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地理 意义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2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意义作用类答题模板
考查方式
一般以区域热点或社会热点材料为命题素材,通过材料考查考生迁移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论证一些工程建设、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等带来的意义、作用及产生的有利影响等。
其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外一事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
二、设问形式
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趋势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命题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简述……对……的作用”等
一、内容概览:
意义作用类试题的“审图、分析、巧作答”三步法
1、审图文获取关键信息
细读图文材料,从文字信息中获取有关意义作用类的关键语言,准确获取相关地理要素的位置、分布等空间信息,明确其分析主体与内容。
2、瞄准要素主体进行归类分析
(1)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通常从组成地理事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3、巧作答
结合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准确切入,把握关键词,合理运用地理学科语言,简洁明了地进行答案组织。
注意要善于从题干文字中寻求答题语言。
答题模板
专题练习
[2017·天津文综,14(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常考主观题答题模板一、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二、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因素:阴坡、阳坡不同海拔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降水在一定高度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四、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5.水能:与地形、气候有关五、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六、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2.海拔3.天气状况4.空气密度七、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八、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九、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度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宗教因素,科技因素,旅游因素十、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十一、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线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挖隧、架桥,则工程难度大,若延高等线延伸,则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坍塌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滑坡泥石流;b.水运、航运: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十三、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地理位置,资源因素(原料、燃料),农业因素,交通因素(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市场因素,科技因素,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十四、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十五、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国家政策,劳动力,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基础十六、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的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的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十七、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切,运输量大十八、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十九、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二十、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较少或季节分配不均,蒸发量大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民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二十一、影响水库坝址选择的因素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型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二十二、水库的作用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具有防洪作用5.具有发电价值6.具有灌溉功能7.提高航运价值二十三、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坦海滩、淤泥质海岸二十四、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二十五、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3.地势:平坦开阔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二十六、隧道的选址条件要选择在背斜处: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2.背斜为拱形构造,不易塌方二十七、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便利3.工程量小二十八、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社会经济条件: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一、影响气温的因素1. 纬度(太阳辐射):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温度越高。
2. 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
山脉阻挡冷空气,北侧温度高。
3.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
4. 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
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夜晚反之。
5. 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
6. 天气状况:白天晴天>阴天,夜晚阴天>晴天。
整体来看,晴天温度较高。
7. 气压带: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温高。
8. 锋面气团:冷气团降温,暖气团增温。
9. 人类活动: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
二、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 风:吹海风多雨,吹陆风少雨。
2. 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
3.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4. 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
5. 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6. 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7. 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8. 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增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
9.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
10. 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
11. 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
12. 人类活动:水库、围湖造田、开垦沼泽等。
三、影响气候的因素1. 气压、风带、洋流、地形等。
2. 温差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拔、下垫面、天气状况和海陆位置等。
3. 蒸发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风、水域面积和降水量等。
4. 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拔、气流运动和天气系统等。
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
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如下:
1. 首先明确问题:读题后确定问题要求,关注命题者关注的点。
2. 从题目中抽象出相关知识点:根据问题要求,找出与题目有关的知识点。
3. 根据知识点分析:结合考点和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掌握问题的核心。
4. 寻找证据支撑:回顾学习过程,找出相关材料或数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5. 展开阐述:在分析的基础上逐步阐述自己的思路,提出完整的答案。
6. 总结归纳:对答案进行总结,归纳出重点。
7. 注意语言表达:答题时语言简练明了,重点突出,常用地理词汇和术语,不要出现语法和拼写错误。
注意:答题时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地理知识本质,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同时,考试过程中要注意注重分析问题和发掘问题,做到思路清晰、提炼精炼、有条理、全面详尽。
高考地理主观题常考的15题型答题模板一、地理位置特征类题目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答题模板]思索方向答题思路肯定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东、西、南、北)经纬度(点)、纬度范围(面)特殊纬线所处或跨纬度带、热量带,××带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国等;地处××内陆相邻地区的位置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的××方位经济位置所处经济区、邻近或远离××经济区交通位置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限制××海峡二、地形特征类题目角度一地形的推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答题模板] 思索方向规范答题术语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①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地势高、低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坎坷(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海岸线平直、曲折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三、气候特征类题目[题型解读]1.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类型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干脆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缘由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肯定要留意从气温柔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2.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角度一气候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气候特征的缘由分析,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三气候特征的比较,其答题思路为:[答题模板](1)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再对气温柔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分析。
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形成、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气候、地球的生物、地球的资源等多个方面。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主观题,这就需要我们在答题时要有一定的模板和技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
首先,在回答地理主观题时,我们要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明确题目要求,理清思路。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明确自转和公转的概念,然后分别阐述它们的特点和规律,最后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其次,在回答地理主观题时,我们要注重论证和举例。
在阐述地理现象或规律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或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影响沿海城市的生活等,以此来论证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此外,在回答地理主观题时,我们要注重细节和全面性。
在回答问题时,要尽可能多地列举相关的细节和方面,展现自己对问题的全面理解。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说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不仅可以从城市化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还可以从城市化对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此来展现自己对城市化影响的全面性理解。
最后,在回答地理主观题时,我们要注重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
在表达观点和观点之间的联系时,要尽可能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比如,在表达地理现象时,我们要尽可能用科学术语和专业名词,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准确性。
总之,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需要我们在回答问题时,要有条理地进行论述,注重论证和举例,注重细节和全面性,注重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在地理主观题答题时有所帮助。
靠这份"套话术语",轻松拿捏地理大题一.人文地理部分1.城镇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2方面)①自然:地理位置好(位于……沟通……连接了……)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水源、灾害少②社会:工农业基础好、交通、资源、商贸、历史、政治、军事2.城市化的表现、影响,或某事物对城市化影响(3方面)①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②地域城市化: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占用原农村土地耕地③产业城市化: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减少3.城市或城市群对经济发展的意义(4个)①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收就业②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③带动城市化,辐射地区发展④农业人口用地向非农业人口用地转变4.农业区位因素条件(3方面)①自然:光照热量降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形(排水条件好)灌溉水源(地下水、河流、湖泊、绿洲、高山冰雪融水);雨热同期、不同期生长期长(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糖分积累②灾害:旱涝灾害寒潮暴雪低温冻害病虫害土壤盐渍化风沙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如果答有利,就答自然灾害少)③社会:劳动力(丰富廉价素质高)机械化商品率市场交通地租科技(良种运输技术大棚保鲜冷藏)政策种植历史悠久饮食习惯经验丰富5.某作物品质优良原因(如东北水稻、新疆瓜果)①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高,营养丰富②低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③光热充足,光照时间长④雨热同期⑤土壤肥沃,土层深厚6.农产品畅销原因(5个)①作物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②具有时间性(反季销售),(海南、热带、南半球的冬季蔬菜瓜果)③产品生态环保绿色无污染④交通运输便利⑤产品质量轻易保存便于长途运输7.工业区位因素条件(2方面)①自然:地形、水源、资源能源、环境优美(高新技术产业)②社会:市场、交通信息通达度、科技劳动力、政策、地租、军事国防、工业惯性、家乡偏好、产业协作程度、工业基础8.工业集聚的原因、影响(3个)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成本②加强企业间交流协作联系③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利:集聚加重环境污染)9.工业分散原因(3个)①充分利用各地区优势资源(这里要细答:如发达国家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交通运输物流优势,发展中国家地区:廉价丰富劳动力资源能源市场地租低廉优势)②扩大企业影响力,实现全球战略(如跨国公司)③减少本地区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一般是有污染的工业,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10.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3+2个)①有利: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居民增收增加就业促进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发展②不利: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增加占用耕地土地资源11.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3+1个)①有利: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高端先进产业发展提供空间②不利:短期内造成经济衰退,人口失业12.交通线修建的影响(5+3个)①有利:完善地区交通网,缩短时空距离,缓解其他线路运输压力促进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加强与外界交流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国防安全(边疆地区才用)促进城市、区域发展(如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②不利:破坏生态环境不合理施工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独立性13.修建交通线自然限制因素(6个)①自然限制: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云贵、青藏、山区)地质条件差,有断层、喀斯特地貌广布(云贵、山区)河流多,河网密集(南方)生态环境脆弱(青藏、云贵、西北、黄土高原)多风沙天气,荒漠化严重(西北)多灾害(南方:气候湿热、腐蚀强、台风、海啸、海水侵蚀,北方:极寒、寒潮暴风雪、冻土,青藏高原:地震、缺氧、冻土、寒冷)②社会经济:经济落后,对交通需求量小(决定因素)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不足14.开辟(北极)海域航线影响(3+2个)①有利:缩短时空距离,节约运费,提高经济效益缓解其他航线海运压力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②不利:破坏污染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15.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5个)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对比:运量、价格、投资、速度、灵活性、安全性、天气限制、地形地质限制、灾害限制、资金技术、国防政策等因素)16.港口建港区位因素(7个)①港阔水深,不冻不淤。
高考地理主观题常考的15个题型答题模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地理主观题常考的15题型答题模板一、地理位置特征类题目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答题模板]思考方向答题思路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东、西、南、北)经纬度(点)、纬度范围(面)特殊纬线所处或跨纬度带、热量带,××带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国等;地处××内陆相邻地区的位置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的××方位经济位置所处经济区、邻近或远离××经济区交通位置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海峡二、地形特征类题目角度一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答题模板]三、气候特征类题目[题型解读]1.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类型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2.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角度一气候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三气候特征的比较,其答题思路为:[答题模板]1.气候特征类题目答题术语思考方向答题思路气温①气温的高低;②气温的年或日较差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降水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的季节分配;③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降水稀少(1)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再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分析。
地理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地理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1. 一定要认真审题啊!这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地方,得先搞清楚目的地在哪里呀。
比如问你某个地区的气候特征,那你就得抓住关键词,可别答偏了哟!
例子:就像人家问你“非洲热带草原气候有啥特点”,你可不能答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呀!
2. 把相关知识点都想起来呀!这就像把你脑海里的地理知识宝库打开。
想象一下,各种地理概念、原理都在那里等你调用呢。
例子:考到河流特征,那你得赶紧把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那些知识都翻出来呀!
3. 条理要清晰哇!别像一团乱麻似的。
可以分点作答嘛,这样多清楚呀。
例子:问你影响农业的因素,你就可以说第一点气候,第二点土壤,第三点什么什么的,让人一目了然呀!
4. 结合材料很重要咧!材料可不是白给的呀,就像给你指了条路一样。
例子:材料里提到某个地方有丰富的水资源,那你答题的时候就得利用上呀!
5. 别不敢想呀!有时候需要一点联想和推理呢,就像侦探破案一样。
例子:从某个地方的地形特点能推断出它的交通可能会怎样,这多有趣呀!
6. 语言表述要准确哟!可不能含糊其辞的。
这就像说话要清楚明白,不能让人猜呀。
例子:说一个地方的经度,就得准确说出来,不能大概一个数呀!
7. 多答一点总没错哒!把你想到的相关的都写上呗,说不定就能踩到分呢。
例子:问你一个地方适合发展什么产业,那你就多考虑几个可能性呀!
总之,地理主观题并不可怕,只要掌握好这些技巧,认真对待,肯定能取得好成绩的!。
高中地理主观题答题高中地理主观题答题地理主观题是高中地理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高中地理主观题答题的建议和技巧。
一、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在回答地理主观题之前,学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充分理解题意。
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问题要求什么:找到问题问的是什么,题目中给出了必须回答的问题。
2.问题的长度和难度:判断问题是否较长和繁琐,以及是否较难理解和回答。
3.问题背景:查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和信息,判断需要对什么进行分析。
二、运用心理管理技巧时间紧迫,压力很大,这是在答地理主观题时会经常面临的问题。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心理管理技巧来面对这些挑战:1.调整情绪:首先需要保持松弛的心态,在答题前可以进行深呼吸、缓慢放松等动作,让自己平静下来。
2.设定目标:在答题前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比如完成一道难题,以鼓励自己,增强信心。
3.分析内容:在回答题目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明确答题内容,理清分析思路,有助于提高回答效率和质量。
三、具体化答案地理主观题需要学生准确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具体化答案显得非常重要。
1.准确表达:在回答问题时,学生需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避免模棱两可和含糊不清的情况。
2.详细分析: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的每一部分,列出详细的分析步骤和方法,以及具体的实例,以便让阅卷老师更好地理解答案。
3.图表解析:利用图表来解释问题的答案更加清晰和简洁,因此可以运用形成类似地图、流程图等,以达到具体化答案的目的。
四、常见答题技巧在高中地理主观题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也应该掌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巧:1.分类讨论:学生可以将大类问题分成小类问题,逐个解决,以确保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有力的回答。
2.举例说明:在解释某些观点或理论时,可以举出相关实例,以便阐述问题,更加准确、充分地回答问题。
3.辨证分析:在回答问题时,需要具有辨别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问题的长远、短远的影响。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意义作用类答题模板考查方式一般以区域热点或社会热点材料为命题素材,通过材料考查考生迁移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论证一些工程建设、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等带来的意义、作用及产生的有利影响等。
其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外一事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
二、设问形式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趋势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命题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简述……对……的作用”等一、内容概览:意义作用类试题的“审图、分析、巧作答”三步法1、审图文获取关键信息细读图文材料,从文字信息中获取有关意义作用类的关键语言,准确获取相关地理要素的位置、分布等空间信息,明确其分析主体与内容。
2、瞄准要素主体进行归类分析(1)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通常从组成地理事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3、巧作答结合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准确切入,把握关键词,合理运用地理学科语言,简洁明了地进行答案组织。
注意要善于从题干文字中寻求答题语言。
答题模板专题练习[2017·天津文综,14(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6分)答案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专题练习(2019·河南郑州模拟)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地理意义答题模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地理意义答题模板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关于地理意义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份关于地理意义的答题模板,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一、定义题1. 什么是地理意义?答:地理意义是指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生产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二、分类题1. 根据影响范围划分地理意义,可分为哪几类?答:根据影响范围的不同,地理意义可以分为区域意义、国家意义和全球意义。
2. 区域意义是指地理事物对某一地理区域的影响,包括哪些内容?答:区域意义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资源配置、文化传承等内容。
答:国家意义包括国土安全、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答:全球意义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问题。
三、综合题1. 请举例说明地理意义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答:地理意义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带来外贸发展和旅游业繁荣,劣势的地理条件可能限制国家经济的发展。
地理环境对资源配置、人口流动、自然灾害等方面也有着深远影响。
2. 地理意义对于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有何影响?答:地理意义对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人类的生产活动、社会文化、居住环境等都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气候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方式、城市规划设计等。
以上是关于地理意义的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地理知识的掌握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希望大家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考试顺利!第二篇示例:地理意义答题模板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理解世界的运行机制还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都需要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份关于地理意义的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分享一.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答题模板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举例: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举例: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如何描述地形特征答题模板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答题模板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二.影响降水的因素答题模板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答题模板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答题模板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三.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答题模板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三.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答题模板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人文地理类专题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答题模板【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举例: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举例: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举例: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举例: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举例: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举例: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举例: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答题模板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多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答题模板4影响意义类影响、意义类试题考场答题“三步法”第一步,审图文获取关键信息。
仔细阅读图文材料,从文字信息中获取有关影响、意义类的关键语言,准确获取相关地理要素的位置、分布等空间信息,明确其分析主体与内容。
第二步,瞄准要素主体进行归类分析。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第三步,巧作答。
结合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准确切入,把握关键词,合理运用地理术语,简洁明了地组织答案。
注意要善于从题干文字中寻找答题语言。
影响类问题的答题模板主题思维方向水利工程建设有利经济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等不利上游地区(库区):淹没耕地、文物古迹等;对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质产不利对转出区:减少就业机会,失业人口增加对转入区:环境污染加重意义类问题的答题模板主题答题要点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进地球各圈层及海陆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塑造地表形态地壳的物质循环联系四大圈层、塑造地表形态、形成矿产资源、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我国地势特征的有利影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库修建) 防洪(减轻洪水威胁、减少湖泊泥沙淤积);发电(开发水能,缓解能源供应紧张);改善航运;供水;灌溉;发展旅游、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我国东西能源跨区域调配对东部:缓解能源紧张;提高清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能源比例,改善大气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西部能源消费结构,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缓解因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压力)(2017·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主观题怎么答充分认知高中地理主观题高中地理主观题常见问题1)题目问题看不懂2)看懂了却不会答,答非所问3)语句不够简洁,啰里啰嗦,而且说不到点上(表达能力不够好,还得多练呐)主观题具体分类主观题一般分成9类:意义类:一般意义类题目会这样提问:“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评价类: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
判断类: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类型等。
描述类: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过程类:设问形式一般有“描述……的过程”,“描述……的变化过程”,“简述……的成因”等。
分析类: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 “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措施类: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 治理方法”“ 建议”“发展方向”等。
比较类: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区位类:设问形式一般有“分析……的条件”“分析甲、乙两地区……区位优势的共同点”“比较……的区位条件”“评价……的区位条件”等。
解答地理主观题注意事项在解答主观题时,要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不仅能很好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也能节省考试时间。
具体方法--审题要慢,入题准确,理清思路,构建答案,看分值答题,做题要快,要点化,序号化和段落化,注意书写。
1、审题(时间可稍长)回答论述题,关键在于审题。
审清材料和题目的设问,就跟语文的作文审题一样,必须吃透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题目的设问,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题目究竟考察课本中的什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审题时可以首先把该背景材料以及设问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或几个小问题分别来进行思考。
首先,判断题型(7种)1."体现型"2."反映型" 3."为什么型"4."怎么办型"5."意义型"6."认识型"7."启示型"(遇见没见过的题型要转化为熟悉的题型)其次,理清答题思路,即如何表达。
高中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总结关于高考地理大题,重点在于善于总结基础知识。
我个人的研究方式是,除了正式考试的主观题,我从未写过其他练册或试卷上的主观题。
对待主观题,我们需要思考、列出要点,查看答案,并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将其归纳成为自己的知识。
主观题可分为八类:基础知识、区位条件、种植条件、成因过程、原因、影响作用意义、措施启示(含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
一.基础知识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五带+三纬临海邻国xx洲xx部特殊情况:岛国欧洲最南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汇点2.地形特征以xx为主的地形地势高低不平,起伏较大地表崎岖,起伏较小特殊情况: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自xx向xx倾斜海岸线平直/曲折3.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年降水总量大/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夏秋特殊情况:大陆性/海洋性强雨热同期;四季分明高原区/沙漠区季风区二.区位条件1.盐场地形平坦,沙滩广布日照广布,蒸发量大XXX少盐度较大且水质较好的海水2.渔场(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的原因)岛屿多,海域广阔,为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场所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位于温带海区,大陆架面积广,生物光合作用强上升补偿流,使海水底部养分上泛至海洋表层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3.野生动物迁徙地(非洲)草原面积广阔,跨南北半球干湿季分明,水热条件季节差异大野生动物丰富,种群庞大跨南北半球分布,南北半球干湿季相反,动物迁徙于两个半球可获得充足的水草保障三.种植条件1.品质好纬度低,)热量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深居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养分)积累灌溉水源充足(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种植经验丰富冬季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少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病虫害、菌类少距工业发达地区远,无污染2.种类多热雨,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物种丰富温海,全年温和多雨,水热充足,物种丰富2.高山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①高山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保护高山生态系统有利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高山生态系统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高山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③高山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保护高山生态系统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④高山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保护高山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科学研究和旅游业发展3.土地沙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土地沙化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②土地沙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水资源减少和水质变差③土地沙化破坏了植被覆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土地沙化加剧了气候干旱,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4.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①海洋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海洋污染导致海水中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③海洋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影响海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影响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④海洋污染的治理和防控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维护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021年高三地理意义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复习
1.常见设问形式
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研究××对××的意义”“简述××对××的作用(之利)”等。
2.常见命题点
(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我国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
(3)重要地理界线的地理意义。
(4)重大工程建设(如交通、水利工程等)的意义。
(5)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6)区际合作协调发展的意义或产业转移的意义。
(7)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8)洋流的地理意义。
3.答题方法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③寒流和暖流交汇处可以形成渔场;
④洋流对航运有显著的影响,海轮顺着洋流方向航行,速度快,反之速度慢;⑤洋流还会
将一个海域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扩大污染范围、降低污染程度
[模板应用]
1.北欧主要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五个国家,该区域人口稀少,经济发达。
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北欧及其周边区域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材料二芬兰森林资源丰富但矿物能源匮乏,近年来该国大力推动清洁技术产业(可再生能
源开发、节能降耗及减排环保)发展,使之超越森林工业成为该国第二支柱产业。
国家总指数(排名) 分类指数(排名)
基础设施效率增强创新与成熟度
芬兰 3 4 9 3 瑞典 4 6 8 5 丹麦12 16 15 12 挪威15 9 16 16 冰岛30 30 36 24
(2)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简要分析芬兰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意义。
(4)北欧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世界前列,试分析原因。
2.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峡库区因流速减缓而有一定的泥沙淤积,解
决库区内泥沙淤积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分析图中赣江上游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
意义。
25307 62DB 招S31642 7B9A 箚z33790 83FE 菾=21650 5492 咒28348 6EBC 溼31473
7AF1 竱~27008 6980 榀40319 9D7F 鵿22097 5651 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