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的区别

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的区别

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的区别
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的区别

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的区别及特点

由于数控加工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控机床,使得数控加工具有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质量稳定、生成效率高、周期短、设备使用费用高等特点。在数控加工工艺上也与普通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差异。

1. 数控加工工艺内容要求更加具体、详细

普通加工工艺:许多具体工艺问题,如工步的划分与安排、刀具的几何形状与尺寸、走刀路线、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和习惯自行考虑和决定,一般无须工艺人员在设计工艺规程时进行过多的规定,零件的尺寸精度也可由试切保证。

数控加工工艺:所有工艺问题必须事先设计和安排好,并编入加工程序中。数控工艺不仅包括详细的切削加工步骤,还包括工夹具型号、规格、切削用量和其它特殊要求的内容,以及标有数控加工坐标位置的工序图等。在自动编程中还需要确定详细的各种工艺参数。

2. 数控加工工艺要求更严密、精确

普通加工工艺:加工时可以根据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自由地进行人为调整。

数控加工工艺:自适应性较差,加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必须事先精心考虑,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如:(1)攻螺纹时,数控机床不知道孔中是否已挤满切屑,是否需要退刀清理切屑再继续加工。

(2)普通机床加工可以多次“试切”来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数控加工过程严格按规定尺寸进给,要求准确无误。

3. 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要进行零件图形的数学处理和编程尺寸设定值的计算

编程尺寸并不是零件图上设计的尺寸的简单再现,在对零件图进行数学处理和计算时,编程尺寸设定值要根据零件尺寸公差要求和零件的形状几何关系重新调整计算,才能确定合理的编程尺寸。

4. 考虑进给率对零件形状精度的影响

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时,选择切削用量要考虑进给率对加工零件形状精度的影响。在数控加工中,刀具的移动轨迹是由插补运算完成的。根据差补原理分析,在数控系统已定的条件下,进给率越快,则插补精度越低,导致工件的轮廓形状精度越差。尤其在高精度加工时这种影响非常明显。

5. 强调刀具选择的重要性

复杂形面的加工编程通常采用自动编程方式,自动编程中必须先选定刀具再生成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因此对于不具有刀具补偿功能的数控机床来说,若刀具预先选择不当,所编程序不再通用,只能重新生成程序。

6. 数控加工工艺的特殊要求

(1)由于数控机床比普通机床的刚度高,所配的刀具也较好,因此在同等情况下,数控机床切削用量比普通机床大,加工效率也较高。

(2)数控机床的功能复合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现代数控加工工艺的明显特点是工序相对集中,表现为工序数目少,工序内容多,并且由于在数控机床上尽可能安排较复杂的工序,所以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

(3)由于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比较复杂,因此在确定装夹方式和夹具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刀具与夹具、工件的干涉问题。

7. 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校验与修改是数控加工工艺的一项特殊内容

普通工艺中,划分工序、选择设备等重要内容对数控加工工艺来说属于已基本确定的内容,所以制定数控加工工艺的着重点在整个数控加工过程的分析,关键在确定进给路线及生成刀具运动轨迹。复杂表面的刀具运动轨迹生成需借助自动编程软件,既是编程问题,当然也是数控加工工艺问题。这也是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最大的不同之处。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南(doc 9页)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南(doc 9页)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应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要求 1 绘制二维、三维零件图各一张; 2 数控加工工序卡一份; 3 走刀路线图一份; 4 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一份(含注释); 5 设计说明书一份。(分析零件结构;选择机床设备、刀具;编 写数控加工工艺;写出数值计算过程) 3.零件图的分析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如图所示的带螺纹的轴类零件,该零件由外圆柱面,槽和螺纹所构成,零件的最大外径为Φ56,加工粗糙度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加工M30×1.5的螺纹,其材料为45﹟,分析其形状为不规范的阶梯轴类零件,可以采用端面粗车循环加工指令,选择毛坯尺寸为Φ60mm×150mm的棒料。

4.机床设备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图所示为轴类零件,需要的加工的为外轮廓和螺纹,以及毛坯的尺寸大小,查机械设计手册选择FANUC系统的CK7815型数控车床来加工此零件。 5.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 由于这个工件时一个实心轴类零件,并且轴的长度不是很长,所以采用工件的左端面和Φ60的外圆为定位基准。使用普通三爪卡盘加紧工件,取工件的右端面中心为工件的坐标系的原点。 6.确定数控加工刀具及加工工序卡片 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T01号刀为45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2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3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精切外圆偏刀;T04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切槽刀,刀片宽度为5mm,用于切槽、切断车削加工;选择5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螺纹刀,用于螺纹车削加工。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如表1-1所示。 加工流程:加工右端面→粗车外轮廓→精车外轮廓→切螺纹退刀槽→车螺纹→切断 表1-1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答案

试题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层次:( )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50分) 1.数控机床由,,,和等部分组成,其核心部分 是。 2.解释下列指令的意义: G00:;G03:;G54:; G17:;G42:;G43:; M05:;M00:;M02:。 3.加工中心按主轴形式一般可分为,和三种。 4.刀具半径补偿过程的运动轨迹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沿工件的轮廓切削和。 5.铣削结束后,为了避免与工件或夹具相碰撞,应先沿方向快速退刀。 6.加工中心的刀库一般有式和式。 7.数控编程中的原点主要是指、和。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数控机床是按照预先编制好的零件加工程序自动实现加工的机床。() 2.自动换刀前不必指令刀具回换刀点或“回零”。() 3.为了提高表面加工质量,宜选择大直径的端铣刀加工平面。() 4.加工中心均配有机械手,以便完成自动换刀。() 5.T0202表示刀具功能,S1000表示进给功能,F0.1表示主轴功能。() 6.加工对称图形时可选用镜像加工功能。() 7.FMS是柔性制造系统的简称。() 8.加工程序中的一个“字”由一个英文字母和若干数字组成。() 9.铣削顺圆采用G03指令。() 10.NC是CNC的简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数控车床中,转速功能字S可指定( B ) A.mm/r B. r/mm C. mm/min D. r/min 2. 数控车床加工依赖于各种( D ) A.位置数据 B. 模拟量信息 C. 准备功能 D. 数字化信息 3.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B ) A.伺服系统 B. 数控系统 C. 反馈系统 D. 传动系统 4. 数控机床的F功能常用( B )单位 A.m/min B.mm/min或mm/r C. mm/min D. m/r 5. 圆弧插补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规定与( C )有关 A.X轴 B. Z轴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验教学大纲(新)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2012 6 30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课程总学时:24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4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为了保证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相统一,规范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2010版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编写本大纲。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对于全面巩固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配合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前需要学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 1、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控车数控铣铣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训练学生的常用刀具选择,基本操作能力。 3、完成给定零件的全过程加工 四、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所用数控车和数控铣的基本性能,编制程序,安装工件,对刀,调试,加工,检测。 六、教材(讲义、指导书):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武汉理工大学 ,曾志新吕明主编 2、《机床的数字控制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永章主编

3、《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 ,电子工业出版社 ,蒋建强主编 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1.上交实验报告,根据测得数据的完整性和处理的规范性正确性,给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成绩。并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2、实验评分应包括三个方面: 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优:实验纪律、预习、操作技能均好,实验报告书写工整无原则错误,小错误在两个以下; 良:实验中纪律预习、操作技能较好,实报中原则错误不超过一个; 中:实验中纪律预习、操作技能较好,实报中原则错误不超过两个; 及格:实验中纪律预习、操作技能较好,实报中原则错误不超过三个; 不及格:实验中严重违章违纪,预习考查、实验技能均较差如抄袭报告,不参加实验就写报告,报告中数据、表格均有错误者。 八、使用说明: 1.本实验教学大纲一般随课程进度进行安排,也可集中安排。 2.完成实验教学内容,并提交相应实验报告。

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和处理

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和处理 姓名: 专业:机械加工与自动化 班级:

前言: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先进的加工方法, 被广泛地用于航空工业、舰船工业以及电子工业等高精度、复杂零件的加工生产。在数控加工中,影响数控加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即工艺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包括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刀具使用中的磨损等都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也就是说,在加工过程中整个工艺系统会产生各种误差,从而改变刀具和工件在切削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位置关系而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及质量。

摘要 从加工工艺角度论述了提高数控加工精度,表面加工质量的解决措施,只在提高数控加工质量,利于更高效的使用数控机床,提高数控车床质量,第一要合理考虑工艺因素;第二要掌握数控车床的三大操作技巧,即一刀多尖、刀具圆弧半径补偿和刀具磨损参数的有效运用。 浅谈提高数控车床加工质量的措施 一:机床的合理选择 数控加工在中国制造业中已经有了较长的使用时间,虽然有严格的数控机床操作规范、良好的机床维护保养,但是其本身的精度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控制产品的加工质量,我们定期对数控设备进行检测维修,明确每台设备的加工精度,明确每台设备的加工任务。对于大批量成批生产的零件加工工厂,应严格区分粗、精加工的设备使用,因为粗加工时追求的是高速度、高的去除率、低的加工精度,精加工则相反,要求高的加工精度。而粗加工时对设备的精度损害是最严重的,因此我们将使用年限较长、精度最差的设备定为专用的粗加工设备,新设备和精度好的设备定为精加工设备,做到对现有设备资源的合理搭配、明确分工,将机床对加工质量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同时又保护了昂贵的数控设备,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二:图纸分析 1确定正确的加工工艺方案 (1)合理实际切入切出路线。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为减少接到痕迹,保证轮廓的表面质量,对刀具的切入和切除的程序要仔细设计。刀具 的切入切点要沿零件周边外延,以保证工件的轮廓光滑,如刀具沿零 件轮廓直接垂直切入零件,将在零件的外形上留下明显的痕迹,刀具 要沿零件轮廓的法线切入和切除。在轮廓加工过程中应避免进给停顿, 否则由于切削力的变化也会产生刀痕,刀具切入过程一般需要采取较 小的进给速度,为提高切削效率。切入时从一个切削层换到另一个切 削层,比切除后在突然切入好,这样可以保证恒定的切削参数,包括 切削速度,进给量与切削速度的一致性,要尽量的提高毛培的成型精 度,使表面加工余量均匀。 (2)例如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计算过程 结 果一、设计课题 二、零件图纸分析 1. 毛坯的选择,长度为150MM,宽度为90mm,高度为40mm长方体毛坯。 2. 机床选择: 根据该零件加工的数控机床类型和型号。包括主要参数及工作台尺寸。确定定 位方案,夹紧方案等可选择数控铣床机床。 3、刀具及夹具选择 夹具:毛坯为规则的长方体,选用平口钳夹具夹紧即可。 刀具: (1) T06、直径50的飞刀开粗两边的大平面; (2) T01、Φ6的钻头,钻孔6-Φ6的通孔; (3) T02、Φ10的钻头,钻4-Φ10的盲孔; (4) T03、Φ29的钻头,钻2-Φ30的镗刀底孔; (5) T04、Φ30的镗刀,镗孔。 4、切削参数的确定 (1)背刀吃量。飞刀F200, Φ6的钻头F150,Φ10的钻头F150, Φ26Φ钻头 F60, Φ30的镗刀F60.

(2)主轴转速。 主轴转速:主轴转速设为400r/min. 5、走刀路线 四、工艺规程设计 1、工艺路线的拟定 工步1:下料; 工步2: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D50的飞刀加工两边平面; 工步3: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6的钻头,钻孔6个Φ6的通孔; 工步4: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10的钻头,钻4个Φ10深15的盲孔;工步5: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29的钻头,钻2个Φ30镗刀底孔通孔;工步6: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30镗刀,镗2个Φ30镗刀通孔; 工步7:钳工去毛刺; 工步8:检验员检验; 工步9:清洗,封装入库。 2、热处理工艺 零件材料为碳素钢,热处理采用淬火的方式。 3、工艺路线的最终确定 工步1:下料; 工步2: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D50的飞刀加工两边平面; 工步3: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6的钻头,钻孔6个Φ6的通孔;

毕业论文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1]

届毕业设计 系 别: 信息与工程系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2012 年 月 日 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摘要…………………………………………………… 二、配合件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 1.1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2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2、编程尺寸的确定………………………………… 2.1 计算各节点的坐标尺寸……………………… 3、毛坯的选择…………………………………… 4、工艺过程设计…………………………………… 4.1 板料凸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 4.2 板料凹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 5、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等………………………… 5.1 刀具的选择方案……………………………… 5.2 铣削用量的确定……………………………… 6、确定切削用量…………………………………… 7、工艺文件………………………………………… 7.1 工序卡片……………………………………… 7.2 刀具卡…………………………………………… 8、编制加工程序单………………………………… 三、小结………………………………………………… 四、参考文献……………………………………………

摘要 数控机床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巨大利益,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发展数控机床是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需要大批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人员。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现在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的更新快,CAD/CAM的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如像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制造工程师等。 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本文主要通过铣削加工薄壁配合件的数控工艺分析与加工,综合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在铣削、钻削、绞削加工中的因素,设计其加工工艺和编辑程序,完成配合要求。 关键词: 铣削、钻削、绞削、 CAD/CAM 薄壁板类配合件零件加工

《数控加工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共2页 第1页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数控加工工艺学》 考试试卷I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G04P1600;代表暂停时间为 2、加工中心是一种带自动换刀装置和 的数控机床 3、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它的作用是接受输入装置传输来的加工信息 4、用于刀具编号的代码是 5、G 代码叫做准备功能,那么M 代码叫做 功能 6、数控车床用于换刀的指令是: 7、机床开机回参考点的目的是 8、确定数控机床坐标轴时,一般应该先确定 轴 9、数字控制是用 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10、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测量与反馈装置的作用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数控铣床的默认加工平面是 ( )。 A 、XY 平面 B 、XZ 平面 C 、YZ 平面 2、G02 X20 Y20 R-10 F100;所加工的一般是 ( )。 A 、整圆 B 、夹角〈=180°的圆弧 C 、180°〈夹角〈360°的圆弧 3、铣床上用的平口虎钳属于( ) A 、通用夹具 B 、专用夹具 C 、成组夹具 D 、组合夹具 4、数控机床的F 功能常用 ( )单位。 A 、m/min ; B 、mm/min 或 mm/r C 、m/r 5、在数控机床坐标系中平行机床主轴的直线运动为( )。 A 、X 轴; B 、Y 轴; C 、Z 轴 6、铣削加工时,最终轮廓应尽量( )次走刀完成; A 、1 B 、2 C 、3 D 、任意 7、用于指令动作方式的准备功能的指令代码是( ) 。 A 、F 代码; B 、G 代码; C 、T 代码 8、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为( ). A 、数控铣床 B 、数控车床 C 、数控钻床 9、采用固定循环编程,可以( )。 A 、加快切削速度,提高加工质量 B 、缩短程序的长度,减少程序所占内存 C 、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切削速度 D 、减少吃刀深度,保证加工质量 10、数控编程时,应首先设定( )。 A 、机床原点 B 、固定参考点 C 、机床坐标系 D 、工件坐标系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G01是指令刀具以快速方式加工到目标位置的指令。 2、( )M 代码可以编在单独的一个程序段中; 3、( )圆弧插补用半径编程时,当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o时半径取负值 4、( )通常在命名或编程时,不论何种机床,都一律假定工件静止刀具移动。 5、( )当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式加工。; 6、( )当编程时,如果起点与目标点有一个坐标值没有变化时,此坐标值可以省略。 7、( )G 代码可以分为模态G 代码和非模态G 代码。 8、( )按伺服方式分类,数控机床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两类。 9、( )不同组的模态G 代码可以放在同一程序段中,而且与顺序无关。

《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数控加工技术》(单元教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以实训教学为主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 1. 熟悉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熟练掌握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加工路线设置及加工参数调校等实际操作工艺。 3. 熟练掌握阶梯轴、成型面、螺纹等车削零件和平面轮廓、槽形、钻、镗孔等类型铣削零件的手工编程技术以及曲面零件的自动编程技术。能分析判断并解决加工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 4. 熟练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5. 能初步使用加工中心机床,了解刀库及其设置,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与特点。 6. 具有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初步控制和分析、处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能在 5周内完成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训练以及典型零件的实际加工训练;掌握自动编程的方法,能熟练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完成指定的实训内容、填写实训报告、加工工艺卡片等工艺文件。三、课程教学适用的专业与年级 适用的专业:高职数控、模具等机械类各专业 适用的年级:二 ~三年级 四、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 课程总学时 140(5周),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本课程所修学分占 5 学分,其具体安排可参见下表: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学习时要求学生已进行过机加工基本实训、制图与 CAD等课程的学习,在具备一定的CAD绘图基础、切削加工的基础后才能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本课程以实训教学为主, 但必要的理论讲授是不可缺少的。 六、实训场地、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 本课程实训在现代制造技术中心和CADCAM计算机机房进行。 实训设备: CJK6032数控车床、CK616I数控车床、长城数控车、T6数控车床等 ZJK7532A-1数控铣床、XD-40 数控铣床等 XH713A立式加工中心、TH6350 卧式加工中心 LV-800、V-60立式加工中心、CH6145A车削中心等 计算机(自动编程训练用) 实训材料: 120X100X20 板料、φ40X200圆形棒料若干 实训前必须保证机床状况良好,并检查冷却与润滑液面状况,保证实训能顺利进行 七、课程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方式 教学内容简介 1.实训动员,安技教育,制定计划 1)实训动员:明确实训目的与任务要求,端正实训态度,宣布实训纪律、制度、计划。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方法。二.设计内容 编制中等复杂程度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三.设计步骤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在编程中,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因此程序编制中的零件的工艺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 1)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2.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根据数控加工的实践,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和确定工序内容; 2)零件图纸的数控工艺性分析; 3)制订数控工艺路线,如工序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基准选择、与非数控加工工艺的衔接等; 4)数控工序的设计,如工步、刀具选择、夹具定位与安装、走刀路线确定、测量、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5)调整数控加工工艺程序,如对刀、刀具补偿等; 6)分配数控加工中的容差; 7)处理数控机床上部分工艺指令。 3.数控加工零件的合理选择 程序编制前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要有机床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削用量表、标准工具、夹具手册等资料,方能进行如下一些问题的研究。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无论哪种情况,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毛坯的材料和类型、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概括起来有三点,即零件技术要求能否保证,对提高生产率是否有利,经济上虽否合算。 根据国内外数控技术应用实践,数控机床通常最适合加工具有以下特点的零件: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三.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一)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 1.概述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将被加工零件图上的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数字化。先根据零件加工图样的要求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刀具参数,再按数控机床规定采用的代码和程序格式,将与加工零件有关的信息如工件的尺寸、刀具运动中心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主轴转速、切削进给量、背吃刀量)以及辅助操作(换刀、主轴的正转与反转、切削液的开与关)等编制成数控加工程序,然后将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中,经数控装置分析处理后,发出指令控制机床进行自动加工。 数控车床工作过程:如图所示。数控车床工作大致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1)根据零件图要求的加工技术内容,进行数值计算、工艺处理和程序设计。 2)将数控程序按数控车床规定的程序格式编制出来,并以代码的形式完整记录在存储介质上,通过输入(手工、计算机传输等)方式,将加工程序的内容输送到数控装置。 3)由数控系统接收来的数控程序(NC代码),NC代码是由编程人员在CAM软件上生成或手工编制的,它是一个文本数据,表现比较直观,较容易地被编程人员直接理解,但却无法为软件直接利用。 4)根据X、Z等运动方向的电脉冲信号由伺服系统处理并驱动机床的运动结构(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等)动作,使机床自动完成相应零件的加工。 2.切削加工必须具备的两种运动 1)主运动:主运动是切除工件多余金属层,形成工件新表面的必要运动。它是由机床提供的主要运动。主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切削加工中只有一个主运动,它可由工件完成,也可由刀具完成。如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铣削和钻削时和钻头的旋转运动等都是主运动。 2)进给运动:进给运动是把切削金属层间断或连续投入切削的一种运动,与主运动相配合即可 不断切削金属层,获得所需的表面。进给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小、消耗功率少。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它可以是连续的运动,如车削外圆时,

数控加工工艺试题(含答案)

《数控加工工艺》试题(含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满分20分) ( × )1.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自动编制加工程序的一种方 法。 ( √ )2. YG 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 × )3.数控车床中,线速度越大,则转速也一定越高。 ( × )4.为了提高车削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可将车削速度尽量提高。 ( √ )5.硬质合金刀具牌号,依ISO 标准,数值愈大则韧性愈大。 ( √ )6.采用两顶尖夹持车削工件时,应将其尾座顶尖的压力作适当的调整。 ( × )7."G02"与"G03"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为车削凹圆弧,后者为车削凸圆弧。 ( √ )8.车削铸铁和钢料的刀片,宜考虑因工件材质不同而选用不同形状的断 屑槽。 ( √ )9.碳化物超硬刀具钴含量多时,其耐受正常磨耗能力较低。 ( × )10.车削中心C 轴的运动就是主轴的主运动。 ( × )11.车削螺纹时用恒线速度切削功能加工精度较高。 ( )12.能够自动换刀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 × )13.数控机床夹具通常采用各种专用夹具。 ( × )14.铣削零件轮廓时进给路线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无直接影响。 ( × )15.粗铣平面应该采用多刃端铣刀,以得到较理想的加工表面。 ( × )16.立铣刀不允许作轴向进给加工。 ( √ )17.刀具刃倾角的功用是控制切屑的流动方向。 ( × )18 .金属瓷刀具比瓷刀具更硬。 ( √ )19.中碳钢的含碳量在0. 25%~0.60%之间。 ( × )20.如果工件六个自由度用六个支承点限制,则该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的括号中。每题1.5分,满分45分) 1.在切削平面测量的角度有( D )。 (A )前角 (B )后角 (C )主偏角 (D )刃倾角 2.当车孔时,刀尖若高于工件中心,其工作前角会( B )。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增大或减小3. 3.执行G04程序暂停指令时,则( )。 (A )主轴停转 (B )程序结束 (C )主轴停转、进给停止 (D )主轴状态不变 4.YT 类硬质合金适用于加工钢材,其中( D )适合于精加工。 (A )YT1 (B )YT5 (C )YT15 (D )YT30 5.下列( A )牌号属于金属瓷刀片。 (A )P01 (B )P10 (C )M01 (D )M10 班级 学号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MACH3436 学时:56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4 课外学时: 16(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 学分:3 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三、四年级 先修课程: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 任玉田. 新编机床计算机数控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 黄玉美,王润孝,梅雪松.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8. [3] 李斌、李曦等. 数控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10. [4] 毕承恩,丁乃健. 现代数控机床.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5] 王爱玲. 现代数控原理及控制系统.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6] FANUC系统、Siemens系统等各式各类技术手册.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知识类专业主干课程 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构成,数控机床的基本使用,培养数控系统的开发和初步设计能力,以及数

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维护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 学习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2. 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与数控机床的基本使用; 3. 培养数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讲述了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知识,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现代CAD/CAM 的自动编程技术;机床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其组成;数控插补原理、刀补原理,及其计算机实现方法;数控伺服系统基本组成,检测装置基本原理及其选用,位置控制的实现原理及方法;伺服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数控系统速度及加减速控制的实现方法。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设计、维护并开发实际的数控系统。 本课程还包括以下实验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基本操作,了解数控机床驱动及检测元器件,了解位置反馈测量信号分析;编制数控车床、铣床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插补程序编制。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 掌握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3. 掌握数控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基本结构 4. 掌握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以及控制方法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邮编:224002) 2009-4-10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 【摘要】针对典型零件选择机床、夹具、刀具及量具,拟定加工工艺路线、切削用量等,编写数控加工的程序。 【关键词】工艺编程 一、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工艺路线是指零件加工所经过的整个路线,也就是列出工序名称的简略工艺过程。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订工艺规程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及整个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目和工序内容。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与通用机床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往往不是只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过程,而仅是几道数控加工工序工艺过程的具体描述。因此在工艺路线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到,由于数控加工工序一般都穿插于零件加工的整个工艺过程中,因而要与其它加工工艺衔接好。 ⒈工序的划分 根据数控加工的特点,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⑴以一次安装、加工作为一道工序。这种方法适合于加工内容较少的零件,加工完后就能达到待检状态。 ⑵以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内容划分工序。有些零件虽然能再一次安装加工中加工很多代加工表面,但考虑到程序太长,会受到某些限制(主要是内存容量),机床连续工作时间的限制(如一道工序在一个工作班内不能结束)等,此外,程序太长会增加出错与检索的困难。因此程序不能太长,一道工序内容

不能太多。 ⑶以加工部位划分工序。对于加工内容很多的工件,可按其结构特点将加工部位分成几个部分,如内腔、外形、曲面或平面,并将每一部分的加工作为一道工序。 ⑷以粗、精加工划分工序。对于加工后易发生变形的工件,由于对粗加工后可能发生的变形需要进行校形,故一般来说,凡要进行粗、精加工的过程,都要将工序分开。 ⒉顺序的安排 顺序的安排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毛坯,以及定位、安装与夹紧的需要来考虑。顺序安排一般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⑴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中间穿插于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也应综合考虑; ⑵先进性内腔加工,后进行外形加工; ⑶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或用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连续加工,以减少重负定位次数和换刀次数。 ⑷同时还应遵循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基准先行。 二、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就是生产用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的数控程序的过程。数控程序是由一系列程序段组成,把零件的加工过程、切削用量、位移数据以及各种辅助操作,按机床的操作和运动顺序,用机床规定的指令及程序各式排列而成的一个有序指令集。 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是实现数控加工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复杂零件的加工,其编程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数控机床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复习习题集含答案

第1章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机械结构与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不.适于在数控铣床上进行加工零件是:【B 】 A. 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于控制尺寸的零件 B. 大批量生产的简单零件 C. 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D. 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 2. 机械手换刀途中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B 】 A. 气动换向阀损坏 B. 主轴定向不准 C. 机械手卡死 D. 程序错误 3. 加工中心最突出的特点是: 【A 】 A. 工序集中 B. 对加工对象适应性强 C. 加工精度高 D. 加工生产率高 4. 加工中心工序集中所带来的问题是:【D 】 A. 工件的温升经冷却后影响工件精度 B. 加工中无法释放的应力,加工后释放,使工件变形 C. 切屑的堆积缠绕影响工件表面质量 D. 以上三项均正确 的是:【C 】 5. 为保证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描述对其进给传动系统要求中错误 .. A.高的传动精度B.响应速度快C.大惯量 D. 低摩擦 6. 数控加工中心换刀机构常采用的是:【B 】 A.人工换刀B.机械手C.液压机构 D. 伺服机构 的是:【D 】 7. 为使数控机床达到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描述对其主传动系统要求中错误 .. A.宽的调速范围B.足够的功率C.刚性 D. 电机种类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数控铣床的特点,从铣削加工的角度考虑,不.适合数控铣削的主要加工对象有 【B D E 】A.平面类零件B.变斜角类零件C.曲面类零件 D. 轴类零件 E. 盘类零件 2. 加工中心适宜加工需多种类型的普通机床和众多的工艺装备,且经多次装夹才能完成加工的零件。主要加工对象包括:【B C D 】 A.加工精度较高的大批量零件B.结构形状复杂、普通机床难加工的零件 C.外形不规则的异型零件 D. 既有平面又有孔系的零件 E. 盘、轴类零件 3.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特点包括:【A B C 】 A.广泛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具B.设备通常布置成流水线形式 C.广泛采用互换装配方法 D. 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E. 对工厂管理要求较高 4. 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A B D 】A. 易于保证 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B. 便于管理 C. 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D. 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 E. 降低机床的磨损 5. 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A B D 】A. 缩短基本 时间 B. 缩短辅助时间 C. 缩短休息时间 D. 缩短工作地服务时间 D. 缩短加工工序 1

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控机床课程代码:MEAU2021 英文名称:CNC Machine Tool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学时:2.5学分/45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原理、 机械制造技术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汪彬 大纲执笔人:汪彬大纲审核人:倪俊芳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数控机床是机械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针对机械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从数控机床基本原理入手,同时结合机械原理、计算机控制和伺服驱动等技术,并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在生产制造领域应用数控机床的能力。 教学目标:数控机床是一种集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自动检测技术于一身的精密制造设备。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的结构设计和总体布局、数控机床的主运动部件、进给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装置、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结构、数控机床的刀具与工作交换装置及数控加工编程。通过这些内容的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能力,并通过机床数控系统控制综合实验,培养学生数控机床应用、设计、维护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相关应用专题的功能讲解、技术剖析和加工演示,拓展学生的知识,了解数控机床作为一种精密制造设备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情况,引导学生应用数控技术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具体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控机床应用、设计与维护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制定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数控机床的编程知识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应用该技术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针对具体功能需求,编写和调试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2.掌握机床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伺服系统的构成及分析方法,以及数控机床位置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综合设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或数控实验装置的能力; 3.掌握数控机床机械结构、传动及电气控制部分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培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数控车床加工工艺 1.1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特点 (2) 1.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容 (2) 二、图纸的分析及工艺处理 2.1 工艺分析 (2) 2.2 工艺处理 (3) 2.3 选择设备 (3) 2.4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3) 2.5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3) 2.6刀具选择 (3) 2.7切削用量选择 (4) 2.8数控车零件程序清单 (7) 2.9数控仿真截图 (8) 三、数控铣床加工工艺 3.1 零件图工艺分析 (9) 3.2确定装夹方案 (10) 3.3确定加工顺序 (10) 3.4刀具选择 (10) 3.5 切削用量选择 (13) 四、主要加工程序 4.1 确定编程原点 (13) 4.2 机床的选择 (14) 4.3 数控铣XKG-028零件程序清单 (14) 4.4 数控仿真截图 (18) 五、设计总结 (19) 六、参考文献 (20)

一、数控车床加工工艺 1.1、数控车床加工的工艺特点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在许多方面遵循的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程度高,控制功能强,设备费用高,因此也就相应形成了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自身特点。 1.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容 (1)选择并确定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零件并确定工序容。 (2)分析被加工零件图纸的数控加工工艺,明确加工容与技术要求。 (3)确定零件加工反感,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如划分工序、安排加工顺序等。 (4)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制定定位夹紧方案,划分工步,规划走刀路线,选择刀辅具,确定切削用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工差等。 (5)数控加工专用技术文件的编写。 二、图纸的分析及工艺处理 2.1、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零件,在机械装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艺分析是数控车削加工的前期工艺准备工作。工艺制定的合理与否,对程序编制、机床的加工效率和零件加工精度都有重要影响。该零件右端有两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摘要: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关键词: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设计

一、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1.零件图分析 如图1.1所示该零件从结构上来看包括内﹑外表面:内表面主要是孔,外表面由圆柱、圆锥、顺圆弧、逆圆弧及螺纹等表面组成,其中多个直径以及宽度尺寸有较严格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适合数控车削加工;球面Sφ48㎜的尺寸公差还兼有控制该球面形状(线轮廓)误差的作用;零件材料为45钢,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好的韧性﹑塑性;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图1.1 2.工艺分析 (1)如图1.1所示内孔直径φ28,圆柱尺寸φ35﹑φ42和φ52,宽度尺寸4和3,取中值作为编程的尺寸依据。其他尺寸皆取基本尺寸作为编程尺寸依据。 (2)φ52的圆柱与φ28的孔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加工时必须以同一个定位基准进行加工。

(3)φ28的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Ra为1.6,宜采用钻→扩→铰进行加工以保证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4)在轮廓曲线上,有三处为圆弧,其中两处为既过象限又改变进给方向的轮廓曲线,因此在加工时应进行机械间隙补偿,以保证轮廓曲线的准确性。 (5)零件中有比较大的圆弧需要进行加工,为了不使加工过程中出现过切现象选择较大副偏角的车刀进行加工。 3.编程原点选择 零件在加工中需要二次掉头装夹,从图纸上进行尺寸坐标分析,应设置两个编程原点。两个工件坐标系的编程原点均应选在零件装夹后的右端面(精加工面),如图1.2、1.3所示。 1.2 第一次装夹工件原点 1.3 第二次装夹工件原点 二、零件毛坯选择 由图1.1可知该零件为45钢,生产类型为单件小批量生产。根据上述原始资料以及加工工艺,确定毛坯尺寸如下:该零件最大外圆直径为Ф52mm,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