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 第三章习题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657.00 KB
- 文档页数:3
大学物理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答案3-1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薄圆盘上,挖去一个直径为R的圆孔,孔的中心在求所剩部分对通过原圆盘中心且与板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分析:用补偿法(负质量法)求解,由平行轴定理求其挖去部分的转动惯量,用原圆盘转动惯量减去挖去部分的转动惯量即得。
注意对同一轴而言。
解:没挖去前大圆对通过原圆盘中心且与板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1R处,2J11MR2①2由平行轴定理得被挖去部分对通过原圆盘中心且与板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1MRMR3J2Jcmd2()2()2MR2②2424232由①②式得所剩部分对通过原圆盘中心且与板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JJ1J213MR2323-2如题图3-2所示,一根均匀细铁丝,质量为M,长度为L,在其中点O处弯成120角,放在某Oy平面内,求铁丝对O某轴、Oy轴、Oz轴的转动惯量。
分析:取微元,由转动惯量的定义求积分可得解:(1)对某轴的转动惯量为:L20J某rdm(lin600)22M1dlML2L32(2)对y轴的转动惯量为:L1ML2M5Jy()2(lin300)2dlML20322L96(3)对Z轴的转动惯量为:1ML1Jz2()2ML2322122题图3-23-3电风扇开启电源后经过5达到额定转速,此时角速度为每秒5转,关闭电源后经过16风扇停止转动,已知风扇转动惯量为0.5kgm,且摩擦力矩Mf和电磁力矩M均为常量,求电机的电磁力矩M。
分析:Mf,M为常量,开启电源5内是匀加速转动,关闭电源16内是匀减速转动,可得相应加速度,由转动定律求得电磁力矩M。
解:由定轴转动定律得:MMfJ1,即52520.54.12Nm5163-4飞轮的质量为60kg,直径为0.5m,转速为1000r/min,现要求在5内使其制动,求制动力F,假定闸瓦与飞轮之间的摩擦系数0.4,飞轮的质量全部分布在轮的外周上,MJ1MfJ1J20.5尺寸如题图3-4所示。
分析:分别考虑两个研究对象:闸瓦和杆。
习题33.1选择题(1) 有一半径为R 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转动惯量为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转台的角速度为 (A)2ωmR J J+ (B) 02)(ωR m J J + (C)02ωmR J(D) 0ω [答案: (A)](2) 如题3.1(2)图所示,一光滑的内表面半径为10cm 的半球形碗,以匀角速度ω绕其对称轴OC 旋转,已知放在碗内表面上的一个小球P 相对于碗静止,其位置高于碗底4cm ,则由此可推知碗旋转的角速度约为 (A)13rad/s (B)17rad/s (C)10rad/s (D)18rad/s(a) (b)题3.1(2)图[答案: (A)](3)如3.1(3)图所示,有一小块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绳其一端连结此物体,;另一端穿过桌面的小孔,该物体原以角速度 在距孔为R的圆周上转动,今将绳从小孔缓慢往下拉,则物体(A)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B)动量不变,动能改变。
(C)角动量不变,动量不变。
(D)角动量改变,动量改变。
(E)角动量不变,动能、动量都改变。
[答案:(E)]3.2填空题(1) 半径为30cm的飞轮,从静止开始以0.5rad·s-2的匀角加速转动,则飞轮边缘上一点在飞轮转过240˚时的切向加速度aτ= ,法向加速度a n= 。
[答案:0.15; 1.256](2) 如题3.2(2)图所示,一匀质木球固结在一细棒下端,且可绕水平光滑固定轴O转动,今有一子弹沿着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方向击中木球而嵌于其中,则在此击中过程中,木球、子弹、细棒系统的守恒,原因是。
木球被击中后棒和球升高的过程中,对木球、子弹、细棒、地球系统的守恒。
题3.2(2)图[答案:对o轴的角动量守恒,因为在子弹击中木球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对o 轴的合外力矩为零,机械能守恒](3)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盘A和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ρA>ρB),且两圆盘的总质量和厚度均相同。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1、(习题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x =2t,y =4t 8-。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y=4t 2-8 可得: y=x 2-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i j v i j a j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解:kv dt dv-= ⎰⎰-=t vv kdt dv v 001 tk e v v -=0t k e v dtdx-=0 dt ev dx tk tx-⎰⎰=000)1(0t k e kv x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vv 0d 4d tt t v 2=t 2v d =x /d t 2=t 2t t x txx d 2d 020⎰⎰= x 2= t 3 /3+10 (SI)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1)小球的运动方程;(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d d r t ,d d v t ,tv d d . 解:(1) t v x 0= 式(1)2gt 21h y -= 式(2) 201()(h -)2r t v t i gt j =+(2)联立式(1)、式(2)得 22v 2gx h y -=(3)0d -gt d r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h2t = 所以 0d -2gh d r v i j t =d d v g j t=- 2202y 2x )gt (v v v v -+=+= 2120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5、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2r t i tj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第三章 光的干涉一、基本知识点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2c L v λφπ∆=∆光的叠加原理:在真空和线性介质中,当光的强度不是很强时,在几列光波交叠的区域内光矢量将相互叠加。
相干叠加: 当两列光波同相时,即2k φπ∆=,对应光程差L k λ∆=,0,1,2,k =±±,则合振幅有最大值为max 12A A A =+,光强也最大;当两列光波反相时,即()21k φπ∆=+,对应光程差()212L k λ∆=+,0,1,2,k =±±,则合振幅有最小值为min 12A A A =-,光强也最小。
这样的振幅叠加称为相干叠加。
光的干涉:振幅的相干叠加使两列光同时在空间传播时,在相交叠的区域内某些地方光强始终加强,而另一些地方光强始终减弱,这样的现象称为光的干涉。
产生干涉的条件: ① 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② 两列光波的振动方向相同且振幅相接近; ③ 在交叠区域,两列光波的位相差恒定。
相干光波:满足干涉条件的光波。
相干光源:满足干涉条件的光源。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
分波阵面法: 从同一波阵面上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使它们继续传播互相叠加而发生干涉。
分振幅法: 使一束入射光波在两种光学介质的分界面处一部分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发生折射,然后使反射波和折射波在继续传播中相遇而发生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图3-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3-1所示,亮条纹和暗条纹中心分别为D x kaλ=±,0,1,2,...k =:亮条纹中心 ()212D x k a λ=±-,1,2,k =:暗条纹中心式中,a 为双缝间距;D 为双缝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λ为光波的波长。
杨氏双缝干涉条件:a ≈λ;x <<D 。
杨氏双缝干涉条纹间距: 干涉条纹是等间距分布的,任意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1k k Dx x xa λ+∆=-=杨氏双缝干涉条纹的特点:(1) 以O点(0k=的中央亮条纹中心)对称排列的平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2) 在θ角不太大时条纹等间距分布,与干涉级k无关。
第三章 动量和角动量【例题精讲】例3-1 一颗子弹在枪筒里前进时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t F 31044005⨯-= (SI) 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率为 300 m/s .假设子弹离开枪口时合力刚好为零,则子弹在枪筒中所受力的冲量I = ;子弹的质量m = 。
0.6 N·s 2 g例3-2一质量为1 kg 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 0=0.20,滑动摩擦系数μ=0.16,现对物体施一水平拉力F =t+0.96(SI),则2秒末物体的速度大小v = 。
2秒末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 。
0.89 m/s 1.39 m/s 2例3-3 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m A >m B )、速度分别为A v ϖ和B v ϖ(v A > v B )的两质点A 和B ,受到相同的冲量作用,则 (A) A 的动量增量的绝对值比B 的小。
(B) A 的动量增量的绝对值比B 的大。
(C) A 、B 的动量增量相等。
(D) A 、B 的速度增量相等。
[ C ]例3-4 一人用恒力F ϖ推地上的木箱,经历时间∆ t 未能推动木箱,此推力的冲量等于多少?木箱既然受了力F ϖ 的冲量,为什么它的动量没有改变?【答】推力的冲量为t F ∆ϖ。
动量定理中的冲量为合外力的冲量,此时木箱除受力F ϖ外还受地面的静摩擦力等其它外力,木箱未动说明此时木箱的合外力为零,故合外力的冲量也为零,根据动量定理,木箱动量不发生变化。
例3-5 如图,用传送带A 输送煤粉,料斗口在A 上方高h =0.5 m 处,煤粉自料斗口自由落在A 上.设料斗口连续卸煤的流量为q m =40 kg/s ,A 以v=2.0 m/s 的水平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求装煤的过程中,煤粉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不计相对传送带静止的煤粉质重)【解】 煤粉自料斗口下落,接触传送带前具有竖直向下的速度gh 20=v 设煤粉与A 相互作用的∆t 时间内,落于传送带上的煤粉质量为 t q m m ∆=∆ 设A 对煤粉的平均作用力为f ϖ,由动量定理写分量式:0-∆=∆v m t f x )(00v m t f y ∆--=∆ 将 t q m m ∆=∆代入得 v m x q f =, 0v m y q f = ∴ 14922=+=y x f f f Nf ϖ与x 轴正向夹角为α = arctg (f x / f y ) = 57.4° 由牛顿第三定律煤粉对A 的作用力f ′= f = 149 N ,方向与图(b)中f ϖ相反。
第三章 刚体力学#3-1 一通风机的转动部分以初角速度ω0绕其轴转动,空气的阻力矩与角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C 为一常量。
若转动部分对其轴的转动惯量为J ,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其转动角速度减少为初角速度的一半?(2)在此时间内共转过多少转? 解:(1)由题可知:阻力矩ωC M -=,又因为转动定理 dtd JJ M ωβ== dtd JC ωω=-∴ dt JC d t ⎰⎰-=∴00ωωωω t JC-=0lnωω t JCe-=0ωω当021ωω=时,2ln CJt =。
(2)角位移⎰=tdt 0ωθ⎰-=2ln 00C Jt JC dt eωCJ 021ω=,所以,此时间内转过的圈数为CJ n πωπθ420==。
3-2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圆柱体放在粗糙的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 ,圆柱体的外面绕有轻绳,绳子跨过一个很轻的滑轮,且圆柱体和滑轮间的绳子与斜面平行,如本题图所示,求被悬挂物体的加速度及绳中张力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转动定律得ma T mg =- ααJ R Mg TR =-.sin 2由平行轴定理 223MR J =联立解得 g m M M m a 83sin 48+-=αmg mM MT 83)sin 43(++=α3-3 一平板质量M 1,受水平力F 的作用,沿水平面运动,如本题图所示,板与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在板上放一质量为M 2的实心圆柱体,此圆柱体在板上只滚动而不滑动,求板的加速度。
解:设平板的加速度为a 。
该平板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 、平面施加的摩擦力1f 和圆柱体施加的摩擦力2f ,根据牛顿定律有,a M f f F 121=--。
m g设圆柱体的质心加速度为C a ,则C a M f 22=遵守转动定理,ββ22221R M J R f ==又因为圆柱体无滑滚动 βR a a C += 且 g M M f )(211+=μ解以上各方程得 212131)(M M gM M F a ++-=μ3-4 质量面密度为σ的均匀矩形板,试证其对与板面垂直的,通过几何中心的轴线的转动惯量为)(1222b a ab J +σ=。
第三章 刚体力学基础思考题3-1 一个绕定轴转动着的刚体有非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刚体中的质点A 离转轴的距离是质点B 的两倍,对质点A 和质点B ,以下各量的比值是多少?(1)角速率;(2)线速率;(3)角加速度的大小;(4)加速度的切向分量;(5)加速度的法向分量;(6)加速度的大小。
3-2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分析: (1)一个确定的刚体有确定的转动惯量。
(2)定轴转动的刚体,当角速度大时,作用的力矩也大。
(3)使一根均匀的铁棍保持水平,如握住棍子的中点要比握住它的一端容易。
(4)一个有固定轴的刚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当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也一定为零;当这两个力对轴的合力矩为零时,它们的合力也一定为零。
3-3 指出下弄表达式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
,,,,2122c c ccp cK v M r L MrJ MghE vM E ⨯====E K 、E P 、J 、L分别表示绕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重力势能、转动惯量、角动量。
式中:M为刚体的质量,c v为质心速度,h c 为质心距零势能面的高度,r c 为质心到转轴的距离。
3-4 已知银河系中有一天体是均匀球体,现在半径为R ,绕对称轴自转的周期为T ,由于引力凝聚,它的体积不断收缩。
假定一万年后它的半径缩小为r ,试问一万年后此天体绕对称轴自转的周期比现在大还是小?它的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3-5 一圆形平台,可绕中心轴无摩擦地转动,有一辆玩具汽车相对台面由静止启动,绕轴做圆周运动,问平台如何运动?当小车突然刹车,平台又如何运动?运动过程中小车—平台系统的机械能、动量和角动量是否守恒?习题解答3-1 一汽车发动机曲轴的车速在12s 内由每分钟1200转均匀地增加到每分钟2700转,求:(1)角加速度;(2)在此时间内,曲轴转了多少转?3-2 某机器上的飞轮运动学方程程为:θ=at +bt 2-ct 3,求t 时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第3章 力学基本定律与守恒律 习题及答案1.作用在质量为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i t F)210(+=N ,式中t 的单位是s ,(1)求4s 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 ·s ,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j6-m ·s -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i t i t t F p t 1401s m kg 56d )210(d -⋅⋅=+==∆⎰⎰,沿x 轴正向,ip I imp v111111s m kg 56s m 6.5--⋅⋅=∆=⋅=∆=∆ 若物体原来具有6-1s m -⋅初速,则⎰⎰+-=+-=-=t tt F v m t m F v m p v m p 000000d )d (,于是⎰∆==-=∆t p t F p p p 0102d,同理, 12v v ∆=∆,12I I=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tt t t t I 0210d )210(亦即 0200102=-+t t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2.一颗子弹由枪口射出时速率为10s m -⋅v ,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速时,它所受的合力为 F =(bt a -)N(b a ,为常数),其中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0)(=-=bt a F ,得ba t =(2)子弹所受的冲量⎰-=-=tbt at t bt a I 0221d )(将bat =代入,得 ba I 22= (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202bv a v I m ==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球,在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滑槽中从静止滑下。
习题三第三章流体的运动3-1 若两只船平行前进时靠得较近,为什么它们极易碰撞?答:以船作为参考系,河道中的水可看作是稳定流动,两船之间的水所处的流管在两船之间截面积减小,则流速增加,从而压强减小,因此两船之间水的压强小于两船外侧水的压强,就使得两船容易相互靠拢碰撞。
3-2 为什么一个装有烟囱的火炉,烟囱越高通风的效果越好?(即烟从烟囱中排出的速度越大)答:通常高处空气水平流动速度比较大,如果烟囱越高,则出口处的气体更容易被吸出。
3-3 为什么自来水沿一竖直管道向下流时,形成一连续不断的冰流,而当水从高处的水龙头自由下落时,则断裂成水滴,试说明之。
答:水沿一竖直管道向下流时,由于管壁的摩擦力作用,使得各处水的速度一致,因而可形成连续不断的水流。
水自由下落时,由于水在不同高度处速度不同,因此难以形成连续的流管,故易裂开。
3-4 有人认为从连续性方程来看,管子愈粗流速愈小,而从泊肃叶定律来看,管子愈粗流速愈大,两者似有矛盾,你认为如何?为什么?答:对于一定的管子,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根据连续性方程管子愈粗流速愈小;管子两端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根据泊肃叶定律管子愈粗流速愈大。
条件不同,结果不同。
3-5 水在粗细不均匀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已知截面S1处的压强为110Pa,流速为0.2m·s-1,截面S2处的压强为5Pa,求S2处的流速(内摩擦不计)。
(0.5m·s-1)3-6 水在截面不同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出口处的截面积为管的最细处的3倍,若出口处的流速为2m·s-1,问最细处的压强为多少?若在此最细处开一小孔,水会不会流出来。
(85kPa)3-7 在水管的某一点,水的流速为2m·s-1,高出大气压的计示压强为104Pa,设水管的另一点的高度比第一点降低了1m,如果在第二点处水管的横截面积是第一点的1/2,求第二点处的计示压强。
(13.8kPa)水以每秒1.4×10-4m3的快慢由水管自上面放人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