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气环流
- 格式:ppt
- 大小:5.73 MB
- 文档页数:16
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全球性大气环流在示意图中,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考查形式:选择题、综合题均会出现考查内容:全球性大气环流、气候(气温、降水)、全球气候变化都是常考内容考查频率:考查频率较高,往往会与人类活动结合考查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本部分知识是大气环境内容,是自然地理部分的核心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中还是在高考命题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在备考过程中,要重视“六风七带"“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各个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气候结合实例,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结合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释常见的自然现象【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全球性大气环流下图为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
该月份最可能是()A.1月B。
4月C。
7月D。
10月答案C2.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答案B知识2气候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A。
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C。
四种气候类型 D。
五种气候类型答案B2.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3.下列地点与图中代号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A.惠灵顿—②B。
巴黎-③C。
威尼斯—④ D.开普敦-⑤答案C知识3全球气候变化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
学案14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辨别风向风向:风吹来的方向①风、②风、③风、④风、⑤风、⑥风2、热力环流中的两条规律①近地面热压,冷压②高空中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3、三种风(1)理想中的风:只受1个力的影响,风向________于等压线,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区。
(2)高空中的风:受2个力的影响,风向在理想中的风基础上偏转°,与等压线_________。
(3)近地面的风:受3个力的影响,风向偏转°,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
4、单圈环流⒈单圈环流假设条件:地球不、地表性质(见右图)⒉三圈环流:⑴假设条件:地表性质。
(要考虑地球的自转)⑵在左图中①、②、③分别是纬环流圈、纬环流圈、纬环流圈。
A为气压带、C为气压带、E为气压带、G为气压带。
B为风带,D为风带,F为风带。
⑶在右图中⑤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气温高,空气受所以上升,因此赤道低气压形成的原因是力因素;气压带也是这样的成因,是因为极地的温度很低形成的冷高压。
⑦处气流下沉的原因是空气在30°上空堆积,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被迫下沉,因此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是力因素,与气压带成因相同。
⑷右图中的⑥属于的风,理想中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为南风,北半球向右偏转°,因此在纬度30°上空偏转成风;⑧是位于的风,理想中的风从高流向低压为风,实际上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成为风。
5、气压带和风带⑴填出气压带名称(高低相间)⑵根据高低压的位置画出理想中的风⑶根据走右手定则画出近地面的风⑷写出风带的名称6、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气压带风带随的移动而发生季节性变化。
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概是夏季移,冬季移;南半球反之。
7、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所有的气压带中比较湿润的是:()气压带、()气压带所有的风带中比较湿润的是:()风带8、地球上的气压带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同属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9、关于各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温均比周围地区高C.信风带气流沿途不断增温,有利于成云致雨D.在南北纬60°处,冷暖气流相遇,形成极锋。
全球性大气环流【知识串讲】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作用: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全球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假如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单圈环流(2)考虑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三圈环流二、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规律:①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同步。
②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向北移动(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动(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幅度大约10°左右③大致是夏季向高纬移动,冬季向低纬移动。
——幅度大约10°左右。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四、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的成因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
东亚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
东亚北部为温带季风,南部为亚热带季风;南亚为热带季风。
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见右表。
【反馈练习】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2.若甲、乙分别为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则此季节A.全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B.亚洲高压处于强盛时期C.亚热带大陆西岸干热少雨D.我国山区泥石流、滑坡频发右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完成3~5题。
3.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A.①夏威夷高压B.②为阿留申低压C.③为亚速尔高压D.④为亚洲高压4.若图中①低气压中心位于北纬30°与东经70°交点附近,则A.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纬度白天比黑夜长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开罗正遇上干燥炎热季节D.北京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5.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a.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b.由于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形成的c.1月,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d.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A.abB.bcC.acD.cd读下图,回答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