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西医综合考纲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2024同等学力申硕西医综合大纲西医综合是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一科目。
以下是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西医综合的大纲:一、解剖学1. 细胞与组织学2. 骨骼系统3. 肌肉系统4. 神经系统5. 循环系统6. 呼吸系统7. 消化系统8. 泌尿系统9. 生殖系统10. 内分泌系统11. 免疫系统12. 皮肤与皮下组织二、生理学1. 神经系统生理学2. 心血管系统生理学3. 局部血液循环调节4. 呼吸系统生理学5. 消化系统生理学6. 泌尿系统生理学7.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8. 生殖与生殖调节9. 感觉器官生理学10. 运动器官生理学11. 免疫系统生理学三、病理学1. 细胞和组织的病变2. 炎症与炎症性疾病3. 肿瘤学4. 免疫性疾病5. 传染病6. 呼吸系统病理学7. 循环系统病理学8. 消化系统病理学9. 泌尿系统病理学10. 内分泌系统病理学11. 神经系统病理学12. 皮肤病理学四、药理学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3.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4. 呼吸系统药理学5. 消化系统药理学6. 泌尿系统药理学7.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8. 抗感染药物9. 抗炎药物10. 免疫调节药物11. 抗肿瘤药物12. 抗代谢性疾病药物五、临床医学1.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 重症监护3. 临床急诊4. 临床药学5. 临床流行病学6. 临床检验7. 影像学与影像诊断8. 手术与麻醉学9. 康复医学10. 医学伦理与法律以上为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西医综合的大纲内容,考生可以根据大纲进行复习准备。
2024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24年西医综合的考试大纲可能包括了临床医学综合(以xx大学661临床医学综合为例)的内容。
以下是根据参考信息推测的考试大纲概要:
1.考试科目名称:
xx大学661临床医学综合(西医)
2.考试内容:
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病理学;
3)可能还包括其他临床医学相关领域的内容。
3.考试资料参考:
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及复习资料;
2)重点名校的考研真题汇编(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
理学)。
4.考试大纲结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复习笔记:提供重点复习内容,突出重难点;
2)复习提纲:总结学科重难点,指导针对性复习;
3)核心题库:包含答案,用于模拟练习和巩固知识点。
病理学:
考研真题汇编:来自不同年份和重点名校的真题,用于了解考试趋势和题型
5.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6.考试题型:
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单项选择题、论述题。
7.考查目标:
1)测试考生对临床医学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评估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检验考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运用。
8.考试时间和满分:
1)考试时间:具体时长未提及,需根据具体安排准备;
2)满分:具体满分未提及,需根据官方信息确定。
2024年西综考纲一、考试性质西综考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
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
具体分值分布请参见各科目具体要求。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一)基础医学部分1.解剖学2.要求考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理解其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3.生理学4.要求考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生理机制及调节机制,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5.病理学6.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转归,理解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7.药理学8.要求考生掌握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临床医学部分1.内科学2.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理解其发病机制及转归。
3.外科学4.要求考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及各类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理解各类常见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
5.妇产科学6.要求考生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理解孕期及产后的保健知识。
7.儿科学8.要求考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9.神经病学10.要求考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理解其发病机制及转归。
11.精神病学12.要求考生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理解其发病机制及转归。
13.急诊医学14.要求考生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各类急症的抢救原则和方法。
15.全科医学16.要求考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全科医生在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和服务模式。
《病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及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一、考核要求:了解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及化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变性、坏死及凋亡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二、考核内容:(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发展。
(二)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改变:变性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积、病理性钙化细胞死亡:坏死的概念、病变、类型、结局(四)细胞凋亡:凋亡的概念及与坏死的区别(五)细胞老化第二章损伤的修复一、考核要求:掌握肉芽组织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组织的再生及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掌握骨折愈合过程。
二、考核内容:(一)再生: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管、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人工干预下的组织再生。
(二)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概念、结构、功能;瘢痕组织:形成过程、对机体影响;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三)创伤愈合:皮肤创伤愈合;骨折愈合:骨折愈合过程;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考核要求: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及病理变化,了解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各病变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考核内容:(一)充血:动脉性充血(原因、病变及后果)、静脉性充血(概念、原因、病变、重要器官的淤血)(二)出血:概念、类型、病变、后果(三)血栓形成: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血栓的结局、血栓对机体的影响(四)栓塞:概念、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机体的影响(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他栓塞)(五)梗死:概念、病因和形成的条件、病变和类型、对机体的影响及结局第四章炎症一、考核要求:掌握炎症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病理变化、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了解急性炎症的基本过程,掌握炎症介制在炎症过程中的基本作用,掌握炎症常见的类型及其形态特点。
2024西医综合306考纲编写2024西医综合306考纲2024西医综合306考纲一、考试目的和重要性本考纲旨在评估学生在西医综合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其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全面的临床应用能力。
考试结果将作为评估学生学术能力和决定其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范围1. 病理学2. 生理学3. 解剖学4. 发育生物学5. 免疫学6. 微生物学7. 药理学8. 临床医学基础三、考试形式本次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部分:1. 理论考试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内容:试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根据考生对相关学科的掌握程度,考察综合应用能力和诊断能力。
题量比例为:单选题-40%,多选题-30%,判断题-15%,简答题-15%。
2. 实践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考试内容:实践考试主要包括病例分析、技能操作和临床判断。
考察学生在实际医学场景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
四、考试内容详解1. 病理学1.1 细胞和组织病理学1.2 系统病理学1.3 肿瘤病理学1.4 免疫病理学2. 生理学2.1 细胞生理学2.2 神经生理学2.3 心血管生理学 2.4 呼吸生理学2.5 消化生理学2.6 泌尿生理学2.7 内分泌生理学2.8 生殖生理学3. 解剖学3.1 人体解剖学3.2 骨骼系统解剖学 3.3 肌肉系统解剖学 3.4 循环系统解剖学 3.5 呼吸系统解剖学 3.6 消化系统解剖学 3.7 泌尿系统解剖学 3.8 神经系统解剖学4. 发育生物学4.1 人类胚胎学4.2 器官发育学4.3 组织发育学5. 免疫学5.1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2 免疫应答5.3 免疫调节5.4 免疫相关疾病6. 微生物学6.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特性 6.2 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6.3 抗微生物药物7. 药理学7.1 药代动力学7.2 药效学7.3 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8. 临床医学基础8.1 临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8.2 诊断学8.3 治疗学8.4 预防医学五、考试评分标准1. 理论考试:根据答题的准确性、深度和综合分析能力评分。
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
以下是一份西医综合306考试大纲的示例:
一、解剖学
1. 大体解剖学:人体躯干和四肢的解剖结构、组织和器官
2. 微观解剖学: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二、生理学
1. 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信号传递
2. 生理学调节: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身体调节机制
3. 生理学功能:呼吸、消化、排泄等身体功能
三、病理学
1. 细胞和组织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异常变化和疾病
2. 系统病理学:各个系统的疾病和病变
四、药理学
1.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不同药物的分类和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
2.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3. 药物治疗:药物的应用和剂量
五、临床诊断学
1. 体格检查:常见病症的体征和体检方法
2. 实验室检查:常见实验室检查的原理和结果解读
3. 影像学检查:常见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结果解读
六、治疗学
1. 药物治疗:各类药物的使用和剂量调节
2. 非药物治疗:手术、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七、医学伦理学
1. 医学伦理原则:医患关系、知情同意等基本伦理原则
2. 伦理决策:面临伦理问题时的决策和处理方法
这个大纲只是一个示例,不同学校和教师可能有不同的考试大纲。
建议你在考试前和老师或教材核实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以便更好地准备考试。
西医综合考研资料-病理学考试重点(一)细胞与组织损伤1.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2.变性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4.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修复、代偿与适应1.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3.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4.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2.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3.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结局。
5.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6.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四)炎症2.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
3.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五)肿瘤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常见肿瘤的特点。
(六)免疫病理1.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
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
3.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7.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1.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
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剂、体液调剂和自身调剂。
3.体内反馈操纵系统。
(二)细胞的大体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转变。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发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阻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输血原那么。
(四)血液循环1.心肌细胞(主若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进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阻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阻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阻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0.局部血液调剂(自身调剂)。
11.动脉血压的短时间调剂和长期调剂。
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剂。
(五)呼吸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医学西综考研大纲西医综合考研大纲(一)诊断学1.常见症状学:包括发热、水肿、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血及黑便、咯血、昏迷。
大纲变化新增内容:咳嗽及咳痰、黄疸、血尿、意识障碍。
2.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查。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检查,常规体液检查,骨髓检查,常用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
大纲变化:删掉了肺功能检查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超声波检查(常用腹部B 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镜及消化内镜检查)。
大纲变化:增加了肺功能检查新增:5常用临床操作: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导尿术、心肺复苏。
(二)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新增发病机制2.慢性胃炎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镜及组织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其治疗。
大纲变化:删除了病因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新增发病机制6.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7.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8.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9.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0.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大纲变化:新增并发症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024西医综合考纲一、绪论2024年西医综合考试是一项重要的医学考试,用于评估考生在医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次考试共包括以下五个模块: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
考试内容涵盖了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旨在考察考生对于西医学科的全面了解。
二、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组织结构的科学,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本模块将对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器官系统和解剖学常用术语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熟悉人体各个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并能够准确描述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机能及其调节的学科。
本模块将对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理学常用实验方法和生理学的分支学科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理解和运用生理学理论,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进行分析。
四、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本模块将对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疾病分类和病理学鉴定方法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不同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和预后。
五、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科学。
本模块将对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和药物代谢等方面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了解主要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同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六、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指通过临床实践和医学实验研究,应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学科。
本模块将对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进行考察。
考生需要了解临床医学的常用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七、总结2024年西医综合考试内容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五个模块。
考生应该熟悉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够准确描述人体结构、分析疾病机制,运用药理学知识指导治疗,并具备基本临床医学技能。
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将更全面地掌握西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新2023考研西医病理学大纲
本文档为2023年最新考研西医病理学大纲的概述,旨在帮助考生了解该科目的重点内容和考试要求。
以下是该科目的主要内容概述:
1. 病理学基础知识
- 细胞适应与损伤
- 炎症与免疫反应
- 组织修复与再生
- 肿瘤基础知识
2. 器官系统病理学
- 心血管系统病理学
- 呼吸系统病理学
- 消化系统病理学
- 泌尿系统病理学
- 生殖系统病理学
- 末梢血液与淋巴组织病理学
3. 系统病理学
- 神经系统病理学
- 肌肉骨骼系统病理学
- 内分泌系统病理学
- 造血系统病理学
4. 实验病理学
- 病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 病理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考生在备考期间,应重点复以上内容,并掌握以下考试要求:
- 熟悉病理学基础知识,理解细胞适应与损伤、炎症与免疫反应等原理;
- 理解常见器官系统的疾病机理与病变特点;
- 掌握实验病理学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并能处理与分析实验病理学数据。
通过充分准备和复,考生能够在2023年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为最新2023考研西医病理学大纲的概述,供考生参考。
更详细的内容请查阅官方发布的正式大纲。
最新2023考研西医病理学大纲
简介
本文档为最新的2023考研西医病理学大纲提供概要和重点内容。
病理学是医学的核心科目之一,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机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大纲内容
1. 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病理学的定义和分类
-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 病理学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2. 细胞和组织病理学
- 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和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
- 常见的细胞和组织疾病
3. 器官系统病理学
- 各个器官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 器官系统疾病的分类和病理特征
- 主要器官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和诊断要点
4. 肿瘤病理学
- 肿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肿瘤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特征
- 肿瘤的分期和诊断
5. 炎症和免疫病理学
- 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基本概念
- 炎症和免疫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 免疫病理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结论
最新的2023考研西医病理学大纲中重点涵盖了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细胞和组织病理学、器官系统病理学、肿瘤病理学以及炎症和免疫病理学等内容。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过程,为临床实践提供基础。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按照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病理学考纲] 西综病理学考纲绪论(1学时)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4学时)一、教学目的:认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和损伤性变化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变化;掌握适应、变性和坏死的各种形态学特点。
二、教学要求:⒈ 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以及类型,熟悉萎缩、肥大、化生的形态特征。
⒉掌握常见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好发部位、形态特征。
⒊掌握坏死的基本病变、类型及其形态特征。
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形态特点;熟悉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⒋ 熟悉各种变性、坏死的相互关系及其后果。
⒌ 了解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理。
⒍ 了解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及转移性钙化)。
三、教学内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肥大的概念,增生的概念,萎缩的概念及类型,化生的概念。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性的概念、形态变化及发生机理,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
坏死的概念、类型、病变特点及结局,机化的概念。
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形态特点。
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理。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2学时)一、教学目的:认识和掌握再生修复的概念,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的方式,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
二、教学要求:⒈掌握各种组织的再生潜能及再生的方式、肉芽组织。
⒉ 熟悉再生、修复的概念,疤痕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其功能。
⒊熟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⒋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三、教学内容:修复与再生的概念,组织的再生潜能。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功能,瘢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功能。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3学时)一、教学目的:认识和掌握淤血的原因、病变和后果,肝、肺淤血的病变。
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的概念、形态特点和后果。
理解和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⒈ 掌握:1淤血的概念及肝、肺淤血的病理形态特征。
有关病理学综合考试的说明:1.以病理学五年制的教学大纲作为复习依据,下列的复习思考题可作为复习的参考。
2.考试范围包括绪论、损伤、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神经、传染、寄生虫病。
3.复习参考如下:绪论、损伤一、名词解释:活体组织检查,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变性,虎斑心,凝固性坏死,坏疽,机化,凋亡二、问答题:1.组织损伤时形态上表现出哪些变化?组织适应性变化包括哪些?2.萎缩有哪些类型,哪些原因造成萎缩?举例说明萎缩的肉眼及镜下形态。
3.变性有哪些形态类型,简述各型的形态特点。
4.说明坏死的形态学诊断依据,坏死的类型及各型的主要形态特点。
5.坏死的结局有哪些?修复一、名词概念:完全性再生,纤维性修复,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肉芽组织,暂时性骨痂二、问答题:1.人体组织细胞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分那三类,请举例说明2.简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演变和结局3.骨折愈合过程有哪几个阶段?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心力衰竭细胞槟榔肝血栓形成栓塞梗死栓子血栓机化二、思考题1.以慢性肺淤血和肝淤血为例说明淤血的形态改变及其后果2.血栓形成的可能条件、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3.以肾梗死和肺出血性梗死为例分别说明其形成条件及形态不同点4.栓子的运行途径有哪些?5.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后果炎症一、名词解释:趋化作用、吞噬作用、调理素、假膜性炎、化脓性炎、脓肿、蜂窝织炎、肉芽肿、绒毛心、二、问答题1.简述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的渗出过程?2.急性炎症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其常见部位及病理变化和结局。
3.试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点。
4.简述炎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
肿瘤一、名词解释异型性,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肿瘤的演进,肿瘤的异质性,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恶病质,交界性肿瘤角化珠(癌珠),原位癌,上皮内瘤变二、问答题1.肿瘤的组织形态有哪些组成,各自起什么作用?2.何谓肿瘤的异型性?试述肿瘤异型性的具体表现。
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第一单元疾病概论1.疾病的概念2.脑死亡的概念第二单元细胞与组织的损伤及修复细目一:细胞和组织的损伤萎缩、变性(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粘液样变性和病理性钙化)和坏死的概念、病理变化及结局细目二: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细目三:损伤的修复1.再生、肉芽组织、创伤愈合的概念及其意义2.骨折愈合的过程第三单元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目一:局部充血、局部贫血、出血1.局部充血、局部贫血、出血的概念2.淤血的病变及后果细目二:血栓形成、栓塞1.血栓形成的概念、形成条件、类型、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2.栓塞的概念、类型及影响细目三:梗死1.梗死的概念2.类型与病变3.影响与结局第四单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细目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1.概念2.原因和发病机制细目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机体的病理变化1.凝血功能障碍——出血2.循环功能障碍——休克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4.脏器微血栓形成——脏器功能不全第五单元休克细目一:休克的概念、原因和分类1.概念2.原因和分类细目二: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生机制休克过程中微循环障碍各期的变化及发生机制细目三:休克时机体的病理变化1.各器官(心、肺、肾)的功能变化2.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及其发病机制细目一:炎症的概念及原因1.炎症的概念2.炎症的原因细目二: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机制细目三:炎症的类型1.变质性炎2.渗出性炎(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3.增生性炎细目四:炎症的经过和结局1.炎症的经过2.炎症的结局第七单元免疫功能异常和免疫性疾病细目一:自身免疫性疾病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3.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口眼干燥综合征细目二:免疫缺陷病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jds)即艾滋病细目一:肿瘤的概念、特性和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的命名1.肿瘤的概念2.肿瘤的特性3.肿瘤对机体的影响4.肿瘤的命名细目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2.癌与肉瘤的区别细目三: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1.肿瘤的病因学2.肿瘤的发病学细目四:各类常见肿瘤1.上皮组织良性肿瘤简介2.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癌)及癌前病变3.间叶组织良性肿瘤简介4.间叶组织恶性肿瘤简介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相关内容:。
(一)细胞与组织损伤
1.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2.变性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4.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修复、代偿与适应
1.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3.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4.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2.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3.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结局。
5.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6.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四)炎症
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2.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
3.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五)肿瘤
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常见肿瘤的特点。
(六)免疫病理
1.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
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
3.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7.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
1.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
3.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7.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八)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5.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6.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7.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硅沉着病的病因、常见类型、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9.肺泡性损伤及肺间质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10.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见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它们的特点、转移途径及合并症。
(九)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
3.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5.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7.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8.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
表现及扩散途径。
9.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十)造血系统疾病
1.霍奇金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3.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5.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6.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十二)生殖系统疾病
1.子宫颈癌的病因、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肿瘤)、病理变化、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
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3.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4.子宫体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5.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6.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7.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变化,性索间质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8.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9.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10.乳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十三)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
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7.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
8.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9.阿米巴病的病因、传染途径,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
10.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肠道、肝、脾的病理变化。
11.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
12.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
(十四)其他
甲状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