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区综合型滨水公园初步设计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709.50 KB
- 文档页数:66
《滨水公园建设施工方案(水景设计与生态恢复)》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滨水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本滨水公园建设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自然景观、生态恢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水空间。
项目地点位于[具体地点],周边交通便利,居民众多。
该区域原有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通过本次建设,将对水景进行精心设计,并实施生态恢复措施,提升整个区域的生态价值和景观品质。
二、施工步骤1. 场地清理与平整- 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草、垃圾和障碍物。
- 对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地形符合设计要求。
2. 水景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水景池的挖掘和基础处理。
确保水景池的深度、形状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 铺设防渗膜,防止水体渗漏。
- 安装水景池的排水系统和循环系统。
3. 水景景观构建- 安装喷泉、瀑布、溪流等水景设施。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喷头、水泵和管道,确保水景效果美观。
- 布置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菖蒲等,增加水景的生态性和观赏性。
- 放置景观石,营造自然的山水景观。
4. 生态恢复工程- 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投放水生生物,如鱼类、虾类、贝类等,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 种植滨水植物,如柳树、杨树、芦苇等,起到固土护岸、净化水质的作用。
- 建设生态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和降解作用,进一步净化水体。
5. 园路与广场施工- 铺设园路和广场的基层,确保基础牢固。
- 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如透水砖、石材等,进行园路和广场的铺装。
- 安装园路和广场的照明设施和休息设施。
6. 绿化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种植。
- 对植物进行浇水、施肥和养护,确保植物的成活率。
7. 配套设施建设- 建设公共厕所、垃圾桶、指示牌等配套设施。
- 安装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材料清单1. 水景设施- 喷泉喷头、水泵、管道等。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某某县位于江西中部偏东,抚州地区南部。
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
东接南城,南丰县,南接乐安,崇仁县。
西毗宁都县,北靠临川市。
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置和各类大中型灌木,乔木,地被的种植。
“某某湿地公园”位于某某县城新区某某头两侧,南靠滨江大道,北临某某河,规划总面积: 33万余平米;其中,陆地河滩面积约206亩,约14万余平米;规划区域内某某河水域面积约:19万余平米。
二、项目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2、国家《公园设计规范》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4、政府对该项目的批文批示,5、建设方提供的水文地质和地形图等基础资料;6、建设主管单位的指导意见7、对现场初步踏勘后收集的资料三、规划设计基本原则1、人性化设计原则湿地公园是位于某某新城区内,其建设目地之一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因此不仅需要注意物质性的硬环境,还需注意精神文化的软环境。
不但应具有景观环境,而且要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温馨的感情色彩,使之成为市民放松身心,融合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
充分利用环境的心里学,行为学和人体学等原理,从人的角度上寻求行为上的舒适,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
2、和谐共存和持续发展的原则把自然、人、社会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让生态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信息继续随着某某河流淌,使市民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并富有文化精神的环境中。
3、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势利导地引导某某县湿地公园的建设,合理组织游憩空间,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进行绿化环境建设。
4、自然生态的原则滨江绿化带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质地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
江西省南昌市象湖项目前期策划书尊敬的有关部门领导:我公司计划在江西省南昌市开展一个名为“象湖项目”的旅游综合体开发项目。
经过对南昌市旅游资源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南昌市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尤其是水上旅游项目。
我们特别关注到象湖这个具有潜力的地区,予以了充分的考虑和研究。
一、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南昌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一座以世界文化圣地庐山而闻名的旅游城市。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南昌市旅游接待量和收入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着旅游综合体不足的问题。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南昌市象湖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打造一个以水上旅游为主导,融合文化、休闲、商业等多种元素的旅游综合体。
通过改造和升级现有设施,提升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南昌旅游,推动南昌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项目内容2.1 项目地点项目选址位于南昌市象湖附近,占地面积约1000亩。
该地区环境景色优美,水域面积广阔,是开展水上旅游项目的理想场所。
2.2 项目规划(1)建设水上运动设施,如水上乐园、游艇俱乐部等,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娱乐体验感;(2)改造象湖岸线,打造景观带和休闲步行道,提供休闲娱乐场所;(3)建设文化传承区,展示南昌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4)设置商业区,引入特色小吃、纪念品等商业项目,提供便利的购物和餐饮服务。
三、项目预算及资金来源预计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约3000万元,剩余2000万元可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等途径融资。
四、项目实施方案4.1 前期准备(1)成立项目组,制定项目详细规划方案和时间表;(2)与南昌市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获得项目开发所需的土地使用权和相关批文。
4.2 设计与建设(1)招募设计团队,进行象湖地区的规划设计;(2)招标选取具备施工能力和经验的建设单位进行项目建设;(3)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时间表进行施工,确保项目质量和工期。
4.3 运营与管理(1)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日常运营和管理;(2)制定运营方案,包括门票价格、营业时间等;(3)加强市场宣传,提高项目知名度和吸引力。
滨水公园设计摘要畅春园景观设计从生态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当地绿色景观的缺乏与大小东湖的水系进行治理规划,改善该区域景观环境匮乏现状,有效地防止生态的破坏欲恶化。
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
同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向联系起来,打造成城市对外展示的门窗,运用畅春园设计主题中蕴含的交流合作思想与充实的文化底蕴,来树立城市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达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与景观规划的双赢。
关键字:生态景观、城市滨水景观、城市形象。
AbstractChangchunyuan landscape is designed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ical ecological view.Based on the warter system of Daxiao east Lake, it focises on consummating of local green landscape: the effeltive preventing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desteruction:the imporving of resideuts living standard and quality of the city envioro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cling a beautifui warterfornt landscape for the citizens altivities.Atthe same time,as a citys display window, it link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the me of Changchunyuan Landscape, which mainly contains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envichment of cultural foundation, it establishes upstanding image and good mental outlook of the city. All in all ,Changchunyuan Landpscape meets the needs of morden citys development and the demand of peoples appreciative Vis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 which is oibsolutely a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city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dewign.Key Words:Ecological landscape,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city image前言20世纪城市化(urbanization)的巨大变化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造成世界各国面临不同程度的景观危机。
余干城市北入口景观公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余干城市北入口景观公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1、“优化一城三区、建设五个余干”余干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出了以“依托南昌、对接沿海”为战略开放取向,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为根本动力,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重要抓手,优化一城(中等城市)三区(中心城区、黄金埠工业园区、瑞洪休闲度假区)生产力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融入都市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电力余干、生态余干、美食余干、诚信余干、和谐余干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2、“千年古邑、魅力水乡、生态家园”展示水乡泽国生态特色、凸显先秦古邑和干越文化特质,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生态家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余干县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目标。
城市北入口景观公园是城市生态文化特色、城市品质、城市形象的直接感知点和第一窗口。
项目已纳入了余干县近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项目概况1、项目区位本项目位于余干县城北,昌万公路与迎宾北大道交汇处,昌万公路以北,昌德高速余干县城挂线道路迎宾北大道的两侧;是目前城市建成区的北向对外交通口,交通区位条件特殊。
2、建设规模项目占地约28200平方米,由东西两个扇形地块隔路形成一个半圆形规划用地形状,地势比较平缓,有水域在西面地块经过。
地块的西北、东北面为城市商住规划用地。
3、建设目标打造一城市生态、文化特质展示与城市社区功能相结合的,城市窗口型精品景观公园。
凸出余干悠久、深厚的干越文化和鄱阳湖生态特色,完善城市社区休闲、游憩、交流功能。
打造城市生态空间,塑造城市街景,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二、设计依据1、《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余干县城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4、《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67--95);5、《停车场设计规则》(公安部、建设部(88)交管字90号);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7、《规划设计条件》与《设计任务书》;8、现行相关设计技术规范、规定。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以江西鄱阳湖(鸭湖段)为例谭詠方发布时间:2021-12-04T06:08:22.35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6期作者:谭詠方[导读] 本文以江西鄱阳湖的鸭湖段为例,在调查了解用地概况的基础上,围绕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三大重点——湿地水环境分区修复与保护、湿地植被营建,旅游规划,从中阐述基于场地特征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以江西鄱阳湖的鸭湖段为例,在调查了解用地概况的基础上,围绕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三大重点——湿地水环境分区修复与保护、湿地植被营建,旅游规划,从中阐述基于场地特征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进而对湿地公园的科学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场地特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Based on site characterization Wetland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Poyang Lake(Duck Lake segment)as an example Abstract:In this paper,Duck Lake Poyang Lake in Jiangxi section as an example,by learning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land,use three keys of Wetland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 wetland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zoning,wetland vegetation construction,tourism planning,which elaborated on Wetland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ite characterization,further which can make some reference of Wetland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ite charecterization,wetland park,plan1.引言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湿地景观和原有的栖息地物种保护,还具有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等特殊功能。
湖滨公园景观方案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滨河公园位于xxxx,修江中段,西北xxx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8′—115°26′,北纬28°51′—29°34′,全县土地总面积3506.6Km2,是xxxx的门户,赣鄂通道,地理位置重要。
湖滨路设计总宽为13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机动车道宽度为7米。
本次规划的湖滨公园总长约1990米,平均宽度在32—35米之间,呈带状布局,规划总面积约46400平方米。
沿湖一侧水岸线为自然地形,现状绿地内的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木(如香樟林、竹林及部分常绿大乔木等)均应保留利用。
二、规划宗旨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
三、规划依据1、滨河城市公园整体规划2、国家有关绿地、建筑、市政、电力方面规划3、现状基础资料4、设计任务书四、规划设计原则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湖滨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沿岸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道路与湖泊的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亲水的设计原则:该公园为滨水绿地,整块用地沿现有河流北端展开,现状决定了亲水性设计的原则。
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因此,沿河边布置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基于生态基础的滨江公园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今流行的“低碳”理论的简要分析论述,以江西省九江市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为例,针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介绍其可以采用的生态途径,旨在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江公园。
关键词:低碳;滨江公园;规划设计;正文:前言截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6.6%,且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几年之内城市化率就将过半,也就是说不久中国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
随着中国高度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活动要求越来越高。
但大多数城市的休闲娱乐、生态用地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对城市公园的需求剧增。
要提升城市的滨水景观形象,就要针对我国滨江公园的具体特点进行规划设计,而如今很多滨河公园的景观设计都存在着严重的高能耗,多浪费,如:对原有地块完全推翻重建,大量的破坏植物,硬质铺装的大面积使用等等问题,于是我们试图寻找“低碳”途径来进行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
1、项目背景1.1 九江滨江生态公园区位九江是江西省的北大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九江滨江生态公园位于九江市浔阳区金安组团九江长江大桥东侧,西起九江长江大桥东至中石化金鸡坡油库,总用地面积18.99公顷。
1.2 地段的现状特点九江滨江公园位于九江长江大桥桥头两侧,主要在长江大桥东侧。
建设区域内现有沙场6家,码头13座,其中沙码头7个,煤码头2个,石子码头2个,散货码头2个。
沙场和码头集中在琵琶亭至国电九江发电厂电煤码头之间区域内;有供水泵房3座(国有九江发电厂一期、三期供水泵房各1座,石化总厂九江分公司排水闸门一个)、国电九江发电厂排水泵房工作用房1栋、国电九江发电厂电煤码头一座、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批发油站一座等生产性用房;美孚洋行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规划用地25亩,美孚洋行别墅、办公楼、油库等建筑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缺乏空间联系;1988年修建的琵琶亭,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构筑物状态良好。
南昌市滨江公园绿化设计(全文)南昌市滨江公园的绿化使滨河长廊成为南昌的“绿肺”,同时为城市的视觉景观增加了可圈可点的一笔。
在城市建设中应按照可持续进展观念,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关系,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及演替规律,科学营造乔、灌、草多层结构的生态环境林,增加城市森林绿量和景观层次,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可持续的城市进展是可持续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地环境设计中也要遵循这一点,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要体现和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南昌气候地理条件优越,植物种类丰富,园林中耐阴植物种类多,极有条件在城市绿地中配置具有垂直层次的植物景观人工群落。
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营造人工植物群落,构建乔、灌、草多层次复合的生态环境模式,增加绿量和景观层次,从而提高环境质量。
南昌滨江公园带状绿化的“线”性可以美化河道景观,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
各个重要节点设计有广场、景观小品、休息廊架、休闲座椅等,给人们提供一个怡人的滨江休闲空间。
绿化设计中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大力推广适宜本地自然条件的树种,采纳多种多样的植物品种,形成生态、绿色空间,通过树种、树形、色彩的分段变化,令眼前的一道道风景也变得亮丽而富有韵律,结合人文景观元素,以展示“生态城市”的特色。
项目概况:南昌市位于赣江之滨,自古便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滨江公园的绿化建设将与赣江滕王阁景观对接,提升沿江的景观品质和旅游价值,改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行驶的舒适性,改善区域的景观环境,对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将起着直接和间接的拉动作用。
该基地位于赣江东岸,南临二七北路,北接规划七路,西至赣江。
总用地面积约为7公顷,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至250米。
江边码头、亲水平台、巡游步道、停车场的设置为市民江边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开车出游的可能。
蓝绿交响层景叠境——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设计一、引言介绍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二、分析1. 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的形成2. 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底蕴3. 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的需求分析三、设计思路1. 深化地域文化特色2. 呼应自然环境3. 引入现代元素4. 创造互动体验四、设计方案1. 绿色生态通道2. 多样化的休闲空间3. 独具特色的特色景区4. 丰富的文化体验5. 综合服务设施五、结语1. 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设计的实现2. 展望未来,提出建议。
第一章引言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水质最好、环境最佳的淡水湖——千岛湖的一部分。
作为千岛湖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
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旅游需求,更是体现了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概念和理念。
通过对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的全方位规划和设计,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原有自然资源,添加人文元素,提高区域生态格局和旅游价值,推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文化、娱乐的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为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方向和策略,全面分析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的形态、地理、生态和人文环境以及各种用户需求,提出创造性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为提升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的品质和旅游体验建议措施,以期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第二章分析2.1 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的形成千岛湖梦菇塘滨水休闲景观带得名于其地理位置,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北部,南距千岛湖新安江发源地不足3公里,东南临长三角地区,北部被拱山、鼎力山、汉峰塔山围绕,占地面积为16.7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形成源于群山环抱,地势高低起伏,气候湿润,拥有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千岛湖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Application and Design of Garden Landsacps园林应用与设计南昌是江西省省会城市,也是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同时伴随着区域经济和地域价值观的进步,在南昌城市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城区非农居民用地展现出不断拓展的趋势[1]。
南昌作为一个沿江城市,接受着水的滋养。
水作为生命之源,滋养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演绎,起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角色。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滨水景观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2]。
在城市生活中,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生态问题逐步严峻,因而两者间的矛盾逐渐扩大,滨水公园自然也就成为人们接触水域、感受自然的重要场所。
因此,滨水公园的景观环境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同时,在经过对地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后,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并提取出文化中特有的元素,将其与滨水公园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融合。
在南昌又有着多种的特色文化,其中作为南昌特色文化的南昌采茶戏属于赣北流派,至今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
由古至今,广大群众在采茶戏的表演过程中了解历史知识、行为规范、人情世故,这也使它具有了相当的社会价值[4]。
成都市在对其府南河环城滨河绿化规划设计中,本着发扬城市的文化的理念,在规划设计时延续蓉城文脉[5]。
滨水景观不同于其他的城市景观,它以城市内部的河、湖等水资源作为载体,这就导致一部分城市的景观条件不具备与水相关的自然特征。
在此基础上,更不用说地域文化的运用,在大部分园林的设计上是比较欠缺的。
滨水绿色开放空间是兼具生态、景观、游憩、休闲等功能的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也是城市文化与形象的重要载体。
芝加哥市经过长期的建设,在密歇根湖西南岸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湖滨公园系统,同时芝加哥湖滨公园系统也变成了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建设的典范,利用湖滨本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来构建城市的开放空间。
滨⽔公园很重要的⼀点是亲⽔为什么要亲⽔?我⼜不是鱼是的,但是我们⼀定向往鱼的状态和⾃然如此亲近~举个⼩栗⼦,⽐如北京原筑景观关于太原龙潭公园栖凤湖的改造改造前岛和岸之间的⽔⾯和栏杆把观众与布景隔开,⽔边⼀圈栏杆之内的范围已经不是现实世界,它以剧场的形式再现了另外⼀处想象的“⾃然”,呈现的是⼀种看与被看的关系。
随着动物园的搬迁,鸟岛表演功能谢幕,虽然空间结构没有变化,但整个栖凤湖权⼒结构却已不在。
取消原有的观鸟活动后,湖⼼岛成为荒岛,⾼⾼的驳岸和围栏由边界变成了阻隔。
怎样重塑栖凤湖的权⼒结构,并承载新的城市⽣活便成为设计的⼊⼿点。
改造后在改造设计中,设计师在沿湖的⼀圈以廊架、台阶、⽔景设置多个新的中⼼。
新的中⼼成为新的舞台,⽼⼈和孩⼦以及其中的每个⼈既是演员⼜是观众。
同时拆除驳岸,使⼈可以来到⽔边,亲近⽔⾯,湖⼼岛被恢复为⽣态岛,⽔鸟重新在上⾯安家。
随着周边城市⼟地的开发,这个城市的中⼼公园变成了居住区公园,住户在阳台上便可鸟瞰全园。
下⾯来⼀起鉴赏全球更多滨⽔公园案例GO !Vistula Boulevards设计公司:RS Architektura Krajobrazu项⽬地点:华沙,波兰完成时间:2013~2015(1期),2016~2017(2期)⾯积:87000㎡项⽬位于华沙市中⼼最具吸引⼒的地区之⼀,位于历史和新城区之间。
这些旅游景点的接近为⾼质量的户外混合⽤途和休闲⽬的地创造了机会,该⽬的地不仅将河流返回城市,⽽且还将不相连的⽤途和功能联系起来。
RS景观建筑师在解决断开的维斯杜拉河的⼯地时,主要集中在⼏个主要的设计⽅⾯:创造独特的“通达所有”公共空间,通过改善交流形成城市连续性,使该地点具有可浸⽔性并提供娱乐;以及全年将社区和游客聚集在⼀起的社交功能。
这是⼀个真正的聚会场所,当地⼈和游客互动,放松和娱乐。
线性由沿着河边的⾃⾏车道和垂直元素(树⽊,亭台,藤架)确定,建⽴了清晰的流通策略和场地使⽤。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基本信息(1) 工程名称:XXX(2) 建设地点:。
(3) 总用地面积:42.26公顷主要建设内容:景观工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设计工程、护岸工程1.1.2场地设计背景XXX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一座山环水绕的滨河城市。
在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XXX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城市地位不断提升。
XXX位于XXXXXX片区,北靠吉阳山,南融上饶主城区,是城市腹地的一片翡翠。
XXX 有着悠久的历史,因XXX而闻名。
1181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XXX的“XXX宅园”座落于XXX沿岸,此后生活了十五年之久,并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主要有《稼轩记》、《水调歌头》(盟鸥)、《洞仙歌等》。
环境优美,历史渊源深厚的XXX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XXX公园是上饶的宝贵财富,是有传承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作用。
对历史文化遗存的利用不但要进行保护,更要充分发挥和发扬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本次设计参考已经完成的相关历史文物保护规划,结合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环境发展的现实需求把历史文化要素同滨水区城市土地使用、公共空间、市政设施、景观要素综合研究,力求把保护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
创造大型的城市临水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化进程。
上饶快速的城市发展建设,使这片城市翡翠、文化腹地域受到关注度与日俱增。
XXX 区域的开发合理与否,对上绕城市发展影响重大,因此,怎样合理有序地开发XXX,使XXX 能够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并发挥好其场地内在要素、增加其旅游价值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1.1.3项目设计过程考虑到XXX公园的建设对上饶北部片区、XXX片区的城市建设具有较核心的推动作用,同时XXX公园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上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山水名城建设的目标。
XXX人民政府早在2004年对XXX及XXX公园的开发建设提出设想。
同时于2007年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着手XXX公园的规划与设计,本次初步设计是在继承上位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深化与完善。
1.2场地现状分析XXX公园位于三清山大道与庆丰路、XXX北路、天佑大道的夹合区,是上饶城市水系统中的黄沙塘水库。
场地现状林带茂密,湖岸农田、农居点状分布,湖泊以西以建设XXX花城居住小区。
1)现状自然因子分析●场地内用地类型丰富,高差变化较大,高差值在15米左右。
●XXX水系呈长条形,支叉较多,湖底高程在77米左右,由于XXX现状补水困难,现状水位在80-83m之间。
●植被分布在坡度较斗的丘陵地貌区,地势较缓的区域为园地及农田。
植被主要为风杨、香樟、垂柳、构树、竹等。
●场地破碎化严重,除已建好的XXX花城,场地内有养殖场、民居等。
工程范围内涉及拆迁的建筑面积为2.1万平方米。
设计区域现状图(黄色为工程建设拆迁所涉及的房屋、青色为现状水体)2)GIS分析场地地理信息的分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软件对于场地内高程数据的分析和计算,绘制出DEM(数字高程模型),并进一步对DEM进行空间分析,将场地的地形特征通过图纸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高程、坡度、坡向、视线等专题分析更客观地认识性质肌理,使对方案的构思、布局更为科学合理。
本次DEM分析包括了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上水库变化水位分析、建设前后地形对比分析。
Dem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1.3上位规划及设计分析A:XXX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XXX政府于2008年委托,编制XXX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强调了XXX在上饶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地位,并强化了XXX周边的绿地,削弱了周边居住用地及商业用地的规模。
城市规划用地性质图绿地系统规划图城市空间结构图B:XXXXXX公园环XXX区域策划方案随着XXX城市建设力度逐步加大,XXX于2008年6月委托XXXXXX公园环XXX区域策划方案。
规划以“一心、两轴、四区”的构架布置场地空间,形成了XXX公园、XXX宾馆、山体生态公园、休闲娱乐区等为一体的文化、生态、休闲区,将场地打造为城市基础性的“绿肺”、长三角的宋词情景爱国主体基地、XXX经典的旅游接待中心、上饶特色化的历史文化名片。
C:XXX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由于XXX公园在XXX片区城市建设的重要地位及XXX公园在上饶城市建设、城市形象打造的重要特色性。
XXX规划局于2010年6月委托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XXX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要求设计单位在原来XXX公园环XXX区域策划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上饶现状,考虑到城市发展迫切要求及城市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为场地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特色鲜明、同时满足城市定位要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规划通过如下评审,最终明确规划方案。
D:道路市政设施规划1)道路布置本次一期工程设计需要衔接的道路为XXX北路及庆丰路,三清山大道施工已经完成,目前处于改造阶段。
目前XXX北路及庆丰路已完成施工图,主要成果如下。
1.4XXX人文概况1)XXX文化XXX个人概况XXX(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
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XXX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XXX与上饶XXX中年移居上饶,一直在上饶与铅山两地活动,直至逝世生活约26年。
XXX在上饶地区完成了许多词作,大部分反映的是他忠心报国的祈愿,死后葬于上饶铅山县。
XXX与XXXXXX在XXX闲居长达10年之久,是XXX狂饮之后醉看人生、醉写人生、醉度人生的10年。
XXXXXX旧居——“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室,信步有亭,涤砚有渚,皆约略位置,规岁月绪成之,而主人初未识也”。
XXXXXX故居约建成于公元1181年的秋天,具体遗址无法考证。
通过XXX 相关词句及相关史料记载,为我们描述了XXXXXX故居的残存影响。
据推测XXX 在XXX岸建设书斋、亭楼作为家人安置、书词研究的场所,其中集山楼和婆娑堂大概是供家人居住之地,雪楼,则是接待宾客宴游的地方。
XXX时代的XXX风景——“XXX澄碧,绿野风烟,平泉草木”。
XXXXXX新居是一处鲜花繁盛之地。
具记载主要种植有梅花、菊花、藕花、梨花、牡丹、水仙、茉莉、桃花、杨花、兰花、菖蒲;乔木有柳树、桂树、松树、梧桐、榆树、梅子树、桔树,其中以松、柳居多。
XXX在XXX岸的生活——“手把渔竿未稳,长向沧浪学。
”XXX在XXX的十年,是他与XXX的鸥鹭、白鹤、鱼虾、明月、清风莫逆之交的十年。
2)上饶地区人文分布上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上饶城区除了XXX文化外,还包括朱熹文化、陆羽文化、信江书院文化等。
这些文化大部分已经散布在上饶城市绿地系统中,如紫阳公园、陆羽公园等。
XXX公园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扩大上饶绿地系统文化打造的深度及广度,同时通过系统串联,可将此类斑块打造为城市内部人文游线,扩展上饶城市游内涵。
XXX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最总平面图1.5设计原则、依据及目标1.5.1设计原则整体性:设计需考虑,水陆开发的整体性、设计区与周边地区的景观的整体性,功能定位的整体性。
延续性:1)地域文化的融合;2)规划区对城区的功能延续;3)开放空间的绿地系统的延续;4)景观视线的延续。
亲水性:拉近人与水的距离,能够让游人赏水、听水、融水,真正做到人与水的和谐户动。
生态性:设计结合自然,对地形地势、地貌的全面考察,同时兼顾气候、水文、水质和植被等生态范畴。
使场地景观、生态在建设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1.5.2设计理念1.建设城市的“绿肺”增加城市的活力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它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新城区和新的城市中心不断涌现的前提下,确保城市肌理丰富有致、图底关系更加合理有序,创造都市生活与自然进程同存共居、相互交错的生境例证,是指导该区规划的强烈理念,最终使该区建成后能成为城市的绿肺、活的绿色“呼吸机”,成为城市居民居住、休闲、娱乐的大公园。
2.引导一种景观建设与其它功能区良性户动的模式从城市开放空间整体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的角度分析。
该公园是辐射周边绿地、广场、行政区、居住区、铁路等等的生态涵养中心和安全布局核心,使居民能安全地往返于公园与居住区、公园与办公区、公园与商业区之间。
商业用地的开发体现新城市主义理论,即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了居住区步行空间的布局,在居住区中建立公共聚集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衡量尺度的居住社区。
其核心思想包括:(1)强调土地使用功能的多样化、丰富性,以此形成多元的社区生活。
(2)保护绿色空间以维持清洁空气、清洁水源,为每个家庭提供步行、游玩和放松场所。
(3)体现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尺度的居住空间;注重社区步行与绿地游憩系统的有机融合。
(4)加强城市竞争力,通过培育高质量的生活居住环境吸引高素质居民。
(5)体现人文关怀,构筑与汽车交通分离的步行空间网络,并注重社区步行系统与绿地游憩系统的融合。
3.建设生态可持续、人与自然互动的景观公园是以市民休闲娱乐为主导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水”和“绿”的自然要素成为诠释“生态可持续景观(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landscape)”的主要词汇。
并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以水系为核心,营造多元化的公共空间,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培育新的市民文化,为市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生活舞台。
4“续文化之传承”,景观的内涵,得益于文化的传承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源泉。
自古以来,由“水”所创造的各种奇观异景对人们感官刺激所产生的联想层出不穷,并通过各种文化载体的流传,水边的故事、悠久浓厚,场地的设计应将这种水脉与XXX文化向结合,演绎处这段特殊的人水情。
1.5.3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45-95)(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旅游宾馆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03)(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BG50220-95)(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8)《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9)《建德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11)《住宅智能化参照图标》G/T50314-200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15)《公园设计规范》(16)《XXX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7)《XXX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18)《XXXXXX公园环XXX区域策划方案》(19)《XXXXXX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20)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1)XXX北路施工图设计(22)庆丰路施工图设计1.5.4设计目标超大型的城市水体综合绿地,形成城市生态基础"绿肺"稀缺型的生态休闲天地,打造赣东北城市游憩的"中心"唯一性的XXX文化公园,塑造江南宋文化核心"基地"最终场地将以"蓝色XXX、翠色林茵、青色古居"三色为构成,形成以"观光、品读、体验、休闲"四位为功能的新概念“江南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