铸,系陕西省委托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代铸样品。
7、浙江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楷书、面六角星):光绪28年(公元1902年)铸,系浙江省通过上海的洋行委托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铸样品,未正式铸造发行。
8、奉天癸卯光绪元宝一两:光绪29年(公元1903年)铸,孤品,现藏台湾鸿禧美术馆,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以18.7万美元落槌,参考估价为。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纯银纪念册世纪财富新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纯银』纪念册该纪念册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作发行,限量8000套;是第一套人民币纯银纪念版,第一号票,第一次发行;“纪念册由国家权威机构将其12 种面额62 个版别,纯银、再造、全套发行;采用国家专利“超薄银片一体成型技术”、“纯银双面压印微雕技术”以及“全息3D 立体显像制模技术”等颠覆性印钞造币工艺打造,票厚仅为0.013毫米,微浮雕深度仅为0.002毫米,精密呈现第一套人民币立体版画风貌、防伪暗记效果。
票面内容承载了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36年来创业成功者的奋斗历程、记忆和情感,是一笔永续传承的世纪财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全套共12种面额62枚,票面总额为176552元。
为抢救性保护濒临消失的第一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作,中钞国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纯银纪念册》(以下简称“第一套人民币纯银纪念册”),全球限量8000套。
第一套人民币停止流通已 60年,存世量稀少。
而“第一套人民币纯银纪念版”使用了颠覆性的印钞造币工艺,工艺精湛、制作精良,是高端珍藏、压箱底、传家的精品,是最权威、最稀缺、最不可替代的实际财富新品。
中国第一套国家法定货币第一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即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印制发行的第一套且是唯一法定货币,“两个一”说明了它的无可替代性。
保障战争胜利进军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第一套人民币是战时货币,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保证了解放军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为中国印钞业奠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第一套人民币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产物,奠定了我国人民币印制事业基础。
统一发行人民币,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的几十年通货膨胀。
中国百年银元典藏册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
1890年(光绪16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
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文章由中藏联盟网编辑整理。
在中国沿海地区流通的是西班牙银元(Spanish Carolus dollar),又称加罗拉银元,俗称本洋。
系1535-1821年间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鲁等地)铸造的银币。
16世纪末,本洋开始流入我国,但到鸦片战争前,仅作为士大夫阶级的一种玩物或收藏品,并没有成为真正的货币。
鸦片战争后流通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及河北、广东、福建等地。
墨西哥于1821年独立后,1824年开始铸造墨西哥银元(Mexican Dollar),因币面花纹有鹰鸟,俗称鹰洋,误称为英洋,华北各地又称之为正英。
据1856年伦敦造币厂对中国流通的银币的一次化验,证明墨西哥银元含纯银371.57英厘(grain),值英币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罗拉银元含纯银370.9英厘,值英币50.12便士。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墨西哥银元取代西班牙银元成为在华主要流通银币。
到了1910年,上海一地几乎以墨币为主币。
有人估计到清末民初,流入中国市场的鹰洋在4亿多枚,当时上海金融市场专门开设鹰洋行市。
1905年后,墨西哥采用金本位制,停铸鹰洋,鹰洋流入中国渐少,1919年后上海金融市场逐停开鹰洋行市。
晚清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还有:英国贸易银元,因币面铸有一个持杖的不列颠女神站像,俗称人洋或站洋、站人洋(是英国在印度境内和在香港专为在中国境内流通而铸造的一种银元,背面铸有中国图案花纹及中文“壹圆”两字。
该币由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的英国银行发行,总共发行约1.5亿枚,流行于两广、闽浙、沪宁一带);日本银币,因币面有龙纹,俗称龙洋或龙番;其他尚有美国的贸易银元、法国的安南银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