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第一楼》话剧有感(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24.24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天下第一楼》的创作
天下第一楼是编剧家何冀平创作的一部三幕话剧,1988年6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迄今为止,已经演出了500余场。
这部剧作以老北京繁华的商业区前门为北京,讲述了在清末至民国动荡的岁月里,创业于清代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的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摇摇欲坠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师而又衰退败落的曲折故事。
《天下第一楼》创作手法是立足于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以餐饮这一与中国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行业为切入口,以一家小小的店铺为放大镜,反映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腐朽已不可救药。
某种程度上它与《茶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丰富的意蕴和内涵。
话剧天下第一楼篇一:北京人艺话剧《甲子园》话剧《甲子园》演出时间:2012年9月12日-10月7日演出剧场:首都剧场演出详情: /perform/20120718/20120718_7529.htm主创人员简介:导演:任鸣、唐烨创作: 何冀平艺术总监:蓝天野主演:蓝天野王姬朱旭郑榕朱琳濮存昕等等人艺话剧《甲子园》为了纪念北京人艺60岁“甲子”的生日,一部由金牌编剧何冀平创作的“原创、当代、北京”为主题的话剧《甲子园》昨日建组。
该剧聚集了北京人艺五代演员,从老一辈的郑榕、蓝天野、朱旭、朱琳、吕中、徐秀林,到中坚力量濮存昕、龚丽君、王姬,再到刚刚从学校毕业,还没正式入职的青年学生。
该剧还特邀电视剧《红楼梦》作曲王立平,由任鸣、唐烨导演。
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们将与年轻演员们同台演出这部以现在北京生活为背景的话剧《甲子园》。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是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国家级话剧院,戏剧大师曹禺首任剧院院长。
60年来,北京人艺秉承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在现实主义与民族化、体验与体现、再现审美与表现审美上达到完美的结合,理论性和人民性的国家级艺术殿堂。
北京人艺排演了《茶馆》《雷雨》《龙须沟》《骆驼祥子》《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李白》《窝头会馆》《我们的荆轲》《我爱桃花》《有一种毒药》《屠夫》《关系》等300多部中外剧目,演出场次数以万计。
何冀平介绍,该剧讲述的是一个海归女孩因父亲病故,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家,发现这里竟然变成了一家老人院。
她希望尽快卖掉这个宅子,好赶紧离开,没想到这个决定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话剧《甲子园》最新消息:7月5日人艺排练厅热闹非凡,可谓是五代同堂的全家福,无论是功成名就的吕中、龚丽君、任鸣导演,25年首次回归话剧舞台的王姬,还是著名的作曲家王立平,众人发言都是激动万分,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幸福”、“荣幸”。
何冀平:如此阵容让我三生有幸24年前,何冀平回忆道:“也是这间排练厅,《天下第一楼》建组,当时我受到于是之老师的鼓励。
《天下第一楼》:酸甜苦辣的众生相在话剧《天下第一楼》的采访当中,作者何冀平用“梦里不知身是客”作为标题。
标题言简意赅,除了与作者本身的身世经历有关之外,笔者认为,这也能够表现《天下第一楼》当中人物的人生经历。
本剧当中最突出的角色当属卢孟实了。
的确,卢孟实作为“福聚德”的掌柜,靠着老掌柜唐德源的嘱托和信任、自己的雄心和抱负让濒临倒闭的“福聚德”东山再起,保护了唐家的祖业。
然而,最终他的心血和奋斗还是抵不过唐家正宗的、有着血亲关系的继承者茂昌茂盛两兄弟的排挤和质疑。
与其说他输给了茂昌茂盛两兄弟,不如说他输给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族、等级制度。
何冀平说,“故事的人物要立得住。
只有人物立住了,事件才能发散出来。
”《天下第一楼》中的人物都是立得住的,体现在人物的前史、现在、结局都设置得饱满立体。
主角卢孟实的出场,是作为子西的换帖兄弟被举荐给老掌柜唐德源。
在子西和老掌柜唐德源的对话当中,我们知道了卢孟实是玉升楼的账房,与老板不合所以想跳槽。
但观众并不知道卢孟实究竟是因为什么与老板关系不和的,又是为了什么而坚定地离开玉升楼来到“福聚德”的。
通过卢孟实与唐德源的初次见面,我们能够看出他在经商方面的头脑和心计,也能够看出他是一个机敏灵活、眼光长远的人。
寥寥数语,干净利落,让观众对于主角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和赞同,这足以体现出作者的文字功力,也吸引了观众对于卢孟实这个人物进行深入探知。
同样的手法在唐茂昌和唐茂盛身上也有所运用,但是兄弟俩的人物交代在前段更加细致,并且通过子西和常贵的对话已经传递给了观众许多信息。
唐氏兄弟的细致描绘对卢孟实的出场和接管“福聚德”、展开故事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这也是帮助卢孟实这个人物更加晓畅通顺发展下去的重要手段。
此后,全剧开始在这个前史丰富的人物身上“做文章”,通过几个事件来逐渐揭开人物性格。
玉雏儿的出场和设定让我们看出卢孟实也是一个需要关怀和协助的孤独人,他需要玉雏儿的陪伴和支持,而身边人轻蔑的看法又让观众看出封建社会对于男女爱情的束缚和压迫。
话剧《天下第一楼》观后感400字
话剧《天下第一楼》是一部富有情感、智慧、人性思考等元素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触及到了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
首先,话剧《天下第一楼》以一个非常真实的情感故事为引子,将观众带入到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家庭。
故事的主角蓝晋和妻子黄曼都是来自于乡下的人,但在城市中拼搏了很多年,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提高了生活水平。
然而,当他们孩子考大学时,却意外发现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孩子幸福的生活。
这时,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信仰,思考自己所追求的真正意义。
同时,话剧《天下第一楼》还通过蓝晋和朋友的对话,探讨了很多关于人性、家庭、社会的问题。
譬如,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机会和挑战,但是需要具备足够的认知、智慧和追求,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再比如,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基本单位,其稳定和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社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是否恒定,也是决定人们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话剧《天下第一楼》虽然只是一个小的家庭剧,却因其深刻的情感、智慧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观察,成为了观众们喜欢、推崇的艺术作品。
它向人们传达了很多正能量和启示,唤醒人们对自己、家庭以及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回味。
天下第一楼教学反思简短天下第一楼教学反思简短第1 篇上课素材素材积累话剧《天下第一楼》于1988年首演,主要剧情是: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卢孟实使“福聚德”东山再起,“福聚德”名噪京师。
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章主题,体会剧本的语言韵味和生活气息;明白和谐的含义,培养团结他人、热爱和谐的处事习惯。
教学重难:感悟语言美。
教学方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创办文明班级吗?(不能)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拖后腿,便会导致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何冀平,中国剧作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2.生难字词(1)字音侦缉怯懦忌讳打镲(chǎ)撂杆(liao)捣蛋(dǎo)幌子(huǎng)雕梁画栋(2)词义【侦缉】侦查缉捕。
【怯懦】胆小怕事。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拾掇】惩治。
【凄惨】凄凉悲惨。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天下第一楼》观后感《天下第一楼》观后感《天下第一楼》观后感篇1在看话剧之前,我的心情是格外的兴奋,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话剧,甚至我连话剧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问我爸话剧是什么,我爸虽然解释的很清楚,但是我还是想亲身体验一下。
我们看的话剧是《天下第一楼》,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福聚德的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拜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
王子西几次想老掌柜推荐卢孟实,终于老掌柜答应了。
这样过了几年,福聚德居然有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让福聚德东山再起,是因为他本人精明干练,还得助与他相好的御厨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似箭,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气越来越大,越做越火。
在看完这部戏之后我觉得万事有要懂得思考,这样才能有成就。
《天下第一楼》观后感篇2学了《天下第一楼》后我们进行了话剧演出,几天的排练,精心的准备,每个组都呈现不同的舞台效果,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罗大头的形象。
对于演员,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代入角色,充分展示剧中的矛盾冲突,让观众能够直观看出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在《天下第一楼中,罗大头的形象表现得最为出色,在众多小组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陈锦坤和刘瑞的罗大头。
陈锦坤一上场就揣着两只手,趾高气昂地喊道:“你干吗老跟着我。
”一句话有模有样,将那个蛮横的烤鸭师傅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演到成顺动他的烤杆时,他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表情则更加丰富,充分展现了罗大头装腔作势,故意为难,抬高自己的身价,惹得大家一片欢笑。
刘瑞的罗大头,则更精彩,演到“放屁,头还热着呢”时,他伸着脖子,指头指着成顺的`鼻子就是一顿大骂。
当他与卢孟实发生争执与矛盾时,众人上去拦他,他却一把甩开众人,不听劝阻,一个劲儿地指责卢孟实。
他也加了一些自己的台词,使罗大头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形象地展现出了一个技艺高超,但却又因此蛮横暴躁,急性子的罗大头,最终他冷笑着退场,骂骂咧咧的罗大头就展现出来了。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20世纪80年代话剧的传统坚守与现代性反思——评何冀平《天下第一楼》⊙周秋月[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 330013]摘 要:在先锋戏剧探索大热的时期,在一切剧作家们忙于追寻现代主义戏剧手法之时,《天下第一楼》却坚守话剧的现实主义,它的成功引起我们的深思,话剧是坚守传统还是向现代主义迈进,其实两者并不冲突。
关键词:话剧 现代性 《天下第一楼》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戏剧美学觉醒的时代,先是高行健、朱晓平等剧作家的作品在文化观念、艺术理念上的革新,带动了文学在各个领域的审美变革。
接着又有以孟京辉的剧作为代表的更具有实验味道的戏剧革新,而《天下第一楼》作为80年代卖好又卖座的戏剧作品,却是在“先锋探索”的潮流中坚守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
《天下第一楼》是继《茶馆》之后最为“京味”的一场好戏,看《天下第一楼》,也确实会让人想到《茶馆》。
序幕轻轻拉开,恰如时光倒退,艺术家们一下子把观众带回到20世纪初那个阴霾满天的时代。
《茶馆》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把控稍显严格,还讲求“斗争”和“批判”的年代,而《天下第一楼》却出现于,变革中的、忙于先锋戏剧探索的80年代。
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产生了这样两部话剧作品,两部作品却同样写活了市井生活情态。
看完北京人艺的表演视频,我忍不住思考《天下第一楼》在话剧追求先锋性探索的80年代是如何保持着“常”与“变”的。
一、文本艺术(一) 情节结构 首先,何冀平在剧作中保持了对矛盾冲突的持续关注,不仅是《天下第一楼》,从写于北京的《好运大厦》一直到香港时期的《德玲与慈禧》等,何冀平的作品故事情节总是丰富,矛盾冲突总是强烈。
《天下第一楼》以福聚德这种最能体现人物命运沉降的饮食文化聚集地吊足了人们的胃口,“盘中五味原来来自人生五味!我从堂、柜、厨中走出来,从为‘五子行’不平的义愤,升华为对人生的感叹,人物出现了新的意蕴,‘福聚德’的兴衰故事里流淌出一股潜流”a。
观《天下第一楼》话剧有感称人艺四大看家力作之一的《天下第一楼》终于得见于国家大剧院,至此《茶馆》、《雷雨》、《李白》、《天下第一楼》等四部大戏于国家大剧院全部呈现于世人,富丽堂皇的国家大剧院给人传递出艺术的高雅与神圣,演员极富功力的表演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天下第一楼》称得上是绝对经典的剧目,该剧于1988年6月12日在北京首演,至今已演出500场,该剧是继《茶馆》之后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
全剧讲述了老北京一个名叫“福聚德”的烤鸭店里发生的故事,几十载悲欢离合,世事变迁,人事沉浮,烤鸭店也伴随着主人公的命运经历了兴衰荣辱。
编剧何冀平笔下展示了浓郁的老北京风土人情。
同时机智幽默的台词、精美的舞台演出形式、紧凑的舞台演出节奏,也让人们在感受主题之外,完成一次非常丰富的艺术享受。
《天下第一楼》是《茶馆》之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代表作,不但拿下“文华奖”、中央戏剧学院首届学院奖“文学奖”、“曹禺奖”等大奖,此剧被誉为人艺中兴的标志。
剧中人物性格各异如果从五味识别,当有各种味道的属性,辛甘酸苦咸。
当年老东家创立的“福聚德”老号伴随着老东家年事已衰而日趋衰退,内部缺乏经营有方的人,外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危难之时精明而善于经营的卢孟实应运而现,内抓经营整肃店规,外树品牌强化质量,增加品种将鸭脖、鸭翅、鸭下水悉数创新。
引进人才李小辫与罗大头形成核心技术环节的竞争机制,外部巧妙处理好公共关系,真是内外有方上下有据,迅速形成了市场的竞争力,挽大厦于将倾,驭危难于狂澜。
为此卢孟实付出何其多,既要谨遵老掌柜遗训辅助二位少东家苦苦经营,又要开拓创新与店内老员工处理好改革的冲突与矛盾,还须笑脸面对社会各界人士与上级部门地痞流氓的处处刁难。
需左右逢源、需逢场作戏、需瞒天过海、需小心谨慎,需胆大心细。
好在有一支队伍,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常贵、老道圆滑认真负责的王子西、敢于挑战身怀绝技的李小辫、积极上进刻苦专研的成顺,最重要的还有那个给福聚德带来生机与活力,感情上给与卢孟实强力支持的玉雏姑娘。
天下第一楼观后感前天我和朋友们一起看了《天下第一楼》,这应该是我看的第十几场人艺话剧了,给我感觉《天下第一楼》是一部非常好的剧,尤其是情节,到后面非常吸引人,杨立新对卢孟实的塑造也非常地传神,看完这部话剧后,更加深化了我对话剧的理解,因为话剧是舞台剧,没有电影那种幕后特效来突出它的人物、情节和感悟色彩,只能通过人物的服饰、夸张的动作、表情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
在这部剧中,我看到了很多突出的服饰,比如女宾客的服饰、举止都非常夸张,但观众眼里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这部剧表现的最好的是在福聚德没有成名之前的二掌柜卢孟实和成名之后的卢孟实的对比,成名之前的卢孟实受王子西的邀请和他共同掌管福聚德,那时候的福聚德已经岌岌可危,那时卢孟实做人很谦和,在第二幕后,卢孟实变身成为非常威严、德高望重的一个人,从服饰上也可以看出来,是非常厚重的宝石蓝和黑色,情感色彩就很浓重,他的性格也发生了鲜明的转变,王子西对他也变成了顺从,我觉得刻画地非常成功。
还有像常贵是跑腿的领头,其实这个人是很有本事的,很多顾客是冲着常贵去的,他在哪,这些顾客就去哪吃饭,但他在当时的社会,身为饭店伙计,是五子行,是被人瞧不起的职业,他的儿子也不能去瑞福祥当伙计,这也透视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在今天的社会,不能因为你是厨子的儿子就不能怎样或怎样,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事实,这也算是社会的进步吧。
这样一种比较复古的话剧带给人一种比较独特故事和视角,非常值得推荐。
2卢孟实毫无疑问是一个被伤害者,但同时也伤害着别人。
玉雏儿在他心里,是否真的永远只不过是一个“婊-子”?第三幕的一巴掌,让我怀疑他这些年来始终对她不过只是玩弄和利用。
在她面前把自己家里的老婆说的一钱不值,说即便有孩子也不在乎,可是一转脸看见自己的原配真的生了儿子,立马把玉雏儿忘到三条街外头了。
玉雏儿在店里上下打理,帮他了了多少事,别忘了刚进店的时候只有玉雏儿一个是他可以相信的人;遇到冲着色来的主儿,她就得把自己装盘儿里送上去,但是卢孟实只认为她那是水性杨花,刚送走活阎王,反手就是一巴掌:“你这个婊-子”。
18 《天下第一楼》文本解读一文艺评论论话剧《天下第一楼》的悲剧内涵话剧《天下第一楼》是当代话剧的杰出代表。
奉文拟从四个方面分析这部作品的悲剧性爱情悲剧事业悲剧文化悲剧和人生悲剧。
四重不同维度的悲剧内涵显示了作品丰富和深邃。
关键词爱情悲剧事业悲剧文化悲剧人生悲剧上个世纪何冀平创作的话剧《天下第一楼》从一问世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肯定。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连续演出超过二百场上座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并在中国戏剧节的评比中“荣获集体优秀演出奖、剧本创作奖和最佳导演奖。
”∞后来又荣获“文华奖”、“曹禺奖”等殊荣。
无疑《天下第一楼》是当代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
《天下第一楼》的尾声中一副临散场才来得及挂上的对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问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道出了人生无尽的悲凉感。
作者何冀平在写作札记中说“盘中五味原来来自人生五味……从为‘五子行’不平的义愤升华为对人生的感叹”这句话的含义颇丰人生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无法走出命运牢笼的现实这一切使作品笼罩了无尽的苍凉气氛。
悲剧在两千多年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老舍认为“世界上最古的悲剧总是表现命运怎么捉弄人摆布人天意如此无可逃脱……后代的悲剧主要地是表现任务并不是坏人与环境或时代的不能合拍或人与人在性格上或志愿上的彼此不能相容从而必不可免地闹成悲剧”四这一解释对《天下第一楼》悲剧内涵的阐释给我们指明了理解的方向。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天下第一楼》的悲剧内涵进行揭示和深入的挖掘爱情悲剧事业悲剧人生悲剧和文化悲剧。
一、爱情悲剧爱情主题在文学作品中是永恒的话题。
《天下第一楼》也不例外。
剧中的玉雏儿和卢孟实之间的爱情让人感叹唏嘘的同时颇能引发读者的几多思考。
玉雏儿单从名字看来玉指冰清玉洁雏原意指凤凰一类的鸟。
但剧中的玉雏儿身份却有几份尴尬是“八大胡同”——娼妓之地“窑子菜”的厨师。
“宫里头的大阿哥吃了都叫绝所以才送了她这个诨名叫玉雏儿那意思是比官里的御厨儿不在以下”固这就从侧面点出了玉雏儿的尉技高超但“八大胡同”的出身就注定了她的爱情悲剧的必然。
《天下第一楼》内容简介及赏析内容概要 3幕4场话剧。
剧本描写的是清末民国初年北京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盛至衰的历史。
清末年间,福聚德烤鸭店的产业传到第三代人手上。
唐家两兄弟实在不争气。
长子不务正业,整日泡在戏园子里,热衷于捧名角赶场子,老二终日舞枪弄棍,习武学艺。
他们根本不关心家业的盛衰,偶尔进店,也不过是索要钱财。
靠他们是不可能振兴家业的。
加上像克五爷那样的八旗子弟白吃白拿,仗势欺人,横行霸道。
眼见福聚德这个老字号面临倒闭。
这时,福聚德对面的全赢德烤鸭店开张营业,鞭鼓齐鸣,好不热闹。
这气势明显要与福聚德一争高低。
福聚德老掌柜唐德源为拯救行将崩溃的家业,请来有能之士卢孟实掌管全店事务。
卢孟实精明干练足智多谋。
他走马上任后,以店为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他首先把三间店屋翻盖成一座新楼,然后又扩大了经营种类,招纳各路人才。
终于把一个濒临倒闭的老店“拾掇得名噪京师”。
为了店里的生计,卢孟实绞尽脑汁,精打细算。
他制定了严格的店规,要店里的伙计们自尊自立,严格要求自己,为福聚德尽心尽力。
烤鸭店的生意在他的张罗下又红火起来,店里门庭若市。
这下可忙坏了堂头常贵。
他为人忠厚老实,不仅受到掌柜及店内伙计的信赖,也深受吃客们的喜爱。
正是由于常贵宽厚、勤恳、喜笑颜开、迎来送往,才使客人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然而,常贵内心却充满了难言的酸楚,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他不得不逆来顺受,脸上挂着笑,泪往肚里流。
当他的儿子想去瑞蚨祥当个学徒时,任凭常贵好话说尽,仍旧遭到瑞蚨祥老板的拒绝,并声称“五子行”的子弟不得在店里当伙计。
辛苦了一辈子的常贵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尽管如此,他仍辛勤地干活,不料竟在端盘走菜时气绝身亡。
常贵的死,给福聚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为许多食客是奔常贵而来的。
店内店外又出现危机,烤炉掌杆的罗大头自恃身怀绝计,目中无人,动不动发火,甚至以离店威胁卢孟实。
就在卢孟实经营艰难之际,玉雏儿挺身相助,玉雏儿虽说沦落烟花,饱含人间沧桑,但却不同于一般妓女。
观《天下第一楼》话剧有感
称人艺四大看家力作之一的《天下第一楼》终于得见于国家大剧院,至此《茶馆》、《雷雨》、《李白》、《天下第一楼》等四部大戏于国家大剧院全部呈现于世人,富丽堂皇的国家大剧院给人传递出艺术的高雅与神圣,演员极富功力的表演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天下第一楼》称得上是绝对经典的剧目,该剧于1988年6月12日在北京首演,至今已演出500场,该剧是继《茶馆》之后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
全剧讲述了老北京一个名叫“福聚德”的烤鸭店里发生的故事,几十载悲欢离合,世事变迁,人事沉浮,烤鸭店也伴随着主人公的命运经历了兴衰荣辱。
编剧何冀平笔下展示了浓郁的老北京风土人情。
同时机智幽默的台词、精美的舞台演出形式、紧凑的舞台演出节奏,也让人们在感受主题之外,完成一次非常丰富的艺术享受。
《天下第一楼》是《茶馆》之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代表作,不但拿下“文华奖”、中央戏剧学院首届学院奖“文学奖”、“曹禺奖”等大奖,此剧被誉为人艺中兴的标志。
剧中人物性格各异如果从五味识别,当有各种味道的属性,辛甘酸苦咸。
当年老东家创立的“福聚德”老号伴随着老东家年事已衰而日趋衰退,内部缺乏经营有方的人,外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危难之时精明而善于经营的卢孟实应运而现,内抓经营整肃店规,外树品牌强化质量,增加品种将鸭脖、鸭翅、鸭下水悉数创新。
引进人才李小辫与罗大头形成核心技术环节的竞争机制,外部巧妙处理好公共关
系,真是内外有方上下有据,迅速形成了市场的竞争力,挽大厦于将倾,驭危难于狂澜。
为此卢孟实付出何其多,既要谨遵老掌柜遗训辅助二位少东家苦苦经营,又要开拓创新与店内老员工处理好改革的冲突与矛盾,还须笑脸面对社会各界人士与上级部门地痞流氓的处处刁难。
需左右逢源、需逢场作戏、需瞒天过海、需小心谨慎,需胆大心细。
好在有一支队伍,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常贵、老道圆滑认真负责的王子西、敢于挑战身怀绝技的李小辫、积极上进刻苦专研的成顺,最重要的还有那个给福聚德带来生机与活力,感情上给与卢孟实强力支持的玉雏姑娘。
有了这些人的帮衬与付出,有了这些人的艰辛与汗水,卢孟实如鱼得水,大家伙齐心协力,企业何愁不会成功呢?遇到困难问大家,心里不爽问玉雏,玉雏不仅是卢孟实事业的伙伴,而且还是卢孟实感情的依恋,有了这些卢孟实自然会风生水起,无往不胜。
人生就如宴席,没有不散的时候,福聚德老号在卢孟实这个大掌柜形同烹饪调的手法下有滋有味,辛甘酸苦咸五味调和,喜怒思忧恐有感而发,福聚德这道大菜被卢孟实这个掌勺师傅烹调的色香味俱佳。
那么剧中人物有各有其味道,笔者自有心得。
卢孟实与玉雏是辛,王子西是甘,修先生是酸,常贵是苦,罗大头是咸,二位少东家犹如狗腿、还有外部势力的克五。
【尚书·洪范】金曰从革,从革作辛。
【白虎通】云金味所以辛者,西方煞伤成物,辛所以煞伤之也,犹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辛者入心,发散、行气、行血。
可见辛是从金而来也就是说辛者具备鼎新革
故之意,再者辛入心,心为君主之官。
卢孟实、玉雏性格率直锐意进取、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是主线,是故事的主导,指挥大家齐心协力做事,当为君主之官,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卢孟实与玉雏是辛味。
【尚书洪范】稼穑作甘,又曰土爰稼穑、意即五行属土,土者中央也,应是各路皆有咸通,皆有联系,也有承载受纳之意,王子西的介绍才有卢孟实的介入,王子西的通融才有老掌柜的托孤,王子西的存在才有卢孟实与福聚德的巧合,才有故事的开始。
因此他在故事中是中央的、中间的作用。
王子西也承载着老掌柜对他的期待与信任,他又苦苦的支撑着卢孟实的经营与二位少东家的联系,内外关系皆有关联,因此王子西是甘味。
【尚书洪范】木曰曲直,味为酸,因此酸味乃木之性,修鼎新弃掉克五主子直奔卢孟实,老道事故看破红尘,不为侍主之死律,可见其曲,直面人生参破时事,常常直抒胸臆,故事中频频点题,有画外音的作用,木有生发之意,也是剧作者抒发情感与说破玄机的人。
再者修先生书生气十足,穷酸陈腐也有些酸气,偶有孔乙己之嫌,因此修鼎新是酸味。
苦者入心,泻心火,故事中常贵艰辛工作努力拼搏,不能跳出“勤”行人的束缚,不能摆脱底层劳动人民的烙印,不能让儿子小五到“内连升”当学徒,故事何其苦,艰辛与汗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内心之苦,故事之苦,他的不能战胜也犹如卢孟实不能战胜”总经理不能成为东家心腹“的魔咒一样,卢孟实的苦与常贵的苦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常贵是苦。
罗大头是咸,咸者五行为水,水曰润下,水之克火是物质的本性,罗大头脑子里面的各种消极因素都是克卢孟实的火性的仇敌,懒惰、矫情、自傲、多事、小气无不为卢孟实的革新制造障碍。
最后卢孟实为其担当依然做饱受其害。
修先生的一句话颇有深意,“想要甜搁点盐”。
看来这个讨厌的罗大头还是有些正面作用的,没了他可能李小辫不能尽情发挥,没了他故事太过顺畅,但是正是这罗大头的手艺和李小辫的艰辛付出才是真正支持社会发展的根基,有些小毛病但是发挥着工作的中坚力量。
如果李小辫要属性归属的话,当属咸。
至此,辛甘酸苦咸齐备了,但是修先生说过金华火腿要好吃,需要有一只狗腿,那二位少东家则属于这条狗腿,没有东家无所谓掌柜,但是狗腿多了又太过肥腻,因此故事中这二位可没少制造麻烦。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五种味道齐备,五味杂陈才是五味调和的基础,小到一家大到一国,都需要各种人等粉墨登场,无所谓坏,也无所谓好,古代宰相被称为”鼎府'可见“治大国不过如小烹”。
动物世界的食物链也是各种动物各尽天能,各尽其才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但是再好的味道,再好的宴席终究是要散的,这才是主题。
无论上述人物如何的奋斗和辛苦最终也难免像宴席一样,曲终戏散各奔东西,就像三国中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样的道理。
卢孟实走了因为东家在不信任他。
玉雏也走了,因为卢孟实不能带走她。
常贵死了因为这个世界不能褒奖他。
修爷醉了,因为它将不知道去向何方。
故事结束了,观众也就该散场了。
故事浅显道理
其一、“一个人建顶不住八个人拆”,这是中国人的行事风格,无论国之大小,企业强衰都有这种影子的存在,这些矛盾无处不在,从萌芽时候是难免有反对、打压。
壮大的时候难免有嫉妒与造势,兴盛时候难免有陷害与利益之争。
无论大事小事只有卢孟实最艰难,他要应对外部斗争还要面对内部矛盾。
其二、不破不立,不立也不破。
老掌柜没有勉励危机没有倒闭风险也不会引出卢孟实,惨淡的经营才引出了卢孟实的雄才大略。
没有竞争也不会让“福聚德”再盖上新楼,因此“有破才立”。
卢孟实将一个惨淡经营的企业做好的时候也就是“福聚德"散伙的时候,因为各种担忧和利益分配就会成为该团队的导火索,直到爆发。
无数个企业团体都是这样一个规律中萌芽、成长、壮大、消亡。
因此追求企业的壮大过程才是永恒的话题,要让企业始终处于不同层面的”发展阶段“才会是成长和壮大的过程无限期延长,企业永葆青春。
其三、小三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扶正的机会不多。
玉雏对于卢孟实何尝不是尤物,有美貌,有才干,有精明,有胸怀。
但是当卢孟实最后退守的一刻,小三就被遗忘,无论你曾经付出过多少,不过是过眼烟云。
除非一点那就是老婆没生儿子给玉雏们留下了机遇。
其四、企业的制度化建设与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才能使卢孟实辈
安心
如果之前约定不清楚,面对员工的举报与小人的诬陷,卢孟实是很难以应对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各种质疑声中下岗从新择业,对于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正所谓”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
天下之大无处不有宴席,天下之大无宴席不散,人间百态不过聚聚合合,世间故事几多分分合合。
风雨让大家相聚,风雨让大家分离,谁是主人谁是客难以界定,孰对孰错难以分清。
还好用一句话来做结论:每逢乱世的时候人最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