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00 KB
- 文档页数:12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命题人:高一历史组审题人:高一历史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一般认为,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私有制、阶级、国家、文字和城市等的出现。
但是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文明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埃及文明和玛雅人文明则没有通常所说的城市。
这表明人类早期文明呈现A.共生性B.多元性C.一体性D.交融性2.依据下图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A.阿拉伯帝国B.奥斯曼帝国C.古罗马帝国D.俄罗斯帝国3.恩格斯说:“国王是整个封建等级制的最上级,是附庸不能撇开不要的最高首脑,而同时他们又不断反叛这个最高首脑。
”恩格斯评论的封君封臣制度出现于A.古代的南亚B.中古时期的西欧C.古代的美洲D.中古时期的西非4.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里发麦蒙在巴格达设立了由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组成的著名的学术机构;他还鼓励学者将原著译为阿拉伯文,其报酬是与译稿同等重量的黄金。
此时,阿拔斯王朝对知识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之一是A.统治者大力支持文化事业B.巴格达汇集了古典文化遗产C.麦蒙时代笼络了优良人才D.哈里发麦蒙具有雄才大略5.某大洲的土著居民培育了现代人常食用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农作物,修建了宏伟的金字塔,在天文、数学方面亦有杰出成就,但所创造的文明却毁于近代欧洲殖民者。
他们是A.苏美尔人B.雅利安人C.古埃及人D.印第安人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5分,共75分)1.“疑是蝤蛴美容颜,蛾眉婉转天地间。
高低上下隋唐始,举重若轻似等闲。
”(蝤蛴:qiú qí,天牛的幼虫,身体弯曲细长。
)对这首诗所描述生产工具的特点最适当的理解是()A.深浅自如,简便轻巧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C.踏歌而行,挥手而去D.未雨绸缪,巧夺天工2.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机工”是()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4.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5.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6.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含义是()A.发现了美洲大陆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D.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7.多数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考试历史(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2.相传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里的“耒耜”属于(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C.生活用具 D.祭祀礼器3.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④5.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C.与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6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
下列对我国古代冶铁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代出现人工冶炼铁器 B.唐代在世界上首先创建水密舱 C.西汉时发明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D.宋代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7.《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8.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市”④开市、闭市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9.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宇通实验学校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2分)以下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威专制权力的是( )A.埃及法老B.古希腊首席将军C.中国周天子D.法兰克国王2.(2分)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以一千年为计算标准应是( )A.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B.公元前一千年代后期C.公元前二千年代前期D.公元前二千年代后期3.(2分)明文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从而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权利法案》D.《拿破仑法典》4.(2分)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
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
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当发生于( )A.中世纪初期的西欧B.中世纪初期的西亚C.中世纪后期的西欧D.中世纪后期的西亚5.(2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6.(2分)“人无于水监(通“鉴”,以水为镜),当于民监。
”与此话相吻合的是百家中的( )A.法家B.道家C.儒家D.阴阳家7.(2分)下列官职,其职责为“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的是( )A.秦朝初年的御史大夫B.汉朝初年的丞相C.明朝初年的内阁大学士D.清朝初年的军机大臣8.(2分)阅读下列《通鉴》集注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①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
”②“因为这些人身体强壮还俗于民还可以为国作战。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六校联合调研一、选择题1.阅读《人类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各区域文明产生的时期大致相同②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③商业发展决定文字的消失或延续④不同文明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在世界历史上先后兴起了一个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下列选项中对这些帝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波斯帝国大力推广希腊文化B.亚历山大帝国以基督教作为国教C.罗马帝国商人曾到达洛阳D.奥斯曼帝国被拜占庭帝国所灭3.巴格达城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这反映了A.中国商品优势明显B.阿拉伯帝国沟通世界贸易C.奥斯曼帝国商贸繁荣D.商业革命逐渐兴起4.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其“活力”表现为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B.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5.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曾在他的长诗中写道:“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
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
”这首诗描写的是()A.墨西哥的浮动园地B.印加的马丘比丘遗址C.玛雅的波南帕克神庙D.大津巴布韦都城遗址6.15世纪以后,欧洲人普遍认为,占有货币,就占有一切,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
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A.天主教会的宣传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新航路的开辟D.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7.下图是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的版画。
画中5艘马尼拉大帆船停泊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
水手通过小船接上岸,岸上码头的工人准备卸货。
青海省大通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刘邦建汉后,立即废除了秦时的“泰半之赋”,把田赋减为十五税一;同时,对解甲归田的士兵实行免除徭役的政策。
文帝时把田赋减为三十税一,还曾连续十二年免收田赋。
据此可知,汉初这些举措( )A.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C.保证了粮食大幅度增长D.妨碍了重农政策的推行2、汉代民营手工业主要集中于盐铁业。
唐宋以后,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也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这说明民营手工业( )A.生产领域逐渐扩大B.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生产形式不断进步D.出现新型生产关系3、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几乎全部来自江南各道,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
据统计,北宋熙宁十年,全国商税总收入中南方占总数一半以上。
这反映了唐宋时期()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赋税制度发生变化C.农业经济比较发达D.南方经济地位提高4、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由此可知,“海禁”政策( )A.清朝初年才开始推行B.不利于社会的发展C.有效抵制外来的侵略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人5、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值及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 )A.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局面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D.解决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6、1936年,宋子文乘南洋公司资金困难之机,低价收购其股票20万股,占公司股票总额的一半,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
材料旨在说明( )A.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B.宋氏公司加盟了南洋公司C.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吞噬D.国民政府支持民族企业的发展7、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此方商品在彼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和彼方本国商品的待遇,此方对彼方任何物品的输入,以及由此方运往彼方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古代世界多个民族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希伯来人有诺亚方舟的传说,苏美尔人有洪水和方舟的传说,玛雅人的神圣典籍中也有关于天神发怒用洪水惩罚人类的记载。
这些古代洪水传说的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自然灾害构成了早期人类文化的核心内容B.洪水传说是所有大河文明的典型特征C.生态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发展产生了影响D.不同地域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法王腓力二世利用英王是法王封臣这一事实,借口英王与其他封建主发生纠纷,召集其前来法国受审。
当英王拒绝时,法王借机剥夺了他在法国的大量封地。
材料表明封君封臣制度A. 孕育着国家统一因素 B.加剧了欧洲社会动荡C. 造成了国家政治分裂D.阻碍了欧洲发展进程3.笈多王朝统治时期,水利工程的兴建和管理、贸易的调整、商路的巡逻和保护、防御外族入侵的军事活动,都交由各省总督、地方官吏或本地封建领主全权负责,笈多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也由地区藩臣的军队组成。
这反映出笈多王朝A.经济政策宽松B.中央集权较弱C.等级制度严格D.政令高度统一4.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如下图。
遗址中出土了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各种器物,说明了A.非洲人未能创造自己的文明B.古津巴布韦曾经征服世界C.非洲制瓷业等手工业较发达D.非洲与外界保持贸易往来5.1497年,纽芬兰岛被英国航海家卡伯特父子发现;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至北冰洋地区并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长春市两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30题,共60分)1.以下人类文明的重要现象,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原始农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产生——国家形成B .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发展——国家形成C .原始农业发展——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 .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2.农耕文明的优势明显,推动文明孤岛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
它的优势体现在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复杂的社会组织 ④复杂的管理系统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阅读下表内容,据此可知( )A .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同一性B.几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的渊源 C .人类文明具有多元一体性 D .集权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选择4.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
由此可见( )A .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B .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C .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D .经济发展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5.如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
这些举措旨在以下史事和结论对应准确的是A .AB .BC .CD .D6.在中古时期,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中传说和神话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这些现象反映了A .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黑暗和腐朽B .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C .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D .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社会的一切权力7.《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2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A、小农经济B、手工工场C、商品经济D、精耕细作25、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
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清政府()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压制资本主义萌芽D、重视国内市场开拓26、《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曰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A、商品经济的繁荣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27、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叶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曳)对该表的正确解读是()①农产品已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8、张謇曾说院“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耶天地之大德曰生爷。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29、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对表格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0、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31、《中国社会通史窑民国卷》:“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32、新航路开辟后许多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涌现。
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当时各种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如花生、向日葵、西红柿、辣椒、南瓜、菜豆、菠萝等,在1远世纪中叶后,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
这说明在欧洲发生了()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C、经济危机D、商业危机33、斯塔夫里阿诺斯说院“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曰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这一材料表明()A、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②世界市场形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范围非常广泛C、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D、通讯技术是电力应用的标志性成就34、下列组图可用来说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A、致使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B、造成了大量产业工人失业C、导致关税大战愈演愈烈D、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35、以下是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情况一览表。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①欧盟合作程度最高②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较大③具有地缘经济的特征④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1.(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苑园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②“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愿怨愿年清政府才颁布叶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曳,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一直处②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怨11—1怨猿苑)》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
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1)19世纪苑园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2分)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8分)(3)材料三中的云1可能是哪些因素?(6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4分)42、(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院“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造愿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种种有利力量”主要有哪些?(6分)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指出图一和图二中的交通工具的动力机分别是什么?在从图一到图二的发展变化中,与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怨分)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6分)43、(9分)不同角度看历史问题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全球文明史。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院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按照材料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xx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24—28 AACAC 29—33 BCDBA 34—35 DC24.A材料出自②陶(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所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所以答案选A。
25.A 本题主要考查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
广州十三行是在1686年设立,只留广州一处对外开放。
26.C 文学作品虽然有一定的文学成分,但是也可以作为史料进行参考。
唐代的市场有严格的交易时间限制,每天中午时分“击鼓三百声”开市,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闭市,体现了政府对市的严格管制,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27. A 根据材料的数据,表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和世界市场接轨的事实,反应了农产品已商品化的情况,但是自然经济并没有完全解体,所以A正确。
28. C 根据材料,张謇的大生纱厂取名②“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儒家名言,即“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说明张謇创办的近代民族企业以满足民生需要为主要目的,应该以轻工业为主。
故选C。
29.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
此种类型的题目要注意看表格标题、时间、数据极值与数据变化。
表格中的时间点是“一五计划”期间,而国民经济调整特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可以把②排除。
所以答案选B。
30.C31.D注意题干材料中的“罐头”“番餐之味”等关键信息,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民众已经认同西方生活方式,故选D。
A、B、C三项均与史实或材料不符。
32.B 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种类增多,属②商业革命的内容。
33. A “加强了洲际联系……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而近代通讯进步有助②世界市场形成,故A项正确;“无线电话的普及”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显得表面化,故C项错误;这一材料评价电力应用的后果,而不是“标志性成就”,故D项错误。
34.D 本题考查经济危机的影响35.C 从成1国之间的差异方面来说,欧盟多数为发达国家,成1国之间的差异较小;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均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成1国之间的差异较大。
故②不正确。
①项正确,欧盟的合作化水平最高;③正确,区域集团大都是相近的区域,具有区域经济的特征;④正确,这些区域集团反映了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故选C。
41、(22分)(1)原因: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
(2分)(如答“交通便利”等其他符合题意的,酌情给分)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地限制工商业。
(2分)(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一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②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
提倡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8分)(3)①F1因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6分)②认识:可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回答,也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等方面回答。
(4分)(任选1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42.( 21分)(1)手工工场时期的经验技术积累;较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圈地运动;海外贸易(扩张)和殖民掠夺;市场需求的扩大。
(答任三点,即可给6分)(2)图一:蒸汽机,图二:内燃机新能源:石油(9分)(3)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世界联系加强;但也导致“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
(6分)(言之有理即可)43.(9分)评价:①新航路开辟及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是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走向整体的现代世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③原始积累加速,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9045 7175 煵aIS+32979 80D3 胓8?n24580 6004 怄25920 6540 敀 y37082 90DA 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