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概论练习题解析
- 格式:pptx
- 大小:179.72 KB
- 文档页数:14
大气科学专业考研真题答案大气科学专业考研真题答案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大气科学专业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考研成为许多对大气科学感兴趣的学生们追求的目标。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大气科学专业考研真题进行解析和答案提供。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A. 温室气体排放B. 大气污染物排放C. 地表温度变化D. 风速和风向变化答案:C解析: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以及风速和风向变化都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而地表温度变化虽然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但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计算题:2. 已知某个地区的大气压力为1000 hPa,温度为20℃,求该地区的空气密度。
答案:1.204 kg/m³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 ρRT,其中P为压力,ρ为密度,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中,可以解得空气密度为1.204 kg/m³。
除了选择题和计算题,大气科学专业的考研题目还包括了大量的论述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论述题:3. 请简要论述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答案: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流运动。
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大气环流可以影响气候带的分布。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由于受到热带辐射的加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从而形成了热带气候。
而中纬度地区由于受到温带辐射的加热,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带,从而形成了温带气候。
其次,大气环流可以影响降水的分布。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由于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水汽凝结形成了热带雨林。
而副热带地区由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带,水汽减少形成了沙漠。
最后,大气环流还可以影响气候的季节变化。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由于季风的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形成了季风气候。
而中纬度地区由于受到西风带的影响,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形成了温带气候。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4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2、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
3、答案一律写在试卷上相应答题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1、就水平运动而言,在不考虑其它作用力时,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得风向向(1.右)偏,南半球向(2.左)偏,速度大小(3.不变)。
2、在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产生(9. 锋消);在不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产生(10.锋生)。
3、某地处于地面低压中心1000hpa附近,若该地上空为500hpa槽前脊后,则该地涡度平流随高度(11.增加),有(12.上升)运动,而在该低压中心前方500hpa脊所在地区,地转风随高度顺转,为(13.冷)平流,有( 14.下沉)运动。
4、在斜压扰动中,(15.涡度)因子主要使低层系统发展、高层系统移动,( 16.热力)因子主要使高层系统发展、低层系统移动。
7、在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果有降水发生,则气旋发展会(17.加速),降水愈强,气旋发展也(18.愈快)而强烈。
5、出现雨凇时,大气垂直结构可分为冰晶层、暖层、冷层等几层,在日常雨凇的预报中,一般认为暖层在(23.700hpa )附近,冷层在(24. 850hpa )以下。
6、前倾槽是指700槽线超前于(25.地面锋),它的出现更有利于发生较强烈的( 26.雷暴)。
7、冬季东亚大槽是冬季东亚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影响和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因子角度,东亚大槽的形成是( 28.海陆热力差异)与(29.青藏高原地形)动力作用的产物。
8.【杭州.天.填.难】平均层上的涡度局地变化是由热成风涡度平流所决定的。
9、在业务上常用来表示大气垂直风切变状态的参量是:(31.地面到500hPa)和(32.地面到700hPa)风矢量的矢量差的绝对值。
10、雷达发射的脉冲电磁波与降水粒子的主要相互作用方式是散射和(33. 吸收),天气雷达对于降水天气系统的探测是基于降水粒子对雷达波的(34. 后向散射)。
名词解释干洁大气:通常把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简称干空气。
露点温度:湿空气气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和气压下,水汽和饱和水汽的摩尔分数比称为相对湿度。
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
虚温:在气压相等条件下,具有和湿空气相等的密度时干空气具有的湿度。
气团变性:气团只是在某时间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关,当气团移动到新的下垫面时,它的性质就会逐渐发生变化,而失去原有的特性。
填空1、相对湿度说明了同一气温条件下,水汽含量距离大气饱和程度,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不饱和,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饱和。
2、干洁大气是指不包含水汽和气溶胶的整个混合大气。
3、大气的铅直结构有地面向天空共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五层。
4、表征水汽的气象要素有很多,如比湿、水汽压、水汽密度等。
(相对湿度、露点)5、水的三相是指气态、液态_各固态。
6、一般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则越大,在相同温度下,溶液面比纯水面的饱和水汽压越小。
7、降水可以有雨、雹、雪和霰四种形态。
8、相对湿度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的比值。
9、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氩三种气体。
10、相对湿度是指_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的比值。
11、平流层环流的特点是:中纬度地区夏季盛行东风,冬季盛行西风。
12、露点温度是指湿空气定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3、在相同状态下,平液面饱和水汽压大于平冰面饱和水汽压。
14、对流层臭氧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从平流层以扩散、湍流的方式输送来的,对流层顶的裂缝是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
15、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大。
16、按中性成分的热力结构,可以把大气分成若干层,其中对流层的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强烈的垂直混合、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
17、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它对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难度分为:A-很难、B-较难、C-一般、D-容易大气科学基础(一)习题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大气由()几种组成。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B.干洁大气、大气气溶胶、水汽C.均匀大气、非均匀、离子【知识点】:1.1【难易度】:D【答案】:B2.干洁的主要成分有()等几种。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B.大气气溶胶、水汽C.原子、电子、带电离子【知识点】:1.1【难易度】:D【答案】:A3.在气象学中,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A.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B.对大气的能量转化和变化有重要影响C.在常温常压下保持气体状态【知识点】:1.1【难易度】:D【答案】:AB4.大气气溶胶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A. 影响大气光学特性;B. 能够产生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C. 对维护大气辐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D.能够作为云凝结核【知识点】:1.1【难易度】:B【答案】:ACD5.以尺度分,大气气溶胶的主要类型有()(可多选)A. 爱根核B. 云凝结核C. 固液态颗粒D.巨核、大核【知识点】:1.1【难易度】:B【答案】:AD6.下列哪些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气体()(可多选)A. 2O 和3OB. 氮气和氮氧化合物C. 2CO 、4CH 、2HD .2CO 、s CFC 、2SO【知识点】:1.1【难易度】:C【答案】:D7.设两气层气温直减率分别为γ1和γ2且γ1<γ2<0,随高度增加则()A.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慢B.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快C.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慢D.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快【知识点】:1.2【难易度】:A【答案】:D8.以温度随高度分布进行分层,可以分为:(可多选)()A.对流层、平流层B.热层、臭氧层C.热层、中层D.电离层、散逸层、磁层【知识点】:1.2【难易度】:D【答案】:A 、C9.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可多选)A.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C.满足地转平衡条件D.垂直混合强烈【知识点】:1.2【难易度】:C【答案】:ABD10.一般来说,垂直混合强烈的气层,具有()A.0<γ,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C.摩擦力特别大D.0>γ ,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知识点】:1.2【难易度】:C【答案】:D11.如果气层具有0>γ的特点,说明()A.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C.气层是逆温层D.气层上层温度高于下层温度【知识点】:1.2【难易度】:B【答案】:B12.逆温层内气温直减率 γ的值()A.>0B.<0C.=0【知识点】:1.2【难易度】:B【答案】:B13.空气状态方程应用的前提条件是:()A.空气必须为实际大气B.空气必须看着为理想气体C.任何条件均适用【知识点】:1.3【难易度】:B【答案】:B14.如果湿空气实际水汽压为e ,温度为T ,虚温为Tv ,水汽密度为v ρ,水汽状态方程应为:()A.v d v T R e ρ=B.v v v T R e ρ=C.T R e v v ρ=D .T R e d v ρ=【知识点】:1.3【难易度】:A【答案】:C15.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与干空气相比,密度哪一个大?()A.湿空气大B.干空气大C.不能比较大小D .两者一样大【知识点】:1.3【难易度】:B【答案】:B16.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干空气与水汽相比,密度哪一个大?()A.湿空气最大,水汽最小B. 水汽最大,干空气最小C. 干空气最大,水汽最小D.水汽最大,湿空气最小【知识点】:1.3【难易度】:A【答案】:C17.以下哪些量是表示湿度的参量()(可多选)。
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P20A 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B 、 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C 、 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ID 、 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 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 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9 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C ,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 ,求该气块的 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 )A 、H 2、He 和 CON ;和 O 2 B 、CQ 、CH 4、NH 3和出0 2、已知气压为P (hPa),气温为t 「C)时:试求该干空气的密度 P d (kg/m3) 的表达式;试求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 e (hPa )的湿空气密度P (kg/m3) 的表达式; 的表达式。
P d L R d T R d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 ) A 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 C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B 、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 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 B ) A 露点温度 B 、相对湿度C 、比湿D 、水汽压 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 生大气主要成分是 CQ 、Cf 、(H 2O)和(NH)等 6、已知湿空气气温为t( C ),比湿为q(g/kg),其虚温的表达式为 (T /和 0・608巒273.^^608金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A惰性气体B、水汽—d臭氧D、气溶胶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
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A 小核(r<0.1)B、大核(0.1vrv1)[d巨核(r>1)D、爱根核(r<0.1)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巨核(r>1)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A、H2、He和COB、CO2、CH4、NH3和H2OC、N2和O22、已知气压为p(hPa),气温为t(℃)时:试求该干空气的密度ρd(kg/m3)的表达式;试求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e(hPa)的湿空气密度ρ(kg/m3)的表达式。
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B)A、露点温度B、相对湿度C、比湿D、水汽压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H20)和(NH3)等6、已知湿空气气温为t(℃),比湿为q(g/kg),其虚温的表达式为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P20A、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B、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C、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9、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求该气块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A、惰性气体B、水汽C、臭氧D、气溶胶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
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A、小核(r<0.1)B、大核(0.1<r<1)C、巨核(r>1)D、爱根核(r<0.1)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A、H2、He和COB、CO2、CH4、NH3和H2OC、N2和O22、已知气压为p(hPa),气温为t(℃)时:试求该干空气的密度ρd(kg/m3)的表达式;试求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e(hPa)的湿空气密度ρ(kg/m3)的表达式。
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B)A、露点温度B、相对湿度C、比湿D、水汽压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H20)和(NH3)等6、已知湿空气气温为t(℃),比湿为q(g/kg),其虚温的表达式为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P20A、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B、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C、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9、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求该气块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A、惰性气体B、水汽C、臭氧D、气溶胶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
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A、小核(r<0.1)B、大核(0.1<r<1)C、巨核(r>1)D、爱根核(r<0.1)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大气的主要成分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B解析:大气的主要成分中,氮气约占78%,所占比例最大。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不包括()A. 吸收B. 反射C. 散射D. 折射答案:D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不包括折射。
3. 地面辐射是()A. 长波辐射B. 短波辐射C. 可见光D. 紫外线答案:A解析: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属于长波辐射。
4. 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C. 地形差异D. 人类活动答案:B解析:太阳辐射能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不均是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5. 以下哪种天气系统会带来狂风暴雨()A. 冷锋B. 暖锋C. 气旋D. 反气旋答案:C解析: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容易带来狂风暴雨。
6.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 上升B. 下沉C. 水平辐合D. 水平辐散答案:B解析: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7.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A. 正午12 时B. 午后14 时左右C. 日出前后D. 子夜答案:B解析: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 时左右。
8. 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A解析: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9.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土壤答案:D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土壤不是主要因素。
10. 赤道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A. 对流雨B. 锋面雨C. 地形雨D. 台风雨答案:A解析:赤道地区气温高,对流运动旺盛,降水类型主要是对流雨。
11.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太阳活动增强C. 火山活动频繁D. 森林面积增加答案:A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