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上册:古诗词诵读精品系列—高中语文统编版上册PPT
- 格式:ppt
- 大小:777.50 KB
- 文档页数:34
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优秀优质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诵读》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登鹳雀楼》、《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经典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通过对这些诗词详细解读,让学生感受古人情感表达,领略古诗词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3.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世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词基本知识和审美能力培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人情感,感受古诗词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古诗词诵读》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鹳雀楼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世界。
2. 新课导入:讲解《登鹳雀楼》作者、背景、意义,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诗句。
3. 诗词解读:详细解读《登鹳雀楼》韵律、对仗、意象等,让学生感受古人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句意境,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赋得古原草送别》,并进行分析讨论,分享感受。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古诗词诵读》重点知识点、诗词解读、例题解析;2. 板书形式:提纲式、图表式、图文并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登鹳雀楼》中韵律特点;(2)解读《静夜思》意境;(3)比较《赋得古原草送别》与其他古诗词情感表达。
2. 答案:(1)韵律特点:平仄相间,音韵和谐;(2)意境:月夜思乡,孤独寂寞;(3)情感表达:离别之情,感慨万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和理解程度;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材,具体包括第一单元《离骚》和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两首诗。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两首诗的背景、作者简介、诗词意蕴、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骚》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 掌握两首诗的基本背景知识,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古诗词诵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意蕴理解。
教学重点:朗读技巧的指导和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古诗词诵读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诗人与山水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解《离骚》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作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
3. 诗词讲解:详细讲解两首诗的诗意、艺术特色,结合PPT展示相关图片,增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4. 朗读示范:播放专业朗诵视频,指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
5. 随堂练习:分组让学生朗读两首诗,互评互鉴,提高朗读水平。
6. 例题讲解:针对古诗词鉴赏题目,进行解题技巧的讲解和训练。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诵读》2. 内容:《离骚》:背景、作者、诗意、艺术特色《梦游天姥吟留别》:背景、作者、诗意、艺术特色朗读技巧:重音、停顿、语调、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两首诗,录制音频,分享至班级群。
比较《离骚》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异同,结合诗词内容进行分析。
作业答案:1. 朗读两首诗,注意把握诗词的情感和节奏,录制音频。
2. 《离骚》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异同: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不同点:《离骚》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梦游天姥吟留别》则以梦境为载体,展现了作者对名山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