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 格式:doc
- 大小:4.81 MB
- 文档页数:79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电子课本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2.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之间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
3. 化学反应的特点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而反应的热力学特性是反应的方向性和速度。
4.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是守恒的,这是经典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5. 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到温度、压力、浓度、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
6. 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是描述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7. 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这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表达方式。
8. 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可以用反应动力学来研究,它可以揭示反应的速率和方向性。
9. 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可以用化学平衡来研究,它可以揭示反应的稳定性和反应的方向性。
10. 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可以用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来研究,它可以揭示反应的热力学特性。
高中人教版化学教案选修五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单质和合金的定义及区别;
2. 熟悉几种常见的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3. 了解几种常见的金属合金的成分和性质。
二、教学内容:
1. 单质的定义和性质;
2. 几种常见的金属单质:铁、铝、铜、锌等的性质和用途;
3. 合金的定义和性质;
4. 几种常见的金属合金:黄铜、白银、不锈钢等的成分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铁、铝、铜、锌等金属制品引出单质与合金的话题;
2. 讲解单质:给出单质的定义,并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3. 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单质的性质;
4. 讲解合金:给出合金的定义,并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合金的成分和性质;
5.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6. 结语: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单质和合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和练习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准确地区分单质和合金;
2. 知识掌握:考察学生对单质和合金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正确地描述几种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3.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后测试结果来评估教学效果。
五、拓展延伸:
1. 了解更多的金属单质和合金,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 研究金属单质和合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其重要性和价值;
3. 参与相关实验项目,进一步掌握单质和合金的实际应用技术。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新知导学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质谱分析→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2.有机物的分离、提纯(1)蒸馏①用途:常用于分离、提纯沸点不同的液态有机物。
②适用条件。
A.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B.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2)重结晶是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适用条件:在所选溶剂中:①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除去。
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该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①液—液萃取原理是: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常用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②固—液萃取原理是用固体物质溶剂从有机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自主探究1.蒸馏是分离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蒸馏是否也能用于提纯液态有机物?提示:能。
如由工业酒精制无水酒精就是采用加入新制生石灰后再蒸馏的方法。
2.如何区别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提示:分离的对象中不分主体物质和杂质,其目的是得到混合物中一种纯净的物质(保持原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提纯的对象分主体物质和杂质,其目的是净化主体物质,不必考虑提纯后杂质的化学成分和物质状态。
知识点一蒸馏的原理及实验注意事项●教材点拨1.蒸馏的原理:蒸馏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沸点上的差异,使它们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汽化而将它们进行分离。
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2.蒸馏装置和主要仪器:3.蒸馏的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仪器组装的顺序:“先下后上,由左至右”。
(2)不得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
(3)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2/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需使用沸石或碎瓷片。
(4)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气流方向相反(逆流:下进上出)。
(5)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
油脂知识点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组成。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跟甘油形成的酯。
属于酯类化合物。
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叫做油,呈固态的油脂叫做脂肪,也就是说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2.油脂的结构。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其结构可表示如下:油脂结构中R、R'、R"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R、R'、R"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R、R'、R"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
要点解释:(1)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油脂都是混合物。
(3)天然油脂大多是混甘油酯。
知识点二.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
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物质,室温下可呈固态,也可呈液态,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注意:因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2.化学性质。
油脂属于酯类,具有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许多油脂还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1)油脂的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碱或酶催化剂的作用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①油脂在酸或酶催化下的水解。
工业目的: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工业目的:制肥皂和甘油。
(2)油脂的氢化。
工业目的: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
知识点三.油脂的用途1.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
2.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肥皂、甘油和多种高级脂肪酸。
类型一:油脂的结构和性质例1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C.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都称为皂化反应D.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都可以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解析: 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选项A说法正确;油脂中混有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时,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选项B说法不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才称为皂化反应,选项C说法也不正确;液态油脂可通过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以利于贮存和运输。
高中人教版化学选修五教案
课题:化学选修五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内容:含量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含量分析的概念和应用;
2.掌握含量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3.能够通过实验和计算确定物质的含量。
教学重点:
1.含量分析的定义和原理;
2.各种含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含量分析方法的选择;
2.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实验室仪器和试剂;
2.实验操作指导书;
3.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含量分析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含量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学生讨论含量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二、讲解(2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含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量滴定、重量分析、示差分析等常用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三、实验操作(40分钟)
学生进行含量分析实验,利用所学的方法和技术确定给定物质的含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讨论总结(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
决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含量分析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实验操作等环节,对含量分析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该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验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OHb)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熔点为-114℃,沸点为78℃,密度为0.79g/mL。
与水混合后体积收缩,形成最大体积时的质量分数为95.5%。
c)化学性质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可溶于水、乙醚、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乙醛和乙酸。
乙醇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乙醇盐和水,也可以被氧化为乙醛和乙酸,还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
d)应用乙醇是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饮料、香料、涂料、化妆品等生产中。
此外,乙醇还可用作燃料、消毒剂、溶剂等。
2.酚1)定义酚是苯环上带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Ar—OH。
其中,Ar代表苯环,称为苯酚,苯环上带有两个羟基的化合物称为邻二酚。
2)命名a)苯酚:按照苯环上带有羟基的位置,用数字1表示苯环上的羟基,如下图所示:b)邻二酚:按照苯环上带有羟基的位置,用数字1,2表示苯环上的羟基,如下图所示:3)物理性质酚是无色或微黄色晶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为40℃,沸点为181℃,密度为1.07g/mL。
酚具有较强的溶解性,可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
4)化学性质酚具有酸碱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酚盐,也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酚酸。
酚还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5)应用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香料、杀虫剂等领域。
此外,酚还可用作防腐剂、消毒剂等。
但酚具有毒性,对人体有害,应注意安全使用。
乙醇是一种官能团为-OH的有机化合物。
下面将从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物理性质方面,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独特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为78℃,易挥发,能与水互溶形成恒沸点混合物。
因此,直接蒸馏得到无水乙醇是不可能的,需要先加入新制生石灰吸收水分,再蒸馏得到无水乙醇。
乙醇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用于洗涤苯酚和单质碘等物质,在医疗上也常用75%的酒精作为消毒剂。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7篇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篇1一、教学准备阶段:在走进化学实验室前,进行实验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
例如: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纪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废物要妥善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课时,四十五分钟完成。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按实验桌每5人分为一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的合作任务主要是做实验时互相配合。
按前后桌每四人分为一个讨论小组。
三、具体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实验室规则教育:一、认识你的实验室;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1)、请同学宣读自己拟定的实验室规则。
【说明: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已经进过生物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做过多次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和规则比较熟悉,因此,要求他们自己拟定一份实验室规则,即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又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编写这些规则的良苦用心。
】(2)、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室规则。
【说明:没有必要念了,只需要把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疏忽的地方强调一下,并提示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3)、展示危险品图标,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得出结论。
】第二板块:具体学习内容1、药品的取用(1)、提问家中盐、味精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油、醋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说明:用生活常识引入,既有兴趣又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
】(2)、观察桌上的碳酸钠粉末、锌粒、石灰石等固体药品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液体药品。
【说明:用事实验证学生的猜想。
】(3)、一位同学现场演示“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其它同学挑毛病,取得共识后分组进行这两个实验操作。
重点放在从细口瓶向试管倾倒液体上,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小结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