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制剂常用药用辅料
- 格式:pdf
- 大小:10.43 MB
- 文档页数:78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药用辅料作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是一种常用的药用辅料,具有多种作用。
它可以用作药物的包衣剂、分散剂、增稠剂等,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中。
以下将详细介绍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作用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作为药用辅料,其主要作用之一是作为包衣剂。
在药物包衣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可以起到保护药物、调控药物释放速度、改善口感等作用。
通过包衣处理,可以延长药物在消化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药物的挥发和氧化,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衣可以改善药物的口感和外观,提高药物的服用性和患者依从性。
在复方制剂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衣还可以实现药物间的分层释放,达到联合用药或控释用药的效果。
除了作为包衣剂外,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还可以作为分散剂广泛应用于药物配方中。
在固体制剂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可以在药物颗粒和颗粒之间形成一层均匀地包覆层,使药物颗粒分散均匀,防止颗粒结团,提高稳定性和制剂质量。
在液体制剂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可以促进药物与水的分散,减少药物团聚,提高溶解速度和生物利用度。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还可以降低药物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药物的再分散性,延长药物的保存期限。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还可以作为增稠剂应用于药物中。
在液体制剂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可以增加溶液的黏度,从而改善药物的口感和稳定性,降低溶质的迁移速率,延长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药效并减少副作用。
在半固体制剂中,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可以增加制剂的粘稠度,改善制剂的触感和附着性,提高药物的附着性和局部治疗效果。
第二篇示例: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是一种常用的药用辅料,具有多种作用和应用。
本文将从其化学特性、生物活性以及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化学特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又称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是一种合成树脂,具有聚合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固体制剂常用辅料一固体制剂分类1.散剂(Powders)也称粉剂,系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供内服或外用。
一般可用以下三种方法对散剂进行分类:1、按组成药味的多少,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2、按剂量情况,可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3、按用途,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这种古老的传统固体剂型,在化学药品中应用不多,但在中药制剂中仍有一定的应用。
这是因为散剂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2、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3、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4、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医源资料库》:散剂,药物剂型之一。
药物研成粉末为散。
可内服又可外用。
内服:粗末加水煮服;细末用白汤、茶、米汤或酒调服。
外用:研成极细末,撒于患处,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散剂治疗疾病的记载。
由于散剂表面积较大,具有易分散、便于吸收、奏效较快的特点,至今仍是中医常用的治疗剂型。
散剂制法简单,当不便服用丸、片、胶囊等剂型时,均可改用散剂。
散剂可分为内服散和外用散两种。
内服散又可分为煮散(是中药特有的剂型之一,粉末较一般散剂为粗,不直接吞服而采用酒浸或煎汤的方式煎制,服时有连渣吞服者,有去渣服汤者,视处方具体规定而异。
如银翘散、五积散等)、一般散(如平胃散)两种,外用散剂,又可分为撒布散(如桃花散)、吹入散(如锡类散)、眼用散(如八宝眼散)及牙用散(如牙疼散)等。
2.颗粒剂(Granule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颗粒剂可分为可溶颗粒(通俗为颗粒)、混悬颗粒剂、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若粒径在105-500微米范围内,又称为细粒剂。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3.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硬脂酸镁和香精物料属性及其润滑性能相关性研究
郑智元;刘正宇;何东升;孙春萌;涂家生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22(41)12
【摘要】润滑剂是口服固体制剂中常用的一类药用辅料,可以有效提高物料流动性、减小物料和机械摩擦系数等。
然而,由于不同厂家采用的原料、工艺、质控要求等
存在差异,可能导致“虽然润滑剂通用名一致,但不同来源润滑剂物料属性不一致”
的情形,进而导致润滑性能存在差异。
本研究征集了不同厂家来源的硬脂酸镁(magnesium stearate, MgSt)和香精作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了其堆密度、振实密度、粒度分布、比表面积等粉体学性质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等热力学性质,并
研究其在压片时的出片力表现,明确了影响其润滑性能的关键物料属性,为相关辅料
的质量控制和功能性相关指标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796-802)
【作者】郑智元;刘正宇;何东升;孙春萌;涂家生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0.4
【相关文献】
1.全合成水基轧制液铝板表面润滑性能测试方法与现场相关性研究
2.中性墨水润滑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3.全合成水基轧制液铝板表面润滑性能测试方法与现场相关性
研究4.铝板带轧制油润滑性能与腐蚀性能相关性研究5.润滑脂流变特性与小模数齿轮运转性能相关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用辅料药理学作用药用辅料药理学作用介绍•药用辅料是指在药物制剂中扮演辅助作用的物质。
它们通常不具有独立的药理学效应,但对药物的稳定性、制剂特性和生物利用度有重要影响。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是现代药学的基础之一。
药委会负责探索药物在生命体内的相互作用和生物转化过程。
常见的药用辅料1.经典药用辅料:•充填剂:在制剂中提供体积,增加制剂稳定性;•粘结剂:增加制剂的黏度,提高制剂的粘附性;•乳化剂:稳定制剂的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乳液,改善制剂的外观和质地;•分散剂:分散固体药物颗粒,提高制剂的可服用性;•稳定剂:保护药物不受光、热、湿的影响,延长药物的有效期;•缓冲剂:调节制剂的酸碱度,提供适宜的微环境;•着色剂:赋予制剂特定颜色,便于辨识和服用。
2.适用于特定剂型的药用辅料:•排出剂: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药物的排出;•促溶剂:提高药物的疏水性,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进胃剂:增加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促进药物吸收;•渗透剂: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吸收;•调味剂:改善制剂的口感,提高患者依从性。
药理学作用•药用辅料对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途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2.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疗效;3.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延长药物的有效期;4.促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减少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结论•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药理学研究则致力于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相互作用,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对药用辅料与药理学作用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优化药物制剂的质量和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药用辅料的选择与应用•药用辅料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制剂的要求和特定疾病的需要来确定。
以下是选择药用辅料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1.药物相容性:药用辅料必须与药物相容,不会引起化学反应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液体制剂例1:鱼肝油乳处方:鱼肝油500g阿拉伯胶125g1g西黄蓍胶7g挥发杏仁油2ml糖精钠0.1g氯仿纯化水至1000ml处方解析:(1)该乳剂为口服制剂,鱼肝油为油相。
(2)乳剂的组成必须有油相、水相和乳化剂,由此断定纯化水为水相,阿拉伯胶、西黄蓍胶作乳化剂。
(3)口服制剂,需考虑患者服用的口感,故加入了挥发杏仁油、糖精钠做矫味剂。
(4)含水的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易被微生物污染,故加入氯仿作防腐剂。
例2:炉甘石洗剂处方:炉甘石 15g氧化锌5g适量5g苯酚甘油纯化水加至100ml羧甲基纤维素钠1g处方解析:(1)该乳剂为外用的混悬剂,炉甘石、氧化锌为主药,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2)混悬剂的组成必须有难溶性药物、分散介质和助悬剂等稳定剂,由此断定纯化水为分散介质,甘油为低分子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高分子助悬剂。
(3)含水的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易被微生物污染,故加入苯酚作防腐剂。
例3:胃蛋白酶合剂处方:胃蛋白酶(1:3000) 20g稀盐酸20ml100ml橙皮单糖浆酊20ml5%羟苯乙酯醇液 10ml纯化水至1000ml处方解析:(1)该制剂为口服制剂,胃蛋白酶为主药。
(2)纯化水为水分散介质。
(3)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好,药效好,故加入稀盐酸调环境。
pH节酸性.(4)口服制剂,需考虑患者服用的口感,故加入了单糖浆、橙皮酊做矫味剂。
(5)含水的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易被微生物污染,故加入了羟苯乙酯醇液作防腐剂。
例4:氯霉素注射液处方:氯霉素131.25g丙二醇881.5g亚硫酸氢钠1.Og注射用水至1000ml处方解析:(1)该剂型为注射剂,氯霉素为主药,注射用水为溶剂。
(2)氯霉素水中溶解度低,为配制成溶液,必须提高其溶解度,故加入丙二醇与注射用水形成混合溶剂。
(3)亚硫酸氢钠是典型的抗氧剂。
例5: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处方:醋酸曲安奈德微晶 10% 吐温802g海藻酸钠 5g盐酸利多卡因5g注射用水至1000ml处方解析:(1)该剂型为注射剂,醋酸曲安奈德为微晶状态,不溶于水,故可判断该注射剂为混悬型注射剂。
药用辅料聚维酮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作者:陈静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06期摘要:查阅近年来药用辅料聚维酮(PVP)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它在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缓控释制剂等制剂领域的应用。
因聚维酮为高分子材料类物质,具有黏合、溶胀和增黏等特点和用途,因此在药物制剂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对其性质研究的深入,聚维酮将大量应用于新剂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中,进而推动药物制剂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聚维酮;药用辅料;药物制剂药用辅料是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经进行了合理的评估,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 1 ]。
药用辅料对药品的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药物制剂发挥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聚维酮(PVP)自1939年问世以来,因其安全无毒,规格众多,在早期用作血浆的代用品,目前在药剂领域中常用作黏合剂、助溶剂、增粘剂、固体分散体载体和缓控释制剂的致孔剂等。
一、聚维酮的基本性质聚维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即聚乙烯吡络烷酮,是N-乙烯基-吡络烷酮聚合得到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干燥时是白色颗粒或粉末,无臭或几无臭味,具有吸湿性。
本品易溶于水,在许多有机溶剂中极易溶解,如甲醇、乙醇、丙二醇等,但不溶于醚、烷烃、矿物质、四氯化碳和乙酸乙酯。
聚维酮的平均分子量为1.0×104~7.0×105,并以K值表示不同的规格类型,K值的范围在10~100之间,K值越高分子量越大[ 1 ]。
且本品的水溶液也具有一定的黏度,通常K值越大,其黏度也越大。
二、聚维酮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一)黏合剂聚维酮广泛用作片剂、颗粒剂等的黏合剂,用量为3%~15%(g/g),溶液溶度为0.5%~5%(W/V)。
由于聚维酮溶于乙醇,因此对水与热敏感的药物用乙醇液制粒,可降低颗粒干燥温度并缩短时间;制造胶囊剂时,如主药质轻,用1%~2%乙醇液制粒,可改善流动性,便于填充;用5%PVP无水乙醇溶液与碳酸氢钠、无水枸橼酸混合制成的泡腾片颗粒有良好的可压性,且泡腾效果好;以50%PVP乙醇溶液作黏合剂制得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复方抗酸咀嚼片效果很好。
药用辅料羟丙基纤维素在固体制剂的应用药用辅料羟丙基纤维素,根据其取代基羟丙氧基含量的高低,其分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和高取代羟丙基纤维(H-HPC)。
L-HPC在水中溶胀成胶体溶液,具有黏合、成膜、乳化等性质,主要被用作崩解剂和黏合剂;而H-HPC常温下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热塑性、黏结性和成膜性,所成的膜坚硬、光泽度好、弹性充分,主要被用作成膜材料和包衣材料等。
现介绍羟丙基纤维素在固体制剂中的具体应用。
一、作为片剂等固体制剂的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结晶粒子的表面凹凸不平,具有明显的风化石岩状结构。
这种粗糙的表面结构不仅使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也使其与药物、其他辅料一起被压成片剂时,片芯内形成了众多的孔隙和毛细管,从而使片芯提高吸湿速度和吸水量增加溶胀度。
采用L-HPC作辅料能使片剂迅速崩解成均匀的粉末,显著提高片剂的崩解度、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如使用L-HPC可使扑热息痛片、阿司匹林片、扑尔敏片三种片剂的崩解加速,溶出度提高。
难溶性药物如氧氟沙星片以L-HPC为崩解剂的处方,其崩解和溶出均优于以交联PVPP、交联CMC-Na及CMS-Na 为崩解剂的处方。
将L-HPC作为胶囊剂中颗粒的内加崩解剂,有利于颗粒的崩解,增大了药物与溶出介质的接触表面积,促进了药物溶出,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以速崩固体制剂和速溶固体制剂为代表的速释固体制剂因具有速崩、速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减少药物对食管和胃肠道的刺激,以及服用方便、依从性好等优点,在药剂领域占有了重要地位。
L-HPC以其较强的亲水性、吸湿性、膨胀性,以及吸水滞后时间短,吸水速度快,并很快达到吸水饱和的特性,成为了速释固体制剂最主要的辅料之一,是口腔崩解片理想的崩解剂。
用L-HPC作为崩解剂制备扑热息痛口腔崩解片,结果片剂在20s内迅速崩解。
L-HPC作为片剂的崩解剂,其一般用量为2% ~10%,多为5%。
二、作为片剂、颗粒剂等制剂的黏合剂L-HPC粗糙的结构同时使其与药物、颗粒之间有了较大的镶嵌作用,增加了黏结度,受压成型性能好,被压成片剂后更显硬度和光泽度,从而提高了片剂的外观质量。
目录一、微晶纤维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二、羟丙纤维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三、羟丙甲纤维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四、预胶化淀粉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五、聚维酮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六、交联聚维酮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七、二氧化硅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八、淀粉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九、糊精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聚丙烯酸树脂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一、羧赛(羧甲基纤维素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二、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三、倍他环糊精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四、十二烷基硫酸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五、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六、滑美(高润滑型硬脂酸镁)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七、硬脂酸镁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八、羧甲淀粉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十九、立崩(高膨胀型羧甲淀粉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二十、预胶化淀粉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二十一、聚维酮K30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二十二、交联聚维酮(PVPP)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二十三、水溶性淀粉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二十四、可溶性淀粉可溶性淀粉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一、微晶纤维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微晶纤维素广泛用于药物制剂,主要是在口服片剂和胶囊剂中作为黏合剂或稀释剂,不仅可用于湿法制粒且可用于直接压片.除了用于黏合剂或稀释剂,微晶纤维素还有一定的润滑和崩解性,故其在片剂的制备中用途非常广泛.微晶纤维素还可以被用于化妆品和食品;用途及使用量见下表:微晶纤维素用途及使用量二、羟丙纤维素在药物制剂或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在口服制剂中应用广泛。
具有黏合、成膜、乳化等性质。
1、在药剂制造中主要用作片剂的薄膜包衣材料、黏合剂.L—HPC作为片剂的黏合剂,湿法制粒时一般加5%~20%,用于原料本身具有一定黏性的品种;粉末直接压片时用量5%~20%。
液体制剂例1:鱼肝油乳处方:鱼肝油500g 阿拉伯胶125g西黄蓍胶7g 挥发杏仁油1g糖精钠0.1g 氯仿2ml纯化水至1000ml处方解析:(1)该乳剂为口服制剂,鱼肝油为油相。
(2)乳剂的组成必须有油相、水相和乳化剂,由此断定纯化水为水相,阿拉伯胶、西黄蓍胶作乳化剂。
(3)口服制剂,需考虑患者服用的口感,故加入了挥发杏仁油、糖精钠做矫味剂。
(4)含水的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易被微生物污染,故加入氯仿作防腐剂。
例2:炉甘石洗剂处方:炉甘石15g 氧化锌5g甘油5g 苯酚适量羧甲基纤维素钠1g 纯化水加至100ml处方解析:(1)该乳剂为外用的混悬剂,炉甘石、氧化锌为主药,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2)混悬剂的组成必须有难溶性药物、分散介质和助悬剂等稳定剂,由此断定纯化水为分散介质,甘油为低分子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高分子助悬剂。
(3)含水的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易被微生物污染,故加入苯酚作防腐剂。
例3:胃蛋白酶合剂处方:胃蛋白酶(1:3000)20g 稀盐酸20ml单糖浆100ml 橙皮酊20ml 5%羟苯乙酯醇液10ml 纯化水至1000ml处方解析:(1)该制剂为口服制剂,胃蛋白酶为主药。
(2)纯化水为水分散介质。
(3)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好,药效好,故加入稀盐酸调节酸性pH环境。
(4)口服制剂,需考虑患者服用的口感,故加入了单糖浆、橙皮酊做矫味剂。
(5)含水的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易被微生物污染,故加入了羟苯乙酯醇液作防腐剂。
例4:氯霉素注射液处方:氯霉素131.25g 丙二醇881.5g亚硫酸氢钠 1.Og 注射用水至1000ml 处方解析:(1)该剂型为注射剂,氯霉素为主药,注射用水为溶剂。
(2)氯霉素水中溶解度低,为配制成溶液,必须提高其溶解度,故加入丙二醇与注射用水形成混合溶剂。
(3)亚硫酸氢钠是典型的抗氧剂。
例5: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处方:醋酸曲安奈德微晶10% 吐温80 2g 海藻酸钠5g 盐酸利多卡因5g注射用水至1000ml处方解析:(1)该剂型为注射剂,醋酸曲安奈德为微晶状态,不溶于水,故可判断该注射剂为混悬型注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