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抗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25
(完美版)慢阻肺健康知识宣教PPT文档•慢阻肺概述与流行病学•慢阻肺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策略•康复锻炼与营养支持方案•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技巧•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慢阻肺概述与流行病学慢阻肺定义及分类定义慢阻肺(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分类根据临床表现、病程及肺功能检查,慢阻肺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全球与中国发病现状全球发病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慢阻肺,且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此死亡,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
中国发病情况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总患病人数近1亿。
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我国重大疾病负担。
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危险因素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室内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控制吸烟、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避免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暴露、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等是预防慢阻肺的有效措施。
同时,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积极的治疗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慢阻肺病理生理机制03炎症与氧化应激的相互作用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慢阻肺的病理过程。
01气道炎症慢阻肺患者气道内存在持续的炎症反应,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和介质,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等。
02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在慢阻肺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氧化物和抗氧化物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组织损伤。
气道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慢阻肺患者肺组织发生实质性破坏,包括肺泡壁破裂、肺泡融合形成肺大泡等。
肺实质破坏修复过程破坏与修复的失衡在肺实质破坏的同时,机体启动修复机制,如肺泡细胞增生、胶原沉积等。
在慢阻肺患者中,肺实质的破坏与修复过程失衡,导致肺组织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和肺功能下降。
030201肺实质破坏与修复过程全身效应及并发症风险全身效应慢阻肺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可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多个器官和系统受累。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单选题]1.不适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是A.卡托普利B.米力农C.卡维地洛D.氢氯口塞嗪E.去甲肾上腺素正确答案:E(江南博哥)参考解析:ABCD都是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而去甲肾上腺素激动Q受体,收缩血管,但是没有对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不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2.维拉帕米不宜用于治疗A心绞痛B.心力衰竭C.高血压D.室上性心动过速E.心房纤颤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维拉帕米属于钙通道拮抗剂,没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3.强心甘中毒特征性的先兆症状是A.QT间期缩短B.头痛C.胃肠道反应D.房室传导阻滞E.视色障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黄视症、绿视症等视色障碍为强心甘中毒特有,是中毒的先兆,具有诊断价值。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4.与强心昔药理作用机制有关的酶是A.前列腺素合成酶B.Na+-K-ATP酶C.鸟昔酸环化酶D.磷酸二酯酶E.过氧化物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强心甘抑制细胞膜上NaY-ATP酶活性。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5.有关地高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包括: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负性传导作用(抑制房室传导)、对心电图的影响、扩张外周血管等。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6.强心甘中毒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选用A.氯化钾B.氯化镁C.肾上腺素D.维生素BE.氯化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强心昔中毒治疗:①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可补钾、选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②对缓慢型心律失常可选用阿托品;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7.强心甘增强心肌收缩性的机制是A.细胞内K 减少B.细胞内N1不变C .心肌细胞内C/增多D .心肌细胞内K+增多E.细胞内Na+减少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量,是强心背正性肌力作用的基本机制。
慢阻肺是一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一旦患有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会逐渐减弱,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慢阻肺疾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一旦有症状时,患者已有中重度肺功能损伤,所以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慢阻肺科普知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此外,中医在慢阻肺治疗中有着诸多优势,因此相关知识也可多进行了解。
1慢阻肺概述慢阻肺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是一种以气流受阻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病症。
慢阻肺可能会累及到患者的肺脏,也有患者会出现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阐明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但普遍认为,其与氧化和抗氧化失衡、气道慢性炎症等机制相关。
而在这其中,吸烟是最为常见的一项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生物燃料暴露,化学物质以及居住室内通气不良等也有可能会造成慢阻肺的出现。
一但患有慢阻肺患者症状会逐渐的加重,尤其是在接触一些有害性烟雾粉尘后病情会出现极具恶化现象,所以工作性质需长期接触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的群体,在确诊慢阻肺之后应立即远离此种工作环境。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①慢性咳嗽。
慢阻肺患者的首发症状一般为慢性咳嗽,开始时咳嗽呈现出间歇性,晨起之后比较严重,之后随着病情进展整日均有咳嗽。
②咳痰。
慢阻肺患者在咳嗽后也会伴有粘性痰液,在清晨时痰液较多,合并感染时可能会伴有脓性痰。
③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以及气短是慢阻肺患者的典型症状,其会导致患者焦虑不安。
在患病早期患者只会在劳累之后出现此种症状,之后会逐渐加重,甚至休息时也会出现气短的症状。
④胸闷、喘息。
胸闷、喘息是部分慢阻肺患者才有的症状,尤其是一些重度慢阻肺患者,且往往会在劳力之后胸部有紧闷感。
⑤全身性症状。
一些重症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抑郁、焦虑的全身性症状,且在合并感染之后可能会咳出血痰。
2中医在慢阻肺治疗中有何优势?中医在给慢阻肺患者治疗时多是结合其具体症状辨证施治。
中药能对肺部垃圾进行清除,还可有效调理肺部功能,因此其治疗效果也是比较可观的。
抗心律失常药
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心动过心律失常速、室性早搏、三联律及心室纤颤
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缓慢性用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治疗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1、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
作用机制:①抑制N a+内流
②使单向传导为双向传导
③延长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泄、食欲不振
(2)心血管系统反应:
(3)金鸡纳反应:
(4)过敏反应:皮疹、发热、哮喘
(5)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低血压、老年人慎用
2、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
作用机制:轻度阻滞Na+内流,促进K+离子外流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禁用: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癫痫、伴有心动过缓的脑缺血综合征
IC类
药理作用:1、重度阻滞Na通道,抑制K+内流
2、轻度拮抗β—R
3、轻度阻滞Ca通道
作用机制:1、减慢心房、心室和浦肯野纤维的传导
2、降低浦肯野纤维及心室肌的自律性
3、延长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Ⅱ类药——β受体阻断药
适应症:对甲状腺功能及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
特别适用于伴有
Ⅲ类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作用机制:1、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
2、阻断a、β—R
3、抑制心肌细胞复极过程
禁用:甲状腺功能障碍、碘过敏、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者Ⅳ类药——钙通道阻滞药。
关于慢阻肺的科普知识王联均(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中医院;四川达州63625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范围内慢性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COPD是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也是我国农村第一大致死疾病。
同时可以预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几十年将进一步增加。
到2020年,COPD引起的疾病经济负担将在各类疾病中排名第五。
在美国,45岁以下人群中COPD的死亡率很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COPD已成为第四或第五大死因。
在中国,COPD患者总数约为2.7千万。
15岁及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3%,40岁及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8%。
现有资料显示,男性COPD发病率高于女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也是医疗、急救和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
一、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 1、吸烟慢阻肺属于肺病,它与肺癌等疾病一样,大多是由于吸烟习惯所致。
如果病人开始吸烟时,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会产生较强烈的烟瘾,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是非常高的。
据临床统计,每天吸烟的人患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几率是不吸烟的人的10倍左右,香烟中含有焦油、尼古丁等成分,它们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肺部,造成非内纤毛运动障碍,降低其抗病能力和吞噬能力,从而引起严重感染。
长期以来,肺收缩顺应性降低,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有相关试验把吸烟的人和不吸烟的人作了比较,吸烟者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应明显增加,且易出现呼吸系统症状。
而且,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不仅主动吸烟会影响人体的肺功能,被动吸烟也会影响肺的功能,从长远来看,它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形成,对此要有意识,不要吸烟,也不要被动吸二手烟。
2、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原因。
在许多地区,空气污染非常严重,空气中有许多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人体的肺组织。
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引起人体COPD。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医院应定期检查,特别是吸入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的人员。
慢病毒使用操作手册一、慢病毒的储存与稀释:1. 病毒的储存:收到病毒液后在很短时间即使用慢病毒进行实验,可以将病毒暂时放置于4 ℃保存;如需长期保存请放置于-80℃(病毒置于冻存管,并使用封口膜封口)①病毒可以存放于-80℃6个月以上;但如果病毒储存时间超过6个月,建议在使用前需要重新滴定病毒滴度②反复冻融会降低病毒滴度:每次冻融会降低病毒滴度10%;因此在病毒使用过程中应仅尽量避免反复冻融,为避免反复冻融,建议收到病毒后按照每次的使用量进行分装。
2. 病毒的稀释:如果需要稀释病毒,请将病毒取出置于冰浴融解后,使用培养目的细胞用PBS或无血清培养基(含血清或含双抗不影响病毒感染)。
混匀分装后4℃保存(请尽量在三天用完) 分装后使用。
二、慢病毒用于体外(In Vitro)实验:感染培养原代细胞和建系细胞。
慢病毒对各种细胞和组织的亲嗜性不同,在使用慢病毒之前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慢病毒对您的目的细胞的亲嗜性,感染复数(MOI 值)以及在体(In Vivo)注射所需要的病毒量。
如果没有相关文献支持,可以通过感染预实验得到合适的感染复数(MOI 值)(使用24孔板检测病毒对目的细胞的亲嗜性)。
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预实验1. 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预实验注意事项:①测定慢病毒对目的细胞的亲嗜性时,需要同时设置对慢病毒亲嗜性较高的细胞(HEK293T,Hela)作为平行实验的对照细胞。
②在进行慢病毒感染实验时,可以用完全培养基(培养目的细胞用)稀释;理论上,含有血清,双抗或者其他营养因子的完全培养基不影响慢病毒的感染效率。
③一般慢病毒单位为TU/ml,即每毫升中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病毒颗粒数。
如:病毒滴度为>1X108 TU/ml 即每毫升病毒液中至少含有1X108个具有生物活性的慢病毒颗粒。
2. 以24孔培养板为例,进行目的细胞和HEK293T 细胞的感染预实验实验前按照不同的MOI设置不同的感染孔,并根据MOI和细胞数量计算所需要的病毒量,如有必要可以使用PBS溶液或者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病毒原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最佳常⽤药物治疗⽅法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是⽬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但是调查发现⼈们对慢阻肺的认识不多,据济南哮喘病医院临床调查发现,被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近7成不知道⾃⼰患了慢阻肺。
慢阻肺⽬前在我国⾄少有治疗的不⾜5%,每分钟约2.54300万⼈,40岁及以上⼈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能得到正规治疗⼈死于慢阻肺,在农村是第三⼤致死性疾病,在城市为第四⼤致死性疾病。
可考虑为COPD患者的主要指征治疗呢?今天我们就⼀起来看看关于慢阻肺治疗治疗的相关问题。
那么,慢阻肺应该怎么治疗治疗⽬标慢阻肺的治疗指南的建议,慢阻肺的治疗治疗⽬标是:防⽌疾病进展、缓解症状、改善运动根据慢阻肺全球防治指南治疗并发症、防治急性加重和降低死亡率。
因此,需要提醒患能⼒、改善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治疗期望值应作恰当的调整。
者,对慢阻肺的治疗很多患者由于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喘等症状,他们迫切要求能减轻或消除⽓喘,甚⾄询问慢阻肺是否可以治愈,这种⼼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不甚现实。
俗话说,冰冻三尺⾮⼀⽇之寒,慢阻肺的发病不是⼀朝⼀⼣形成的,其发⽣可能经历了数年甚⾄数⼗年的缓慢演变,出现了肺治疗⽬标并不泡结构破坏,⽓道管壁增厚僵硬等病变,这种病理结构很难恢复,因此慢阻肺的治疗治疗的。
是治愈该病。
但慢阻肺也不是不可治疗治疗⽅法慢阻肺的治疗由于慢阻肺患者常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且症状的发作经常发⽣,并常伴有感冒、治疗⼿段有药物治疗治疗,常⽤的治疗治疗、吸治疗⾸先是对症状控制的治疗肺炎等并发症,因此慢阻肺的治疗治疗,以及消除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等。
治疗和康复治疗氧治疗治疗⼿段中,如果是由于吸烟导致的慢阻肺,最重要且⾸要的是戒烟,但这点在慢阻肺的常有治疗治疗,另⼀⽅⾯却⼜不听从医⽣的建议戒往往不为吸烟患者所重视。
地震可以划分为:诱发地震(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地震动的三要素:峰值(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
地震危险性分析:指用概率统计方法评价未来一定时间内,某工程场地遭受不同程度地震作用的可能性。
地震烈度: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地震烈度可以有多个。
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它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地表破坏、建筑物破坏、次生灾害。
小震:50年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50年被超越概率为10%,大震:50年被超越概率为2%。
基本烈度较多遇地震烈度约高1.55度,而较罕遇地震烈度约低1度。
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这一阶段设计,保证了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和变形要求。
其k值相当于基本烈度的13。
第二阶段设计:在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这一阶段设计,旨在保证结构满足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其k值相当于基本烈度的1.5〜2倍。
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徐的重要性分: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知识点笔记●定义①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
②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
③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人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之比值(FEV/FVC)<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④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能诊断为慢阻肺;如●●病因中年发病,长期吸烟史●发病机制①炎症机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聚集是慢阻肺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引起慢性黠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
②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其中αI-抗膜蛋白酶(αI-AT)是活性最强的一种。
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
③氧化应激机制④其他机制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温变化等●最终结果①小气道病变,包括小气道炎症、小气道纤维组织形成、小气道管腔黠液栓等,使小气道阻力明显升高。
②肺气肿病变,使肺泡对小气道的正常拉力减小,小气道较易塌陷;同时肺气肿使肺泡弹性回缩力明显降低。
这种小气道病变与肺气肿病变共同作用,造成慢阻肺特征性的持续性气流受限。
●病理生理无效通气,功能性分流增加,从而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满留,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症状●慢性咳漱(晨间明显)●咳痰(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清晨排痰较多)●气短,呼吸困难(休息时也可出现)●胸闷,喘息●晚期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体征●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
部分病人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
●双侧语颤减弱。
●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期延长,部分病人可闻及湿啰音和(或)干啰音。
慢病健康教育知识内容一、慢病的定义和分类慢性病(chronic disease)是指持续时间较长,进展缓慢,且难以根治的疾病。
常见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肺癌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慢性病可分为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肥胖和代谢紊乱等四大类。
二、慢病的危害1. 对健康的影响:患有慢性疾病会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出现残障或死亡。
2.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对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很大负担。
三、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1.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能量食物摄入。
2. 积极锻炼:适度运动,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3. 不吸烟、不饮酒:戒烟限酒,减少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四、慢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公众了解慢性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 促进医患沟通:通过健康教育,让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3. 减轻社会负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减少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从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五、慢病健康教育内容1. 意识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关于慢性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2. 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3. 疾病管理:对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进行专业的管理和指导,帮助他们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4.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抵抗力和自信心。
六、慢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1. 健康讲座:通过专业人士讲解慢性疾病相关知识,向公众普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2. 宣传海报:制作宣传海报,在公共场所进行展示,引导公众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3. 健康教育手册:编写健康教育手册,在社区、医院等场所发放,让公众了解更多关于慢性疾病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