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特殊用法处方
- 格式:doc
- 大小:10.51 KB
- 文档页数:1
名方篇真武汤(称玄武汤)《伤寒论》组方:茯苓15克芍药10克白术10克生姜10克制附子5克用法:煎汤,每日三次,每日一剂。
或共细为末,每次3g,每天两次。
适应症:用于治疗阴虚证而引起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由于表阳虚,内阴寒,外虚热,内水冲而引起的心惊头昏欲倒,腹痛下痢,大致可归纳为:○1阳症的流感,肺炎,胸膜炎,肺结核。
○2神经系统痴患,神经衰弱,脑出血高血压脑病。
○3心脏病中的心瓣膜病,心力衰竭,心悸,浮肿等。
○4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低下,肠炎,肠结核胃下垂等。
○5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和肾萎缩。
○6半身不逐,疟疾,湿疹,老年性瘙痒症,遗尿。
方解:茯苓逐胃内积水,镇静上冲之气,白术助茯苓去水,芍药补里虚,调整胃肠功能;附子的温补力很强,和生姜一起,提高新陈代谢的活力,恢复元气,由于有些药力的综合作用,使体液得到调节,胃肠功能改善。
而治心悸并使元气恢复。
药物功效:芍药为活血、茯苓为利尿药,干姜为驱风附子为温中药。
附记:本方适用于阴虚证所致之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症,表阳虚,内阴寒所致之心悸、头昏等。
苓姜术甘汤《金匮要略》组方:茯苓20克干姜1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天三次。
或共细为末(或制成蜜丸),每次5g,每日三次。
适应症:用于腰以下发冷的表证。
治腰痛、腰冷,坐肾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白带多,以及皮肤湿疹,溃疡等。
方解:主要治疗寒湿证,具有温表利水作用。
茯苓、白术逐表湿利水;干姜温表利水;甘草和干姜一起,温里补下焦,有制止尿频的作用。
本方用于治表寒证的腰痛,坐骨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等,具有温表作用。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组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芍药2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用法:共细为末,每次4g,每日3次。
适应症:本方用于体虚贫血、足冷、乏力、月经不调等症。
如贫血、低血压,腰腿发冷月经不调,不孕症,神经衰弱,半身不遂等和神经质。
方解:当归补血润血,治贫血,芍药理气止痛;川芎补血理气;茯苓利水;白术、泽泻利尿。
中药调剂——处方中需特殊处理的药品
《中国药典》对需特殊处理的品种都有明确的规定。
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1.先煎
(1)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如生石膏、生磁石、生赭石、生紫石英、生寒水石、自然铜、生龙骨、生龙齿、生瓦楞子、生石决明、生牡蛎、生蛤壳、生珍珠母、龟甲、鳖甲、水牛角片、鹿角霜等。
(2)某些有毒饮片:如含毒性成分乌头碱的制川乌和制草乌。
2.后下
(1)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如薄荷、砂仁、豆蔻、降香、沉香、鱼腥草等。
(2)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大黄等。
3.包煎
(1)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如旋覆花、辛夷等。
(3)花粉等微小饮片: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4.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等。
5.冲服
一些用量少、贵重中药:如三七、鹿茸、羚羊角、紫河车、蕲蛇、金钱白花蛇、琥珀、雷丸、沉香等。
6.烊化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鳖甲胶、龟鹿二仙胶、饴糖、蜂蜜等。
关于重慢病使用《中药饮片超剂量处方》用药依据、法律风险和指导意见第一章使用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第一章总则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第六条【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七)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九)【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凡例-总则第二十七条饮片的【用法与用量】,除另有规定外,用法——系指水煎内服;用量——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减。
五、2015年开封市医保中心《两定机构服务协议》第29条:“【中草药】不超过五剂,每张【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原则:控制在15味药以内,特殊病种控制在20味以内,并严格掌握贵稀药材使用指征;”六、《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8号: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1.无适应证用药;“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第二章药物“量-效关系”一、参考:仝小林为首席科学家的“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973项目——(转自《人民日报》2010年1月21日第19 版)【中药的临床疗效】: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从临床药学角度讲,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质量作用定律”——一旦达到“饱和”,不管再增大多少剂量,其效应都不会再增加。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老年痴呆)[预防保健]1、防止高脂食物引起胆固醇升高,进而加重老年痴呆症状。
2、保持精神愉悦3、活到老、学到老,广泛结交朋友,丰富老年生活。
4、定期体检,及早治疗躯体疾病,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
5、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脑炎、气体中毒等,可诱发痴呆,故应对这类疾病加以重视和积极治疗。
6、适量进行舒缓运动,如步行、慢跑、体操、太极拳、太极剑及传统舞。
7、老年痴呆的最初症状是失忆,如发现您家的老人有失忆症状,请及时就医。
8、小心别摔倒,跌倒有导致老年痴呆的风险。
[防病食疗]1、龙眼肉米粥:龙眼肉30克,粳米50克。
2、泥鳅炖豆腐:泥鳅50克,豆腐200克。
3、核桃芝麻莲子粥:核桃30克,莲子10克,芝麻20克,粳米食疗。
4、黑豆红枣粥:黑豆100克,红枣50克,粳米适量,糖适量。
5、银耳瘦弱粥:银耳20克,瘦肉50克,粳米50克。
6、杞子炒肉丝:枸杞20克,猪肉50克。
7、水果色拉:猕猴桃1个,草莓10个,紫甘蓝适量。
8、核桃粥:核桃30克,粳米200克,大枣10颗。
[中医防治处方]老年痴呆症:参芪胶囊、斯泰龙(银杏叶片)[健康提示]选用银杏叶制剂修补神经纤维,重建视神经网络,维持大脑正常运作降低脑部脂质自由基的过氧化,抗衰老有效防治老年性痴呆服用中药的时机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具有以1日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人体的昼夜节律”,也称“生物钟”。
在生物钟的控制协调下,人们的基础代谢、体温变化、血糖含量和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节律性和高低值。
就药物而言,其药效与生物钟也有着微妙的关系。
在现代医学、生物学基础上诞生的新兴学科---时辰药理学的广泛应用,既可使药物产生最大效力,减少用药量;又可避免和减少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服药时胃肠道的环境对药物疗效的发挥影响很大。
此外,药物的性质、治疗目的及对机体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因素,都决定了不同药物有各自服用的时间要求。
中药处方的组成、变化及正确用法(一)处方的组成意义中药处方是在运用单味药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两味以上药物相互配伍组合而成的。
处方不是药物的任意堆砌,它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结构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学知识的积累,治疗经验的总结,人们逐渐懂得了两味药或多味药配合成处方的优势,并研究出了一套优化组合药物的处方方法,这是药物治疗的重大发展与提高。
临床处方多为中医师为患者“量体裁衣”的复方,其处方组成具有以下意义。
1.增强疗效数味药有选择的配伍组方,可以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提高原有的疗效。
这种药物疗效的增进,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仅是单纯在有效价的量上的积累,另一种则由于协同作用而大大地超过单味药的量与质的总和。
所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是此意。
余在临床需要凉血止血,治疗便血、痔血和脓血便时,常将地榆炭与槐花同用;在治疗气虚病症时,常将炙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同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疗效。
2.减低烈性和毒性大多数中药是可以安全服用的,但部分中药有一定的毒性,单味大剂量运用时尤为明显,余在临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的风寒痹痛喜用《金匮要略》乌头汤加减,经验方中川乌、草乌、细辛具有麻醉止痛作用,虽经炮制后毒性有所减少,但仍有小毒,而且有性热燥烈、伤阴动火之弊病,余与当归、白芍、白芷、生甘草等药配伍运用后,既不影响蠲痹止痛之功效,又防止了小毒和偏性伤人。
此经验曾在20世纪70年代初总结成论文,发表在《云南中医杂志》上。
3.减少弊病和不良反应部分中药服用后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产生一些弊病,处方时可通过合理的配伍得到纠正,如滋阴补血时,余喜用大剂量的熟地黄,效果颇佳,但熟地黄味甘质腻,单味运用有碍胃助湿之弊,对“虚不受补”者更是如此。
余在处方时,必定要配以砂仁、陈皮之类健脾益胃药物,发现不仅增加了熟地黄的功效,又可避免其弊病和不良反应。
4.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单味药虽亦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但难以适应复杂而多变的病情变化。
处方笺姓名×××性别××年龄××岁科别×××科门诊/住院病历号无临床诊断及证型××(××证)××××年××月××日医保□离休□慢性病□特殊病□新农合□证(卡)号单位或家庭住址:×××市×××区×××小区×××栋×××单元×××号(药品名称、剂量、规格、数量、用法用量)Rp复方苦参注射液2ml×1支用法:2ml 肌注1次/日医师全名(签章)药品金额×××元审核×××调配×××核对×××发药×××备注:1.本处方当日有效。
2.取药时请您当面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
3.延长处方用量时间原因:慢性病老年病外地其他处方笺姓名×××性别××年龄××岁科别×××科门诊/住院病历号无临床诊断及证型××(××证)××××年××月××日医保□离休□慢性病□特殊病□新农合□证(卡)号单位或家庭住址:×××市×××区×××小区×××栋×××单元×××号(药品名称、剂量、规格、数量、用法用量)Rp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Array丹参川芎嗪注射液5ml×2支用法:静脉滴注30滴/分1次/日医师全名(签章)药品金额×××元审核×××调配×××核对×××发药×××备注:1.本处方当日有效。
中药用药小常识一、用药方法:㈠、中草药:在中草药的应用中,最常用的就是煎成汤剂后服用。
煎煮用具一般选择砂锅,也可用不锈钢器皿。
煎药时忌用铜、铁、铝制品。
方法如下:1、常规煎药方法: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20~30分钟,加水量一般以高出药面3~5厘米为宜,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
但浸泡时应注意不宜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
煎煮用火在沸前宜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
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
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分钟为宜,二煎药沸后煎15分钟为宜;感冒类药一般沸后用武火煎15分钟为宜,二煎沸后5~1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30分钟,二煎沸后20分钟为宜。
每剂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煎液量一般200~300ml,分两次或遵医嘱服用。
2、特殊煎药方法:①先煎:有些药物需要适当延长煎煮时间,煎煮时需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10~20分钟再与用水浸泡过的其他药物合并煎煮,如:矿物类朱砂、动物骨甲类龟甲、龙骨等。
有毒饮片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等需先煎1~2小时除去毒性。
②后下:有些药物需在其他药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再放入煎煮5~10分钟。
如:气味芳香的饮片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等。
③包煎:包煎即是把饮片装在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后与其它药共同煎煮。
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湿后有粘性的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3〉花粉等粉末样饮片,如蒲黄、海金沙等。
④烊化: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其它药同煎,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
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⑤另煎:一些贵重中药,为减少损失需单独煎煮取汁,然后与其它药液混匀后分服。
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
⑥对服:对于液体中药,应直接对入其它药物煎汁中服用,如黄酒、蜂蜜、姜汁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我局组织制定了《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现予印发,请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遵照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与我局医政司联系。
附件: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举例??????中成药处方举例?二○一○年十月二十日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第一条??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
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中成药处方大全-仅作参考导言:中成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各种常见病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为大家提供一份中成药处方大全,仅供参考之用。
鉴于药物的复杂性和每个人身体状况的不同,使用任何药物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1. 上火中成药处方:连翘、银花、金银花、蜜炙甘草、苦参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克2. 感冒中成药处方:银翘片、感冒清热颗粒、藿香正气水、败毒散用法用量:依药品说明书指导,遵循医生建议3. 咳嗽中成药处方:川贝枇杷膏、止咳糖浆、百合固金口服液、葵花止咳糖浆用法用量:依药品说明书指导,遵循医生建议4. 便秘中成药处方:大承气汤、芒硝散、开塞露用法用量:依药品说明书指导,遵循医生建议5. 肠胃不适中成药处方:保和丸、消食片、消炎胶囊、益生菌肠胃康胶囊用法用量:依药品说明书指导,遵循医生建议6. 失眠中成药处方:安神补脑液、安神定志丸、清心定志丸用法用量:依药品说明书指导,遵循医生建议7. 疼痛中成药处方:白芷疼风膏、活络油、伤科护筋贴、云南白药用法用量:依药品说明书指导,遵循医生建议8. 皮肤病中成药处方:黄连上清片、十滴水、龙血膏、痒净痒平喷雾剂用法用量:依药品说明书指导,遵循医生建议9. 关节炎中成药处方:活络油、逍遥片、秘龙锥、扶正还阳胶囊用法用量:依药品说明书指导,遵循医生建议10. 腰腿痛中成药处方:跌打丸、活络贴、京万极膏、丹凤膏用法用量:依药品说明书指导,遵循医生建议结语:以上所列中成药处方仅供参考之用,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身体状况,合理的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药物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严重副作用,请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专业医生。
自我用药谨慎,健康至上。
中药治疗老中医的有效处方中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相对较少的副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接受。
老中医作为中医界的精英群体,他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因此,中药在治疗老中医自身患病时的应用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中药治疗老中医的有效处方针对老中医经常遇到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调节气血、益气健脾、滋阴养肾、健脾化痰、舒肝理气等,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部分处方。
1. 调节气血老中医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常常会出现气血不调的情况。
气血不调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问题,如心悸、头晕、乏力等。
针对此类情况,以下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处方:【处方一】杞菊地黄丸(方剂)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茯苓等。
功能:补肺益肾、明目退翳、滋补肝肾、调理气血。
用法用量:一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 益气健脾老中医因长期奔波和工作压力,脾气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脾气虚弱。
脾气虚弱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以下是一种适用于益气健脾的中药处方:【处方二】四君子丸(方剂)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益胃止呕。
用法用量:一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 滋阴养肾老中医由于长期从事中医工作,容易导致肾阴不足的情况,肾阴不足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腰膝酸痛、失眠等。
以下是一种滋阴养肾的中药处方:【处方三】六味地黄丸(方剂)组成:熟地、益智、山药、茯苓、牛膝、泽泻等。
功能:滋阴补肾、固涩安神、健脾养胃。
用法用量:一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4. 健脾化痰老中医长期从事医疗工作,面对各种病症,往往肺脾受到一定影响,导致痰湿症状加重。
痰湿症状的加重会引发咳嗽、胸闷等问题。
以下是一种适用于健脾化痰的中药处方:【处方四】陈皮牛膝散(方剂)组成:陈皮、牛膝、茵陈等。
功能:健脾燥湿、理气止痛、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一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5. 舒肝理气老中医在医疗实践中,常常会面对情绪波动等问题,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我局组织制定了《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现予印发,请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遵照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与我局医政司联系。
附件: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举例中成药处方举例二○一○年十月二十日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第一条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
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六节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材料题]1、A. 1. 5 ~ 3gB. 3 ~ 6gC. 3 ~9gD. 3 ~5gE. 2 ~ 3g[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1.芫花的用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2.京大戟的用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3.苦楝皮的用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材料题]2、A. 9 ~ 15gB. 0. 1 ~ 0. 2gC. 3 ~ 9gD. 2 ~5gE. 3 ~ 5g[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1.三颗针的用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2.华山参的用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3.蕲蛇的用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4.金钱白花蛇的用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材料题]3、A. 0.002 ~ 0.004gB. 0.03 ~ 0.06gC. 0.3 ~ 0.6gD. 0.015 ~ 0.03gE. 0.05 ~ 0.lg[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1.砒石的用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2.斑蝥的用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3.生马钱子的用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4.蟾酥的用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多项选择题]4、罂粟壳的使用注意是A.不宜常服B.孕妇禁用C.儿童禁用D.运动员慎用E.老年人禁用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多项选择题]5、对罂粟壳使用正确规定的是A.孕妇禁用B.儿童禁用C.运动员慎用D.用量3~6gE.处方保存三年参考答案:A,B,C,D,E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多项选择题]6、一般炮制后用的毒性中药有A.生天南星B.生川乌C.生白附子D.生半夏E.生草乌参考答案:A,B,C,D,E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单项选择题]7、生附子的内服量为A.2~SgB.3~15gC.5~20gD.10~20gE.20~25g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多项选择题]8、只可外用不可内服的药有A.红粉B.斑蝥C.砒石D.生甘遂E.白降丹参考答案:A,E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材料题]9、A. 3 ~ 9gB. 3 ~5gC. 0. 1 ~0.3gD. 1 ~ 1.5gE. 3 ~ 10g[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1.南鹤虱的用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2.急性子的用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3.金铁锁的用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4.猪牙皂的用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材料题]10、A. 0.06 ~ 0.6gB. 0.5 ~ 1.5gC. 0.1 ~ 0.3gD. 3 ~ 6gE. 6 ~ 18g[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1.天仙子内服量应控制在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2.生甘遂内服量应控制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3.红娘子内服量应控制在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4.罂粟壳内服量应控制在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单项选择题]11、罂粟壳每张处方用量规定为A.3~6gB.5~8gC.8~15gD.15~18gE.18~20g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材料题]12、A. 5 ~ 9gB. 4. 5 ~ 9gC. 3 ~ 9gD. 3 ~ 10gE. 6 ~ 10g[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1.紫萁贯众的用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配伍选择题(子母单选)]2.绵马贯众的用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材料题]13、患者,女,25岁,患感冒,咳嗽,喘急气短。
中药的特殊用法处方
护肝:采用炮制大黄30克、枳实20克、黄芩15克、生地黄20克、首乌藤20克、柴胡15克、赤芍15克、茯苓25克、丹参20克、黄柏20克、甘草10克。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取煎汁,分两次服用,每日两次。
清热解毒:采用炮制栀子20克、黄连15克、黄柏20克、连翘12克、青蒿15克、板蓝根20克、薏苡仁20克、苦参15克、丹参20克、金银花20克、甘草10克。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取煎汁,分两次服用,每日两次。
养心安神:采用炮制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当归20克、茯苓25克、白术15克、山药20克、郁金15克、酸枣仁15克、五味子15克、熟地20克、甘草10克。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取煎汁,分两次服用,每日两次。
调经止痛:采用炮制当归20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益母草20克、熟地20克、茯苓25克、川穹20克、赤芍15克、木瓜30克、延胡索20克、甘草10克。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取煎汁,分两次服用,每日两次。
以上处方仅供参考,使用中药需在医生或中药师指导下进行,遵循适量使用和避免过敏等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