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3.70 KB
- 文档页数:28
湘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四篇)湘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一1、能观看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有意交错划分田地;熟悉常用的颜色,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颜色,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育学生对颜色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点:熟悉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1、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错出田地。
2、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现板。
(一)嬉戏导入。
1、和学生一起做嬉戏—分格子—。
2、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格子的嬉戏中把分割方法和画线条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单调的分割练习变的有了趣味性。
(二)启发想象。
1、联想与想象。
把画面想象成一块肥沃的土地,而我们划出的线就是一条条田间小路,那我们四周全是庄稼地,今日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
2、庄稼地有了,我们要在地里种些什么呢?3、颜色认知,参观田野。
我们来向农夫伯伯学习学习。
农夫伯伯说要先要考考大家——学问抢答。
(课件出示几种代表性的田地)熟悉它吗?是什么颜色的?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
3)、这一片呢?橙色,成熟的水稻。
4)、这是什么颜色?棕色的土壤。
5)、这个呢?油菜花、红高粱、紫云英,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没想到有这么多颜色!(三)涂画田野。
看了农夫伯伯的田野,农夫伯伯也想看看我们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们的田野里种些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田野吧。
强调重点:1、用直线或曲线分割田地。
2、上色。
3、加装饰。
(四)观赏范作,明确目标。
(五)学生作业,巡行指导。
(六)展评作业,在诗歌背诵《锄禾》中完毕本课。
湘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二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依据收集到的物品进展合抱负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新版湘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颜色课时安排•课时一:认识红色•课时二:认识黄色•课时三:认识蓝色课程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并熟悉红色、黄色、蓝色的特征和象征意义;•运用所学颜色进行简单的涂色和拼贴创作。
教学重点•理解红色、黄色、蓝色的特征和象征意义;•运用所学颜色进行简单的涂色和拼贴创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教师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画笔;•教师准备纸张和剪刀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课时一:认识红色1.教师介绍红色的特征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红色物品,并鼓励他们描述红色的感觉和联想。
2.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红色颜料和画笔,让他们用红色进行涂色创作。
3.学生完成涂色创作后,教师引导他们展示作品,并进行交流讨论。
课时二:认识黄色1.教师介绍黄色的特征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黄色物品,并鼓励他们描述黄色的感觉和联想。
2.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黄色颜料和画笔,让他们用黄色进行涂色创作。
3.学生完成涂色创作后,教师引导他们展示作品,并进行交流讨论。
课时三:认识蓝色1.教师介绍蓝色的特征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蓝色物品,并鼓励他们描述蓝色的感觉和联想。
2.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蓝色颜料和画笔,让他们用蓝色进行涂色创作。
3.学生完成涂色创作后,教师引导他们展示作品,并进行交流讨论。
课堂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涂色作品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是否准确理解红色、黄色、蓝色的特征和象征意义;•是否能够运用所学颜色进行涂色创作;•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红色、黄色、蓝色的物品并拍照,写下相关的感受和联想,以便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第二课:认识形状课时安排•课时一:认识圆形•课时二:认识方形•课时三:认识三角形课程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并熟悉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和形状;•运用所学形状进行简单的剪纸和拼贴创作。
教学重点•理解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和形状;•运用所学形状进行简单的剪纸和拼贴创作。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 1 课大家一起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大家一起画的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提高学生美术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1.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准备整张白纸 4 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认识工具一尝试使用一找找区别。
1.师:我带来了三个“朋友”,它们是水彩笔、油画棒、油性彩笔。
教师展示绘画工具:油性彩笔、水彩笔、油画棒。
2.师:这三位朋友各有不同本领。
请三位同学上台,用老师准备好的这三种笔,在A4 纸上,每人画一个蓝色线团,体验不同工具的特点。
3.猜一猜哪个线团是用油性笔画的?哪个线团是用水彩笔画的?哪个线团是用油画棒画的?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找一找三种画笔画出来的线团的区别。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法找找它们之间的区别。
( 及时奖励 )二、授新:1.教在黑板上画出一好象沙子的点和一用小旗成的点,:它是不是点?2.引用从人在机上往下看的片,从中引学生明白点的定。
(点可以通把多不同的形小,合化而成)3.通“ 手判断”的游活,巩固学生点的。
有大有小、不同形象。
4.同学你能用什么成点(喜吃的?用的?玩的?⋯)并由个同学上台画一画。
5.生共同画。
6.看片,一步激学生的想象,并从中引学生用色,使点得更加漂亮。
三、学生作画,教随堂。
1.在是我和彩笔交朋友的啦!(1)欣分析教材右四种非常的用笔方法,他的意。
小:一般只握一支笔画画,有也可手握多支笔画画有可自制画笔,、棒、手指手掌都可以代替画笔,画出特的效果。
(2)你有新的意 ?(3)学生作,教巡指。
第一课大家一起画(绘画基础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教学重难点: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请举手;你都会画什么呀?)二、导入新课:检察学具。
(学生带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把它们找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
)三、讲授新课:1、在下面五个盒子中分别放入沙子、毛线、方便面、豆子、小棒,请一位同学摸,猜猜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先小声告诉老师,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尝试画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猜)2、与学生们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尝试。
如: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让学生自由的作画、涂鸦。
(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3、添画游戏: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
(教师可先作示范)4、念儿歌:彩笔手中拿,大家一起画。
画个小点变雨滴,画个方形变楼房,画条竖线变筷子,画团曲线呀,变呀变成妈妈手中的毛线。
5、教学小结:A、展评学生作业。
(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最后比一比,大家评一评哪一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反思:第二课花花绿绿的糖纸(工艺设计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激发学生做手工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2、尝试包扎糖果。
能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从体验各种造型媒材中引发美术兴趣,感受创作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
2、尝试包扎糖果。
教学准备:各种糖纸,不同包装的糖果,小片白纸颜料笔,废纸团或小橡皮,固体胶(学生)教学过程:一、魔术变变变,激发学生兴趣,引题1、教师拿出几张不同的白纸,让学生注意看,魔术变变变,变出了几粒彩色的糖果,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024年一年级上册湘教版美术教学计划第一课:认识色彩教学目标:1.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的基本色彩,并能正确使用它们。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色彩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红、黄、蓝三种基本色彩的认识。
2. 各种颜色的混合与生成。
教学活动:1. 利用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表现形式。
2. 运用颜料和调色盘,让学生亲自进行颜色的混合实验,观察并记录生成的新颜色。
第二课:线的基本运用教学目标:1.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分类和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的线条观察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直线、曲线、斜线的认识。
2. 线条的粗细、长短、弯曲程度等要素。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线条,并分类整理。
2. 在纸上进行线条的练习,让学生感受线条长度、粗细和弯曲程度的变化对表现效果的影响。
第三课:有趣的形状教学目标:1.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基本图形,并能用它们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常见的基本图形的认识。
2. 利用基本图形进行创作和装饰。
教学活动:1. 利用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基本图形,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表现形式。
2. 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作,例如利用圆形画果实、利用三角形画山等。
第四课:大自然中的色彩教学目标:1.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观察和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如蓝天、绿叶、红花等。
2. 利用颜料和画笔,以大自然中的色彩为题材进行创作。
教学活动:1.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观察,让他们观察和感受大自然中不同的颜色。
2. 引导学生利用颜料和画笔进行创作,表达他们对大自然色彩的感受。
第五课:印象派的表现方式教学目标:1.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印象派艺术家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第二十一课鸟语花香〔工艺设计课〕第—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在生活中学会观赏美的事物。
2、援助学生在观赏中尝试理解美。
教学重难点:头饰带子的长短要适宜头型。
教学打算:小鸟叫声音乐,森林的挂图,(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歌曲录音带卡纸一张,剪刀,蜡光纸,固体胶,水彩笔〔学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现在请你们渐渐地闭上眼晴,观赏一段音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小鸟的叫声)2、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
在这漂亮的树林里,到处可以见到高大挺拔的大树,五彩的花朵,有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紫色的、粉色的……漂亮极了。
你瞧,它们一个个张开了笑脸,引来了漂亮的蝴蝶。
林中小鸟欢叫,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在快乐地生活着。
突然,一阵阵机器轰鸣的声音,只见:一棵棵大树相继倒下,小鸟们失去了家园,花儿被人们任意蹂躏……〔引导学生:我们要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3、揭示课题。
4、观赏教材P12、13教学扎记:第二十一课鸟语花香〔工艺设计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独立进行花鸟图画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制造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在生活中学会观赏美的事物。
2、援助学生在观赏中尝试理解美。
教学打算:小鸟叫声音乐,森林的挂图,(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歌曲录音带卡纸一张,剪刀,蜡光纸,固体胶,水彩笔〔学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分组看书、商量学会制作步骤。
2、学生反应,教师小结,并演示制作步骤:(1)画或剪贴〔注意色彩搭配〕(2)剪〔平安教育和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教育〕(3)制作带子〔注意带子的长短要先量一量自己的头〕。
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湘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3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一至六年级教材难度及灵活性有相应加大,所涉及的范围、绘画种类更加丰富,所需要的绘画工具及绘画方法上有许多精彩之处,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由于内容丰富、五彩纷呈,引人入胜,如欣赏、彩笔画、国画、图案、设计、手工制作、粘贴画及有关色彩方面的知识等课程为课堂增添许多轻松愉悦气氛。
特别是五年级美术课本的内容在以往的绘画课为主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手工趣味性的内容,且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愉乐的同时结合现实生活,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天性,让学生在玩乐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一、学生现状分析: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
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低年级段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
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
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新版湘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材简介本教材是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适用于一年级上学期的美术教学。
全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包括“小蟋蟀”、“树叶”、“自画像”、“画花”、“画鸟”、“垃圾再利用”等。
每个单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作业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艺术兴趣,提高美术水平。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色彩、形象的敏感度和表现力;2.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4.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2.培养学生的形象、色彩感知和表现力;3.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四、教学内容和方式1. 第一单元:小蟋蟀教学目标1.熟悉小蟋蟀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3.锻炼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关于蟋蟀的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小蟋蟀,让学生观察并手把手地操作优美的动作,从实物中学习画小蟋蟀的要领。
3.练习:教师让学生用画笔模仿画出小蟋蟀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小蟋蟀。
4.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让学生互相展示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教学方式1.观察教学法2.实物展示教学法3.动手体验教学法4.个性发展教学法2. 第二单元:树叶教学目标1.熟悉树叶的特征和形态特征;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内或周边的树叶,让学生辨别树叶的特征和形态特征。
2.展示:教师展示一些与树叶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3.练习:教师让学生用画笔模仿画出树叶的形态特征和颜色,通过激发学生创意的黄金榜展示自己的作品。
4.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让学生互相展示和欣赏自己的作品。