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激光相干性
- 格式:doc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4
激光的基本原理1相干性的光子描述考试内容: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内容包括激光器谐振腔理论、速率方程理论和半径典理论;典型激光器、激光放大器及改善与控制激光器特性的若干技术等相关基础知识。
激光的基本原理1.1 相干性的光子描述1.2 光的受辐射基本概念1.3 光的受激辐射放大1.4 光的自激振荡1.5 激光的特性开放式光腔与高斯光束2.1 光腔理论的一般问题2.2 共轴球面腔的稳定性条件2.3 开腔模式的物理概念和衍射理分析方法2.4 平行平面腔模的迭代解法2.5 方形镜共焦腔的自再现模2.6 方形镜共焦腔的行波场2.7 圆形镜共焦腔2.8 一般稳定球面腔的模式特征2.9 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质及特征参数2.1 0高斯光束q参数的变换规律2.1 1高斯光束的聚焦和准直2.1 2高斯光束的自再现变换与稳定球面腔2.1 3光束衍射倍率因子2.1 4非稳腔的几何自再现波型2.1 5非稳腔的几何放大率及自再现波型的能量损耗空心介质波导光谐振腔3.1 空心波导光谐振腔的构成和特征3.2 空心圆柱波导管中的本征模3.3 圆波导本征模的传输常数和损耗特性3.4 空心矩形介质波导管中的本征模3.5 空心介质波导光谐振腔的反馈耦合损耗电磁场和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4.1 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简介4.2 谱线加宽和线型函数4.3 典型激光器速率方程4.4 均匀加宽工作物质的增益系数4.5 非均匀加宽工作物质的增益系数4.6 综合加宽工作物质的增益系数激光振荡特性5.1 激光器的振荡阈值5.2 激光器的振荡模式5.3 输出功率与能量5.5 单模激光器的线宽极限5.6 激光器的频率牵引激光放大特性6.1 激光放大器的分类6.2 均匀激励连续激光放大器的增益特性6.3 纵向光激励连续激光放大器的增益特性6.4 脉冲激光放大器的增益特性6.5 放大的自发辐射(ASE)6.6 光放大器的噪声激光器特性的控制与改善7.1 模式选择7.2 频率稳定7.3 Q调制7.4 注入锁定7.5 锁模激光振荡的半经典理论8.1 激光振荡的自洽方程组8.2 原子系统的电偶极矩8.3 密度矩阵8.4 静止原子激光器理论典型激光器和激光放大器9.1 固体激光器9.2 气体激光器9.3 染料激光器9.4 光纤放大器9.5 光纤激光器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和激光放大器10.1 半导体工作物质中的光增益10.2 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的基本结构10.3 对称三层介质平板波导中的本征模10.4 光强分布与约束因子10.5 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的主要特性10.6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主要特性。
光的相干与相干长度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现象——相干性。
光的相干性指的是光波的振幅和相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保持稳定的特性。
而光的相干长度则是衡量光波相干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本文将就光的相干性和相干长度进行探讨,并阐述其在光学和通信领域的应用。
一、光的相干性相干性是指在空间或时间上的两个波动,它们的振幅和相位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
如果两个光波的振幅和相位关系在时间上保持稳定,则称这两个光波是相干的。
光的相干性表现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是由于两个相干光波的振幅叠加所致。
实现光的相干性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双缝干涉实验。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当光通过两个狭缝后,会形成干涉条纹。
这是因为两个狭缝所产生的两个光波在空间上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图案。
这种实验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和振幅,可以确定相干性的程度。
二、光的相干长度光的相干长度是指在一个相干光源中,两个相邻的相干面之间的距离。
在光学中,通过相干度的概念来描述光的相干性。
相干度是指两个相干面之间的互相关函数的模的比值。
对于一对相干光波,其相干度越高,其相干长度也就越大。
相干长度的计算与四径干涉仪有关。
利用四径干涉仪,可以测量出光的相干长度。
通过调整其中一个光路的光程差,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即可确定光的相干长度。
相干长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到干涉条纹的清晰度和可见光的色散。
三、光的相干性在光学中的应用光的相干性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干涉仪。
干涉仪利用光的相干性,可以测量出物体的形态、光学薄膜的厚度等。
干涉领域常用的设备有马赫-曾德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等。
此外,相干性还在激光干涉测量、光谱分析、光学成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激光干涉测量是一种利用激光干涉的方法来实现高精度测量的技术,应用于制造业、地震监测等领域。
而在光学通信中,相干光的传输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四、结语光的相干性和相干长度是光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参数。
简述激光的特性及应用领域激光是一种由激光介质产生的具有高度定向性、单色性、相干性和高亮度的电磁辐射。
激光的特性和应用领域广泛,下面将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激光的特性包括:1. 高度定向性:激光具有很高的定向性,其光束呈现出非常狭窄和集中的特点。
这种特性使激光可以在长距离传播过程中保持较小的光束扩散角度。
2. 单色性:激光是一种单色光,即具有非常窄的光谱线宽。
这是由于激光介质的能级结构决定的,激光产生的光具有很高的频率稳定性。
3. 相干性:激光的光波具有高度相干性,即激光光波上的任意两个点的光波相位关系是恒定的。
这种相干性使得激光可以形成稳定的干涉和衍射效应。
4. 高亮度:激光具有高亮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功率非常大。
激光因其高亮度可以在远距离进行传播而不容易衰减。
激光的应用领域有很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领域:激光在医疗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激光手术、激光治疗和激光检测等。
例如,激光可以用于皮肤病激光治疗、白内障手术和视网膜手术等。
2. 通信领域:激光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技术中的光纤通信和激光雷达等领域。
激光可以通过光纤进行信息传输,具有高速、远距离传输和抗干扰性强的特点,因此在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3. 制造加工领域:激光可以用于丝印、切割、焊接、打孔和表面处理等工艺。
例如,激光切割可以用于金属制品、塑料和玻璃切割等;激光焊接可以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4. 科学研究领域:激光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激光光谱学可以用于原子和分子结构研究;激光光谱学和激光干涉技术可以用于材料表征和光学实验等。
5. 军事应用领域:激光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激光制导导弹和激光测距仪等。
激光制导导弹可以通过激光束进行精确瞄准和追踪目标,提高命中率;激光测距仪可以用于测量目标与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6. 激光显示技术:激光在显示技术中被广泛应用,如激光投影仪和激光显示屏等。
激光投影仪可以产生高亮度、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投影效果;激光显示屏可以提供更鲜艳、更真实和更逼真的图像显示。
激光的相干时间激光是一种高度相干的、高能量的光束,具有众多应用领域,如通信、医疗、材料处理、测量医学等。
在激光科学中,相干时间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对于理解激光的性质和设计相关的实验和应用非常重要。
相干时间是激光的一个基本特性,指的是光波在相干区内维持相干的时长。
也就是说,当光波在相干区内扫过一定的时间后,它们会失去相干性并表现出一些不同的性质。
相干时间决定了激光在时间和频率上的性质,并且可以用来计算激光的线宽和配合波长。
因此,精确测量激光的相干时间对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激光的相干时间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测量。
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李曼-亚普诺夫干涉仪来测量,该仪器可以对光波的相对相位进行精确的测量,并且可以确定激光的相干时间和线宽。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各向异性晶体来测量激光的相干时间,因为这些材料可以将入射光的平均功率转换为成分功率,从而确认相干时间。
这些方法都需要仪器的高精度和仪器的高精度,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结果。
激光的相干时间还可以通过其谱线宽度来确定。
谱线宽度是定义激光的时间分辨率的一个统计值,因为它反映了光波的起伏。
当一个光波以不同速度旋转时,谱线会因光波之间的相位差异而出现扩散。
这些谱线的宽度是光波的相干时间的倒数。
因此,通过测量谱线宽度可以间接地确定激光的相干时间。
激光的相干时间是光学领域的一个基本参数,对于激光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关键作用。
在激光制备、材料加工、光纤通信、精密仪器测量、医疗设备等领域应用,相干时间都是必不可少的概念。
光学科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方法来测量相干时间,以确保激光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相干时间的测量方法和激光应用领域也将继续扩展和发展。
激光器的相干长度公式1. 什么是激光器的相干长度?在激光器中,激光发射出的光线是高度相干的,这意味着它是一束光束,由一组波长相同,相位一致的光线组成的。
如果一个激光器不能产生高度相干的光线,那么它就不能真正成为一台激光器。
而激光器的相干长度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指的是那些波长相同,相位一致的光线在光程上所能存在的最大距离。
2. 相干性与相干长度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相干性是指两个波之间的相干度。
如果两个波的相位相同,它们就是相干的,否则就是不相干的。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更加具体的概念和量化的表述,因此就有了相干长度这个概念。
当然,相干长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取决于激光器的特性和波长。
一般来说,激光器的相干长度越短,那么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就会越稳定。
3. 激光器相干性的重要性激光器的相干性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应用都需要高度相干的光线。
例如,在光学显微镜中使用激光器时,它的相干长度必须足够短,否则就会有很多噪声和干扰信号。
同样,激光干涉测量,光学通信,及光学信号传输等领域都需要高度相干的光源。
因此,激光器相干性对于很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激光器的相干长度公式激光器相干长度可以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得出。
这个公式是:Lc = λ^2 / (2 ∆λ)其中,Lc是相干长度,λ是光源的波长,∆λ是光源的光谱半宽度,也就是波长分布的宽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波长更短和光谱分布更窄的激光器,它的相干长度也会更短。
5. 激光器相干长度的应用激光器的相干长度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
一些重要的应用包括:(1)光学干涉测量在光学干涉测量中,相干性是非常重要的。
当光源的相干长度足够短时,它的波长就可以形成强的叠加干涉,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观察空气污染相位法自动相机(Giuseppe Martino )发明的一种相机,这种相机使用了激光器的相干性,可以探测空气污染物的影响,为全球空气质量的监管和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激光技术中的强度与相干长度激光技术是一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通信、制造等领域。
在激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强度和相干长度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对激光技术中的强度和相干长度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激光技术中的强度。
强度是指光束单位面积上的功率,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来表示。
在激光器中,强度与激光功率和激光束横截面积有关。
当激光功率增加或激光束横截面积减小时,激光强度会增加。
强度的大小对于一些应用来说非常关键,比如在激光切割或激光焊接等领域,高强度的激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切割质量。
同时,强度的大小还与激光器的稳定性有关,过高或过低的强度都可能导致激光器的不稳定工作。
其次,我们来探讨激光技术中的相干长度。
相干长度是指激光光束的相干性在光束传输过程中所保持的距离。
相干长度主要受激光波长和光束的频谱宽度影响。
在激光器中,光束的频谱宽度越窄,相干长度越长。
相干长度的大小对于激光在远距离传输、光纤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当激光的相干长度足够长时,光束的相干性能可以在传输过程中得到有效维持,从而减少光束在传输中的衍射和衰减,提高传输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的激光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强度和相干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方面,强度与相干长度都受到激光器自身的性能和参数的制约。
例如,激光器的频谱宽度决定了相干长度的大小,而激光器的功率和横截面积则直接影响到强度的大小。
另一方面,强度和相干长度的选择也相互关联。
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同时考虑激光的强度和相干长度,以实现最佳的结果。
例如,在激光的医疗应用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激光强度和相干长度,以避免对人体组织造成过度损伤或光束无法穿透的情况。
在激光技术的发展中,人们不断探索和改进强度和相干长度的控制方法。
一方面,通过提高激光器的光学和机械性能,可以实现更高的激光功率和更小的激光束横截面积,从而提高激光的强度。
另一方面,通过改进激光器的结构和设计,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和光学元件,可以实现更窄的频谱宽度,从而提高激光的相干长度。
激光相干合束激光是一种高度相干的光,具有高度的单色性、方向性和亮度。
利用这些特性,激光在科学、工业、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激光应用中,激光的合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激光相干合束是指将多个激光束合成一个相干的激光束。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大功率、高能量、高质量的激光束,激光相干合束技术可以实现这一需求。
激光相干合束技术的原理是将多个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合成一个更大的激光束。
在合束过程中,需要保证多个激光束的相位一致,这样合成的激光束才能保持高度的相干性。
如果相位不一致,合成的激光束会出现衍射、干涉等现象,从而降低激光束的质量。
激光相干合束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领域中,激光相干合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加工、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中,激光相干合束技术被应用于激光治疗、激光手术等领域。
在科学领域中,激光相干合束技术被应用于激光干涉、激光光谱学等领域。
激光相干合束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激光相干合束技术可以实现高功率、高能量的激光束输出。
其次,激光相干合束技术可以实现激光束的空间控制,可以将激光束聚焦到非常小的区域内,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和治疗。
最后,激光相干合束技术可以实现激光束的时间控制,可以实现超短脉冲激光的输出,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光谱分析和控制。
激光相干合束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激光技术刚刚起步,激光相干合束技术也处于探索阶段。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相干合束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现在,激光相干合束技术已经成为激光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激光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激光相干合束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激光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优点显著。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激光相干合束技术也会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激光应用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9-6 激光的相干性
一、间相干性与空间相干性
在第一章里已讲过了光的干涉,光源的相干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谓相干性,也就是指空间任意两点光振动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Q P 1
P 2
(图9-26)
在图9-26中,如果1P 和2P 两点处的光振动之间的位相差是恒定的,那么当1P 和2P 处的光振动向前传播并在Q 点相遇时,这两个振动之间的位相差当然也是恒定的,于是在Q 点将得到稳定的干涉条纹,这时,我们就称1P 和2P 处的光振动为完全在联的,也就是完全相干光,如果1P ,2P 处的光振动之间的位相差是完全任意的,并随时间作无规则的变化,那么在Q 点相遇时,根本不能给出干涉条纹,这时我们称1P ,2P 处的光振动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也就是完全非相干光。
由于原子的发光不是无限制地持续的,每一次发光,有一定的寿命,因此它总是有一个平均发光时间间隔,从干涉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时,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只有在同一光源同一个发光时间间隔内发出的光,经过不同的光程后再在某点相遇时,才能给出干涉图样,所以我们把原子的平均发光时间间隔叫做相干时间,在这里,把这一个相干时间记为H t ∆,如果光的速度为c 则H c t ∆表示在相干时间内光经过的路程,我们称它为相干长度,记之为H ι∆,于是有
H ι∆=H c t ∆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中,如图1-19所示,引起干涉的两束光为11a b 和22a b ,这两束光的
光程差即为平面反射镜1M 和'2M 之间的空气薄层的厚度,现在令这厚度为ι∆,只有当
H t ι∆<∆时,才能清楚地看到干涉条纹,这时11a b 和22a b 这两束光才是完全相干光,当H t ι∆>∆时,11a b 和22a b 这两束光已经不是发光原子同一次发光中发出的了,它们之间已无恒定的位相差,因而干涉条纹非常模糊,ι∆比H t ∆大得愈多,干涉条纹愈模糊,甚至完全不能见到,这时11a b 和22a b 是完全不相干光,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处理
问题时,还是考虑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但这个光程差是和相干时间联系着的,因此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中讨论光的相干性问题,实质上讲座的是光的时间相干性。
在§1-4杨氏实验的装置中可以看到,光源前放置一块开有小孔S 的光阑,在光阑的前面,再另外放置一块开有两个小孔1S 和2S 的光阑,只有这样的装置,才能使通过1S 和2S ,则通过1S 和2S 后再出射的光不可能是相干光,这是因为普通光源本身发光表面上任意两点之间是没有空间相干性,因此可以用杨氏实验来研究光源的空间相干性。
二、普通光源的相干性
在普通光源中,受激辐射过程总是小于自发辐射过程,由于后者总是占主导地位,因而普通光源所发射的光相干性是很差的,但是这并不是说绝对不能从普通光源中得到时间和空间相干性都很高的光,只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还是可能从普通光源中得到时间和空间相干性较好的光,例如,用单色仪分光后,通过狭缝所得到的光,它的单色性很好,因而它的时间相干性也很高,用杨氏实验装置来遮蔽大部分普通光源的发光表面,只留下一个极小的开孔使光通过,这样得到的光,它的空间相干性也可以是很高的,但是,使用这样的办法以取得相干性很好的光时,光强几乎已减弱到实际上不能利用的程度。
三、激光中的衍射损耗
如果把可见波段的激光入射到光屏上,仔细观察激光光斑的光强分布,就会发现它是不均匀的,不同激光器射出来的光斑中的光强分布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是说,激光在谐振腔内振荡的过程中,在光束横截面上形成具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稳定分布,称为激光束的横向模式,简称横模。
激光束在横截面上呈现各种光强的不同花样的稳定分布而不呈现均匀光强的稳定分布,主要原因就是激光器中有衍射现象,因为谐振腔两端有两块反射镜,它们的大小是有限的,镜面除了对光波起反射作用外,镜面的边缘还起着光阑的作用,任何光束通过光阑时,都会引起衍射现象,因此,激光束在反射镜上反射旱,反射镜也引起了衍射现象,每反射一次,就要产生一次圆孔衍射,假使有一个平行平面腔,两反射镜之间距离为d ,衍射孔径的直径为2a 、间隔为d 的光阑系列,光束在反射镜面上每反射一次,就相当于通过光阑系列中的一个光阑(图9-27)。
2a d
d
(图9-27)
假如有一个平面波在腔内沿轴向传播,在到达第一个光阑时,光强分布为长方形,通过第一个光阑后,光被衍射,这时光强分布就不再保持长方形,边缘部分的光强减弱了,这样依次经过一系列的光阑,由于衍射效庆而使光强分布不断改变
(图9-28)
(图9-28),可以看到,当光束通过一系列光阑时,其振幅和位相的空间分布不可避免地逐次发生畸变,并于最后趋向一定的稳定分布状态,只有在振幅和位相的空间分布达到稳定状态的光波才是最后输出的激光,现在我们取激光器的轴向人微言轻直角坐标系的z 轴,以谐振腔的中心点为原点,并在与主轴z 垂直的平面上取x 轴和y 轴,我们用符号m TEM 来表示各种横向模式,这里,m n 均为正整数,分别表示在x 轴和y 轴方向上光强为零的那些零点的序数,称为模式序数,
TEM 20
TEM 01TEM 10TEM 00
TEM 11TEM 22TEM 33 (图9-29)
图9-29表示了横模的光斑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基模是光斑中间没有光强为零的光斑,称为00TEM 模;10TEM 模由表示在x 方向有一个光强为零的光斑;01TEM 模表示在y 方向有一个光强为零的光斑;以此类推,模式序数,m n 越大,光斑图形中光强为零的数目就越多,00TEM 称为低次模式;其它的模式皆称为高次模。
(照相图14)。
四、激光的相干性
和普通光一样,激光在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如前所述,原子发光时间t ∆和所发光的频率宽度v ∆是成反比的[(9-26)式],也就是说,v ∆愈小,t ∆就愈长,而对激光器来说,它所发射的激光的单色性是很好的,即激光的v ∆非常小比普通光的v ∆要小得多,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得到结论,激光的相干时间t ∆很大,即激光的时间相干性是很好的。
那么,激光的空间相干性为什么也很好呢?上面已经讲了激光器的衍射现象,正是由
于这个衍射作用,使激光在空间相干性提高了,现在来计算一下由于衍射而损耗的能量,
A B d
C
D θ
θd
2a
(图9-30)
图9-30中,激光从直径为2a 的小孔AB 射入,如没有衍射,则能量集中在面积为2a
π的小孔CD 中,现在因有衍射,能量不可能集中在2a π这块面积上,即通过小孔边缘的光必然向外扩展,对于圆孔衍射,第一极小值在0.61a λ
θ=,于是,因为衍射的缘故,能量分布
的面积的增量为2a d πθ(d 为腔长),衍射能量损耗的百分比为
222211.22 1.22a d d d a a a N
πθθλπ=== 式中N 这菲涅耳数,定义2/a d λ,N 愈大,衍射损耗愈小,所以菲涅耳数N 是描述衍射损耗特性的一个参数。
衍射使激光的能量受到损失,但却为激光的空间相干性创造了条件,如开始时光波是空间不相干的,那么由于衍射的结果,在多次来回反射后的衍射孔边缘处,由于光的衍射扩散,不仅向外并且也向内发射光束,就是说,衍射孔使从光束截面上各点射出的光线互相混合,所以,在许多次衍射后,光束截面上一个点的光,不再仅与原光束的一点有联系,而是和整个截面有联系,因此截面上各点是相关联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建立了光束的空间相干性,光波就成为空间相干的了。
衍射损耗除了与菲涅耳数N 有关外,还与谐振腔的振荡模式有关,不同模式的衍射损耗是不同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高次模式比低次模式的衍射损耗大,这样,对一定的谐振腔来说,有些模式还没有达到阈值条件时,另一些模式已达到了阈值条件,也就是说,由于衍射损耗的缘故,谐振腔选择了某一种模式,并使它最后稳定下来作为输出激光的模式,而许多其它模式则始终不能达到阈值条件,当然也就不能形成雪崩式的激光输出,输出激光的振荡的稳定模式,所谓稳定,是指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在空间的分布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当然频率也是确定的),因此,当激光器以一定的振荡模式输出激光时,显而易见,这种激光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干性。
反之,如果没有衍射,当然也就没有对不同模式的不同的衍射损耗,就会有许多模式同时达到阈值条件,同时形成激光输出,那就不可能有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在空间分布的稳定性,当然就不具备好的空间相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