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1)
- 格式:ppt
- 大小:676.00 KB
- 文档页数:28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合理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开展经济效益评估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经济效益评估是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回报性、盈利性和风险性的综合评价,是保障项目实施顺利、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障。
本文旨在阐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方案,使工程项目建设者更好地了解项目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确保工程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高工程项目建设决策的科学性。
二、评估目的1. 确定项目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估的首要目的是确定工程项目的盈利水平。
通过分析项目的投资成本和收益回报,以理性客观的态度,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确保项目能够取得盈利。
2. 判断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评估还可以帮助决策者判断项目的可行性。
通过评估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以及风险分析,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3. 优化项目的设计与管理通过经济效益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项目设计和管理中的不足,从而促进项目设计的优化和管理的规范,提高项目效益。
三、评估方法1. 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其通过预测项目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时,需要确定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并且要预测项目的收益情况,比较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从而判断项目的经济效益。
2.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一种评估项目经济效益风险的方法,其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变动进行分析,来评估项目的风险性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需要确定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变动分析,从而判断项目的经济效益风险。
3. 投资回收期分析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投资成本能够通过项目收益回收的时间。
投资回收期分析是通过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投资回收期分析时,需要确定项目的投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从而计算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以此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估工程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巨大,涉及领域广泛。
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两个方面探讨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估。
一、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分析主要关注投资的成本和工程能够带来的效益之间的关系。
1.1 成本分析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首先需要评估投资的成本。
成本分析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施工费用等多个方面。
通过详细分析成本,可以更好地评估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1.2 效益评估在成本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效益评估是评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关键。
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个方面。
直接效益主要体现在投资回报上,而间接效益则是指工程建设对环境、社会产生的影响。
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的效益都考虑进去,才能全面评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1.3 投资回收期评估投资回收期是评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通过计算投资回收的时间来评估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越高。
二、风险评估在进行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估时,还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工程建设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工程的经济效益,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1 市场风险评估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工程的市场需求是否存在不确定性。
在评估工程的经济效益时,需要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判断工程建设的市场前景。
2.2 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风险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技术问题和挑战。
评估工程建设的技术风险,可以根据已有的技术条件和先进的技术经验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
2.3 政策风险评估政策风险是指工程建设受到政府政策变化的影响。
评估工程建设的政策风险,需要关注相关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程度,以及政策变动对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工程建设的项目经济效益评估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是指通过对项目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对社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益的预测和测算。
这是一个评估项目可行性和决策科学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经济效益评估的意义工程建设项目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源调配,而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能够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和测算,从而帮助决策者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程度。
这对于防范投资风险、优化项目组合以及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在进行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静态收益-成本比分析法,即将项目的净现值除以原始投资成本,得到一个收益-成本比。
该比值大于1则代表项目经济效益较好,建议实施;小于1则说明经济效益较差,需要重新考虑项目的可行性。
此外,还可以运用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内部收益率法等方法进行评估,并综合比较各种评估结果,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估结论。
三、项目经济效益评估的关键因素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估结果往往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项目的收入来源和规模,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项目的成本结构和控制能力,项目的成本占比和成本控制能力会直接影响项目的盈亏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法律政策的支持和限制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才能得出一个全面客观的项目经济效益评估结果。
四、项目经济效益评估的实践案例以一个实际的土地开发项目为例,进行了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估。
该项目位于城市郊区,规划建设一片住宅区。
通过对项目的收入来源、成本结构等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了项目预期收入和成本的具体数值。
然后,运用静态收益-成本比分析法和内部收益率法进行评估,得出了项目的收益-成本比为1.2,内部收益率为8%。
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后,得出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建议实施。
随后,项目实施后的效果也得到验证,项目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含义、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判断准则以及其优缺点。
第一节静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
一、投资回收期1.含义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动资金)回收所需的时间。
注意:规定从建设开始年算起。
2.计算公式•Σ(CI-CO)t=0 (3-1)式中:现金流入CI—cash inflow现金流出CO—cash outflow•P 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P t =投资总额/年净收益(年收益相等)3.适用范围用于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判断准则当P t≤P c,则方案可行;反之P t>P c,则方案不可行。
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评价技术方案,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
例1:某拟建项目P t=8✧影响基准投资回收期的因素(P41);✧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特点)。
二、投资收益率(投资效果系数)1.含义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
表示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年净收益。
2.计算公式R`a=H m∕K0×100%3.适用范围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判断准则当R`a≥R c,方案可行;反之R`a<R c,则方案不可行。
三、差额投资回收期1.含义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经营成本,来回收其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2.计算公式P a=ΔK0/ΔC`0= (K02- K 01)/(C`01-C`02)假设:K02>K 01;C`01>C`023.适用范围多方案选优。
注意:必须满足方案可比的前提条件:(1)产出相等;(2)寿命相等。
4.判断准则当P a<P c,则取投资额大的方案为好;反之P a≥P c,则取投资额小的方案为好。
•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显著则用单位指标法进行比较。
第3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例1 为保证某种产品的产量达到计划标准,现有三种基本建设投资方案:方案Ⅰ是改建现有工厂,其一次性投资为 2545万元,年经营成本 760万元;方案Ⅱ是建新厂,一次性投资3340万元,年经营成本670万元,方案Ⅲ是扩建现有工厂,其一次性投资4360万元,年经营成本650万元。
若该企业要求的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0年,试用差额投资回收期法进行选优。
解:三方案投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Ⅰ、Ⅱ、Ⅲ。
P a(Ⅱ-Ⅰ)=△K0/△C0=(3340-2545) /(760-670)=8.83(年)<P c=10(年)∴Ⅱ方案比Ⅰ方案好,淘汰Ⅰ方案。
P a(Ⅲ-Ⅱ)=△K0/△C0=(4360-3340) /(670-650)=51(年)>P c=10(年)∴Ⅱ方案比Ⅲ方案好,淘汰Ⅲ方案。
建新厂为最优方案。
例2 已知两建厂方案,方案甲投资为2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40万元,年产量为80件;方案乙投资为165万元,年经营成本27万元,年产量为60件。
基准投资回收期P t=3年。
请选出最优方案。
解:计算各方案单位产量费用甲方案k甲/Q乙= 200/80 = 2.5万元/件C甲/Q乙= 40/80 = 0.5万元/件乙方案k乙/Q乙= 165/60 = 2.75万元/件C乙/Q乙= 27/60 = 0.45万元/件则差额投资回收期P a:P a =(2.75-2.5)/0.5-0.45)=5(年)因为:P a>P c 即(5年〕>(3年)所以:应选择单位产品投资小的甲方案,故方案甲为优。
例3 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甲项目投资2000万元,年收人1000万元,年经营成本500万元;乙项目投资3000万元,年收人1500万元,年经营成本sin万元。
若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试(1)用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分析方案的优劣;(2)如果两个方案的寿命期均为4年,试用投资回收期法评价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解:两方案每年的净收益分别为:A方案:1000-500=500(万元)B方案:155-800二77(万元)(1)两方案的差额投资期:P a(B-A)=(3000-2000)/(700-500)=5(年)<P c =6年)所以投资大的B方案较优。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把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财务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联立的一种结果,以客观地判断工程项目的实际效益情况及其可行性,从而为项目选择、落实和投资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在当今社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首先,财务分析法,是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主流方法之一,它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指标为主要依据,衡量工程项目可经济化状况。
在财务分析法中,可以通过对工程投资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的计算,来求出工程项目的财务经济效益,从而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其次,社会经济分析法,是一种量化技术,它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转化成可以直接表达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标,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
通常,采用社会经济分析法所衡量的经济效益指标有:投资回报率,减少的社会成本,增加的劳动生产率等。
第3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复习思考题一、基本概念1. 简述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区别。
2.简述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
3.详细叙述经济效益评价原则中的可比性原则。
4.简述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设定的原则。
5.简述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方法。
6.投资回收期与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含义及其关系.7.动态经济评价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8.简述现值法与年值法的关系。
9.效益费用比法与现值法的评价结果为什么是一致的?10.效益费用比最大的方案为什么净值法不一定最大?11。
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是什么?12。
简述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的关系。
13。
内部收益率最大的方案为什么净值法不一定最大?14。
简述总费用与年费用的关系.15。
同一方案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分析时,评价结果总是一致的吗?16. 简述经济评价中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关系和选择方法。
二、分析计算1。
某单位购买一台水泵,售价为8000元,运输安装费约400元,每年可以抽取地下水约20000米3,每米3的净收入为0。
2元。
试问该水泵的投资需几年可以回收?如果基准投资回收期为4年,购买该水泵是否合理?解: 8000+400= 8400(元)20000×0.2= 4000(元)8400/4000= 2。
1(年)所以,水泵投资可以在2。
1年回收,如果基准投资回收期为4年,购买该水泵是合理的。
2. 某工程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如表3—26所示:如果基准折现率为10%,试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解:现金流量图:(1)静态投资回收期:若对应基准点的话,投资回收期为4.75年。
(2)动态投资回收期:把投资折算到第1年年末20000+25000(1+10%)=47500(元)投资回收期= 5.3(年)若对应基准点的话,投资回收期为6。
3年。
(3)净现值费用现值: (元)效益现值:=12000×5.759×0.9091=6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