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书法字典
- 格式:docx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9
与、兴、舆三个字的草书写法
“与”字的草书写法是“與”,“兴”字的草书写法是“興”,“舆”字的草书写法是“輿”。
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字体,它以简洁、流畅的笔画著称。
草书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
书写形式更加自由,笔画多变,给人以狂放、潇洒的感觉。
在草书中,每个字的结构和笔画都经过简化和变化,因此需要一定的功底
和技巧才能书写得当。
草书的书写要求熟练掌握笔画的轻重缓急,
掌握好书写的力度和速度,以及运用毛笔的变化和灵活性。
所以,
学习草书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书写得到位。
希望以上回答
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在线书法字典网,多书法字体备选(全矢量图片)欢迎使用本书法字典,本字典可以同时查询20个字的书法字体,全部由颜真卿、王羲之、郑板桥、文征明、赵孟頫、米芾、苏轼等古今书法名家毛笔手写,输入汉字后选择草书、行书、楷书、篆书、隶书等相关选项后即可在线生成毛笔字体.★部分浏览器内核不支持图元文件,为了让更多人用到快典网在线书法字典,我们特意将图片文件全部转换成位图,如果须要WMF矢量书法字体的,请进入wmf书法字典(须IE 7才能显示)所有图片均是矢量格式,可以直接拖到word、coreldraw、illustartor等矢量软件中进行编辑!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句话说,书法就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
例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
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
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
不学章草别说你懂草书草书爱好者一定不会错过的三国“书圣”章草对后来的草书发展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先例,表现了草书最初的形态。
所以很多的书法家学习草书,都是从章草学起的。
而那些没有经过章草训练的人,就会使得笔画漂浮,线条圆滑没有力度,而且因为省去了一些偏旁,让字显得失去了准确性,所以说章草是开了草书的一个先河,为后来的大草、狂草打下了基础。
皇象的《急就章》,字字独立,大小均匀,上下字之间不相连,很接近隶书的笔意,古雅庄重,用笔果断。
但是他跟汉代的隶书有明显的不同,章草有隶书的体式,保留了某些隶书的笔画,但又有快写的笔意,它省掉了蚕头留下了燕尾,看起来更加简练自然。
因章草到了皇象时代,才十分成熟,所以皇象所书的《急就章》,形体很规范化,它代表了西汉至东晋时期四百多年间草书艺术的面貌。
原文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憙,请道其章宋延年,节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周千秋赵孺,卿爰展世高辟兵。
第二、邓万岁秦眇房郝,利亲冯汉疆戴护,郡景君明董奉德,桓贤良任逢时侯,仲郎由广国荣惠,尝笃承禄令狐横,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伊婴齐。
第三、翟回庆毕稚季昭,小兄柳尧舜药禹,汤淳于登费通光,柘恩舒路正阳霍,圣宫颜文章莞财,历遍吕张鲁贺憙,灌宜王程忠信吴,仲皇许终古贾友,仓陈元始韩魏唐。
第四、掖容调柏杜扬曹,富贵李尹桑萧彭,祖屈宗谈樊爱君,崔孝襄姚得赐燕,楚严薛胜客聂邗,将求男弟过说长,祝恭敬审无妨庞,赏赉声士梁成博,好范建羌阎欢喜。
第五、宁可忘苟贞夫茅,涉臧田细儿谢内,黄柴桂林温直衡,奚骄叔邴胜箱雍,弘敞刘若芳毛遗,羽马牛羊尚次倩,丘而刚阴宾上翠,鸳鸯庶霸遂万段,卿冷幼功武初昌。
第六褚回池兰伟房减罢军桥窦阳康辅福宜弃奴阴满息充申屠夏修侠公孙都慈仁他郭破胡虞尊偃宪义渠蔡游威左地余谭平定孟伯徐葛咸轲敦锜苏耿潘扈第七锦绣缦旄离云爵乘风县钟华聩乐豹首落莽兔双鹤春草鸡翘凫翁濯郁金半见霜白蘥缥綟绿丸皂紫硟蒸栗绢绀缙红繎青绮罗谷靡润鲜绨络雒练素帛蝉第八绛缇絓釉丝絮绵<巾匕>币敝囊橐不直钱服锁緰此天缯连贳贷卖买贩肆便资货市赢匹幅全络纻枲缊裹约缠纶组縌绶以高迁最丈尺寸斤两铨取受付予相因缘第九稻黍秫稷粟麻粳饼饵麦饭甘羹葵韭葱蓼韰苏姜芜夷盐鼓酰酱浆芸蒜荠分茱臾香老菁蘘何冬日臧梨柿奈桃待露霜枣杏瓜棣馓饴饧园菜果蓏助米粮第十甘麮殊美夹诸君袍襦表里曲领帬襜褕袷复绔袭緷单衣蔽膝布无尊箴缕补祖缝缘循履舃沓裒越缎紃靸鞮印角褐袜巾尚韦不借为牧人完坚耐事愈比伦第十二屐荞素粗赢窭贫旃裘索择蛮夷民去俗归义来附亲译檤赞拜称妾臣戎貃总阅什伍陈廪食县官带金银铁鈇铚钻釜鍑鍪锻铸铅锡镫鐎锭铃<金隋>锃钩鉒斧凿鉏第十二铜钟鼎钘鋗匝铫釭锏键钻冶锢鐈竹器簦笠簟籧篨{乇}篅箯筥?箅篝篵箄箕帚筐箧蒌椭盂盘案杯閜椀蠡斗半卮箪榑榼椑搋匕穳缶缻盘盎瓮壶第十三甑瓽甂瓯巩罂卢累繘绳索纺绞纑简札检署椠椟家板柞所产谷口荼水虫科斗鼃虾蟆鲤鲋蟹鱓鲐鲍鰕妻妇聘嫁赍媵僮奴婢私隶枕床杠,薄蒻蔺席帐帷幢,第十四承尘户?条缋緫。
草书书法字典
草书书法字典,练习书法的前提需要进行临摹,无论是字帖还是字典,都是需要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草书作品,希望能帮助到你!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字特有的艺术形式,是几千年来逐渐积累的一种传统艺术。
汉字是汉文化圈所广泛使用的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此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此后经由秦朝小篆,至唐朝进化为使用至今的标准字体--楷书。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法字体为: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
本站以此五种书体为分类共计收集6980字,136000个书法图片以汇总,成此书法字典。
中国古代有众多著名书法家,其以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褚遂良、米芾等书家最为出色。
高清王献之《草书九帖》附释文本文约980字王献之虽然英年早逝,但书名与父亲齐名而并称“二王”,又同张芝、钟繇、王羲之合称为书中“四贤”。
王羲之对献之期望很大,要求很严,亲自写《乐毅论》作为献之练字的范本,并积一生之书法艺术创作经验亲授爱子,以开启悟性并弘扬家学。
王献之不负父望,才气英发,其书法后期兼取张芝,自为一体,以行书和草书闻名,而楷、行、草各体皆精。
在继承王羲之内擫笔法之外,另创新的外拓之法而自成一家,令后世在二王书法夺鼎摘冠之争中,莫衷一是。
-- 王献之《草书九帖》 --大观帖/历代名臣法帖▼-- 《草书九帖》 --释文▼(一)江州帖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
当具东改(次)枋三四。
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
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
诸谢当有,有便是见。
今当语之,大理尽此。
信可一一(具)白。
胛痛可堪。
而比(以)作书纪(殆)若不可识。
(二)疾不退帖疾不退,潜处当日深。
岂可以常理待之。
此岂常忧忧。
不审食复何如。
(云)肌色可可。
所堪转胜。
复以此慰驰辣耳。
(三)消息帖消息亦不可不恒精以经心。
向秋冷疾下。
亦应防也。
献之下断来。
恒患湿头痛。
复小尔耳。
(四)省前书帖省前书,故有集聚意。
当能果不。
足下小大佳不。
闻官前逼,遣足下甚急。
想以相体恕耳。
足下兄子以至广州耶。
当有得集理。
不念悬心也耳。
(五)近与铁石帖近与铁石共书。
令致之,想久达。
不得君问,以复经月。
悬情岂可言。
顷更寒不适。
颇有时气。
君顷各可耳。
迟旨问,仆大都小佳。
然疾根聚在右脾,脚重痛不得转动。
右脚又肿,疾侯极是不佳。
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
冀非藏病耳。
(六)知铁石帖知铁石前往,快作乐。
诸君善处世,达于当年,不复过此。
仆端坐将百日,为尸居解日耳。
不知那得不散怀。
何其相思之深。
临书意塞。
(七)玄度何来帖玄度何来迟,深令人忧悬耶。
常复(谓)有理,因祠监多。
感足下(共)事甚善,然所造极难。
想足下每思先后,卿岂须言亲亲,不已意耳。
安石停此过半日。
犹得一宿。
黄庭坚书法字典黄庭坚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黄体二酸、庭坚攻毒”。
黄庭坚的字典是一部记录他的书法作品和相关技法的重要文献,不仅对书法爱好者有很大指导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黄庭坚书法字典包括了他生平创作的诸多作品,其中既有行书、楷书、草书,也有隶书、篆书等多种字体。
每个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展现了黄庭坚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独具一格的个人风格。
在字典中,黄庭坚对于每个字体的创作方法和技法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他强调了书法的基本功,如笔法、布局、结构等,这些基本功的掌握对于书法的学习和创作都至关重要。
此外,他还介绍了一些书法的要领和窍门,如运笔的力度、用笔的干湿、点画的粗细等,这些细节的把握无疑能够提高书法作品的质量和观赏性。
黄庭坚的字典也强调了书法与文学的结合。
他认为,书法是文人墨客的精神表达和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通过书写文字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因此,他在字典中不仅提供了书法的技巧和方法,还注重了书法的内涵和意境的表达。
他通过诗词和书法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文学价值的书法作品,使得书法更加富有灵性和艺术感。
黄庭坚的字典可以说是一本全面而生动的书法教材,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黄庭坚的书法作品和他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增加自己的艺术修养。
同时,黄庭坚的字典也是一部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艺术文献,它记录了一个伟大书法家的创作成果和心得体会,具备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总之,黄庭坚书法字典是一部集生动性、全面性和指导意义于一体的艺术文献,它不仅是书法爱好者学习和提高的重要工具,也是艺术界研究和欣赏的宝贵资源。
禁、楚、磨三个字的草书写法常用相近字草书写法解析与示范
以下是禁、楚、磨三个字的草书写法:
禁:由一个“示”和一个“木”组成,草书的写法是在“示”字上加一点,使其更像一个“广”字。
此外,禁字的书法图片包括行书、楷书、草书、隶书、篆书和小楷等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楚:由一个“林”和一个“口”组成,草书的写法是在“林”字的下面加一个“目”字,使其更像一个“目”字。
同时,草书“楚”字的数据信息包括文件大小为7508364字节,高度为480像素,宽度为854像素,时间长度为78734毫秒。
磨:由一个“石”和一个“麻”组成,草书的写法是在“石”字上加一个“口”字,使其更像一个“石”字。
磨字的书法图片包括行书、楷书、草书、隶书、篆书和小楷等形式,可以作为参考。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相近字的草书写法,如,
岩:由一个“山”和一个“石”组成,草书的写法是将“山”字中间的一竖写得更长,更接近一个“丶”字。
龚:由一个“龙”和一个“口”组成,草书的写法是将“龙”字中的一个点变成一个“戈”字。
草书写法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书法形式,可以使书法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这些草书写法都是根据字的结构和笔画的特点进行的变化,因此需要仔细观察和理解每个字的含义,才能将其草书写得更加传神。
同时,如果您对草书的学习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其他书法字典和相关资源下载,也可以参考本文。
偎草书写法
偎草书写法又称为偎草书法,它是以枝叶线条表现形象意象和韵律格式来书写中文文字,使笔画流畅、连续。
偎草是一种楷书的书写方式,是折叠书写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象征折叠的表现形式。
起源于晋代,被誉为“折叠书法之极乐”,它拥有最自然的美,使书写的艺术表现出一种融自然美的新风格,从而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欣喜。
偎草书写法的特点是,它拥有最自然的美,使书写的艺术表现出一种融自然美的新风格。
偎草以折叠书写形式,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了书写中部分曲线的折叠,让书写形象突出,但也能够体现出字的抒情意味。
偎草的笔画有力而柔和,表达出质朴、淡雅的书写风格,是一种书写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
偎草书写法跟其他书写方式有很大不同,它充分表达了人类对美的追求,以及折痕书写中的美学精神。
偎草书写时,笔划会有一定的折叠,连接时会有奇特的折痕,使书写更有质感。
偎草书法仅依靠折叠书写这个形式,就可以传达出几重叠杂的审美情趣,使画面更加丰富,书写形式更加美观。
偎草书写法有一定的书写要求,要使用笔的偎疔、折痕,使书写形象更加柔和、韵律也更加完美。
此外,还要加以一定的折叠书写,使书写形象更加细腻,也更加神秘、有致。
偎草书写法不仅简洁明了,而且能够表达出诗意的文字效果,使书写更有渲染性,给人以安祥、舒畅的感觉。
偎草书写法在中国书法
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艺术,也是一种对美的追求。
偎草书写法被誉为“折叠书法之极乐”,其书写形式极其优美,又具有历史文化的意义,是一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书写方式。
书法家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偎草书写的艺术可能性,使它的美有新的展现。
草书书法字典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
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王羲之用的就是草书。
--胡秋萍北大讲稿草书是极理性与极浪漫诗性相结合的艺术。
极理性--即表现对传统作品笔法章法的解读、感受--深度地感受--思考--判断--总结--找出经典--模拟--深度模拟--锤炼。
极浪漫诗性--即创作主体的天赋--才情--性情--情感爆发力--艺术地转化。
当然,才情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所谓浪漫诗性:是指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依然坚定信念,不会被压垮反而能够使境由心转,以乐观的态度泰然处之。
就像电影《芙蓉镇》里的秦疯子,被诬陷错打成右派去乡镇扫大街,还跳华尔兹舞,还满怀热情地去谈恋爱。
还有《上尉的曼陀铃》,在充满战争硝烟的日子里,还热爱生活、爱好音乐、向往爱情。
在艰难的境遇里活出人生的灿烂,这是大智慧、大境界。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笔法、结体、章法、包括墨法等等,都是我们从阅读经典的书法作品和进行理论总结时得来的。
笔法--能改变作品的气韵;墨法--能增加作品的气势;章法,我们称为形式--能决定作品的气象。
这其中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极个性的。
共性的是基本的笔法、字法、墨法,个性的是此书法家与彼书法家在用笔、结字、墨法不同的那一点。
能够成为一个不被历史网眼漏掉的书法家,大都有其不同与他人的那一点。
其实这一点也是最能体现这个书法天赋才情的一点。
仅有共性,那是谁都能"操练"一下的技术范围,而不能用才情来衡量或评判。
所有的学科最基础的学习、掌握,都离不开模仿。
尤其是书法。
那么,我们所讲的笔法也必须走临摹的途径。
这是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几千年的传承和自身模式系统的特定。
一个书法家从技法--艺术--道,是一个漫长锤炼达到渐变的生命与艺术互为修行过程。
在草书中,确切地说狂草书的临摹是很困难的,对于狂草的临摹,只能是在技法和形式上的努力追寻,而很难做到神采的模仿。
当然所有的神都需要形的承载。
但是仅有形,未必就能有神采的很好表现。
就像我们大家都来画一根线,这根线索表现出来的起、止、行和笔法生发出来的气韵,也一定有所不同。
这似乎是一个很复杂而又难以言说的问题。
因为我们无法寻绎到古代狂草书家当时书写时的真实状态。
所以,邱振中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发出这种天问"神居何方?"对于我们解读以往的传统,古代的书法家则永远是个谜;而对于未来人,当下的我们也会留下太多太多的谜?对于历史的认知和解读,虽然会随着考古的新发现对那些曾经模糊的问题会越来越清晰,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准、拣选和解读。
当然,还依然会有难以探索的谜困惑着我们。
从书法与个体生命的关系来看,每一个书家每一次的精心创作都是生命中的唯一。
每一次创作、每一个点画的笔法书写结构,章法都是这一特定时间的心情、笔、墨、纸的具体情况决定的,这一笔、这一个字、这一行字都是根据上下或左右的结构形态的情形限制而决定如何即兴书写的。
当然草书的结字也是有规则的,但那只是共性的草书法则而非一件真正精彩的狂草书,狂草的创作在字法上虽也依据章法规则,但在具体的作品中它是即兴的,根据创作当时的环境、心情、工具即兴发挥的,它可以在用笔、线条、结构规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变异或变体,这种想象能力和诡谲的应变能力正是草书书家最珍贵的素质,也是必须具备的天赋。
那么,对于学习草书、狂草者有没有可供依循的方法呢?我想如果我们进行深度的感受、分析、思考、判断、总结还是能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的,我们是否可以分作两个步骤来分析学习,先学基本的共性的字法和点画,然后,再训练自己对于形式的整体把握,同时我们还要放弃以往其它书体中,顿挫,一波三折慢动作的分解,要用一种轻松自然而流畅的书写动作来完成狂草连绵起伏的点画及线条的优美组合。
因此它又需要手指、手腕,准确的动作和精微的控制能力,以及臂膀的挥运、心灵的放松、速度的提升。
一、笔法在笔法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毛笔的选择:古人说:"君欲从其事,必先利其器。
"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写工具也是我们能写好书法的先决条件。
虽然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但我常常在一些辅导班上,看到有些同学因为选择的毛笔不对路,临摹起来很费力气也不容易写像。
长锋羊毫弹性大,蓄墨多,写出的线条柔韧性强。
但由于锋太长又柔软很不好掌握,那么,我们可使用毛笔的三分之一就行,这样便于控制。
狼毫蓄墨少,弹性稍差,写出的线条矫健、劲爽,棱角分明。
但由于蓄墨少不利于写一组字,尤其是狂草要写连绵的字组。
而兼毫是这两种笔性的折中,既不像羊毫那么柔软难以控制,也不像狼毫会出现圭角太多。
但是,无论是什么品质的毛笔,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
加上我们勤奋训练自己的手与毛笔之间的细微感觉,体会自己的手怎样使用它,驾驭它时的席位感觉,让它在触纸的瞬间,尽可能地表现出良好的线质和自己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不同的工具(笔),适应于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心性,不同的纸张,不同字体的大小。
还要根据自己所要临摹的字帖和自己的心性和习惯以及宣纸的品质来决定选择工具。
就像调养我们的身体一样,根据不同的阴阳虚寒、燥热体质来选择不同的食物,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食性,你要分析这个食物的食性适不适合你身体调养的需要,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一人一性,毛笔也是这样,一种毛笔有一种性能,一种性能表达出不同于其它毛笔的艺术效果。
(二)用笔我们都知道中国书法之所以是世界文字文化中称得上艺术的汉字书法艺术,是因为它特殊的工具笔、墨、纸、砚和汉字特殊的书写笔法。
无论何种字体,所谓用笔就是起、止、行、使转、提、按、顿、挫、切、接等,还有具体到个体书家的属于他自己的用笔习惯。
其实,我们临帖就是在模仿这些具体而又细微的地方。
比如,我经常看到有的人临帖就是在抄书,而不是模仿这些具体的写法。
临帖要先读帖,认真感受体会,深刻领悟其笔法的来龙去脉,把它们分解,从横到折,从竖到弯钩,点的势是如何的对应,撇和捺笔锋的不同角度。
例如:黄庭坚被后世评说是长枪大戟,他的长线条没有平滑、直爽的感觉,行进中多有波折,损失了线的畅达,却平增了线质的苍茫感和老辣。
而怀素的《大草千字文》却没有长横,使转少顿挫多圆转。
线条比较劲健圆润,能看出"二王"尺牍的渊源。
张旭的《千字文残石》用笔的速度之惊人是现代书家不能比的。
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以及李白、韩愈等人诗文的描绘中,仿佛看到一个身着长衫、头束发髻、提着酒壶、东倒西歪、跌跌撞撞沐浴在风雨中,在素壁前,泪雨纵横地尽情挥洒,在酒神笼罩的迷狂书写中不能自拔。
那种生命状态,那种神性附体沉醉的书写状态,我们当代人万不及一,惭愧啊!我觉得若是致力于草书研究,张旭是一个绕不过的重要人物。
同时,还有一两个研究张旭的重要人物值得关注。
一个是熊秉明先生。
他1922年生于南京,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47年赴法国留学,攻读哲学,后改雕塑。
1962年执教于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后又开设书法专业课程。
在香港《书谱》杂志发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被称为是按论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创性的著作。
1983年,《张旭与狂草》被收入《法国高等汉学研究丛书》,他曾在北京进行三次系统的教学实践,分别为"书技班"、"书艺班"、"书道班"把书法分为三种层次进行教学。
对以后的书法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尤其他的《张旭与狂草》第一部分:"历史的研究"两章:1.生平;2.作品。
第二部分:"美的研究"七章。
1.长河之源;2.张旭的哲学基础;3.挥运的艺术;4.人和自然--宇宙;5.人和社会;6.艺术创造与潜意识;7.结论。
(1)草书与现代艺术精神;(2)中国的天才。
这部古代书家专论通过对一个个案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书法本体与书法史的问题。
第二个人就是韩玉涛先生。
他在《写意--中国美学之灵魂》这部书中对孙过庭、张旭、王铎、黄庭坚、毛泽东等从儒、释、道及哲学、美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多角度进行了专题个案研究,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给我们提供了学术的参照。
也是一个值得敬重的大学者。
近一段时间好像当代书坛特别关心草书的创作。
所以,一些网络和报刊媒体前段时间刊载了有关当代草书家和草书创作的讨论。
1.当代有没有草书大家。
3.当代草书的创作技法娴熟上的不足。
3.当代草书家的才情、诗性,浪漫情怀在眼前利益欲望的消解、弱化、遗失…似乎当代人太现实、太实际、太有分辨之心,太不能放下,不懂得舍而后得的大快乐、大境界。
我感觉这个时代需要草书也很期待草书。
能否诞生草书大家,我们充满信心。
当然,草书大家历代都少,有的时代还是空缺。
我们没有必要强求,艺术家的产生不像割韭菜,会割了一茬又一茬。
这个时代有没有草书大家不是现在说了算的,是要由历史来拣选的。
那么,草书的用笔是不同于其它书体的。
它不同于楷书的逆锋入笔,然后切笔、顿笔,篆隶是逆锋入笔,铺平笔头毫锥、涩笔运行。
有一个老书家这样总结:楷书是三下子,篆隶是两下子,草书是一下子。
我觉得他直入问题的本质而又总结得简洁明了。
草书的用笔是,当笔尖落在纸上是直接顺着笔锋往下运行的。
即孙过庭说的"草贵流而畅"。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情性,即指人的情感和性格,形质即形质本质,外在的形状。
草书的技法最为严谨,不能任意长短。
《草诀歌》说:"长短分知去。
""知"字和"去"字在笔画的长短之间来区别。
草书若违背了使转不能成字,例,"等术"如果把这些细微处做错了,就会犯大错,写错字。
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中,就有一个作者因为一个字不够准确,评委有争议,还搬出七八本草书大字典,也还是不能统一意见,结果没有评上一等奖,反落在三等奖里。
草书是比较麻烦的,长一点,短一点,使转的大小都会变异,变成另外一个字。
所以字的准确度很重要,这是致力于草书创作的书家要下的硬工夫。
草书的使转不像楷书,把提、按交待得清清楚楚,草书的提、按在快速的行笔使转中,在瞬间内化,而不是简化,如果把笔头里面的动作都简化了,写出来的线条就没有内涵、不丰富,就像一个人"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