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由于纸张伸缩导致套印不准的现象
- 格式:docx
- 大小:47.82 KB
- 文档页数:2
凹印机套印不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随着人们对包装的感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凹印机以其独特的印刷工艺,产量大,损耗低等优点,成为当今印刷业的主流。
况且,凹印机品种越来越多,整体机器构造和控制系统虽有所差异,但工作原理差异不大,产生的故障有一定的类似。
在生产中出现印品套印不准,影响产品质量是凹印最易的生的问题之一。
一、纸张在印刷中收缩严重,造成套印不准纸张是纸业印刷不可缺少的原辅材料之一。
由于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加上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当,对纸张干湿性产生一定影响。
印刷时,各色组烘干箱温度设置过高,纸张严重收缩,各色组套印识标产生不同程度偏差、跳动,致使套印“露白”,电脑自动跟踪套印系统接收的颜色感光信号强弱不同,未能把套印识标锁定在特定位置,造成套印偏差,影响印品质量。
一般处理方法是保持印刷车间恒温恒湿,适当降低烘干箱温度。
二、压印辊控制压力不平衡,造成跳动,影响套准此现象的出现先排除人为因素(如装卸压印辊时位置未完全吻合,出现偏差)。
造成压印辊两端压力不平衡,气路系统漏气是一个主要因素,造成连接压印辊两端的气缸,因气压不足或两端压力调节不平衡而未能使压印辊在印刷时保持恒定,产生上下跳动,时间长时造成压印辊外周变形,纸张拉力松紧不定,产生套印不准。
处理方法是检查气路系统,确保气路不漏气,并更换漏气的气动元件和更换新的压印辊,使压印辊与印版在印刷时吻合顺畅。
三、跟踪电眼自身问题造成套印不准跟踪电眼是一种感应式光电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印刷识标上颜色,把反射加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处理,把数字信号送到电脑进行定位跟踪。
如果电眼与印刷识标之间距离太远,电眼聚光点未正对印刷识标,电眼外镜面纸粉覆盖,电眼内发光灯光烧坏,都会造成江信号变弱,或无光信号返回,致使电脑套准系统跟踪缓慢、失灵,未能及时纠正套印偏差,使到印品出现套印不准现象。
一般处理办法是清洁电眼镜面,调节纸与电眼间距离,并正对印刷识标,如果发现电眼发光灯泡烧坏,及时更换,同时仔细观察电脑套印波形,直到印刷色相内十字识标稳定为佳。
影响胶印机套印不准的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摘要:印刷套印不准是影响印刷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印刷机调试、材料变形、装版操作、工艺流程等方面分析影响胶印机套印不准的因素和解决方法。
以期为印刷生产的精准高效提供借鉴和经验。
关键词:印刷;套印不准;印刷质量;排除方法引言印刷套印不准是影响印刷质量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当前印刷机状况、印版、纸张(承印物绝大部分采用纸张)、印刷工艺及印刷过程中的控制等,套印不准容易产生不合格印品,造成大量浪费,不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本文结合日常生产,对发生套印不准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做好调试预防,保证印品质量,在印刷过程中减少耗材浪费,有效控制印刷成本。
1.印刷机调试不当引发的套印不准印刷机调试不当引发的套印不准,一般是因为输纸部件、规矩部件、叼牙装置、递纸牙装置、橡皮布安装等调试不当引起的。
1、输纸部件调试不当造成的的套印不准产生的原因:分纸吸嘴过高或吸力过小;送纸压轮过轻或左右压力不均;鸭嘴压脚和压纸钢片压力过大或左右不均,吹风口吹风过大或者高度不合适;拖稍定位毛刷和毛刷轮位置不合理;输纸布带故障;前规和拉规定位不准等,造成套合不准。
排除方法:调整分纸吸嘴高度和吸力,每次能平稳吸送一张纸为宜;压轮压力通过用塞尺反复调试,达到两侧压力均匀,送纸平稳为佳;调整压纸钢片的角度,深入纸堆5mm左右,吹风口略低于纸堆,风力能吹散15张纸左右;输纸布带不要绷得过紧,调节布带张紧轮上的螺丝杆,使输纸布带两边位置与纸张相对一致,能以手提高20mm左右;拖稍定位毛刷和毛刷轮位置调整到似接非接纸张末端为宜;前规左右调平,调整侧规压簧力,使其压力大于纸张本身与控制纸张部件力。
1.牙排方面引起套合不准产生的原因:印刷机长期使用,牙排由于弹簧力衰弱,引起叼牙叼力不够;牙垫被纸粉、油墨、喷粉、洗车水等糊死造成死牙,引起叼力不够;牙排叼力不均匀,造成套合不准。
排除方法:更换弹簧,清洗牙垫并给叼牙加上机油,调整牙排所有叼牙的叼力,使叼牙叼力均匀。
胶印常见套印不准故障及解决方法一印版因素1.弯曲变形: 制得的印版,被安装到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便由平面变成了圆筒形,变形最严重的是印版上用于印刷的表面。
当滚筒直径一定时,版面弯曲变形随印版厚度的增大而增加。
由于印版变形会直接导致套印不准,为了控制变形,需要采用薄印版印刷,并且应使每块印版产生的弯曲形变接近,以保证套印准确。
2.拉伸变形: 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要施加张力拉伸使其固定,印版必定产生拉伸变形。
拉伸变形值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紧版拉力,拉力越大,印版的拉伸变形愈严重;二是印版厚度,厚度越大,其拉伸变形愈小;三是印版长度,长度越长,拉伸值愈大,这在幅面较大的印刷机上反映较为明显。
因此,为了保证套印准确,应选取较厚的版材晒制主要色版,装版时张紧力要适中且用力均匀,以固定住不滑移为度。
3.其他变形: 印版固定在印版滚筒上之后,其实际变形主要是弯曲和拉伸变形的组合。
在试印过程中,如果发生套印不准,需要调节印版位置。
由于敲击或拉动,可能会使印版产生一些其他形式的变形,严重时甚至在版夹叼口部分出现断裂,因此在装版和调版时,应规范操作,印版的轴向移动和周向移动配合进行,不可盲目地拉版调整版位,应先分析原因,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有经验表明,印版的周向移动距离与轴向移动距离之比等于印版长宽比(一般胶印机的印版长宽比是5∶4)较为合适。
二纸张因素1.纸张裁切: 纸张是印刷的主要承印材料,首先是纸张的裁切精度,单张纸必须是规则的矩形,且堆码整齐,否则将影响套印精度。
2.纸张变形: 在多色印刷中,因纸张变形而引起套印不准是影响套印精度的主要因素。
纸张形变可分为自然形变与压力形变。
自然形变是指纸张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因自身含水量的变化(吸水或脱水)而产生的尺寸伸长或缩短形变。
这种形变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对印刷车间的温湿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温度变化不超过±3℃。
压力形变是指纸张在滚筒滚压过程中受到挤压力作用导致纤维错位而产生的尺寸和面积的塑性形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彩报印刷中纸张吸水伸缩的影响与消除近年来,我国彩报印刷发展很快,各大中型报社都已定期出版彩报,部分报纸已全部彩色化,彩报的印刷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新闻纸的性能特点,其吸水量较大,印刷过程中纸张的吸水伸缩是影响彩报套印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如何控制和消除印刷过程中纸张吸水伸缩对套准精度的影响,特别是在设备和原材料不是太好的报社印刷彩报时,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一、纸张吸水伸缩的产生原因纸张的性能中有伸缩率一项指标,伸缩率是以尺寸增量对原尺寸的百分率来表示的,它表明纸张在湿润和干燥后幅面的相对变化情况。
新闻纸纤维较粗,致密度小,表面施胶量小,吸水伸长程度较铜版纸、胶版纸更大一些,在印刷彩报时对套印精度有较大的影响。
彩报印刷所普遍采用的胶印工艺是先在版面上施加润版液,然后加墨进行印刷的。
润版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水会通过压力由印版到橡皮布进而转移到纸上,印刷过程中必然存在纸张因吸水和干燥所产生的伸缩现象。
纸张的伸缩量与纸张性能有很大的关系。
纸张性能越好,吸水量就越小,其吸水后的尺寸稳定性就越好,伸缩率就小,对彩报印刷十分有利。
在纸张的各种性能指标中,施胶度、表面强度、含水率、紧度、平滑度、两面性、含水量等都对纸张的伸缩量有一定的影响。
就我们目前使用较多的吉林、南平、广州、韩松、俄芬等不同品牌的新闻纸来看,其伸缩率有很大的差别。
二、纸张伸缩对套准精度的影响纸张的吸水伸缩对彩报的套准精度有很大的影响。
在印前、拼版等都做得很好的情况下,纸张的吸水伸缩不能很好地解决,会使套印精度得不到保障。
套印不准会极大地影响彩报的感观质量,一张套不准的彩报,无论墨色、网点、色彩及纸张等原材料即使再好,其整体感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纸张的横向吸水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张拉不到位引起的套印不准的原因及处理
纸张拉不到位是指侧规在工作时,拉纸压球不能将纸边拉到规矩板固定的位置,通常称之为纸张拉不到位,根据生产实际经验,现对常见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1、侧规挡纸舌太低。
在生产实际操作过程中,侧规压纸舌的高度以所
印刷纸张的三倍厚度调节,当压纸舌高度低于所印纸张厚度的三倍时,就有可能产生纸张拉不到位的情况。
在调节时,先调节侧规上部的锁母,将调节螺丝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些,然后将待印的三张纸插入挡纸舌底下,能轻轻插入就算调节好了,在旋紧锁母时,三张纸仍需垫在底下,调节好以后再复试几下,以防止螺母松动。
2、侧规拉纸压球压力大小。
侧规拉纸压球的压力,包括低速机的压力
都是靠它后面的弹簧进行控制,在换印厚度不同的纸张时,应更换粗细不同的弹簧,印刷薄纸时使用较细的弹簧,印刷厚纸则改用较粗的弹簧,同时,弹簧松紧的调节也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拉纸压球压力的真正大小,大部分纸张拉不到位都是弹簧力量不够所致。
一般高速机的侧规弹簧的调节,使所印纸张的最大拉程以10~12mm为宜,低速机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收紧弹簧,拉程以10~15mm为宜。
3、侧规底部扇形板(低速机拉条)太低。
当侧规底部扇形板低于铁板
平面时,拉纸压球压下去以后,纸张就会出现凹陷下去现象,低速机的拉条也会出现同样的故障,因为扇形板下面的支点是偏心小轴,在校正时,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产品套印不准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凸版印刷品的套印精度如何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理所当然成为印刷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项目。
然而,由于受到方方面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产品套印不准在印刷过程中不乏存在,既降低了产品质量,又给生产带来诸多的麻烦。
所以,如何提高产品的套印精度显得极为重要。
纵观印刷过程中的产品套印不准故障情况,归纳起来其原因有:设备使用磨损精度下降;机器调整不良;纸张伸缩变形;操作工艺方法不妥和印版版芯变异引起不准等等情况。
一、设备精度差引起的产品套印不准设备作为印刷的重要工具,其精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套印质量。
当设备上的要害零部件出现磨损间隙、松动时,必然将产生套印不准故障,如印机上的滚筒齿轮、版台齿条、连杆轴承、轨道、递纸牙、凸轮以及联动前,侧规作运动的机件,发生磨损松动时,就很容易使印品的“上下”(即纵向)和“来去”(轴向)版面套印失准。
产品套印不准故障发生后,应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看看是否因设备精度不良引起的,其鉴别方法有:空压印检查法,即在包衬正常勒紧的情况下,按正常印刷速度连续空压印数次,观察包衬上印迹套合的准确程度,如印迹双影严惩则说明机器精度不良,与压印运动有关联的部件磨损、松动厉害。
另外,也可以取数张平整度、挺度较好的70克以上的纸张,用同一个版面连续套印两次,观察印迹套合情况,如果一边套印较准,一边出现明显的双印,则说明递补纸牙或前规或输纸机构精度不良,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和高速措施。
为了防止设备精度下降引起的套印不准,应科学合理地使用设备,切忌让机器每天连续24小时不间断运转生产,使机器没有一个冷却的机会,以致部件磨擦受热过度,疲劳造成精度下降甚至损坏。
平时应注重对设备的润滑,防止润滑不良引起的要害部件磨损,这是确保套印准确的重要措施。
二、机器调整不当引起的产品套印不准在印刷过程中,若前远见调太小使咬牙的叼纸量过小,咬不紧纸边压印时就容易产生滑移,引起咬口针位不稳;递纸牙、咬牙开闭动作失调、叼纸压的压力不足也会使印张前规针位不准;输纸系统的一些部件失调,以致输纸不到位或进纸冲力过度,也是前规针位不准之源。
【经验】控制纸张印刷套准精度的方法,值得一看!纸张印刷生产中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套印准确,但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容易造成产品套印误差超标,产生大量残次品,带来极大损失。
笔者结合实际生产中处理各类套印不准问题的经验,总结了以下控制方法。
(1)晒版时控制好晒版室内的温湿度。
在进行晒版作业时,应提前对晒版室内的温湿度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提前半小时打开空调和湿度(加湿或干燥)控制装置,待室内温湿度恒定后(通常温度保持在23℃左右、湿度在50%左右)再进行晒版。
另外,晒版使用的胶片也应提前放入晒版室内,使其适应周边环境温湿度,避免晒版过程中发生变形。
(2)校版时按规范和流程操作。
在进行上版作业时,版夹位置要居中,印版叼口要放正,紧固右右夹版螺丝时力量要基本一致,以确保上版作业的准确性。
在进行顶版、拉版作业时,紧固螺丝要松透,操作时用力要适度,不可用蛮力,一般都可避免印版发生变形。
(3)保证橡皮布滚筒包衬厚度的一致性。
一般印刷机滚筒中心距经过严格测量后,都具有固定的包衬厚度,才能保证滚筒轴心线保持水平。
在实际印刷作业中,包衬通常使用的是铜版纸,每次都要严格按规定尺寸进行裁切,储存时要保持水平放置,不要折叠。
每组橡皮布包衬尽量采用同类型同批次纸张,确保每组印刷压力的一致性。
另外,包衬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厚度会有所改变,要定期使用压力检测仪检查印刷压力,确保“压力平”。
在发现印刷压力变化时应及时更换包衬,避免因包衬厚度不同而引起套印不准,确保印刷精度要求。
(4)预防纸张变形带来的不利因素。
要解决纸张对套准精度的影响,难度较大,相关因素也很多。
主要因为纸张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自身含水量不稳定,从而容易产生卷曲、“荷叶边”等诸多问题。
为了提高纸张的印刷适性,增强其稳定性,应尽量使印刷环境的温湿度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应根据纸张的“滞后效应”,做好纸张印刷前的处理工作。
在印刷作业中,应提前一周时间将需要印刷的纸张从仓库调出,放入印刷工房,防止因存储仓库与印刷工房温湿度不一致而导致纸张变形。
印刷工艺中如何保证印品的精确套印(施潘德 65780395)多色印刷品最基本的要求是精确套准。
套印的准确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通常说的套印不准,指三种情况:一是图文尺寸变形,特别是纵向尺寸出现伸长、缩短的现象;二是一色与另一色之间套印不准;三是两者之间兼而有之。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整个印刷工艺过程中,始终贯彻八个字:“时刻关注,处处设防”。
同时,还必须正确处理好工艺中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力求三个滚筒运动时的线速度一致操作者首先必须意识到,要使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及压印滚筒这三个滚筒在运动过程中,达到其曲线运动速度的一致,难度相当大。
不仅包衬厚薄会极大地影响滚筒线速度的变化,更难于控制的是,橡皮布的弹性不同、由于压力差异而产生的变形不同,使滚筒的线速度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印张纵向图形出现变形。
印刷品要达到精确套准,就需力求三个滚筒在运动时的线速度一致。
要做到这一点,既需严格控制包衬的厚度,也需对橡皮布因受压力变形而采取应对措施。
我们在一些工厂做过调查发现,一些操作者对滚筒包衬厚度,远未做到严格控制,与设备所规定的数据,多数有±10C的误差,有的甚至更大。
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印张每发生厚薄变化,则一台机上不同班次,各施其法,使包衬厚度出现更大的误差。
因此,首先应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明确标出每一台机包衬厚度的数据,并需定时作检查,保证数据准确,当印张发生厚薄变化时要有正确统一的工艺处理方法。
还有一个十分值得操作者注意的问题是,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对压过程影响图文纵向尺寸变化。
如果包衬后,印版滚筒直径等于橡皮滚筒的直径,则印张印迹纵向尺寸,必定大于印版印迹纵向尺寸。
要使印张印迹纵向尺寸等于印版印迹纵向尺寸,则需加厚印版滚筒包衬0.1mm(约一张100G铜版纸厚度),则两者才会相等,印版印迹纵向尺寸,才会准确地在印张上再现。
二、必须恒定切纸及胶印车间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变化会严重影响纸张的伸缩,这是同行都了解的。
凹印机套印不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随着人们对包装的感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凹印机以其独特的印刷工艺,产量大,损耗低等优点,成为当今印刷业的主流。
况且,凹印机品种越来越多,整体机器构造和控制系统虽有所差异,但工作原理差异不大,产生的故障有一定的类似。
在生产中出现印品套印不准,影响产品质量是凹印最易的生的问题之一。
一、纸张在印刷中收缩严重,造成套印不准纸张是纸业印刷不可缺少的原辅材料之一。
由于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加上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当,对纸张干湿性产生一定影响。
印刷时,各色组烘干箱温度设置过高,纸张严重收缩,各色组套印识标产生不同程度偏差、跳动,致使套印“露白”,电脑自动跟踪套印系统接收的颜色感光信号强弱不同,未能把套印识标锁定在特定位置,造成套印偏差,影响印品质量。
一般处理方法是保持印刷车间恒温恒湿,适当降低烘干箱温度。
二、压印辊控制压力不平衡,造成跳动,影响套准此现象的出现先排除人为因素(如装卸压印辊时位置未完全吻合,出现偏差)。
造成压印辊两端压力不平衡,气路系统漏气是一个主要因素,造成连接压印辊两端的气缸,因气压不足或两端压力调节不平衡而未能使压印辊在印刷时保持恒定,产生上下跳动,时间长时造成压印辊外周变形,纸张拉力松紧不定,产生套印不准。
处理方法是检查气路系统,确保气路不漏气,并更换漏气的气动元件和更换新的压印辊,使压印辊与印版在印刷时吻合顺畅。
三、跟踪电眼自身问题造成套印不准跟踪电眼是一种感应式光电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印刷识标上颜色,把反射加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处理,把数字信号送到电脑进行定位跟踪。
如果电眼与印刷识标之间距离太远,电眼聚光点未正对印刷识标,电眼外镜面纸粉覆盖,电眼内发光灯光烧坏,都会造成江信号变弱,或无光信号返回,致使电脑套准系统跟踪缓慢、失灵,未能及时纠正套印偏差,使到印品出现套印不准现象。
一般处理办法是清洁电眼镜面,调节纸与电眼间距离,并正对印刷识标,如果发现电眼发光灯泡烧坏,及时更换,同时仔细观察电脑套印波形,直到印刷色相内十字识标稳定为佳。
纸张印刷涨缩时的解决办法
提问:在印刷版面的横向尺寸上下出现偏差,误差一般不足1mm,但有时却达到3~4mm。
而且相距越远的单元,横向套印的误差就越大。
遇到这种纸张印刷涨缩时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解答:在薄纸印刷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而且,有时套印不准的问题还表现在整个版面的斜对角上,一头套印完好,另一头却存在不小的误差。
通过多年的实践操作,一线员工们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纸张吸湿和加热烘干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
凹印机的印刷速度非常快,烘干温度又较高,同时纸张的温度基本保持一致,那么薄纸如何会吸湿呢?纸张的吸湿有两方面,一是在开卷部分,卷筒纸在开卷后,在纸头部分,纸张正面的涂布多少会阻碍一些水分进入纸张,而背面则受潮相对多些,一般情况下,纸张将增加2%~3%的水分。
二是现在都提倡绿色环保印刷,水性油墨也逐渐在凹印中得到应用,包括水性光油。
如果大面积印刷水性油墨,纸张表面会因受潮暂时变形,在经过高温烘干后,受潮部分会发生收缩而使纸张横向尺寸变小。
若烘箱加热的温度越高,纸张中的水分就挥发越多,纸张变形收缩的幅度就越大,印刷下一色时就会出现套印不准的现象。
另外,卷筒纸中纸张的含水量是否均匀,如果纸卷的前后、中间的含水量不一致,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解决薄纸印刷涨缩的办法是适当提高印刷车速,尽量降低加热温度,减少不必要的热风烘干,以印刷墨色不反粘、不掉色为前提。
另外,纸张张力过大也会使纸张宽度在传纸过程中发生变化,导致横向套印不准。
以上便是纸张印刷涨缩时一般的解决办法,但是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涨缩问题和印刷的各个环节、车间的周边环境以及工人的操作水品等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一次性说清印刷品套印不准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印前技术-5D互动论坛...主题: 一次性说清印刷品套印不准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风中藏泪职务:普通成员等级:2金币:9.0发贴:431引用#12004-10-28 10:23:49最近大家为这个不段的发帖提问....在此我特转一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风中藏泪职务:普通成员等级:2金币:9.0发贴:431引用#22004-10-28 10:24:21(转)在评价印刷品质量时,通常我们最常用的两个标准一个是颜色一个就是套印,可见实现良好而准确的套印对于印刷出好的产品是多么的重要。
套印一般指的是各色图文被转印到承印物规定的几何位置上,各色图文的轮廓套印精度符合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
对于某些印刷品(例如:精密的国界线,导航图等),基本套印不仅包含有上述的要求外,还要求图文必须符合原图尺寸。
一般套印准确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同一张印刷品上的不同色,而且同一印刷品的正背两面,同一批产品的印张之间都应当达到相当的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导致套印不准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工作流程上看,几乎每一个环节(材料准备,制版,印刷)都会成为产生套印不准的根源,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下面我们对这些原因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一、制版:1. 拼版(由于CTFilm的使用日益广泛,在拼版中导致的套印问题已经越来越少了,只是在手工拼版中还是很多见的)。
出现的问题一般只能重新拼版、晒版。
细心操作一般可以避免。
2. 软片在储存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3. 晒版导致一般在一次晒版中不多见,常在两次或多次晒版中见到。
建议,在需要多次晒版时先晒台纸,有条件的企业如果使用连晒机的话能够更好的保证晒版精度。
4. 烤版在烤版的时候,如果PS版烤版的时间太长或是温度不均匀,容易导致版材变软,抗拉强度下降,上到印刷机以后受到张紧力的作用就会很容易变形,导致套印问题。
薄纸印刷收缩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在的柔性版印刷机很注重提高烘干能力。
一般都采用自然风、热风及红外线等多种烘干方式。
有的组合机械设备有两组紫外光固化系统。
这样,在打样或生产中就会发现一种现象,即同一套胶片制成的一套版,横向尺寸竟会有偏差,误差小时不足1毫米;误差大时有2毫米-3毫米。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胶片或印版毫无问题,则横向尺寸的偏差是由于印湿和烘干两个相反作用过程造成的。
水性油墨中约50%的成分是水,那么,对于薄纸来说,如果大面积印刷水性墨,纸张表面印湿会发生膨胀而变宽,印刷面积越大,网纹辊线数越低,变宽的现象越明显。
而印刷后进行烘干时,纸张因缩水而变窄,加热量越大,水分挥发越多,则纸张宽度变窄变得越厉害。
大多数柔印机的加热烘干系统(包括紫外光固化系统)都有一个最低速度启动工作点,如20米/分。
为安全起见,低于这个速度值时,红外线和紫外线烘干装置都不开;达到或高于这个数值才会打开。
如果开机速度稍高于这个速度值,则纸张的加热量很大,收缩很明显。
相距越远的单元,横向套印误差就越大。
所以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应尽量提高印刷机速度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热风和红外线烘干,从而避免出现横向套印误差。
另外,在一次印刷过程中,适宜地提高机器速度,同样也会发生套印误差。
张力、机械速度和温度具有一个恒定值,
常常是1:1.2(1.3):1。
第八章套印准确及套印精度的控制重点内容1.印刷品的套印误差2.印版的变形及其控制3.纸张的变形与套印准确的控制4.印刷机械引起的套印不准5.重影套印准确是印刷品共同的质量要求。
但是,一件印刷品的复制,首先要经过印前处理,制作出供晒版或雕刻用的原版,然后用原版晒制或雕刻出印版,最后将印版安装在印刷机上印出成品。
由于工序复杂,应用的材料和设备较多,迄今为止,还没有办法生产毫无套印误差的印刷品。
平常人们所说的套印准确,只是在不同的印刷条件下,不同类别的印刷产品,套印误差不超过所规定的范围而已。
套印误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制作晒版底片、制版、装版、印刷等各个工艺过程的误差,参看图8-1。
在平版、凸版、凹版和丝网印刷中,从油墨转移的复杂性上来看,造成印刷产品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有印版的变形,承印物、油墨的性能,环境的温湿度以及印刷设备的精度等。
本章将围绕这些问题,分析套印不准的原因,提出一些提高套印精度的方法。
套印套印:两色以上印刷时,各分色版图文能达到和保持位置准确的套合。
套印不准:在套色印刷过程中,印迹重叠的误差。
套印不准原因的鱼骨图套印误差多方面,包括底片、制版、装版、印刷等各个工艺过程的误差,参看图8-1。
造成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有印版变形,承印物、油墨的性能,环境的温湿度以及印刷设备的精度等。
第一节印刷品的套印误差一、印刷品套印精度的要求1 .凹印套印精度(允差)(CY/T 6-91 )精细印刷品允差一般印刷品允差 部位 四开对开全开 四开对开全开主体 <0.10<0.15 <0.20 <0.20 <0.30 一般 <0.15<0.20 <0.30 <0.30 <0.40 主体部位指画面反映主题的部分,如图案、文字、标志CY/T 6-91 分类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一般印刷品:除上述以外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印刷品。
纸张是一种含可变性植物纤维组织的材料,它具有吸湿释湿的功能,当空气中的水分在不断变化时,它就会和空气湿度发生调节平衡。
当空气湿度高于纸张所含水分时,它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膨胀伸长;反之就会释放水分而收缩变短,以达到与坏境湿度的相对平衡。
平版胶印是利用油和水互不相溶的原理来进行印刷的。
所以印后纸张一般会伸长,而收缩变短情况则少见,为消除此类故障,现就有关的印刷工艺进行探讨:
1、印刷时尽量采用横丝绺
纸张有横丝绺和纵丝绺之分。
在造纸过程中抄纸部分,由于纸浆(植物纤维)是垂直地流到移动着的丝网上,纤维受到突然的加速,大多会沿着丝网的运动方向连结起来,便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纵横丝绺。
纸张中的植物纤维都是中空半透明的管状物,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纤维本身的长度方向就是我们所说的纵丝绺,而纤维与纤维间隙方向为横丝绺。
实验结果表明:纤维本身的凝聚力大于纤维间的结合力(主要是氢键力)。
纸张受潮后,纵丝绺方向的伸缩比横丝绺方向的伸缩要小,两者大致为1:2。
因此,套印比较精确的产品必须考虑其纸张的纵横丝绺的变形关系。
所以,在印刷时,使纸张的纵丝绺方向与滚筒轴平行,而且同批印刷用纸其丝绺方向要保持一致。
2、套印清水(俗称压水)
在印刷用纸不太好掌握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纸张在印刷中伸长,可以采用先套印一次清水的方法,使纸张适应印刷要求,然后再开始印刷颜色,这种方法对解决套印不准有一定的作用。
3、控制印刷版面水分
印刷版面水分大小是控制纸张伸缩的关键因素,版面的水分通过橡皮布传递给纸张,版面水分越大,伸缩就越大。
因而版面的水分控制得越小越好,尤其是印刷80克的双胶纸时特别要注意。
4、采用拉版机拉长印版
一般单色机在第三、四色印刷流程,双色机在第二印刷流程,纸张上的图像有伸长变大的情况,造成套印不准。
这是因为PS版材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以采用拉版机拉长,使印版图像同纸张上的图像均衡的伸长而使套印准确。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大多数的做法是在机台周围洒些水,来增加空气湿度。
对非网点印刷要求不高之产品,可以采用喷筒真接朝纸边洒水后上机印刷;对于车间空气湿度较大时,切好的纸张最好用塑料罩盖起来,以防受潮变长;如果是晒二次版印刷,可以采用借版线的方法来弥补图像的利缩性。
总的说来,解决纸张伸缩导致套印不准的工艺处理方法有很多,只要加强印刷工艺探讨和管理,一般是可以解决的。
内容来源于网络,真诚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