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格式:docx
- 大小:12.89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运算顺序只有一级运算时,从左到右计算;有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一层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
要是有平方,先算平方。
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括号从小到大。
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表示方法脱式计算脱式计算是,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
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
一般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
示例:1+2*/5*[/8*9]=1+2*1/5*[1/8*9]=1+2/5*[*9]=1+*=1+=横式计算示例:1+2*/5*[/8*9]=1+2*1/5*[1/8*9]=1+2/5*[ *9]=1+*=1+=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相关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祝大家学习愉快同类热门::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九九乘法表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整理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第四周学习重点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除法知识点详细讲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二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运算顺序只有一级运算时,从左到右计算;有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一层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
要是有平方,先算平方。
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括号从小到大。
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表示方法脱式计算脱式计算是,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
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
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计算:
1. 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如果表达式中有括号,首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按照括号内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2. 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
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相同,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 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加法和减法的优先级相同,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2 + 3 ÷ 5 × 4 - 1,按照上述顺序进行计算:
首先进行除法运算:3 ÷ 5 = 0.6
然后进行乘法运算:0.6 × 4 = 2.4
接着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2 + 2.4 - 1 = 3.4
因此,表达式2 + 3 ÷ 5 × 4 - 1 的结果为 3.4。
1/ 1。
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整式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表达式中同时包含有字母和数字,以及加、减、乘、除等运算符的运算。
在进行整式混合运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首先,整式混合运算中需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 括号在进行整式混合运算时,最先计算的是括号中的内容。
如果整式中存在多层嵌套括号,需要从最内层的括号开始计算。
2. 乘法和除法在计算了括号中的内容后,需要计算整式中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乘法和除法具有优先级比加法和减法高的性质,所以要先计算它们。
乘法和除法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到右,按照出现的顺序依次计算。
比如,对于表达式3x + 2y - 4xy,需要先计算4xy这个乘法运算。
3. 加法和减法在完成了乘法和除法运算后,需要计算整式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顺序也是从左到右,按照出现的顺序依次计算。
比如,对于表达式3x + 2y - 4xy,先计算3x和2y的加法,再减去4xy。
在整式混合运算中,如果出现了相同运算符的连续运算,需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比如,对于表达式3x + 2y - 4xy - 5z,先计算3x和2y的加法,再减去4xy,最后再减去5z。
在整式混合运算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1. 同类项的合并在整式混合运算中,如果出现了相同的字母项,需要对它们进行合并。
合并同类项时,需要根据字母部分是否相同进行合并,而系数部分则保持不变。
比如,对于表达式3x + 2x - 4xy,可以将3x和2x合并为5x。
所以最终的运算结果为5x - 4xy。
2. 去括号在运算过程中,如果括号中只有一个字母项,可以省略括号。
但是如果括号中有多个字母项,需要将括号中的字母项扩展到括号外的数字项。
比如,对于表达式2(3x + y) - 4xy,可以将括号中的3x和y扩展出来,得到6x + 2y - 4xy。
综上所述,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计算括号中的内容,然后计算乘法和除法,最后计算加法和减法。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口诀
加减乘除混合演算口诀:从左向右脱式计算,先乘除后调整。
括号按顺序小中大,先计算里面再计算外面。
横向纵向检查最重要的是一步一步地调查。
混合运算有顺序,同级计算从左开始。
求和、减法、乘法、除法的混合运算题要先用乘法、除法牢牢记住,然后再加、减法。
如果有括号,首先计算括号中的问题。
混合习题计算,明确顺序很重要。
同级运算顺利,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出现两级运算,先乘除后计算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先计算括号里的,后计算括号外的,顺序千万不能乱。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算法在公式中有括号时,首先计算括号中的内容。
如果没有括号,首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如果加法和减法是相同的乘法,则从左到右分别计算一个。
小学二年级下册掌握混合运算的口诀和公式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掌握混合运算的口诀和公式,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数学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小学二年级下册掌握混合运算的口诀和公式。
一、混合运算口诀小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口诀是“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计算十分简。
”这句口诀的含义是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应首先计算乘法和除法的运算,然后再计算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最后根据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混合运算公式1. 加法公式: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加法公式主要涉及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如:23 + 15 = 38。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首先将个位数相加得到8,然后将十位数相加得到3,最后将两个结果整合在一起,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
2. 减法公式: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减法公式主要涉及两位数的减法运算。
如:57 -32 = 25。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首先从个位数开始减,得到5减2等于3,然后从十位数开始减,得0减3等于7,最后将两个结果整合在一起,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
3. 乘法公式: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乘法公式主要涉及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运算。
如:32 × 5 = 160。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首先将个位数与系数相乘得到0,然后将十位数与系数相乘得到6,最后将两个结果整合在一起,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
4. 除法公式: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除法公式主要涉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
如:48 ÷ 6 = 8。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首先将被除数的十位数除以除数,得到8,然后将被除数的个位数除以除数,得到0,最后将两个结果整合在一起,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
通过掌握这些混合运算的口诀和公式,孩子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解决数学题,提高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结:小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口诀和公式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通过掌握口诀和公式,孩子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解决混合运算的问题。
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多进行口算和练习,加强对口诀和公式的掌握和应用,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年级四则混合运算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中,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可能还包括括号)的运算。
解决这类问题时通常遵循以下运算顺序原则(也称为“先乘除后加减”规则和“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原则):
1.括号优先: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部分。
2.乘除优先: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所有乘法和除法,无论它们在加法和减法之前还是之后。
3.加减优先:接着,在完成所有的乘法和除法之后,从左到右计算所有的加法和减法。
例如,面对这样一个算式:
5+3x2-4/2
按照上述步骤计算:
-先做除法:4/2=2
-然后做乘法:3x2=6
-最后按顺序做加法和减法:5+6-2
最终计算结果即可得到答案。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一、运算顺序规则这个顺序是由以下的先后关系所决定的:1.先计算括号中的内容。
2.其次,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计算乘法和除法。
3.最后,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计算加法和减法。
例如,对于表达式:5+3×2-4÷2按照运算顺序规则,我们需要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5+3×2-4÷2=5+6-2=11-2=9所以,表达式的值为9二、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在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的规则:1.乘法运算: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需要将两个数相乘。
如果有多个乘法运算,可以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2×3×4按照运算顺序规则,我们需要先计算2×3,然后再将结果与4相乘。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2×3×4=6×4=24所以,表达式的值为242.除法运算: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我们需要将被除数除以除数。
如果有多个除法运算,可以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15÷3÷5按照运算顺序规则,我们需要先计算15÷3,然后再将结果除以5、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5÷3÷5=5÷5=1所以,表达式的值为1三、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的规则:1.加法运算: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需要将两个数相加。
如果有多个加法运算,可以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3+4+5按照运算顺序规则,我们需要先计算3+4,然后再将结果与5相加。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3+4+5=7+5=12所以,表达式的值为122.减法运算: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将被减数减去减数。
如果有多个减法运算,可以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10-3-2按照运算顺序规则,我们需要先计算10-3,然后再从结果中减去2、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0-3-2=7-2=5所以,表达式的值为5综上所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包括运算顺序规则、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混合运算中的优先级处理规则:括号、乘除、加减
在混合运算中,括号内的运算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当一个表达式包含括号时,应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再计算括号外的内容。
如果有多层括号,应先处理最内层的括号,然后逐步向外处理。
此外,如果括号内的运算涉及到不同级别的运算,如乘除和加减,应先进行乘除运算,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
因此,在混合运算中,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级最高,多层括号从内到外依次处理,不同级别的运算则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按照这样的规则处理括号内的运算,可以确保运算的正确性和顺序性。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四则混合运算简便方法口诀
四则运算毫无奇,计算过程按顺序。
只含加减或乘除,顺序从左往右去。
既含加减和乘除,乘除先算莫大意。
如果含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括号里面如何算,括号外面同顺序。
认真计算不麻痹,准确答案定属你。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有多层括号时,先算
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
减法与加法互
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
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
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
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运算顺序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伙儿提供了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期望对大伙儿的学习有一定关心。
运算顺序只有一级运算时,从左到右运算;有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一层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
要是有平方,先算平方。
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括号从小到大。
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表示方法脱式运算脱式运确实是,即递等式运算,把运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确实是脱离竖式的运算。
在运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运算一个算式(逐步运算,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
一样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
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横式运算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那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同时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因此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能够分为人一辈子、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能够积存40多则材料。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运算顺序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运算顺序只有一级运算时,从左到右计算;有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一层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
要是有平方,先算平方。
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括号从小到大。
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表示方法脱式计算脱式计算是,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
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逐步计算,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
一般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
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横式计算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示例: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 +0.4*1.125=1+0.45=1.45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四则运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口诀)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减、乘、除合称为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公式中,如果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则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公式中,如果有乘除法、加减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中,两个加数的位置互换,和不变。
信件: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互换定律:在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两个乘数的位置互换,乘积不变。
信件:a×b=b×a4.乘法定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乘除法混合运算规则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
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扩展资料
乘除法混合运算规则
1.算式里只有加减法,则依次计算;只有乘除法,也依次计算。
2.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
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运算顺序歌: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四则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表达式中同时使用了不同的四则运算。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遵循运算的优先级规则,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优先级规则以及一些示例来巩固理解。
一、基本概念四则混合运算由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组成。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进行计算。
四则混合运算常见的运算符有+、-、*和/。
二、运算符优先级规则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一定的运算符优先级规则,一般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计算:1. 括号内的表达式具有最高优先级,先计算括号内的表达式。
2. 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
3. 同等优先级的加法和减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示例演算为了更好地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原理,我们来看几个示例演算。
示例1:计算表达式:2 + 3 * 4 - 5首先按照优先级规则,先计算乘法运算:2 + 12 - 5接下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加法和减法运算:14 - 5最终结果为:9示例2:计算表达式:(7 + 3) * (6 - 2)根据括号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规则,首先计算括号内的表达式:10 * (6 - 2)接下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乘法运算:10 * 4最终结果为:40示例3:计算表达式:18 / 2 + 5 * 3按照乘法和除法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的规则,先进行除法和乘法运算:9 + 5 * 3接下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加法运算:9 + 15最终结果为:24通过以上示例演算,我们可以看出,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优先级规则,可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论四则混合运算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形式,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综合运算。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按照运算符的优先级规则,合理进行计算。
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优先级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通过本文对四则混合运算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该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乘除法混合运算规则在数学中,乘除法混合运算是指在同一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除法的运算。
在进行乘除法混合运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以确保得出正确的答案。
规则一,先乘后除。
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需要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除法运算。
例如,对于算式2×3÷4,应该先计算2×3=6,再将6÷4得到1.5,即2×3÷4=1.5。
规则二,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在同一级别的运算中,需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例如,对于算式6÷2×3,应该先计算6÷2=3,再将3×3得到9,即6÷2×3=9。
规则三,加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如果需要改变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以通过加括号的方式来实现。
例如,对于算式4÷2×3,如果需要先进行乘法运算,可以将其改写为4÷(2×3),先计算2×3=6,再将4÷6得到0.67,即4÷2×3=0.67。
规则四,分母分子分别乘除。
在分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中,需要将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分别进行乘除运算。
例如,对于算式1/2×2/3,需要先计算1×2=2,再计算2×3=6,最后将2/6化简为1/3,即1/2×2/3=1/3。
规则五,化简分数。
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需要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分数。
例如,对于算式3/4÷2/3,需要将3/4化简为6/8,再将2/3化简为8/12,最后将6/8÷8/12得到9/16,即3/4÷2/3=9/16。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乘除法混合运算时,需要特别注意分母为0的情况。
如果分母为0,那么整个算式的值就不存在。
因此,在进行乘除法混合运算时,需要先判断分母是否为0,如果为0,则需要停止计算并给出错误提示。
总结。
乘除法混合运算是数学中的基础运算之一,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