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基础知识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必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必修3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
本文将对高中必修3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学习成果。
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一组有序的数的集合。
数列的概念、性质和常用的求和公式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数学命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它通过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一些数学结论。
2.函数与导数函数是一种数学关系,它描述了一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导数是描述函数变化率的一个概念,也是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之一。
学习函数和导数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3.方程与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通过方程和不等式可以描述各种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3中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学习。
4.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空间中几何图形的研究,它主要包括点、线、面、体等几何概念的研究。
在高中数学必修3中,学生需要学习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
5.概率论概率论是描述随机现象的一种数学工具,它主要研究随机试验、事件的概率和概率分布等内容。
概率论是数学中非常有趣和实用的一个分支,也是高中数学必修3的一个知识点。
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是学习物理的基础。
2.动能与功率动能和功率是物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能量转化的规律。
学习动能和功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3.电学基本概念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等内容。
在高中物理必修3中,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电学知识,如库仑定律、欧姆定律等。
4.核物理核物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核反应、核能等内容。
学习核物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子核的性质和核能的应用。
5.光学基本概念光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反射等内容。
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必修三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从这些学科的不同知识点入手,对必修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相关内容。
数学1. 数列和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可以按照规律、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
2.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通过两条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来构成的,通常用来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
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的坐标、距离公式、中点公式等。
3. 函数及其性质函数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在必修三中,常见的函数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4. 导数与微分导数是函数变化率的度量,表示函数在某一点的斜率。
微分表示函数在某一点的局部线性近似,通过导数的概念可以求解函数极值、凹凸性等问题。
5.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不定积分是求解函数原函数的过程,定积分是表示函数在一定区间上的累积量。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是微积分的重要内容,能解决曲线下面积、变化量等实际问题。
物理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在必修三中,我们需要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等不同类型的运动,并学习如何描述这些运动的规律与特性。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理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它可以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及变化规律,是解决物体受力情况下运动状态的关键。
3. 力和力矩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
力矩是力对转动物体产生的影响,了解力和力矩对于理解物体运动及平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4. 能量与能量守恒能量是物体进行运动的动力,包括动能、势能等不同形式。
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指出了能量在封闭系统中不会自发减少或增加。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语文必修三现代文基础知识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无垠.(yín) 沼.(zhǎo)泽盎.然(àng) 冈(gāng)峦堆垛.(duî)层峦.(luán)叠嶂.(zhàng) 吟哦.(ã) 汲.(jí) 水涟漪..(lián yī)嵯峨..(cuïã)晨曦.(xī) 斑斓.(lán)踮.(diǎn)起脚尖鹰隼.(sǔn)瞭.(liào)望采石矶.(jī) 汀.(tīng)泗.(sì)桥龙湫.(qiū) 帆(fán)篷峨(guān)冠博带回溯.(sù) 漩.(xuán)涡绛.(jiàng)夔.州(kuí) 坂.(bǎn) 秭.归(zǐ) 汨.罗江(mì) 簌簌.(sù) 茕茕.(qiïng)孑.(jiã)立掳.(lǔ)掠马厩.(jiù) 通衢.(qú)大道命运多舛.(chuǎn) 缱.(qiǎn)绻.(quǎn) 瘠.(jí)薄.(bï) 夙.愿(sù) 窝.行(wō) 迷惘.(wǎng) 干瘪.(biě) 疲惫.(bâi) 簇.新(cù) 绯.红(fēi) 罡.风(āng) 颓垣.(yuán) 荒冢.(zhǒng)蹂躏..(rïu lìn).齑.粉(jī) 苗裔.(yì) 孟陬.(zōu) 肇.(zhào)揆.(kuí) 搴.比.(qián pí) 汩.余若将不及兮(yù) 又重.之以修能(chïng) 潜.藏(qián) 枷.锁(jiā) 洞窟.(kū) 苦役.(yì) 模.糊(mï) 锦.标(jǐn)赊.账(shē) 号.角(hào) 旌.旗(jīng) 花束.(shù) 稀薄.(bï)缙绅..(jìn shēn) 萃.(cuì) 纾.祸(shū) 觇.(chān) 翌.日(yì) 遽.(jù)羁縻..(jī mí) 东西二阃.(kǔn) 诋.(dǐ) 诟.(gîu) 自刭.(jǐng)邂逅..(xiâ hîu) 毗.陵(pí) 愧怍.(zuî) 溥.(pǔ)阉.(yān) 祠.(cí)湮.(yān) 赀.(zī) 缇骑..(hùn fān) 缳.(huán)..(tí jì) 詈.(lì) 溷藩牖.(yǒu) 逡.巡(qūn) 鬈.曲(quán) 趿.拉(tā) 蹙.眉(cù) 褶皱..(zhě zhîu) 撇.开(piē) 窥.视(kuī) 皮靴.(xuē) 怜悯.(mǐn) 时髦.(máo) 取缔.(dì)镶嵌..(kū lïu) ..(xiāng qiàn) 伛.(yǔ)偻云翳.(yì) 攥.(zuàn) 骷髅滞.笨(zhì) 媲.美(pì) 一蹴.而就(cù) 昙.花一现(tán) 有史可稽.(jī)销声匿.迹(nì) 跽.(jì) 攻讦.(jiã) 自诩.(xǔ)冠冕.(miǎn)残羹.(gēng)冷炙.(zhì)热忱(chãn)铅砣(tuï) 以偏赅(gāi)全孱.(càn)头脑髓.(suǐ)譬.(pì)如蹩.(biã)进吝.(lìn)啬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约占细胞体积的2/3,细胞外液约占1/3,主要由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因此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也不属于体液或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其中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包括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包括O2、CO2等。
调节方面则包括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红蛋白和消化酶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
蛋白质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相关,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酸碱度方面,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值在7.35-7.45之间。
缓冲对包括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温度方面,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四、稳态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
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对稳定,而非静态不变。
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稳态调节机制包括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
然而,人体稳态调节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度。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会遭到破坏。
内环境稳态的破坏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必要的条件。
组织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和渗透问题。
代谢废物运输困难主要是由于淋巴管堵塞,而渗透问题则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有关。
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梳理一、程序框图1.算法与程序框图(1)算法①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②应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2)程序框图定义: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3.算法语句(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2)条件语句①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与条件语句相对应.②条件语句的格式a.IF—THEN格式b .IF—THEN—ELSE 格式(3)循环语句①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与循环语句相对应. ②循环语句的格式二、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1)定义: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2.系统抽样的步骤假设要从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 (1)先将总体的N 个个体编号;(2)确定分段间隔k ,对编号进行分段.当N n (n 是样本容量)是整数时,取k =Nn ;(3)在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l (l ≤k );(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l 加上间隔k 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l +k ),再加k 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l +2k ),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 3.分层抽样(1)定义: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抽样. (2)分层抽样的应用范围: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往往选用分层抽样. 三、用样本估计总体 1.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2.频率分布折线图和总体密度曲线(1)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2)总体密度曲线: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组数增加,组距减小,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 3.茎叶图统计中还有一种被用来表示数据的图叫做茎叶图,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4.标准差和方差(1)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 (2)标准差: s =1n[(x 1-x )2+(x 2-x )2+…+(x n -x )2]. (3)方差: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x 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平均数). 【知识拓展】1.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点(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相邻两横坐标之差表示组距,纵坐标表示频率组距,频率=组距×频率组距.(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因为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组距是一个固定值,所以各小长方形高的比也就是频率比.(3)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一组数据频率分布的两种形式,前者准确,后者直观. 2.平均数、方差的公式推广(1)若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那么mx 1+a ,mx 2+a ,mx 3+a ,…,mx n +a 的平均数是m x +a .(2)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为s 2.①数据x 1+a ,x 2+a ,…,x n +a 的方差也为s 2; ②数据ax 1,ax 2,…,ax n 的方差为a 2s 2. 四、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案例 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正相关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正相关. (2)负相关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 (3)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 2.回归方程 (1)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直线,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它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2)回归方程方程y ^=b ^x +a ^是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的回归方程,其中a ^,b ^是待定参数.⎩⎨⎧b ^=∑n i =1(x i-x )(y i-y )∑n i =1(x i-x )2=∑ni =1x i y i-n x y ∑n i =1x 2i-n x2,a ^=y -b ^x .3.回归分析(1)定义: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2)样本点的中心对于一组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其中(x ,y )称为样本点的中心. (3)相关系数当r >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当r <0时,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通常|r |大于0.75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 4.独立性检验(1)分类变量: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类变量称为分类变量.(2)列联表:列出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可能取值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为2×2列联表构造一个随机变量K2=(a+b)(c+d)(a+c)(b+d),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3)独立性检验利用随机变量K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五、随机事件的概率1.概率和频率(1)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 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 n(A)=n An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刻画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把这个常数称为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4)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 (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则P (A )=1-P (B ). 【知识拓展】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六、古典概型1.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古典概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3.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 1n ;如果某个事件A 包括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 mn .4.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七、几何概型 1.几何概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为几何概型. 2.几何概型中,事件A 的概率的计算公式 P (A )=构成事件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3.要切实理解并掌握几何概型试验的两个基本特点 (1)无限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限多个; (2)等可能性:每个结果的发生具有等可能性. 4.随机模拟方法(1)使用计算机或者其他方式进行的模拟试验,以便通过这个试验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就是模拟方法.(2)用计算机或计算器模拟试验的方法为随机模拟方法.这个方法的基本步骤是①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某个范围内的随机数,并赋予每个随机数一定的意义;②统计代表某意。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要的基础知识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一、群落的结构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4、种间关系: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结果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等。
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提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二、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3、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高中生物必修3复双基知识清单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是指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又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不同体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再从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而淋巴液则经过淋巴循环最终汇入血浆。
3、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血浆的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血浆的酸碱度在7.35-7.45之间,可以通过调节HCO3-和HPO42-等物质来维持稳定。
6、稳态是指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
7、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不同系统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不同的贡献,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系统,而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是指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并作出应答的过程。
3、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如果反射弧中的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就无法完成。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基础知识梳理考 前 必 背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必修三基础知识整理
一,给加点字注音
敕.造盥.洗攒.聚忖度
..丝绦.阜.盛
杜撰.绾.结纨绔
..瞠.目按捺.窈.陷榫.头调.唆聒.噪踝.节夙.愿湮.没畏葸.不前混.水摸鱼懵.懂两靥.瓦楞.悚.然
踌躇
..少不更.事谬.种讪.讪炮.烙惴.惴蹒.跚歆.享牲醴.攮.进脊.鳍晕眩.
徘徊
..束缚.璀璨.俘.获蹙.缩黏.液渣滓.聘.礼嫡.亲国子监.美人觚.厢庑.
錾.银璎珞
..
答案:chìguàn cuán cǔn duïtāo fùzhuàn wǎn wán kùchēng nàyǎo
sǔn tiáo guōhuái sùyān
xǐhún měng yâlãng sǒng
chïu chúgēng miùshàn páo zhuì
pán xīn lǐnǎng jǐxuàn
pái huái fùcàn fúcùnián
zǐpìn díjiàn gūwǔ
zàn yīng luî
二,生字词
敕造盥洗攒聚忖度丝绦阜盛杜撰绾结纨绔瞠目按捺窈陷榫头调唆聒噪踝节夙愿湮没畏葸不前混水摸鱼翠幄孽根宸翰撬开嫡亲厮打广袤崭新镶嵌人寰丫鬟疯癫放诞懵懂两靥膏粱寒暄瓦楞黏液蹂躏踌躇谬种攥住聘礼祭祀讪讪鄙薄渣滓蹙缩吞噬
三,成语
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畏葸不前:畏惧不敢向前。
高深莫测:高深成都无法测度;指无法知其奥秘。
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
琵琶胡语:比喻对外屈辱求和之意。
琵琶别抱:指改嫁妇女。
青衫司马:指失意的官吏。
雕梁画栋: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
四,文学常识
1,白居易,代主义诗人。
字,晚年号。
代表作有讽喻诗《》、《》,我们学过他的《》、《》。
他在文学上倡导运动。
2,杜甫,字,自称,世称、。
代主义诗人。
其诗充满忧国忧民之情,有“”之誉,他亦被尊称为。
代表作《》《》,“三吏”、“三别”。
3,李白,字,号,代主义诗人,被誉为“”。
代表作有《》《》。
杜甫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4,韩愈,字,世称,著有《》。
他与柳宗元大力倡导运动,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
5,鲁迅,原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小说集《》、《》、《》,散文集《》。
散文诗集《》。
他的《》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答案:1,唐现实乐天香山居士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观刈麦新乐府
2,子美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唐现实诗史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
3,太白青莲居士唐浪漫诗仙蜀道难行路难
4,退之韩昌黎昌黎先生集古文
5,周树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狂人日记
五,默写
1,问君西游何时还?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寒衣处处催刀尺,。
4,画图省识春风面,。
5,,潦倒新停浊酒杯
6,,此时无声胜有声。
7,,血色罗裙翻酒污。
8,,鱼鳖不可胜食也。
9,,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10,,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
答案:1,畏涂巉岩不可攀
2. 剑阁峥嵘而崔嵬
3,白帝城高急暮砧
4,环佩空归夜月魂
5,艰难苦恨繁霜鬓
6,别有幽愁暗恨生
7,钿头银篦击节碎
8,数罟不入洿池
9,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六,通假字
1,无.失其时通假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假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通假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假
5,君子生.非异也通假
6,则知.明而行无过也通假
7,赢粮而景.从通假
8,倔.起于阡陌之中通假
9,传道受.业解惑通假
10或师焉,或不.焉。
通假
答案:1,无通毋,不
2,颁通斑,
3輮通煣,使弯曲
4,有通又暴通曝,晒
5,生通性,资质,禀赋
6,知通智
7,景通影,像影子那样
8,倔通崛,突然
9,受通授,传授
10,不通否,不
七,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意:今意:2,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古意:今意:3请.以战喻古意:今意:
4,蚓无爪牙
..之力,筋骨之强古意:今意:
5,山东
..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意:今意:
6,以致
..天下之士古意:今意:7,流血漂橹.古意:今意:
8,古之学者
..必有师古意:今意:
9,今之众人
..古意:今意:
10,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古意:今意:
答案:1,黄河泛指河流
2,可以凭借能够
3,请允许我请(接他人)
4,爪子和牙齿走狗,帮凶
5,崤山以东山东省
6,来,招纳表结果
7,盾牌划船工具
8,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9,一般人大家
10,不一定不用
八,词类活用
1,谨庠序之教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
2,然而不王者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
3,輮以为轮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5,而耻学于师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
6,圣益圣,愚益愚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
7,孔子师郯子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
8,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10,赢粮而景从活用词为活用方式翻译为
答案:1,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2,王,名词作动词,为王
3,輮,形容词作使动,使弯曲
4,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5,耻,形容词作意动,以…为耻
6,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7,师,名词作意动以…为师
8,衣,名词作动词,穿
9,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
10,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九,文言文重点难句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5,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7,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0,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1,认真的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2,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回来归顺了。
3,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和牙齿,和强健的筋骨,向上能够吃土壤,向下能够喝黄泉,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向南攻取百越的地盘,把它们成为桂林、象郡。
5,只是不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6,陈涉一人起义而国家灭亡,自己被别人所杀,被天下耻笑,为什么呢?
7,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8,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开疑惑,有的请教老师,有的不请教老师。
9,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听说道理有先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是这样罢了。
10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不被时俗所拘束,向我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