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体循环静脉
- 格式:ppt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15
人体解剖学教案(16)教学内容四、体循环的血管(二)体循环的静脉教学要求1、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的合成。
2、掌握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3、掌握下腔静脉的合成,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
4、肝门静脉的合成、位置、主要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
5、了解上腔静脉的收集范围,颈内静脉的行程,奇静脉的起始、收集范围和注入部位。
6、了解下腔静脉的收集范围,大隐静脉的临床意义,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
7、了解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吻合的临床意义教学步骤:(二)体循环的静脉静脉的特点:1.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压力低、流速慢、属支多、吻合多,总容积较动脉多一倍;2.有静脉瓣,有利于静脉血向心回流;3.分浅、深两类,浅静脉位于浅筋膜内(又称皮下静脉),深静脉与动脉同名并与其伴行;4.特殊结构的静脉:硬脑膜窦sinous of dura mater、板障静脉diploic vein。
全身的静脉可分为肺循环的静脉和体循环的静脉。
静脉系体循环静脉系腔静脉系腔静脉系(包括肝门静脉系)1、腔静脉系包括上腔静脉及其属支,收集头颈上肢和胸部的静脉血。
1)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1)组成: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沿升主动脉右侧下行,至右侧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
(2)属支左、右头臂静脉:奇静脉:(3)收集范围: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心和肺除外)等上半身静脉血。
2)头臂静脉brachiocephalic vein :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向外的夹角称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注入。
头臂静脉的其他属支有(1)椎静脉; (2)胸廓内静脉; (3)甲状腺下静脉;(4)肋间最上静脉 第1、2肋间静脉3)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于颈静脉孔处续于乙状窦,在颈动脉鞘内下行于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侧,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于锁骨下静脉汇合。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循环系统的构成与循环过程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循环系统的构成与循环过程人体解剖学是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其中,循环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负责输送血液并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
本文将对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循环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循环系统的构成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1. 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间,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的运动来推动血液循环。
2. 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将氧和营养丰富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则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回输给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通道,负责物质的交换和气体的扩散。
3.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器官等。
它与血液循环系统相辅相成,起到液体平衡、免疫和排毒的作用。
二、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可分为心动周期和血液循环两个部分。
1. 心动周期心动周期是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按顺序,可分为收缩期、舒张期和充盈期。
- 收缩期:心脏收缩,将氧和营养丰富的血液从心室推送到全身动脉。
- 舒张期:心脏松弛,心房和心室充血,准备下一次收缩。
- 充盈期:心房和心室收缩期之间的间歇期,心脏恢复供血。
2.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环过程,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 体循环:氧和营养丰富的血液从左心室通过主动脉进入全身动脉,并通过毛细血管交换物质,最终通过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 肺循环: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右心室经肺动脉进入肺部,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吸收新的氧气,再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三、循环系统的重要性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对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1.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循环系统通过血液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满足细胞的需求,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正常人体解剖学一、名解1、体循环:当心室收缩时含有较多氧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沿各级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经过组织交换后通过各级静脉属支到达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回到右心房。
图示: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的分支→全身各级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属支→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右心房。
2、上消化道: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段称为上消化道。
3、椎间盘:是相邻的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
成人除第1、2颈椎之间和骶、尾骨之间缺如,共计23块。
4、组织:由来源相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间质有机相结合在一起的称为组织。
5、肺循环:从右心室起→肺主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肺静脉各级属支→4条肺静脉→左心房。
此循环称为肺循环。
6、消化腺:为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分为大、小消化腺两种。
大消化腺独立存在如:大唾液腺、肝、胰等,以导管与消化管相通。
小消化腺散在分布于整个消化管管壁内,如:唇、颊、食管腺,胃、肠腺,直接开口于消化管内。
7、椎管:位于脊柱中央由所有椎体的椎孔形成的腔管称为椎管,容纳脊髓和脊神经根等。
8、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即是内皮。
二、简答题1、简述胃的两缘、两口和四部。
胃的两缘为胃前缘与胃后缘,前缘朝向前上方,后缘朝向后下方。
两口为上、下口:上口为入口称为贲门与食管相连。
下口为出口称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
四部:贲门部靠近贲门的部分;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胃底部;胃的中间大部分称为胃体,在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幽门部。
2、简述心的各腔的出口和入口各有哪些?A、右心房有三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入口为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
B、右心室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
C、左心房有四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入口为四个肺静脉(左右各两个);出口为左房室口。
D、左心室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人体解剖学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五个要点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组织的学科,通过对人体解剖结构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功能和生理过程。
其中,人体循环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系统,主要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五个要点。
要点一:循环系统的组成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分为左右两房和左右两室。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静脉则将血液从全身回流至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部分,负责物质的交换和氧气的供应。
要点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呈锥形,分为左右两半。
左心房和右心房负责接受静脉血液,左心室和右心室则将氧合血液和未氧合血液分别输送到全身和肺部。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将血液推出并循环于全身各个器官。
要点三:血管的类型和功能人体内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是高压、高速度的血管。
静脉则将未氧合血液从全身回流至心脏,是低压、低速度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部分,通过其壁薄、直径小的特点,方便氧气和养分的交换。
要点四:心脏循环和体循环人体循环系统主要分为两个循环:心脏循环和体循环。
心脏循环又称为肺循环,它将未氧合的血液从右心室输送至肺部,经过肺气囊将血液与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氧合后的血液再回流至左心房。
体循环则将氧合血液从左心室经动脉输送至全身各个器官,经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要点五: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质组成,具有输送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携带激素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细胞,而血小板则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类型和功能、心脏循环和体循环的过程,以及血液的组成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