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室
自然界, 田园生活
归隐缘由: ( 1- 8)
年少 本 性 静
成年 误 落
现在 回 归
(时间线索)
近:方宅草屋、榆柳 桃李(视觉) 远:嗳嗳、依依 (空间线索) 狗吠、鸡鸣(听觉)
田园景致: (9-16) 动 归园情趣:
无尘杂,有余闲 脱樊笼,返自然
(17-20)
(感情线索)
“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描写了田园景色,富 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 的艺术境界。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非一 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南朝梁萧统将其所收集,收入《文选》,题 为《古诗十九首》。生命短促、人生无常为 主要主题,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 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 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 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同时标 志了汉代文人五言诗发展的新阶段。 刘勰《文心雕龙》曾说“古诗”是“五言之 冠冕”,钟嵘《诗品》更称其为“一字千
艺术特色 1、引用典故不着痕迹。 如用《诗经· 郑风· 子衿》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 我心”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又如化用自《管子形解》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 深”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达了收服人心,统 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2、慷慨激昂之气和悲凉的气氛。 此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时忧时喜,忽徐忽急, 展示着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体现了建安文学重 要的艺术特色。
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运用引用的手法表现诗人求贤才不得 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毕恭毕敬。上 下映衬,有声有色,文采飞扬。表达作者 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 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