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高鸿业)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21.57 MB
- 文档页数:4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5.需求定律(需求函数):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减少,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故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6.供给定律(供给函数):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增加,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故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7.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8.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9.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10.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1.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2.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20.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第二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层次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同时决定.需求曲线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有:1商品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供给曲线一、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影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主要因素有:1该商品的价格、2生产的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表示商品的供给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均衡的含义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均衡价格的决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3: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3: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5:边界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二者的比率,既x对y的边际替代率=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6: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7: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1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8: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1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2: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13:激励相容:委托人要设计和选择一种办法或者说制度,使代理人能选择一种也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常被用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富裕程度。
15: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问答题:2:什么是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答案第二章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Q d衡数量的影响.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50-5P和供给函数s Q=-10+5P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有:50- 5P= -10+5P得: P e=6以均衡价格P e =6代入需求函数d Q=50-5p ,得:Q e=50-5206=⨯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206=⨯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d Q =60-5p 和原供给函数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60-5P=-10=5P得7=Pe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Q =60-5p ,得Qe=60-5257=⨯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Q =-10+5P, 得Qe=-10+5257=⨯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d Q =50-5p ,得5.225.5550=⨯-=e Q或者,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s Q =-5+5P ,得5.225.555=⨯+-=e Q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 P ,5.22=Qe .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Pe-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s Q =-10+5P 和需求函数d Q =50-5p 表示,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6=e P 且当6=e P 时,有d Q =s Q =20=Qe ;同时,均衡数量 20=Qe ,切当20=Qe 时,有e s d P P P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6=e P ,20=Qe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2,1i E 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 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 和 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d=500-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微观)-名词解释-(最完整版) 1、1.经济学:讨论资源如何最正确配置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家假设条件:⑴“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⑵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商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信息,也都知道对方知道的信息。
〔双方可以替代为多方〕3.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肯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情愿而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量。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
5.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62、.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肯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情愿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供给定律: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8.均衡: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肯定条件的互相作用下所到达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9.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0.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全部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2.市场出清状态:市场上需求3、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13.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4.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5.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6.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肯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鸿业⼈⼤版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完整版第⼆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简答题1. 下列事件对x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1)x商品的⽣产⼚商投⼊⼤量资⾦做⼴告宣传。
(2)⽣产x商品的⼯⼈的⼯资增加了。
(3)y商品是x商品的替代品,y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4)消费者的收⼊增加了。
解答:(1)x 商品的⽣产⼚商投⼊⼤量资⾦做⼴告宣传,提⾼商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导致在每⼀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产x 商品的⼯⼈的⼯资增加了。
对x商品的需求没有直接影响,需求曲线不变,但是⼯⼈的⼯资增加,增加了⽣产成本,使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y 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x 商品相对贵了,消费者⽤y商品替代x商品,导致在每⼀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若消费者消费的是正常商品,消费者的收⼊增加了,在每⼀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若消费者消费的是劣商品(抵挡商品),导致在每⼀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1)⽓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2)种植棉花所需的化肥的价格上升。
(3)政府对种植棉花的农户实施优惠政策。
(4)棉花价格上升。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1)⽓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解答:(1)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因为恶劣⽓候导致的棉花歉收, 在棉花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使棉花的供给数量减少,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2)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因为化肥价格上升使得棉花的⽣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任⼀价格⽔平下,农户都会缩⼩棉花种植⾯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下降, 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3)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
因为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政策将激励农户的⽣产积极性,在任价格⽔平下,户都会⼤棉花种⾯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増加,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