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旺苍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黄洋河路)可行性投资申请报告计划书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73
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元市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元市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广府发〔2009〕1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广元经济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广元市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市重建委第3次成员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日广元市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全市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进程,建立健全科学的灾后重建项目审批、建设、监督管理制度,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526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5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及补充通知(川府发〔2008〕21号、川府办发电〔2008〕163号)、《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广元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灾后重建项目是指纳入实施规划、使用灾后重建资金、需要原址或异地重新建设的项目,包括城镇公用设施、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产业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市场服务体系和生态重建项目(不包括城乡居民住房重建)。
一般性维修加固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组织实施。
第三条灾后重建项目分为政府投资重建项目和企业投资重建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全部或部分使用(不含贴息资金)中央重建基金、地方财政资金、利用国外紧急贷款资金、对口支援和社会捐赠资金的重建项目,按政府投资重建项目管理,实行审批制。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1.1 项目名称 (1)1.1.2 建设地点 (1)1.1.3 项目业主 (1)1.1.4 可研编制单位 (1)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 (1)1.2.1 项目建设背景 (1)1.2.2 项目实施总体思路 (3)1.2.3 项目过程 (3)1.3 编制依据 (3)1.4 编制原则 (5)1.5 编制主要内容 (6)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7)2.1 旺苍社会经济现状 (7)2.2 自然条件 (8)2.2.1 地形地貌 (8)2.2.2 气候水文 (9)2.2.3 地震效应 (9)2.3 工程、水文地质 (10)2.3.1 地质构造 (10)2.3.2 水文地质 (10)2.3.3 地下水 (10)2.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2.4.1 本工程的建设是恢复城市功能,保证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的需要 (11)2.4.2 本工程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旺苍县灾后经济尽快恢复 (11)2.4.3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旺苍就业率,支持旺苍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12)2.5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社会效益 (12)第三章交通分析与预测 (13)3.1 旺苍县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13)3.1.1 城市外交通现状 (13)3.1.2 城市内部交通 (13)3.2 交通量预测 (14)3.2.1 趋势交通量预测 (14)3.2.2 转移交通量预测 (15)3.3机动车道数拟定 (19)3.3.1 现状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19)3.3.2车道数初步拟定 (20)3.4 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 (22)第四章道路方案设计 (25)4.1 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 (25)4.1.1 设计原则 (25)4.1.2 设计标准 (26)4.1.3 建设标准论证 (28)4.2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30)4.3 道路工程设计 (30)4.3.1 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 (30)4.3.2 路基工程 (33)4.3.3 路面工程 (35)4.3.4 道路交叉设计 (37)4.4 排水工程设计 (39)4.4.1 排水工程概况 (39)4.4.2 排水设计标准及规范 (40)4.4.3 技术标准 (41)4.4.4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45)4.4.5 排水工程建设目标 (46)4.5 给水工程设计 (47)4.5.1 给水工程概况 (47)4.5.2 给水设计标准及规范 (48)4.5.4 给水管网设计方案 (49)4.5.5 给水工程建设目标 (51)4.6 附属工程设计 (51)4.6.1 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51)4.6.2 无障碍设计 (54)4.6.3 照明工程设计 (56)4.6.4 绿化工程设计 (58)第五章项目招投标及实施方案 (60)5.1 项目招投标 (60)5.1.1 实施原则 (60)5.1.2 项目执行单位的选择 (60)5.1.3 项目招投标方案 (60)5.2 项目实施进度 (62)第六章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63)6.1 编制范围 (63)6.2 编制依据 (63)6.3 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 (64)6.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 (64)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65)7.1 环境保护 (65)7.1.1 环境标准 (65)7.1.2 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65)7.1.3 主要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 (67)7.1.4 环境评价 (69)7.2 水土保持 (69)7.2.1 施工临时占地的恢复措施 (69)7.2.2 料场的恢复措施 (69)第八章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 (70)8.1 经济效益 (70)8.2 社会效益 (70)8.3 环境效益 (71)8.4 评价结论 (71)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72)9.1 结论 (72)9.2 建议 (72)第一章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项目名称广元市旺苍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凤凰梁、商业南街片区道路改造)1.1.2 建设地点四川省旺苍县县城1.1.3项目业主旺苍县规划和建设局1.1.4可研编制单位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1.2.1 项目建设背景“5.12”汶川特大地震和连续的余震,共造成旺苍县38个乡镇、382个村(社区居委会)、2513个社、14.7万户45.47万人受灾,其中重灾19.6万人,灾害直接损失达123.9亿元。
关于彭州市5.12汶川地震受灾区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变更的意见毕业设计根据成都市中心城区发展和葛仙山镇大曲村建设的需要,彭州市国土资源局将投入资金,对该村灾毁土地进行综合整治(田、水、路、林综合整治),目前本项目的规划设计的变更成果已完成,为使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变更符合项目区的实际,将有限的资金用到项目区急待解决问题的地方,我局于20 年月日到我村征求意见,为体现我村对项目的重视,充分发动群众参与5.12汶川地震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该村于20 年月日由村集体专门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对该村5.12汶川地震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查。
项目实施后可以大大改善该村(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现有耕地的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方便群众生活、方便生产。
出席20 年月日村民代表大会共人,经表决,赞成灾毁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方案的为人,弃权人,反对人。
其中赞成灾毁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方案的村民代表,占出席20 年月日村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的 %。
会议主持人(签名):彭州市葛仙山镇人民政府(盖章)20 年月日山镇大曲村实规划设计变更方案施村民代表意见:规划设计方案变更的意见材料根据成都市中心城区发展和丽春镇黄龙村建设的需要,彭州市国土资源局将投入资金,对该村灾毁土地进行综合整治(田、水、路、林综合整治),目前本项目的规划设计的变更成果已完成,为使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变更符合项目区的实际,将有限的资金用到项目区急待解决问题的地方,我局于20 年月日到我村征求意见,为体现我村对项目的重视,充分发动群众参与5.12汶川地震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该村于20 年月日由村集体专门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对该村5.12汶川地震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查。
项目实施后可以大大改善该村(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现有耕地的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方便群众生活、方便生产。
关于灾后重建情况考察报告关于灾后重建情况考察报告为全面提高我市村镇建设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促进我市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市领导批示精神,4月下旬市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牵头组织县(区)住建局和部分乡镇分管领导共23人赴四川,对四川部分地区灾后重建情况进行调研学习。
考察组成员一致认为此次考察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而且都倍感震撼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理念、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工作中去。
主要考察内容及体会、启示如下:一、考察行程安排4月21日至22日,考察组重点考察江苏援建的XX市,先后考察了苏州援建的XX市孝德镇及该镇年画村、无锡援建的汉旺镇、扬州援建的九龙镇、宿迁援建的绵远镇以及绵竹江苏工业园、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
23日至24日,重点考察了广州援建的XX县城及汶川博物馆、西羌文化街和汶川羌人谷,东莞援建的映秀镇、佛山援建的水磨镇、上海援建的XX市等灾后重建成果。
二、考察主要内容和认识在四天的考察中,每个考察项目都给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援建项目既使人震撼,又令人叹;同志们在兴奋之余又有着认真的思考。
对参观过程的讨论,大家主要有以下认识:(一)在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其中,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优越性是这次考察组成员谈得较多的一个话题。
我们本次参观考察的各个地方在地震中都遭受重大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安排全国18个省(区、市)对口支援四川的18个县(市),从我们考察的一县两市看,大部分项目都是在201X年底前完成的。
其中,江苏省用于援建绵竹灾区总投入1181亿元,完成援建项目共295个; XX市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爱倾力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规划实施的117个援建项目于201X年8月全部竣工,推动了XX市灾后振兴跨越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进程。
广东省200多名专家和1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最多时达到7200名的工人奋战700多个日日夜夜,通过702个项目建设,再造一个新汶川。
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绵阳:特大地震发生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省,以及内江、南充、达州、资阳市的倾情援建下,绵阳市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不移、坚韧不拔、感恩奋进,“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和加快发展的奇迹。
绵阳,已经从悲壮走向新生。
一是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
绵阳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重建工作,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截至目前,全市纳入国家重建规划项目7314个、总投资2267.3亿元,已完工6839个、完工率93.5%,完成投资2115.7亿元、占总投资的93.3%,964个对口援建项目除辽宁省追加项目外已全部完工。
举世瞩目的北川新县城已建成入住,新北川中学投入使用,北川老县城遗址保护、地震纪念馆建设和唐家山堰塞湖后期治理进展顺利,安县晓坝、平武南坝、江油青莲等10个重建重点集镇形成基本功能。
今年9月底前,绵阳将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二是灾区民生极大改善。
绵阳市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最大政治,把群众满意作为最终标准,优先重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
截至目前,全市118.3万户农村住房重建和维修加固全部完成,6.3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已完成6.2万户,751所学校重建完成732所,381个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完成350个。
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治理灾毁林地140.8万亩,复垦灾毁耕地84万亩,274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225处。
加大扶贫帮困和扩大就业力度,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和千名干部进社区活动,联系帮扶群众31.5万人,2.2万名“三孤”人员救助措施逐一得到落实,31万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应保尽保”,全市19228户因灾失地农民全面实现有房住、有地种、有就业;去年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农村转移就业128万人。
附件 4: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信息报送及统计报表填报的说明一、要明确信息报送中的一些概念总体要求是,各县市区农机局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切实明确信息报告范围、内容,弄清报告程序、方法,严守报告时间和工作需求,认真负责地搞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信息报送工作。
1.报告的内容对应在规划明确的重建任务和年度计划确定的重建项目的实施动态情况。
各市区报告的内容对应的依据:一是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 个专项规划明确的重建任务;二是省发改委下达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川发改投资〔2008〕936 号,以下简称《省年度计划》)确定的年度计划任务,以及调整后的灾后重建2009 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分解表、灾后重建分行业年度计划表对应的计划任务动态情况。
2.上报内容的形式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量化情况填报三表:反映项目的实施状态(开工、在建、完工)、进度、资金使用情况;二是书面文字报告:反映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和措施。
二、要清楚统计报表中各列栏目指标含意和填报口径。
1.关于附件1:《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汇总表(2009年1—月日)》的填报口径。
规划栏目和2009 年计划栏目按2008 年12 月18 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的通知》(川发改投〔2008〕936 号)和补充调整后的年度计划对应填报,计划有调整的按调整后的填报。
本半月栏目按本半月实际的开工项目数、在建项目数、完工项目数填报,完成投资按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在本半月内完成实物工作量所完成的投资数填报;本年度截止本半月栏目按2009 年初至本半月内累计开工、完工项目数填报,累计完成投资按本年度至本半月之前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完成实物工作量所完成的投资数加本半月内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完成实物工作量所完成的投资数填报。
县按项目划分汇总上报市(州)。
2.关于附件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进度统计表(2009 年1—月日》的填报口径。
第一章总论1. 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某某避难场所建设项目1. 2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 3 项目业主项目业主:某某民政局法人代表:地址:某某某地镇1. 4 编制依据1. 《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条例》;2. 《国家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发〔2008〕22 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4. 国家发改委等 5 部门《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厅[ 2008] 2952 号);5.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6. 四川省发改委《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修订本)的通知〉》(川发改投资[ 2009] 280 号);7. 四川省民政厅等 5 部门《关于汶川地震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川民发[ 2009] 220 号);8. 某某《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9.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国家计委办投资[ 2002] 15 号;10. 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 4 研究范围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需求和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项目组织管理、实施进度等进行可行性研究。
按照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定额估算项目投资,根据国家的财税制度和有关政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分析、评价,并提出结论性意见,供建设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
1. 5 项目背景及由来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 0级特大地震(本报告简称 5. 12 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地震局、统计局、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会同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评估,四川省某某被评估为重灾区,名列全国 51 个极重和重灾县(区)第 14 位。
广元市旺苍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黄洋河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1.1 项目名称 (1)1.1.2 建设地点 (1)1.1.3 项目业主 (1)1.1.4 可研编制单位 (1)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 (1)1.2.1 项目建设背景 (1)1.2.2 项目实施总体思路 (3)1.2.3 项目过程 (4)1.3 编制依据 (4)1.4 编制原则 (5)1.5 编制主要内容 (6)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7)2.1 旺苍社会经济现状 (7)2.2 自然条件 (9)2.2.1 地形地貌 (9)2.2.2 气候水文 (10)2.2.3 地震效应 (11)2.3 工程、水文地质 (11)2.3.1 地质构造 (11)2.3.2 水文地质 (11)2.3.3 地下水 (12)2.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2.4.1 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旺苍县保持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12)2.4.2 本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旺苍县城镇化步伐 (12)2.4.3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旺苍就业率,支持旺苍经济的持续发展 (12)2.4.4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旺苍县城市交通状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工作与生活质量 (13)2.5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社会效益 (13)第三章交通分析与预测 (14)3.1 旺苍县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14)3.1.1 城市外交通现状 (14)3.1.2 城市内部交通 (14)3.2 交通量预测 (15)图3-1 交通量预测四阶段 (15)3.2.1 趋势交通量预测 (16)3.2.2 诱增交通量预测 (16)3.2.3 相关路段转移交通量预测 (17)3.2.4 交通量预测结果 (18)3.3机动车道数拟定 (19)3.3.1现状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19)3.3.2车道数初步拟定 (21)3.4 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 (23)第四章道路方案设计 (24)4.1 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 (24)4.1.1 设计原则 (24)4.1.2 设计标准 (25)4.1.3 建设标准论证 (27)4.2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28)4.3 道路工程设计 (29)4.3.1 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 (29)4.3.2 路基工程 (31)4.3.3 路面工程 (33)4.3.4 道路交叉设计 (35)4.4 排水工程设计 (37)4.4.1 排水工程概况 (37)4.4.2 排水设计标准及规范 (38)4.4.3 技术标准 (38)4.4.4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42)4.4.5 排水工程建设目标 (42)4.5 给水工程设计 (43)4.5.1 给水工程概况 (43)4.5.2 给水设计标准及规范 (45)4.5.4 给水管网设计方案 (45)4.5.5 给水工程建设目标 (47)4.6 附属工程设计 (48)4.6.1 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48)4.6.2 无障碍设计 (50)4.6.3 照明工程设计 (52)4.6.4 绿化工程设计 (54)第五章项目招投标及实施方案 (56)5.1 项目招投标 (56)5.1.1 实施原则 (56)5.1.2 项目执行单位的选择 (56)5.1.3 项目招投标方案 (56)5.2 项目实施进度 (58)第六章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59)6.1 编制范围 (59)6.2 编制依据 (59)6.3 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 (60)6.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 (60)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61)7.1 环境保护 (61)7.1.1 环境标准 (61)7.1.2 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61)7.1.3 主要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 (63)7.1.4 环境评价 (64)7.2 水土保持 (65)7.2.1 施工临时占地的恢复措施 (65)7.2.2 料场的恢复措施 (65)第八章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 (66)8.1 经济效益 (66)8.2 社会效益 (66)8.3 环境效益 (66)8.4 评价结论 (67)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68)第一章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项目名称广元市旺苍县新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黄洋河路)1.1.2 建设地点四川省旺苍县县城1.1.3项目业主旺苍县规划和建设局1.1.4可研编制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筑设计院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1.2.1 项目建设背景广元市旺苍县位于旺苍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米仓山西段南麓,地处四川盆地北部丘陵向盆地边缘中山过渡地带,东邻南江,南接苍溪,西连广元市中区、元坝区和朝天区,北界陕西省宁强县、南郑县。
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查报告一、引言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汶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灾区已取得了一定的重建成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为了全面了解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情况,本报告对灾后重建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灾后重建目标与政策在灾后重建开始时,中国政府明确了灾后重建的目标,即恢复社会秩序、重建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鼓励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加强灾区管理和监督体制等。
三、灾后重建进展自2008年起,灾区的基础设施逐步恢复,包括道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
与此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吸引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重建工作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
四、灾后重建效果评估经过调查发现,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修复,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居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建工程管理不规范、灾区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五、主要问题及建议1. 管理问题:灾区的重建工程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施工质量检查不严格、工程进度管理不及时等。
建议加强对重建工程的监管和检查,提高管理水平。
2. 资源利用问题:灾区的资源利用不合理,存在过度开发和浪费的现象。
建议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3. 社会问题:灾区的社会问题仍然存在,如就业机会有限、教育资源不足等。
建议政府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六、结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中国灾后重建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加强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以及解决社会问题是灾区重建的关键。
七、参考文献1. 《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报告》,中国政府出版社,2010年。
2. 《中国灾后重建经验与教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3. 《灾后重建中的管理与规划》,中国城市出版社,2018年。
关于灾选址重建申请书6篇第1篇示例:致xxxx重建办公室:尊敬的重建办公室领导:我是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的一名居民,在xxxx年xx月xx日发生的xx灾害中,我所在的家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家里的房屋、财物和生活设施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让我们的家园能够早日恢复生机,我特向您提交这份重建申请书,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帮助和支持。
在灾害中,我的家园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房屋部分倒塌,家具电器被水淹毁,生活设施几乎全部报废。
这对我和我的家人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我们现在生活无家可归,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我们急需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帮助,重建我们的家园。
我们希望在重建中能够得到一些支持和帮助,比如提供重建所需的材料和资金补助。
我们知道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力,我们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承担如此庞大的费用。
希望您能够理解我们的困难,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我们也明白重建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愿意积极配合,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参与重建工作。
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一定会努力落实重建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我们相信,在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重建成功,重新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我再次衷心感谢重建办公室领导对我们的关注和帮助,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您能够尽快审查我们的申请,给予答复和支持。
我们期待着尽早开始重建工作,重新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园。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衷心感谢!敬上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居民:xxx第2篇示例:尊敬的有关部门领导:我是某灾区的一名居民,我代表家乡的许多灾民向您提交一份关于灾区选址重建的申请书。
我们深切感受到灾区重建的迫切性和紧迫性,希望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
家乡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每年都会遭受风暴、土石流、洪水等灾害的袭击。
最近一次的灾难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损失,许多家园被毁,许多家庭被冲散,许多生命被夺走。
内部*绝密项目咨询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1.1 项目名称 (1)1.1.2 建设地点 (1)1.1.3 项目业主 (1)1.1.4 可研编制单位 (1)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 (1)1.2.1 项目建设背景 (1)1.2.2 项目实施总体思路 (3)1.2.3 项目过程 (4)1.3 编制依据 (4)1.4 编制原则 (5)1.5 编制主要内容 (6)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7)2.1 旺苍社会经济现状 (7)2.2 自然条件 (9)2.2.1 地形地貌 (9)2.2.2 气候水文 (10)2.2.3 地震效应 (11)2.3 工程、水文地质 (11)2.3.1 地质构造 (11)2.3.2 水文地质 (11)2.3.3 地下水 (12)2.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2.4.1 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旺苍县保持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12)2.4.2 本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旺苍县城镇化步伐 (12)2.4.3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旺苍就业率,支持旺苍经济的持续发展 (12)2.4.4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旺苍县城市交通状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工作与生活质量 (13)2.5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社会效益 (13)第三章交通分析与预测 (14)3.1 旺苍县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14)3.1.2 城市内部交通 (14)3.2 交通量预测 (15)图3-1 交通量预测四阶段 (15)3.2.1 趋势交通量预测 (16)3.2.2 诱增交通量预测 (16)3.2.3 相关路段转移交通量预测 (17)3.2.4 交通量预测结果 (18)3.3机动车道数拟定 (19)3.3.1现状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19)3.3.2车道数初步拟定 (21)3.4 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 (23)第四章道路方案设计 (24)4.1 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 (24)4.1.1 设计原则 (24)4.1.2 设计标准 (25)4.1.3 建设标准论证 (27)4.2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28)4.3 道路工程设计 (29)4.3.1 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 (29)4.3.2 路基工程 (31)4.3.3 路面工程 (33)4.3.4 道路交叉设计 (35)4.4 排水工程设计 (37)4.4.1 排水工程概况 (37)4.4.2 排水设计标准及规范 (38)4.4.3 技术标准 (38)4.4.4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42)4.4.5 排水工程建设目标 (42)4.5 给水工程设计 (43)4.5.1 给水工程概况 (43)4.5.2 给水设计标准及规范 (45)4.5.4 给水管网设计方案 (45)4.5.5 给水工程建设目标 (47)4.6 附属工程设计 (48)4.6.2 无障碍设计 (50)4.6.3 照明工程设计 (52)4.6.4 绿化工程设计 (54)第五章项目招投标及实施方案 (56)5.1 项目招投标 (56)5.1.1 实施原则 (56)5.1.2 项目执行单位的选择 (56)5.1.3 项目招投标方案 (56)5.2 项目实施进度 (58)第六章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59)6.1 编制范围 (59)6.2 编制依据 (59)6.3 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 (60)6.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 (60)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61)7.1 环境保护 (61)7.1.1 环境标准 (61)7.1.2 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61)7.1.3 主要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 (63)7.1.4 环境评价 (64)7.2 水土保持 (65)7.2.1 施工临时占地的恢复措施 (65)7.2.2 料场的恢复措施 (65)第八章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 (66)8.1 经济效益 (66)8.2 社会效益 (66)8.3 环境效益 (66)8.4 评价结论 (67)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68)第一章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项目名称广元市旺苍县新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黄洋河路)1.1.2 建设地点四川省旺苍县县城1.1.3项目业主旺苍县规划和建设局1.1.4可研编制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筑设计院1.2 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1.2.1 项目建设背景广元市旺苍县位于旺苍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米仓山西段南麓,地处四川盆地北部丘陵向盆地边缘中山过渡地带,东邻南江,南接苍溪,西连广元市中区、元坝区和朝天区,北界陕西省宁强县、南郑县。
介于北纬31度58分-32度42分,东经105度58分-106度46分,县域东西宽约74公里,南北长约80公里,幅员面积2976平方公里。
县城距广元66公里,距省会成都426公里。
川北明珠——旺苍,其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旺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一大批以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生产为主的“五小企业” 支撑了旺苍经济的发展。
进入“九五”末期,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五小”企业相继“关、停、并、转”,对旺苍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五小”企业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旺苍工业一度陷入低谷之中。
近年来,旺苍工业克服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三线”企业搬迁、“两劳”企业返税、“五小”企业关停、煤炭行业关井压产等各种困难,利用资源优势,围绕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招商引资,全面深化改革,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建材、冶金、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五大产业雏形,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经济效益逐步转好、资源消耗逐步降低、环境污染得到治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现代工业化路子。
旺苍现有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户,从业人员16692 人。
按隶属分:县以上企业7户,从业人员10614人;县及县以下企业22户,从业人员6078人。
其中已进入统计目录的企业15户,2003年可望进入统计目录库的企业7户。
我县规模以上企业中,年纳税额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企业12户;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企业4户;年纳税额在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企业7户;年纳税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户,分别是广旺能源集团总公司1200万元,川北监狱1000万元。
通过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五大产业”。
一是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业。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为:原煤240万吨、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
二是以水泥、花岗石、陶瓷为主的建筑建材业。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为:水泥63万吨、长石5万吨、花岗石5万m2、墙地砖100万m2。
三是以工业硅、电解锰、生铁、铁精矿、铸造为主的冶炼业。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为:工业硅8700吨、电解锰3500吨、生铁8万吨、铁精矿粉5万吨、铸件4000吨。
四是以炸药、氮肥、高纯碳酸钡和造纸为主的化工业。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为:炸药1万吨、碳铵16万吨、高纯碳酸钡500吨、造纸5200吨。
五是以肉食品、食用油、食用菌、蚕丝绸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为:屠宰生猪20万头、食用植物油3000吨、重磅绢丝绸100万米。
近几年,旺苍重点抓了以破产重组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
截止目前,全县企业破产立案41户,终结破产程序36户,重组新企业23户,消化不良债务5亿元,“了断”职工身份6000多人,盘活存量资产2亿元,引进外来投资1.2亿元,安置下岗职工3000多人。
2002年,旺苍县境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5.5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21.19%,实现净利润125万元。
旺苍工业首次出现净利润,结束了连续8年亏损历史,从此摆脱困境,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国民经济实现了提质、提速、增效的目标。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旺苍工业将重点培育壮大五大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在现有优势企业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三个一批”工程(即技改竣工一批、技改新开工一批、储备项目一批);3年内新培育亿元产值企业3个、5000万元产值企业9个。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增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旺苍县现有路网是在历史上的街区小道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存在以下弊端:1、功能不分、客货混流;2、道路狭窄,路面标准低、坡陡弯急;3、车流量大,运煤车辆多,对城市污染大;4、道路布局不合理,城市主街干道成了过境主干道,城市道路建设严重滞后了经济建设。
近年来,旺苍县成功的建立了几个工业园区,引进了一批资源型国有企业到园区投资,城市“西扩战略”全面实施,城市道路建设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旺苍老城区建设和全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黄洋河路道路工程的新建已是迫在眉睫。
1.2.2 项目实施总体思路旺苍县属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城镇,在发展规模上可根据本区域长远规划和发展进行适当设计。
对于城镇道路新建,以国家相关规划技术标准为依据,突出城市道路作为城镇生命线的功能,增强城镇交通通行能力。
优先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同时适当优化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服务水平。
因此应在目前本区域已有市政道路设施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以确保区域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城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总体要求,对市政设施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提高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
1.2.3项目过程2006年6月受旺苍县规划和建设局委托,完成此次广元市旺苍县黄洋河路新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基本建设贷款项目评估实施办法》;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5、《四川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四川省建设厅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7、《旺苍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2005年编制)8、《广元城市总体规划》9、《旺苍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广元市旺苍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纲要说明书11、旺苍县经济发展战略报告12、旺苍县乡村旅游规划13、旺苍县县志14、旺苍县农村建设规划15、2005 年旺苍统计年鉴16、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元市征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及住房拆迁安置办法》的通知1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18、《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实施细则》19、《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年建设部2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实施)24、《城市污染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6月)1.4 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突出道路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增强城镇交通通行能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