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3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讲义(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讲义(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讲义(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6。
3。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目标导航】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预习检测】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色_____味的_____体,溶解性:____于水(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2。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_____或_____ 。
固态的二氧化碳叫_____。
干冰可以升华,直接变成气体,_____(填“吸收"或放出”)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_____,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知识精讲】【探究题型】: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考查知识点归纳】: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大于空气向天平两端挂两只纸口袋,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 ;推断:密度明显_____空气,可以像倾倒_____一样把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实验二:CO2能否溶于水在装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中加入1/3的水,立即旋紧瓶塞,用力振荡。
要求:观察饮料瓶的变化情况,思考说明什么?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色_____味的_____体,溶解性:____于水(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章)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与碳60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和碳的化学性质。
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支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课题3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有关氧气的知识后,再学习碳及其氧化物是顺理成章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前几单元里已获得不少有关碳的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习碳的单质的基础上,学习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等,认识碳酸及碳酸盐,为今后学习酸、碱、盐、金属的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并具有以下特点:(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4)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形成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形成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学思路:在进行碳的单质时,应注意联系自己生活中用刀或见到的物质以及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来分析它的结构、性质及其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要积极参与活动与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与物质状态和性质的关系,学习碳的氧化物时应注意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及社会实际分析归纳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以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习本单元时,要“突出典型、体验探究、挖掘本质、揭示规律、掌握类型”这种从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以图代文,以帮助学生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图形,理解图示涵义,掌握图示有关知识,想象、推测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为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奠定必备的基础。
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背记清单1、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由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3、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①、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②、金刚石经仔细琢磨后对光有很强的散射作用,可以做装饰品;③、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可以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以及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石。
4、石墨的性质和用途:①、石墨很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可用于制铅笔芯(铅笔芯是用石墨粉和粘土混合制成的);②、石墨的熔点高达3000多摄氏度,可制作石墨坩埚用来熔炼金属以及火箭的通风管;③、石墨具有滑腻感,用于机械工业的润滑剂,因为它的熔点高,特别适合作高温润滑剂;④、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电刷、石墨炸弹;⑤、石墨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可用于制造排污管道。
5、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了金刚石和石墨,还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木炭、活性炭、焦碳、炭黑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
6、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能力。
利用木炭的这个性质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也可以用来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7、活性炭是由木炭经高温水蒸气处理,除去其中的油污,并使木炭里的孔更加疏张,所以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更强,具备吸附大量气体分子的能力。
8、活性炭的用途:①、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②、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装有活性炭吸附毒气;③、活性炭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④、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除去异味;⑤、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都要用到活性炭。
9、炭黑的用途:制造墨、碳素墨水、油墨、油漆、鞋油和颜料,轮胎和鞋底中加入炭黑可增加轮胎制品的耐磨性。
焦炭的主要用途:冶炼金属10、有关C60:①、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很稳定;②、C60中60表示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③、与金刚石、石墨构成不同,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及考点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内容概述】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主要介绍了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以及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课题2探究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了二氧化碳。
课题3探究了碳的两种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本单元的特点是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
【学习目标】重点:1.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1.物单质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装置的思路。
3.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命题分析】1. 碳单质在中考中会结合碳单质的化学式或分子模型,考查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及各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探究题和图框推断题中考查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或通过反应物的特点及实验现象推导反应。
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会出现在简答题中,有时结合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
涉及的命题点有:①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②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③碳单质的用途等。
2.中考对碳的氧化物的考查,主要以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含碳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对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和在转化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是中考的高频点,常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在选择题中考查,有时也会在填空题或简答题中考查。
主要涉及的命题点有: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用途(与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反应)。
3.中考对二氧化碳制取的考查多为综合性试题,结合氧气的制取一起考查,会给出具体的气体制备原理,结合具体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只要熟记装置选择的考虑因素,解题不是什么问题。
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应根据制取气体从原理上是否科学,严谨、合理,装置上和操作中是否安全、简便、现象是否明显,药品是否经济、易得、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灭火的气体也一定是二氧化碳D.单质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2.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 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10 g B.13.4 g C.30 g D.40 g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C.铜丝用于作导线D.用氢气填充气球4.已知:Cu+2H2SO4(浓)ΔCuSO4+SO2↑+2H2O。
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下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D.实验中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可推理SO2溶于水生成酸5.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关于二氧化碳的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制取二氧化碳B.检验二氧化碳C.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D.证明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6.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O2可助燃,CO2可灭火B.乙炔(C2H2)与O2反应产生高温时,生成物只有CO2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够实现O2和CO2的相互转化D.光合作用和海水吸收是维持空气中O2、CO2含量保持基本不变的主要途径7.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中的催化剂需要经常添加D.反应④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CaCO3难溶于水8.如图装置有较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瓶内为空气,要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B.如瓶内装满水,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C.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有类似装置(瓶内装半瓶蒸馏水)。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知识目标】1.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知道金刚石和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应用。
3.了解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或点燃)的条件下能跟一些物质反应,会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素养目标】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2.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建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思维关系模型。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一、导入新课【导入1】张开你的嘴并说“啊……”,咦!你的牙齿上有个小洞。
现在你需要请牙医补牙了。
牙医在补牙之前,先要用钻孔器将龋齿上的损坏部分清理掉。
为什么牙医用的钻孔器那么坚硬和锋利,可以方便地在牙齿上打洞?答案还应从碳元素开始寻找。
这种钻孔器的钻头是用金刚石制成的。
金刚石是单质碳的一种形式,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正因为有了金刚石钻头,所以钻孔器才变得如此锋利。
石墨是单质碳的另一种形式,是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矿物质之一。
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差别这么大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导入2】[提问]同学们认为最昂贵的物质是什么?[展示]金刚石“库利南”图片。
[讲解]钻石也叫金刚石,观看最大的金刚石“库利南”以及南非最大的金刚石“南非之星”。
说一说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过渡]金刚石坚硬耐磨、美丽动人,他有个“孪生兄弟”叫石墨。
相比起金刚石的坚硬耐磨,石墨的质地却很软,又是一副黑黑的模样。
既然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为什么把它俩称为“孪生兄弟”,其原因在哪里呢?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碳的单质(一)金刚石1.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硬度大,熔点高,不导电(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2.用途:作钻头、钻石等。
(二)石墨1.物理性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很软、电的良导体、熔点高、有滑腻感。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 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优等。
2 、石墨〔 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异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杂而成的混杂物。
H 代表 Hard,坚硬的; B 代表 Black ,黑的。
6B 最软,颜色最深; 6H 最硬, 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渺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主要有 : 焦炭 , 木炭 , 活性炭 , 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拥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 C60是一种由60 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牢固。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其他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相同。
CO和 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其他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相同。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满相同!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牢固【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牢固?碳原子的最外层有 4 个电子,既不简单得电子,也不简单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牢固。
档案资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事、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局部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 :完满燃烧 ( 氧气充足 ) ,生成 CO2 : C+O2点燃CO2不完满燃烧 ( 氧气不充足 ) ,生成 CO: 2C+O 点燃2CO高温2Cu+CO↑〔置换反响〕应用:冶金工业3、复原性: C+2CuO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明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响物状态及反响条件决定:反响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那么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目标】主备人:杨友军知识与技能1、知道单质碳、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选取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从不同角度认识本单元化学方程式的特征,确立本单元各物质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CO2、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碳单质、CO2、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难点:选取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思路。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自主探究】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总结出研究方法。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
____________单质 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碳物理性质:__________ _____二氧化碳化学性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法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氧化物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氧化碳用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合作探究】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质 金刚石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练习: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其中错误的是 ( )【经典例题】1.现有两瓶无色气体,一瓶为CO 、一瓶为CO 2、你有几种方法鉴别?2.除杂:CO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 2+2NaOH==Na 2CO 3+H 2OCO 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Cu+CO 23.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碳的单质
1.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
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2.填涂答题卡时必须用2B铅笔。
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中含有( )
A.金刚石 B.石墨 C.木炭 D.活性炭
3.成都曾发生过柏木河轻微水污染事故,环保人员对受污染的水进行了投入活性炭等处理。
活性炭的作用是( )
A.吸附污染物 B.消毒杀菌
C.沉降杂质 D.降低水的硬度
4.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70、C90、C240等,由此做出如下推测:①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碳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
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
A.黑色固体 B.吸附性
C.易溶于水 D.能燃烧
6.1985年科学家研制了一种组成为C60的新物质,关于这种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
B.它是一种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它的一个分子中有60个碳原子
7.石墨烯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它由碳原子构成,并且只有一层原子
厚度。
1 mg石墨烯能做成一块面积1 m2的石墨烯吊床,它是目前最薄、最坚硬、导电、导
热性能最好的材料。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B.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C.1 mg石墨烯能做成一块面积1 m2的石墨烯吊床,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8.碳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实验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则这种物质( )
A.一定是金刚石或石墨中的一种
B.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种
C.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D.可能是一种碳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9.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厦门大学化学家制得了C50,它与C60都是单质
B.某物质含有C50分子和C60分子,该物质是化合物
C.由C60制取化合物M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C60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10.下表列出了1 cm3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
试分析表格中的有关数据,
并填空。
(1)活性炭吸附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__ __等性质有关。
(2)从数据分析中,可发现__ _的规律。
11.已知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现往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圆底烧瓶中投入
少许活性炭,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试说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 __,其原因是__ _。
参考答案
1. B
2. B
3. A
4. D
【解析】①从元素组成和单质的概念分析,O2、O3都是由O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C60、
C90都是C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正确;②根据分子的概念,可知这些单质都有不同结构,
对组成复杂的如C90肯定是复杂的分子,故正确;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故正确。
5. C
【解析】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所以其颜色为黑色;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具有吸附性;由于碳单质不易溶于水,所以竹炭也不例外;碳具有可燃性,能燃烧,故选C。
6. B
7. D
【解析】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化学式为C,A正确;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B正确;1 mg石墨烯能做成一块面积1 m2的石墨烯吊床,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C正确;根据题意,石墨烯是目前最薄、最坚硬的材料,硬度大于金刚石,D错误。
8. D
【解析】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不能说明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因为碳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9. B
10. (1) __相对分子质量、沸点__
(2) __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的气体,越容易被吸附__
【解析】此题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来探究并得出结论。
可首先将表格中有关数据进行排序,从中找出相关规律。
11. __瓶内气体由红棕色变浅至无色,烧杯内的水被吸到烧瓶中__ __活性炭具有强的吸附性,吸附了NO2气体,使气体由红棕色变为无色,并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