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知识及开学后心理辅导
- 格式:ppt
- 大小:8.45 MB
- 文档页数:30
返校复学第一课之“疫情教育与心理辅导”(导学案)一、班会目的•了解学生返校复学后的心理状态和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和防护措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二、主题1:了解学生返校复学后的心理状态和情况1.分享自己复学后的感受及情况–询问学生复学后的状态和感受,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复学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提醒学生注意疫情期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2.了解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调查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
–鼓励学生借助家长和老师的帮助,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三、主题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和防护措施1.分享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普及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如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社交距离等。
–告诉学生,疫情还没有完全消失,大家要继续保持警惕,做到预防为主。
2.告诉学生疫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分享疫情造成的危害,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做的防控措施,如尽量不外出、不随意聚集等。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让大家继续保持乐观、向前的心态。
四、主题3: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1.分享如何面对因疫情带来的困难–引导学生认识疫情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困难,让学生清晰知道最终会度过难关,鼓励学生坚持下去。
–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更多的技能和爱好。
2.告知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践行“阳光心态”,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自立自强。
–帮助学生拓展人际交往圈,增强交际本领,增加人际资源。
五、总结1.家长和老师的支持至关重要–注意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建议家长和老师积极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疫情仍然存在,但我们要积极面对–学生要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应对疫情,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调整心态,心态面对疫情期间的复学,抓紧时间,积极学习,追求成长。
开学第一课抗击疫情及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当前全球范围内都在面临新冠疫情的挑战,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以及抗击疫情,本次主题班会将以抗击疫情和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旨在提高学生的防疫意识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教学目标1.了解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提高学生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10分钟)a.通过播放一段疫情相关新闻视频,引起学生对疫情的关注和思考。
b.提出问题:你对疫情有什么了解?疫情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讲解疫情防控知识(20分钟)a.介绍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
b.解释学校的防疫措施和学生个人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c.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防疫经验和建议。
3.学生心理健康指导(30分钟)a.介绍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焦虑、恐惧和孤独感等。
b.分享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如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积极参与户外活动等。
c.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理调节经验和方法。
4.激发学习动力(20分钟)a.与学生分享一些成功的抗疫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b.鼓励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分享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c.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5.总结和反馈(10分钟)a.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目标,强调学生在疫情中的责任和使命。
b.请学生填写一份反馈表,评估本次班会的效果和收获。
c.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与家人朋友分享。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播放新闻视频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讨论与分享:通过小组讨论和经验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3.案例分析:通过分享成功的抗疫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小学拓展返校复学第一课之“疫情教育与心理辅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冠疫情的基本知识,掌握个人防护的方法;2.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应对疫情的心理辅导方法;3.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和应变能力,保障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疫情基本知识的讲解a.解释新冠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b.介绍国家和学校对疫情的防控措施;c.强调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如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2.心理辅导的技巧教授a.了解学生的疫情经历和心理状况;b.启发学生分享情绪,提供情感支持;c.教授积极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如呼吸练习、放松技巧等;d.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表演等。
3.心理辅导训练的实践活动a.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疫情的故事片段或漫画,并让学生讨论他们在观看过程中的情绪,引导他们表达对疫情的理解与感受;b.设置感恩日记,鼓励学生记录每天感恩的事情,增强正面情绪;c.邀请心理专家来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提供针对性的建议;d.编写反思日记,帮助学生总结和思考他们在疫情中的成长和改变。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疫情的了解程度和自己的防护意识;b.引发学生对疫情心理辅导的需求,提出问题:你们在疫情期间有过哪些困扰和焦虑?2.新冠疫情基本知识讲解(20分钟)a.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新冠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b.解释国家和学校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并提醒学生遵守;c.强调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如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3.心理辅导的技巧教授(30分钟)a.了解学生的疫情经历和心理状况,通过小组讨论或写日记方式进行;b.启发学生分享情绪,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c.教授积极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如呼吸练习、放松技巧等;d.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表演等,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分享的小学生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生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
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
(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
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关于小学六年级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案小学六年级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案3篇小学六年级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案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害。
2.情感目标:正面引导,使学生懂得责任的意义,激发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通过疫情中的故事,启迪学生明白什么是责任。
3.行为目标:引导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可以做一名防范病毒的小宣传员、小监督员,提升大家的防范意识,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教育对象:全体学生教学内容:一、谈话导入202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
经过全国人民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我们也得以顺利复课复学。
同学们,“行百里者半九十”,零新增不代表零风险。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都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疫情防控仍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丝毫不能有懈怠。
今天,我们就将疫情防控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内容,全面普及科学防范知识,促使同学们掌握正确的防控措施,时刻保持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了解新冠病毒知识通过观看视屏《冠状病毒人间奇遇记》,使学生大概了解新冠病毒的外貌特征及传播性、危害性。
三、新冠病毒的日常防护过渡:认识了新冠病毒的可怕,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防护呢?首先我们需意识到,病毒无法移动,只能靠外力带它去别处,此外力就是交谈或触摸。
目前已知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接触、气溶胶传播,而与之对应的防护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宅在家等。
戴口罩大家天天强调,事实上他有2个主要功能,第一是我们熟知的防止飞沫和粒径较大的气溶胶被吸入造成感染;第二就是它能防止我们无意识摸脸。
在传染病暴发季,触摸面部是很危险的事,我们手上有厚厚的角质层防止病毒进入,但眼睑、鼻孔内、口腔内却只有粘膜、没有角质,是感染病毒的“高危区域”。
如果总是忍不住摸脸,即使独处也可以带上薄口罩,隔绝手指的污染。
“疫情防控,心理教育”开学第一课教案疫情防控,心理教育——开学第一课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为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心理教育课程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指南。
疫情期间,学生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压力,因此心理教育尤为重要。
通过这堂开学第一课,我们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并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更好地适应研究和生活。
教学目标1. 了解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 掌握应对疫情心理压力的方法与技巧;3.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
教学内容1. 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疫情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常见影响,如焦虑、恐慌、忧虑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了解不同个体对疫情的心理反应。
2. 应对疫情心理压力的方法与技巧- 介绍积极应对疫情心理压力的方法,如保持科学的信息获取、建立积极的社交支持系统等;- 引导学生们进行情绪管理,培养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抗压能力。
3.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鼓励学生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正向思考和心理疏导改善负面情绪;- 启发学生们寻找并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提升自我满足感和自尊心。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应对方法,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态度。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交流彼此对疫情的心理反应及应对经验,以促进共同成长。
3. 案例分析: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们参与讨论,加深对疫情心理压力的认识和理解。
4. 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应对疫情心理压力的场景,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和与他人的互动情况。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小组讨论的深度和成果,考察学生对疫情心理问题的思考能力。
3. 角色扮演表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应对方式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结通过这堂开学第一课的心理教育,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并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开学第一课抗击疫情及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全球疫情背景,认识抗击疫情的重要性。
2. 掌握正确的疫情防控知识和个人防护措施。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
二、教学内容1. 疫情背景介绍- 全球疫情发展概况- 疫情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2. 抗击疫情知识- 病毒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和勤洗手3. 学生心理健康关注- 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压力的表现和应对策略- 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的途径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回顾暑假期间的疫情报道和个人防护经验。
- 引发学生对疫情的思考和关注。
2. 疫情背景介绍- 利用多媒体展示全球疫情数据和相关新闻报道。
- 分析疫情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
3. 抗击疫情知识讲解- 通过图表和图像展示病毒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等。
- 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个人防护经验和意见。
4. 学生心理健康关注- 分析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焦虑、恐惧等情绪。
- 引导学生讨论心理压力的表现和应对策略,如寻求支持、放松技巧等。
- 介绍学校提供的心理支持和帮助的途径,如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5. 总结与延伸- 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对疫情和保持心理健康。
-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2. 疫情数据图表和新闻报道3. 口罩、洗手液等实物示范材料五、教学评估1. 听取学生的观点和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2. 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度和反应。
3. 设计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任务,考察学生对疫情和心理健康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准确、全面,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是否积极,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
3.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2年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2.通过对新冠的了解,教育学生珍爱生命;3.通过对“抗疫英雄”事迹的讲述,教育同学们爱国、爱人民。
教学内容:1.让学生客观认识和了解新冠;2.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危害;3.全国人民是如何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4.全国人民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5.我们如何预防新冠;教学过程:一.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全新、传播快、潜伏期长、危害大二.新冠已经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还有大量的病人正在受到病痛的折磨通过确诊人数、死亡人数、疑似病例来具体说明三.讲述抗疫英雄的故事:A.以韩红为代表的爱心人士,顶住压力、奋不顾身为疫情筹集善款。
B.不惜牺牲生命的医务工作者和防控指挥者。
C.机关、社区负责人以及无数志愿者等的无私奉献。
四.抗疫取得的重大成果:A.对新冠的研究成果。
B.对疫情传播的防控成果。
C.对感染者的治愈成果。
五.如何预防新冠:1.保持手卫生。
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
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3.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5.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六.爱国教育:我们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沉积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同时也沉淀出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
祖国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我们第一次看到那张花花绿绿的地图时,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中国。
从那一刻起,我们便知道:中华民族有一种最热烈的感情叫做“爱国”O“爱国”二字是神圣的,它是一种崇高而无私的感情,是民族精神中最宝贵的财富!每个国人都应该热爱祖国。
无论去到哪里,时时刻刻要惦记着祖国。
正确面对疫情科学调控心理开学第一课教案开学第一课教案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研究日常防护技能,科学防疫正确看待新冠肺炎疫情,消除疫情造成的心理障碍。
2.学会日常防护方法、调控情绪的方法。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自我防护措施,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3、提升认识,坚信信心,相信这场全民抗疫的阻击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PPT,搜集案例,下载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分组搜集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讲解法、观看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2020年新春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拍。
改变了同砚们的假期生活。
正确面对疫情科学调控生理开学第一课教案也改变了同学们在家的研究和生活方式。
在这个特殊时期,更加需要我们做好身心调适,共同做好疫情防护。
二、科学认识1、什么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
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除本次发现的(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
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 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2、本次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有哪些?发问:对于判断是否感染的症状,你知道有哪些?(学生举手讲话,老师总结)老师:普通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稍微,无发热。
严峻者:急性呼吸宭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改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
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出生。
引见:甚么是?3、如果出现初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甚么情形下需要医?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防疫知识进课堂,守护健康快乐成长二、活动背景:当前,国内新冠疫情仍存在,个别地区防疫形势比较严峻。
为进一步落实好当前新冠的防控工作,提高学生防疫意识,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防疫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防自护能力。
特此,我们开展疫情防控主题班会。
三、班会目标: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同学们科学面对疫情,增强自护意识,承担防疫责任,履行防疫义务。
引导同学们增强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关心集体、融入集体、建设集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深入认识新冠,并掌握预防技能,将防疫防控记心头。
树立底线思维,筑牢责任之堤。
四、活动过程:(一)如何正确认识及预防此次疫情?1.提高警惕性,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目前,疫情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持续时间不能预测,请全体同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
切勿大意。
2.增强责任感,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切勿松懈。
3.提高积极性,必须坚信科学,不散布不实信息,坚决维护好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切勿添堵。
(二)如何进行正确个人防护?1.讲科学、强免疫。
保证健康饮食,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加强室内锻炼,保持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免疫力。
2.在室内必须要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勤洗手,餐前、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要洗手。
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每次搓手不少于20秒。
如果出门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么可以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3.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出门便坚持佩戴口罩,有序入校保持一米间隔;严格“两点一线”,错峰返校,严格按照学校规定,不能去校门外的店铺,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
小学班会教案返校复学第一课之“疫情教育与心理辅导”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提高防疫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适应返校复学生活。
教学内容:1. 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2. 防疫措施及重要性3. 心理调适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新冠病毒的基本情况,如病毒来源、传播途径等。
2. 提问:同学们对新冠病毒有哪些了解?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二、新冠病毒知识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包括病毒结构、传播途径、潜伏期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毒。
三、防疫措施及重要性1. 教师讲解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2. 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防疫措施很重要?如何做到自我保护?四、心理调适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在疫情期间的心理感受,如担忧、害怕等。
2. 教师讲解心理调适方法,如保持乐观心态、合理安排作息、寻求帮助等。
3. 学生讨论:如何调整心态,适应返校复学生活?五、总结与布置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疫措施和心理调适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作一份防疫宣传海报,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提高防疫意识。
2. 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学生能调整心态,适应返校复学生活。
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新冠病毒知识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学生能理解。
2.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增强防疫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返校复学生活。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配合学校,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重点关注的细节: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况及心理调适方法在疫情期间,学生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居家学习,与同学、老师的面对面交流减少,生活节奏被打乱,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开学第一课抗击疫情及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标教案背景:新冠疫情给全球范围内的教育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停课和居家学习。
面对即将开学的新学期,开展一场主题班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疫情的形势和防控措施,增强他们的抗击疫情的意识和能力,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教案目标:1. 了解疫情的形势和防控措施;2. 增强学生抗击疫情的意识和能力;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教学内容:1. 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的介绍;2. 抗击疫情的意识和能力培养;3.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活动安排:1. 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的介绍(15分钟)a. 通过PPT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当前疫情的形势和防控措施;b. 强调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c.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如宣传疫情知识、帮助他人等。
2. 抗击疫情的意识和能力培养(30分钟)a.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疫情期间所做的抗击疫情的事情,并分享给其他组;b. 播放相关视频:播放一些抗击疫情的典型案例视频,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c. 设计小活动:例如制作海报、写感谢信等,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抗击疫情意识和能力。
3.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45分钟)a. 心理健康的介绍: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b. 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通过问卷或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疫情期间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c. 心理支持和指导: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指导,例如如何应对焦虑、压力等。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疫情情境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3. 互动教学法: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